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青春片不該是意淫的《小時代》 | 熱讀

戳上方↑↑↑九個頭條,免費訂閱!

導語

◆◆topnews-9

《小時代》系列最後一部上映了,於是,一堆一堆的話題涌了出來:觀看時如何止不住眼淚、觀看後如何大罵無聊等等,還有牽扯到郭敬明創造一個時代、影響到社會之類的評論,看到小編都覺得這系列電影的里里外外都被別人剖析到無法再剖析了。可是小編對這系列電影卻又有點想說的,所以,大家想看下去就看吧。

《小時代》的高票房

關於《小時代》的票房,相信大家都心裡有數了,畢竟那些高票房背後肯定少不了你們其中一個人的支持。當然,如果用數據來支持「《小時代》系列電影都是高票房」這個結果的話,便如下圖:

說起高票房的原因,小編也不敢歸納些什麼來代表大家的意見。但就覺得有以下兩個原因:

1.曾經的情懷

對於看過《小時代》小說的人來說,小說拍成電影就等於在某種程度上把幻想變成現實。小時代粉在上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小時代》這套書成為了絕大多數學生課餘讀物,如今上高中或者大學了,或許你們中有些人已經明白了自己當年的無知,但是依然認為這部影片伴隨著自己的兒時時光,願意去支持一下。

2.俊男美女

看電影的陣容、海報,就知道裡面的男女主角顏值有多高。相信有很多人也是沖著這堆高顏值的明星來貢獻票房的。

但是也有網友反應,《小時代》的票房有作假嫌疑:

網友@鼠貓牆頭:我今天去看大聖歸來,買了原價票,說列印壞了手寫了四張大聖歸來的票,進去的時候我朋友突然說為嘛我們進的廳是小時代啊,我還不相信,出來的時候一群人堆在門口拍照片,好吧,我們真的在小時代的廳看了大聖歸來,求解釋,而且我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反應,買了大聖,進的小時代,呵呵!

網友@狐燃犀:醒來整理票根發現被偷票房了,就問撕逼時代你噁心不噁心?一起買的連坐票一張大聖另一張卻是撕逼 而且訂票時間都變了!

《小時代》偷票房一時間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紛紛曬出自己的電影票,強烈譴責這種偷梁換柱的行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其實,為了票房之爭,偷票事件屢見不鮮。現在的偷票房已經不單單局限於電影與電影之間,還存在於票房與賣品之間。

《小時代》的爛口碑

與高票房並存的,還有爛口碑,簡短摘錄如下:

意淫和浮誇的故事,缺乏邏輯的情節構建,平面而臉譜化的人物塑造,觀眾認同感的缺失,矯揉造作的對白絕望地企圖縫補支離破碎的敘事,以及——一如既往的——根本不會演戲的俊男靚女。

《小時代》系列非常幼稚,把青春簡單化、圖譜化,這樣對青春與感情的描畫與理解,太淺薄、太偏頗、太負能量,會誤導青少年。青春應該是用來成長、奮鬥和照亮理想的,告別小我才能成就大我。

如果銀幕充斥的都是這類影片,那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就會大行其道,會對人文精神的傳播起很大的消解作用。對於財富的炫耀與追求,對時尚與奢侈品的追捧與推崇,是用物質與慾望消解精神與人的尊嚴。

這些評價已經不止是對電影本身的批判,而是引申到社會價值觀的引導上了。回到電影本身,電影不僅要起娛樂大眾的作用,而且還承擔著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引導的責任。郭敬明的這系列電影,除了取悅小說的粉絲、取悅愛美愛奢華愛幻想的年輕人之外,也代表著一個白手起家創造出一個小時代這樣的勵志形象嗎?

《小時代》呈現的價值觀關我們什麼事?

有些電影是為娛樂,有些電影卻是為娛樂以上更高的層面。至於《小時代》是為了什麼,大家心知肚明吧。

如果說《小時代》系列標榜的是女性的成功和勵志,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同意?在郭敬明式的包裝手法之下,影片中的成功卻太浮於空中、太虛幻了,這些成長缺乏一個由底層向上流動的主流過程,於普通人而言,影片所呈現的那些上升通道是無法把握和掌控的,事業和人生的過度順遂和貴人相助,顯然在現實社會中無法順利被還原。更別提不管是在人生的什麼階段,這些主角們都精緻、美麗得過分,在電影造夢和現實還原兩個通道上,郭敬明沒能很好的進行勾連,而是過於沉醉在自己當下生活與想像中的紙醉金迷,最終導致諸多的批評指向了影片道德前提、勵志塑造上的偏差。

有人覺得,電影本來就是虛幻的,來補償現實中個人達不到願望的那種落差,於是便覺得批判《小時代》系列脫離實際這種說法很可笑。可是藝術本來就來源於生活,沒有現實生活作為藍本,沒有辦法和人民群眾達成共鳴,又談何成功的電影?

我們要怎麼理解「道德前提、勵志塑造上的偏差」?

