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製作中最重要, 卻常常被忽視的要素

在我的認知程度中, 我在國內看到驚艷的拉花, 看到無數對機械津津樂道的玩家, 對咖啡產地若數家珍的眾多愛好者。 但, 當我看到很多人在萃取意式濃縮時, 不布粉, 不控粉, 甚至不品嘗判斷時,我是無法理解的。 如果萃取不當, 再好看的拉花也只會讓咖啡敗絮其中, 如果無法控制粉量, 製作,品控則無法掌控, 而品控無法掌控, 所謂的風味描述, 窺探所謂的咖啡豆種實際上無從談起。 從感官而言,需要知道酸苦平衡, 而要實現酸苦平衡, 甚至萃取出足夠的甜味,一方面你要懂得調節研磨度,而另一方面則要懂得對粉量進行相應的調整。(其實還有一個, 萃取時間, 但這不是今天的主題)關於調節研磨度的問題, 任何學習咖啡基礎(無論是手沖還是意式), 都是必修課程。 但,問題來了,我們在粉量控制上卻談了不多,或者僅僅是比較機械標準的14g雙份, 或者粉倉滿倉,「啪啪」兩下, 抹平。 而實際上, 粉量的調節和研磨度同等重要, 在今天, 我將花費很大的篇幅, 去描述粉量控制的重要性。在過去萃取日記中(http://www.douban.com/note/212526435/), 我們知道:1. 濃度決定了咖啡的濃郁程度。 而決定濃度的則是可溶解物。(值得一提的是常識小組裡的XLW007提到過非溶解物也能提高咖啡醇厚度, 我完全贊同, 但這次我只把重心放在可溶解物這個主因)而其計算凡是,可以通過濃度光折射儀測出:TDS%= TDS/Coffee Weight 即可溶解物百分比是可溶解物的克重除以咖啡的總重量2. 而這部分可溶解物是來自咖啡的粉量。所以, 我們從中可以得到萃取率(extraction yield)即EY= TDS/DOSE 即可溶解物的克重除以使用的粉量,我們知道有多少被萃取的百分比。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是意式濃縮還是手沖類咖啡, 合理的萃取率為18-21%。經歷了一個小小複習。 現在開始由粉量作為核心開始來看粉量對咖啡風味的影響會如何。 在此之前, 我們用市面高端的Mazzer Robur 電控研磨機為例,在我先前日記中,如果不布粉, 最低粉量和最高粉量可以有大約2.3g的差距。 我們索性就以此作為例子,2.3g, 看似只有「10%」的粉量差別, 我們在製作中會有怎樣差異。 在此, 我們再做一個假設,就是按照傳統的製作方式, 到達60ml雙份espresso即停止萃取。 同時, 為了方便計算, 假設60Ml的咖啡克重都是一樣的。(這是一個局限, 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在此, 我們假設的參數粉量1:17.7g粉量2: 19g萃取60ml的咖啡重量都為: 38g並且咖啡是比較新鮮, 並且比較標準的中度烘焙。 並且, 我們壓粉沒有任何問題, 萃取是均勻的。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參數, 如圖:

圖表

想對應的圖這張圖表告訴我們綠色面積代表著合理萃取範圍。 例如19g的粉量1, 我們在濃度為9%時候, 相應的萃取率是18%。 (38*0.09/19) 而同等濃度下, 17.7g的粉, 萃取率會高一些即19.3%。 原因顯而易見, 咖啡重量一樣, 同等濃度一個是用19g的粉萃取,另一個是用17.7g, 顯而易見, 17.7g的粉利用率高。但這張圖,我們可以很清晰看到, 如果是用了17.7g的粉, 同時要保證38g的咖啡重量, 濃度是無法超過10.25%的,即使espresso要求的濃度可以達到11%。 或許數據對數據大家需要時間消化, 但我可以給大家幾個總結和啟示:------控粉一致性的總結-------------------------------1. 每次萃取的其他參數都一致情況下,你的粉量無法保證每次都一致並且達到10%的誤差, 你粉量高的製作一次, 會明顯的比粉量少的那份要萃取不足。 2. 你萃取不足這份, 很有可能會使得咖啡偏酸很多。 -------控粉微調的總結3. 如果我們在調試機器... 在我的認知程度中, 我在國內看到驚艷的拉花, 看到無數對機械津津樂道的玩家, 對咖啡產地若數家珍的眾多愛好者。 但, 當我看到很多人在萃取意式濃縮時, 不布粉, 不控粉, 甚至不品嘗判斷時,我是無法理解的。 如果萃取不當, 再好看的拉花也只會讓咖啡敗絮其中, 如果無法控制粉量, 製作,品控則無法掌控, 而品控無法掌控, 所謂的風味描述, 窺探所謂的咖啡豆種實際上無從談起。 從感官而言,需要知道酸苦平衡, 而要實現酸苦平衡, 甚至萃取出足夠的甜味,一方面你要懂得調節研磨度,而另一方面則要懂得對粉量進行相應的調整。(其實還有一個, 萃取時間, 但這不是今天的主題)關於調節研磨度的問題, 任何學習咖啡基礎(無論是手沖還是意式), 都是必修課程。 但,問題來了,我們在粉量控制上卻談了不多,或者僅僅是比較機械標準的14g雙份, 或者粉倉滿倉,「啪啪」兩下, 抹平。 而實際上, 粉量的調節和研磨度同等重要, 在今天, 我將花費很大的篇幅, 去描述粉量控制的重要性。在過去萃取日記中(http://www.douban.com/note/212526435/), 我們知道:1. 濃度決定了咖啡的濃郁程度。 而決定濃度的則是可溶解物。(值得一提的是常識小組裡的XLW007提到過非溶解物也能提高咖啡醇厚度, 我完全贊同, 但這次我只把重心放在可溶解物這個主因)而其計算凡是,可以通過濃度光折射儀測出:TDS%= TDS/Coffee Weight 即可溶解物百分比是可溶解物的克重除以咖啡的總重量2. 而這部分可溶解物是來自咖啡的粉量。所以, 我們從中可以得到萃取率(extraction yield)即EY= TDS/DOSE 即可溶解物的克重除以使用的粉量,我們知道有多少被萃取的百分比。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是意式濃縮還是手沖類咖啡, 合理的萃取率為18-21%。經歷了一個小小複習。 現在開始由粉量作為核心開始來看粉量對咖啡風味的影響會如何。 在此之前, 我們用市面高端的Mazzer Robur 電控研磨機為例,在我先前日記中,如果不布粉, 最低粉量和最高粉量可以有大約2.3g的差距。 我們索性就以此作為例子,2.3g, 看似只有「10%」的粉量差別, 我們在製作中會有怎樣差異。 在此, 我們再做一個假設,就是按照傳統的製作方式, 到達60ml雙份espresso即停止萃取。 同時, 為了方便計算, 假設60Ml的咖啡克重都是一樣的。(這是一個局限, 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在此, 我們假設的參數粉量1:17.7g粉量2: 19g萃取60ml的咖啡重量都為: 38g並且咖啡是比較新鮮, 並且比較標準的中度烘焙。 並且, 我們壓粉沒有任何問題, 萃取是均勻的。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參數, 如圖:

