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上湯 粵菜的靈魂 大廚說上湯

雖然現在有了味精、雞精、雞粉還有濃湯寶之類的替代品,但是很多粵菜廚師依然熱衷於熬上湯,用上湯給各種菜調味。其實準確來說不是調味,這是製造一個基礎狀態,就像再怎麼後現代的建築也要打地基一樣。

  中餐當中每一種菜系都有自己特殊的味道。比如魯菜是注重醬香,還有川菜是辣味(當然,也有很多不辣的),那麼粵菜呢?雖然粵菜的調味不那麼統一,但總覺得有一個線索一直牽扯著它。後來才知道,這種味道來自上湯,也叫高湯。說得肉麻一點兒,上湯可能就是粵菜的靈魂。

  其實上湯對於很多菜譜愛好者來說,都是剛看菜譜時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兒。因為這些菜譜是激起你做菜熱情的原動力,但是當翻了幾頁,看到每一道菜都需要上湯的時候,就會覺得納悶兒,進而有些消沉,因為在超市或者市場,並不能買到上湯,甚至當你懷著一種天真的心態跑去問售貨員有沒有上湯的時候,對方還會用一種疑惑並且恐懼的眼神兒看著你,那個意思好像是在說,「小夥子,你沒事兒吧」。

  於是你帶著氣餒回到家裡,心想菜譜里總會有一道菜不用上湯吧,哪怕是一道蒸菜,但是你再往後翻的時候,卻發現越看越生氣,就如同天打五雷轟,因為還沒有弄明白什麼是上湯的你又有了一個新發現,這個新發現叫作二湯。當時你可能就崩潰了,對著這本菜譜惡狠狠地說,我幹嗎把你請回家,自討苦吃,沒想到做個飯竟然可以這麼難。與此同時,你開始回憶童年,想起小時候爸媽做飯的場景,似乎他們並沒有用過一個叫上湯的東西。

  上湯當然沒有賣的,所有寫明上湯的菜譜其實也都是給廚師看的,尤其是剛從職高走出來的廚師,滿腔熱血投入工作崗位,卻發現自己不會做的菜實在太多太多,於是決定買一本寫有「上湯」的菜譜回家好好研習,縮小和同事之間的差距。

  其實上湯的基本組成部分是金華火腿、豬肉、雞肉。講究點兒的還得用三年的金華火腿(因為新腿太咸),純瘦的豬肉(否則油大)。但是後來我也聽說,其實雞架子比一整隻雞熬出來的湯更香。

  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上湯熬制方法。據說過去有一本書里不是現在這種熬法,但出入不大,只是稍有不同,用的是雞鴨豬肉。那本書叫《美味求真》,清朝出版,號稱粵菜第一書。

  至於二湯,是上湯熬完之後的渣滓,再移到另外一個鍋里,然後加入豬骨熬出來的湯。當然,二湯的鮮味沒有上湯那麼濃。熬制的時間也相對來說比較短,上湯差不多要8小時,二湯差不多5個小時。雖然是少了3個小時,但也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別,都挺費勁的。

大廚說上湯

Q: 是不是中餐當中所有的菜式都會用湯調味?

A:對,基本上所有的都會用到湯類,真正的好廚師就是靠湯。所以我們廚師行當里有這麼一句老話,「唱戲的腔,廚師的湯」。一般用湯做底味,去調試各種菜品,比如海參,它本來沒有味道,完全是靠湯調出來的味道。

Q: 除了雞肉火腿這一套湯品之外,還有沒有什麼主流的廚房用湯潮流?

A:還流行用礦泉水,往裡面煮鮮的蘆筍、豌豆尖之類的東西,這是做高端菜的時候,經常會見到的一種潮流。因為現在這些湯,再清也有脂肪,所以注重健康和養生的人會喜歡這種純粹的素湯。還有就是一種重口味的湯,比如說山東菜裡面「烏魚蛋湯」,這原本是用酸蘿蔔、酸黃瓜去調出來,而不是白醋,這種酸辣湯也是湯品當中的一個流派。

Q: 一般上湯和二湯分別會用在哪些地方?

A:二湯相比上湯用處多,因為二湯的成本相對來說低,所以會做一些小菜,但要是大菜,尤其是食材比較昂貴的東西,就要用到上湯,比如海參和燕窩之類的東西。

  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高湯或者上湯,完全靠小火慢燉,用柴雞、赤肉、金華火腿、瑤柱、陳皮、桂圓肉等材料燉制出的琥珀色湯品,一般用於製作上湯菜心之類的菜品。

餐廳常用底湯:

清湯

  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高湯或者上湯,完全靠小火慢燉,用柴雞、赤肉、金華火腿、瑤柱、陳皮、桂圓肉等材料燉制出的琥珀色湯品,一般用於製作上湯菜心之類的菜品。

北方官府濃湯

  因為北方煲湯用的是黃油雞,所以湯色也會呈現出黃色,同時用到了雞腳、赤肉等材料,最終的黃色是通過加入藏紅花調色調製而出,一般用於做佛跳牆和濃湯魚肚等名貴食材。

菌湯

  雖然看上去菌湯應該和素食聯繫在一起,但事實上,這並不是純正的素湯,因為裡面還是加入了雞蓉、赤肉,目的是為了吸收油渣。這個湯一般用於烹飪松茸和松露。

白湯

  用豬肘、棒骨、赤肉和豬皮熬制的一種湯,看上去十分滋補,是做鮑魚的底湯,最後一個小時用大火猛煮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奶白色。


推薦閱讀:

極品視聽---情迷寶萊塢,時尚與神秘的歌舞國
「鳳凰十絕」:古老而神秘的靈魂
神秘莫測(雨林)
小野貓妮可·舒可辛格低胸禮服擺拍,神秘細鏈是何物?
神秘感讓性更完美

TAG:靈魂 | 粵菜 | 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