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講故事‖生活處處是陰陽

在日常生活中,陰陽幾乎是無處不有,無處不在。在一個家庭內,如果妻子在事業上、名望上成就比較大,丈夫稍差一點,或窩囊一點,人家就說,這個家是陰盛陽衰。說到天氣,今天陽光明媚,明天陰天下雨,也有陰陽的問題在裡面。人的性格,有陽光性格,開朗活潑,這個人是陽光男孩、陽光女孩,或者這個人總是陰陰的,陰柔性格,還有不好聽一點的,這個人有點陰險,也有陰陽的問題。

「陰陽」這兩個字,或者說這兩個概念,最初的意思非常簡單,分別指太陽照到和太陽沒照到。所以,「陽」就是有太陽,晴天;「陰」就是沒有太陽,陰天。「陰陽」本來是說天的。後來,漸漸被用來描述地,說地也有「陰陽」, 地有向陽的,也有背陰的。可見,「陰陽」的早期含義很簡單,是對天地現象,或者說是對最簡單的自然現象的描述,沒有任何哲學思想、神秘寓意,一點也不深奧。在傳世文獻中,甲骨文之後很長的歷史時期里(包括甲骨文及其後的金文),「陰陽」的意義只限於表示下雨、不下雨;低處、高處;背陰、向陽等等,有時也引申為黑夜和白天。

隨著文化的發展,「陰陽」的內涵越來越抽象化。其實,即便在早期,「陰陽」也包含著這樣的趨勢。我們試想,「陰陽」可以指天上的兩種現象、地上的兩種現象,甚至天地之間的白天和黑夜。也就是說,「陰陽」既可以表示時間,也可以表示空間。這裡的「陰陽」是無形有象,介於虛實之間的東西。它沒有形狀,你不能說「陰陽」是扁的還是圓的;它也是不可觸摸的,但是它有「象」。「形」與「象」的不同在於,前者更具體一些,後者更抽象一些。我們平常所說的「想像」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不一定看見那個東西,或者說天地間不一定有那個東西,但是你可以想「象」,想出它的形象來。比如,你可以想像牛頭馬面、三頭六臂、人頭蛇身,可是天地間根本沒有這樣的怪物。「陰陽」只能稱之為「象」,不能稱之為「形」。它不等同於虛,又不完全是實。因此,可以把它定位在虛實之間,定位為「形」以上的「象」。「陰陽」就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間,虛與實之間。它最初的意義也即如此。比如說一個地方背陰,「背陰」只是一種現象,沒有固定的形狀和大小。

後來,這個意義上的「陰陽」被提升成為天地之間的「氣」。春秋戰國的 文獻里有很多這樣的表述。其實,這種觀點早在西周末年就已經出現了。當時,宣王和幽王的統治比較腐敗,經常有大臣進諫,規勸他們改過從善。其中就有兩個著名的例子提到陰陽之氣。一個是關於春耕。在中國古代,天子要在立春時舉行「春耕」儀式。北京的先農壇就是干這個的。立春之日,皇帝要到先農壇之類的地方去,扶著犁把,象徵性地耕兩下地,表示春天開始了。 周宣王當政時,要廢掉這個儀式。有個大臣諫言說:立春時節,「陽氣俱蒸」。 如果你不去動一動土的話,莊稼就長不好。(陽氣「蒸」,就是從下往上冒。)

在周幽王時代,某日發生了地震,一個大臣藉機進言,為什麼會地震呢?因為「陽伏而不能出」。「陽」伏在地里不能出來。「陰迫而不能蒸」,「陰」壓迫著大地,使得陽氣不能蒸發而出,「於是有地震」。陽氣在哪兒呢?它不是在天上,而是在地底下。這種陰氣在上,陽氣在下的看法,與我們常規理解的陽上陰下的觀念大不一樣。陽上陰下,展現的只是一個靜態,一個死的、不動的狀態。中國傳統觀念強調的恰恰是:陽氣在下面,陽氣的特點是由下向上蒸發,陰氣在上面,陰氣的特點是由上往下壓迫。

《莊子》里有一個定義式的解釋,把陽氣、陰氣的地位和運動方向闡述得一目了然:「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為之紀而莫見其形。消息滿虛,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為,而莫見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這是《莊子·田子方》中的一段話。意思是說:最為陰冷的陰氣是那麼肅肅寒冷,最為灼熱的陽氣是那麼赫赫炎熱,肅肅的陰氣出自蒼天,赫赫的陽氣發自大地;陰陽二氣相互交通融合因而產生萬物,有時候還會成為萬物的綱紀,卻不會顯現出具體的形體。消逝、生長、滿盈、虛空、時而晦暗時而顯明,一天天地改變一月月地演化,每天都有所作為,卻不能看到它造就萬物、推演變化的功績。生長有它萌發的初始階段,死亡也有它消退敗亡的歸向,但是開始和終了相互循環沒有開端,也沒有誰能夠知道它們變化的窮盡。