圖表

想對應的圖這張圖表告訴我們綠色面積代表著合理萃取範圍。 例如19g的粉量1, 我們在濃度為9%時候, 相應的萃取率是18%。 (38*0.09/19) 而同等濃度下, 17.7g的粉, 萃取率會高一些即19.3%。 原因顯而易見, 咖啡重量一樣, 同等濃度一個是用19g的粉萃取,另一個是用17.7g, 顯而易見, 17.7g的粉利用率高。但這張圖,我們可以很清晰看到, 如果是用了17.7g的粉, 同時要保證38g的咖啡重量, 濃度是無法超過10.25%的,即使espresso要求的濃度可以達到11%。 或許數據對數據大家需要時間消化, 但我可以給大家幾個總結和啟示:------控粉一致性的總結-------------------------------1. 每次萃取的其他參數都一致情況下,你的粉量無法保證每次都一致並且達到10%的誤差, 你粉量高的製作一次, 會明顯的比粉量少的那份要萃取不足。 2. 你萃取不足這份, 很有可能會使得咖啡偏酸很多。 -------控粉微調的總結3. 如果我們在調試機器的時候,會判斷酸苦是否平衡(當然, 我假設你是一位認真的咖啡師) 我們未必一定要先調節研磨度,因為每次調節研磨度, 你需要清空原先擠存的粉。 4. 從圖中可以看到,假設 變更的粉量使得EBF線(17.7g--->19g) 變得陡峭(角度變大), 這樣, 在同等濃度下,你可以降低萃取率, 可能可以把咖啡的酸味凸顯一些, 苦味降低一些。(注意, 這是一個可能性, 還有很多因素決定了酸苦的感官。 但從萃取率來看是一個常用的方式, 同時, 我要強調說, 不是酸味和苦味哪一個更好, 而是為了達到酸苦平衡而控制粉量)

如圖所示, 增大的粉量, 使得原先萃取過度的咖啡變成一個正常萃取。 啟示:這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啟示, 一般同一種咖啡豆, 烘焙程度越深, 同等萃取參數相應的醇厚度會較高。 而反過來, 在現今淺烘焙當道的時代, 淺烘焙的espresso雖然可以體現出濃郁的花香, 柑橘等水果風味。 但酸苦平衡,以及飽滿的醇厚度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相較於深烘焙的咖啡豆, 淺烘焙的萃取效率是比較低的。 即, 同樣的粉量, 同樣的萃取時間, 淺烘焙的濃度往往會偏低。 而偏低的濃度會使得淺烘焙的咖啡飽滿度成為一個硬傷。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出, 如果只用了17.7g的粉,如果到了11%, 就已經意味著過度萃取。 因此, 這或多或少可以解釋, 如果小濾碗,粉量裝了不多的咖啡機, 是不建議嘗試淺烘焙的咖啡豆的。 這也同時解釋了, 墨爾本淺烘焙當道的Axil, 他們製作一次雙份的espresso是使用了22gVST濾碗!而22g的濾碗, 實則可以把粉加到足足25g!作為一個咖啡師, 首先自然要懂得去品嘗和判斷, 然後通過自己品嘗到的酸苦甜平衡度, 以及醇厚度來進行相應的調節。 而粉量至少在這一個章節可以看出, 它是一個重要的工具。當然, 我今天使用了10%的誤差來表達這個問題。 而實際上, 0.5g的誤差足以改變了流速, 而如果你能讓自己粉量控制在0.3g以下的誤差, 你有可能:1. 讓每杯咖啡製作有了穩定的一致性2. 相應的學會微調 而調整其風味。 3. 結合了粉量調節, 再懂得研磨度和萃取時間對咖啡風味影響,你可以讓咖啡的製作有了更多的掌控權。下一章, 我將以澳洲精品咖啡製作發展作為軸線, 淺談他們如何來控制粉量的。

Scottie在4年前發明的刮片,這個發明也引申了後期粉量控制的研究。 顯示全文
推薦閱讀:

好的夫妻關係,比親子關係更重要
趙海均:比「超級老虎」刑責更重要的是什麼?
家長知道嗎?培養孩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有多重要?
年齡越大,膝蓋越疼,別怕!幾招幫您緩解疼痛,太重要了!
中老年人請記住:營養比運動更重要!

TAG:咖啡 | 咖啡製作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