吳俊剛:如何把政治擺正?
吳俊剛:如何把政治擺正? (2011-10-17)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體";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吳俊剛 總統日前在國會宣讀的政府施政方針有以下一段話:「我們的政治越來越多元化,也越來越開放……有更多人希望他們的聲音能被政府聽見,更多人願意出來代表不同的團體和利益。國會的組成就反映了這點。相信我們能在國會裡看到更多元的看法和激烈的辯論,這對新加坡是正面的。」 「但在政治鬥爭之中,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目標是一樣的,那就是為人民服務。所以不管是代表哪一方,都要以長遠的眼光和國家的角度出發,把社會的利益放在個人之上,在觀點和偏好不同的情況下求同存異。只有當我們把政治擺正和確保它是建設性和負責任時,新加坡能才能進步。」(見10月11日《聯合早報》) 把政治擺正和確保它是建設性和負責任,英文原文是:getting our politics right and keeping it constructive。政治要走對路,要有建設性,這很好理解。但是,怎樣才算正確和有建設性,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在這方面,新加坡人應該尋求一定的共識。 沿襲自英國的議會制度,基本上是對抗性的。所以,議會議事廳的設計是執政黨坐一邊,反對黨(opposition)坐對面。彼此隔空辯論、叫罵。我們的國會設計也是如此。它反映政黨政治的基本形態。反對黨的角色不是幫助政府做好施政,而是質詢、發難,最終目的是把執政黨拉下台,取而代之,自己坐莊。因此,也形成了兩黨制,朝野惡鬥和政黨輪替成了政治常態。這種朝野政黨之間的惡鬥,破壞性往往大於建設性,甚至根本談不上有什麼建設性。 新加坡國會在1966年社陣退出國會後所出現的一黨優勢「新常態」,其實並非政黨政治的常態。因此,現在有更多的人要求多元化,以及嚮往兩黨制,並不是不正常的訴求。但我們應該慎防重蹈兩黨制國家的覆轍,避免我們的政治也走上歧途,淪為政黨爭權奪利的遊戲。我想,這或許可以作為「把政治擺正」的一個註腳。 政治是治理國家的大事,但是,政黨政治往往會使政治陷入內鬥內耗的泥沼,難以自拔,於是也延誤了治國大計。過去四十多年來一黨獨大和執政黨廉潔有效治國,讓我們避免了可怕的內耗和政治的亂象。但一般認為「新常態」的出現,昭示這種一黨優勢是難以長久持續的。 因此,新加坡人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確保在新常態下的政治也能正常運作,國家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理,人民不會因為政治多元而出現族群對立,甚或四分五裂。這需要政府、反對黨和人民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執政黨和政府需要多聆聽,大開言路,但不能走上民粹的滑坡路,這應是大多數理性國人的共識。施政方針里說:「政府將對所有的新加坡人伸出雙手,也會更全面地跟所有公民溝通,聽取大家的點子,幫助新加坡人建立更強的歸屬感。」這是莊嚴的承諾,必須劍及履及。同時,也須確保所有政府部門、法定機構等,對民眾的反饋保持高度敏感和重視,及時和認真回應,而不是敷衍了事。對各級主管加強監管的問責也是必要的,這樣才能確保政策得以貫徹實行,避免出現陽奉陰違或虛與委蛇的現象。 5月大選過後,工人黨成了最大的反對黨,國會也出現自社陣自我放棄以來最多的反對黨議員。因此,反對黨將會使國會的生態發生怎樣的變化,值得關注。工人黨領袖劉程強聲言不會為反對而反對,但實際情況如何,我們仍須拭目以待,聽其言,觀其行。反對黨若真能扮演建設性的角色,則國人幸甚。否則,「第一世界國會」將流於空談。要擺正政治,選民並不是旁觀者,而必須是積极參与者和監督者。為此,大多數的選民必須是理性和成熟的,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在任何情況下,理性總是居於上風。大家必須向所有政黨和政治人物發出明確的信號,我們要建設性的政治,拒絕破壞性和對抗性的政治,新加坡不能盲目抄襲西方的政治文化。5月大選是分水嶺大選,是政治「新常態」的開始,也是後李光耀時代的開始,新加坡人面對的是四十多年來最關鍵性的一個政治拐點,是福是禍,胥視我們的政治是否能繼續在正軌上運行前進,新加坡人能通過這個嚴峻的考驗嗎?如果我們想繼續繁榮發展,那我們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作者是前新聞工作者、前國會議員 |
推薦閱讀:
※槍杆子出政權與道路是人民自主的選擇矛盾嗎?
※中國的出路到底在哪?
※為什麼Google+上的人很多都那麼「激進」?
※馬克思主義有什麼用?
※有沒有以共產主義社會為時代背景的科幻小說或電影?
TAG: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