我們從第一部談起吧,先來看看片方給出的《小時代1》的劇情簡介。

的確,他們是年輕人,但是他們這群年輕人不一樣,個個顏值高、個個家裡家財萬貫、個個無憂無慮地談情說愛。可是,他們能代表我們嗎?小編不知道有多少影迷能夠像他們一樣生活,可是這才是現實中的年輕人↓↓↓

有很多小時代的粉絲不理解為什麼網上這麼多人罵這部影片。

想這些詞語:空洞、浮華、無主線大概能夠解釋其原因吧。

《小時代2》中,一群電影主人公,自身努力一下,就有了一個好的結局。拜託,現實中的努力的人太多了,中國有許多天才作家,能夠過上中產以上的不超過一百人↓↓↓

2014年7月,小時代3又如期上映了。延續前兩部浮華的劇情,空洞的人物和無主線的劇情。說實話我已經找不到任何詞語來形容它的爛了,直到我安慰地看到豆瓣上的網友這樣評論了一句↓↓↓

謝謝,小編已經不想說正在上映的小時代4了。一句話形容吧:這是最差的電影,也是最壞的電影。

不過我們客觀回頭來看看:小時代為什麼一年比一年罵得厲害,票房一年比一年高?

歸根到底還是粉絲的問題啊↓↓↓

難道必須愛得死去活來才叫青春?

一張圖,便把這幾年的青春片說得明明白白了。可是,我們常人的青春不是這樣的啊,大多數人的青春都是普普通通的,難道必須愛得死去活來才叫青春嗎?

不妨看看日本的青春片,那才叫青春。

《花與愛麗絲》教會了我們愛情固然美好,但友情才真正值得珍惜和堅持下去。在兩個純情少女的友情里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會吵架、會冷戰,但最終都會回歸風平浪靜。「我愛你。再見。」這是愛麗絲對宮本的告白,是對和花的友情的堅持。

《四月物語》以散文詩般優美的格調講述了一個因愛生奇蹟的故事。當榆野卯月說:「我考上大學的時候,我的導師說真是奇蹟啊。不過如果真的是奇蹟,我會說,是愛的奇蹟」。沒有狗血、沒有疼痛,有的只是淡淡的喜歡,整個人的三觀都被扶正了。

然而青春有單純的美好,也有殘酷的歧途。日本電影表現殘酷卻非隔靴搔癢,不靠狗血博眼球,而是一陣見血,直面黑暗。

《告白》以傲慢的姿態對乳臭未乾的人文主義進行冷嘲熱諷,令人體會到現實生活的徹骨寒意。影片對何為「惡」的呈現是那般殘酷予人深思,慢鏡頭與唯美畫面的交織皆為將一切美好打破,罪與罰以暴制暴極度的渲染。當尚在青春期的學生以他幼稚的思維開啟惡魔般的報復,我們該以何種姿態來面對,引人深思。

《燕尾蝶》則是一出青春期少女意外闖入成人世界,見證人性貪婪的悲劇。在我看來,《燕尾蝶》絕對可以稱為一部偉大的電影,因為它承載了太多複雜的思想:人性的貪婪、夢想的破滅、命運的無奈,在一位少女的青春里穿梭,原來青春,也可以這樣複雜而憂傷。

日式青春片最厲害的地方是:可以在唯美浪漫畫面的包裝下,直面人性、愛恨和社會黑暗,所以往往明媚又詩意,悲傷但不狗血,看完之後引人深思。影片也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聯結,珍視友誼、親情,好姐妹為了一點利益就撕X的狗血情節甚少出現。

沒有不切實際的空洞夢想,有的是面對現實的勇氣和改變現狀的決心,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不會出現一群小青年演繹富二代過著怎樣的生活、灑狗血空談夢想這種完全脫離我們的意淫情節。

在對待電影這個特殊文化上,能讓《小時代》等一眾「青春片」捲走幾十億票房,國內觀眾已足夠寬容,我們允許不同娛樂文化的存在,但好歹讓電影回歸到文化產品的屬性上來。

不求國產青春片這道菜富含足夠的維生素ABCD,但也別拿出餿了的貨一遍又一遍翻炒來糊弄觀眾;不求能幫助真正處於青春期的少年解決困惑,但也別用偽夢想和空洞的華麗堆砌來誤導他們!

本文綜合整理自以下文章,圖片來源於網路

微信公眾號 南方周末《小時代》系列電影成功嗎、十點電影 致小時代粉:你們還有機會知道《小時代》有多爛、沃樂 大聖歸來被小時代偷票房?

豆瓣《小時代》能火起來是因為中國觀眾大多都是傻逼

騰訊娛樂 為何看了4部《小時代》,也無法當上白富美

千趣 意外!島國青春片完爆了中國


推薦閱讀:

老公家暴了我4小時,然後愛了我1周
送給爸媽的24小時護骨法
諾獎之後的24小時
最愛我的人,傷我卻最深|我小時候曾被打過。。。
躲了一個多小時後   他爬上了三樓的防盜窗   錢江晚報

TAG:中國 | 青春 | 中國式 | 青春片 | 時代 | 小時代 | 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