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解釋抑鬱症、神經症?
07-13
雖然中醫學沒有抑鬱症、神經症等病的對症病名,但依據臨床癥候、發病轉歸等,當歸屬中醫郁證範疇。郁證早在《內經》時代便有較系統的研究,其中情志內郁致病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中醫理論認為肝為剛臟、五行歸木,喜條達,惡抑鬱,主疏泄。即人體肝臟猶如春升之氣,具有條順、暢達、疏通的特性。《類證治裁》云:「凡上升之氣,皆從肝出。」「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則經氣逆。」從中醫臨床上看,肝主疏泄功能主要體現在調暢氣機、調節血量以及調暢情志三個方面。人體各臟腑、器官的活動,有賴氣機的升降出入。當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氣機升降出入自如,臟腑器官將維持旺盛的生理功能;氣行異常,則會出現臟腑氣機逆亂的軀體反應。肝調血量的 作用主要遵循《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中所云的:「人動則血運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的規律。此外,當機體處於應激等特殊情況下,肝主疏泄的功能還有助於調整精血的重新分配,確保心腦等重要臟器的精血供應。肝主疏泄作用還體現在情志的調節上。中醫七情學說認為,七情乃人之常情,調暢順達的情志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保障。當肝臟維持正常的疏泄功能 時,不但可以使氣機舒暢,氣血和調,經絡通利,人的精神意識活動正常,而且還可調整控制七情的變化。如果七情變化過激,過急、過久,超越了肝的調節限度時,就會打破機體內在的平衡狀態,出現肝失疏泄、氣機逆亂,並造成一系列心身反應疾病。如《素問·舉痛論》所言:「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醫碥》 中也有:「郁則不舒,則皆肝木之病矣。」郁證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複雜癥狀。 元.王安道在《醫經溯洄集.五郁論》中說:「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滯而不通之義。」在《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 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郁。」可見情志波動失其常度,則氣機郁滯,氣鬱日久不愈,由氣及血,變生多端,可以引起多種癥狀,故有「六郁」之說。即氣鬱、血郁、痰郁、濕郁、熱郁、食郁等六種,其中以氣鬱為先,而後濕、痰、熱、血、食等諸郁才能形成。在《景岳全書.郁證》中提出,五氣之郁,因病而郁;情志之郁,因郁而病,兩者有所不同。茲述其病機如下:(1)郁怒不暢,使肝失條達,氣失疏泄,而致肝氣鬱結。氣鬱日久可以化火,氣滯又可導致血瘀不行。若肝鬱及脾,或思慮不解,勞倦傷脾,均能使脾失健運,導致氣滯痰郁。若濕濁停留,或食滯不消,或痰濕化熱,則可發殿為濕郁、食郁、熱郁等證。(2)情志不遂,肝鬱抑脾,耗傷心氣,營血漸耗,心失所養,神失所藏,即所謂憂鬱傷神,可以導致心神不安。正如《靈樞.素問》篇中說:「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若久郁傷脾,飲食減少,生化乏源,則氣血不足,心脾兩虛,郁久化火易傷陰血,累及於腎,陰虛火旺,由此發展可成種種虛損之候。總之郁證的發生,因郁怒、思慮、悲哀、憂愁七情之所傷,導致肝失疏泄,脾失運化,心神失常,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成。初病因氣滯而挾濕痰、食積、熱郁者,則多屬實證;久病由氣及血,由實轉虛,如久郁傷神,心脾俱虧,陰虛火旺等均屬虛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我負中醫 中醫負我
※中醫養腦與健腦方法
※中醫面對的錯綜複雜的患者關係
※如何正確理解中醫治病「去根」?
※中醫皮膚病火針達人——賴梅生丨名中醫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