它討論的不是陽氣、陰氣各在什麼地方,它關注的是二者向什麼方向運動的問題。陽氣是由下向上運動的,陰氣是由上向下運動的,所以陰氣「出乎天」,陽氣反而「發乎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辯證思想。它不是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認識「陰陽」; 而是從運動中了解「陰陽」,參悟世界。這是「陰陽」被提升為氣之後,產生的一個重要觀點。

《易經》里有一對非常有名的卦——泰卦和否卦。有個成語,很多人都熟悉,叫「否極泰來」,其中的否、泰就是《周易》中的兩個卦名。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泰卦是吉祥卦,順利;否卦是不好的卦,不順利。

泰卦是上坤下乾,否卦是上乾下坤,就自然界而言,乾為天、為陽氣,坤為地、為陰氣。乾天本在上,坤地本在下,按說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是現實中本有的排列次序,應該是對的,怎麼反而是不好的卦呢?這裡就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

我們中國人不是「形」思維,而是「象」思維。「大象無形」,「象」是超越形體的。西方人重視有形的東西,中國人重視無形的東西。如果從「形」上說,天上地下的否卦是吉利的,地上天下的泰卦是兇險的,但《易經》中說泰卦、否卦的吉凶是從「象」上來說的,超越了形體,是講功能、講作用。從功能上看,兩個卦中的天地是指天氣、陽氣與地氣、陰氣,而不是天地的實體。天之氣是上升的,地之氣下降,一個上升,一個下降,向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就無法交流、交合,沒有溝通,斷開了,因此否卦是不好的。而泰卦呢,地上天下,地氣往下降,天氣往上升,天與地向對方的方向發展,二者溝通沒有障礙,能夠交流、交合,正好體現了天地陰陽的交合,陰陽交合,萬物產生,蓬勃發展,「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因此叫通泰,吉祥。

中醫有一個有名的方劑叫「交泰丸」,適用於心腎不交、夜寐不寧等症。心為陽,屬火,居上焦;腎為陰,屬水,居下焦,兩臟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必須相互交通。由於心陽(即心火)下降而交於腎陰,腎陰(即腎水)上升而濟於心陽,才能使心腎兩髒的陰陽、水火、升降關係處於平衡、相濟、協調狀態,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如果升降失常,水火不濟,必然會產生心腎不交的病變,治療應採用交通心腎的法則,就要用到「交泰丸」。這裡也是強調了無形的功能,看不見但能感覺到,強調陰陽的交通。

在「陰陽」被理解為氣之後,還出現了一個新觀點,叫「天有六氣」。這出自一位醫生之口。春秋時期,晉國的晉平公讓醫生醫和診治疾病,醫和提出「天有六氣」的說法,「陰、陽、風、雨、晦、明」。這「六氣」包括「陰陽」,但「陰陽」不同於其他四氣。它們不是具體的氣,而是一對綱領性的,概括性的,一般的氣。《莊子》裡面說「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就是這個意思。

當「陰陽」被解釋為氣時,人們說「陰陽」,一方面已經側重於它們的運動,另一方面把「陰陽」理解為統領天地之間一切事物的綱領性、概括性的氣。「陰陽」也從最初的指有太陽的有無,到成為大自然「六氣」當中的兩個關鍵所在,思想觀念已經大大深化。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幾乎被推廣應用到所有方面。起初,「陰陽」只是就天而言,隨後又就地而言,再後又作為天地之間的「氣」;繼而又成為「氣」裡面的總領。最後,「陰陽」觀念瀰漫於一切自然現象之中,到處都用「陰陽」來解釋,而且層層深入,反覆推進。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生一」,「道」是純無,「一」是純有。純有不是具體的有,而是籠統的有,也就是說,「一」是籠而統之、無形無狀的有。「一生二」,「二」是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就是「三」和「二」的關係。「三」就是萬物,萬物就是「三」。

《素問》里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 腹為陰;言人身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請看,僅是人體與陰陽一項,就有「人之陰陽」、「人身之陰陽」、「人身之臟腑中陰陽」之區分,以及「陽中之陽」、「陽中之陰」、「陰中之陰」、「陰中之至陰」的辯證。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這對概念。對於難懂的太極陰陽,老外這樣理解: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基礎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學思維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礎概念之一。陰陽有四對關係:陰陽的對立制約;陰陽的互根互用;陰陽的消長平衡;陰陽的相互轉化。傳統觀念認為,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係。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


推薦閱讀:

向死而生,天人合一
給孩子睡前講故事---草船借箭
倒霉的攝影師
神話傳說幻想故事《來自海上的李鉞》(6)驚變
22條講故事的準則

TAG:生活 | 故事 | 講故事 | 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