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讓害怕失敗,阻止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作者:朱香記(富書籤約作者)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超燃的畢業演講,截取的一分多鐘視頻里,整個演講充滿了昂揚的鬥志和滿腔的豪情。
視頻里,演講者說:
很多人告訴你去做喜歡的事,而我不覺得你們應該做讓自己開心的事,你們應該要做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
「跨出你的舒適區,做一些讓你害怕、辛苦、但長期下來會得到收穫的事」……
整個演講的內容振奮人心,引人向上,充滿著積極的鬥志。
演講者鼓勵聽眾跨出舒適區,不要懼怕失敗,去做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雖說雞血感太強,但他說的還真是事實。
如演講所說,大多數有成就的人都是在安逸的時候思考自己的人生意義從而得出結論:去做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自己離開北大的初衷。
我知道人還是要進步。你不能說我就這樣了,因為人最怕待在某種舒適環境。
在北大當第七年老師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教專業英語了。
暑假兩個月,寒假一個月,覺得這樣混下去,就可以變成一個副教授,然後再讀個碩士博士,就可以變成三級教授,然後北大也會給你低價買房子。
人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往廣處走。
也就是說一輩子哪怕個人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是你可以走遍全世界。
第二條,往深處走。
可以讓一生的泉水不斷地冒出來,這也是生命成就。
我決定走出北大的舒適區,出來了。
就這樣,為了尋找生命的成就感,做更好的自己,俞敏洪跨出舒適圈,開始與自己死磕,最終建立新東方。
那些放棄舒適圈的安逸,選擇開拓新事業的人?
他們沒想過失敗嗎?
他們肯定有想過。
走出舒適區,放棄安逸生活,在一些人看來就是失敗。
但是,對於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人來說,失敗只是開始而已。
「讓自己失敗,失敗了再重新站起來,然後再失敗。」
他們沒有被這種可能性嚇倒,他們選擇了勇往直前,選擇去做更好的自己,最後他們成功了。
這種成功是是甜美的,通過奮鬥得到成功的快樂,持續而穩定,過程中有痛苦但不畏懼挫折,不怕失敗最終得到極致的開心,就是演講中所說的「因為沒有了那些掙扎,你的成功又算什麼呢?」
今年,「李寧」牌運動服因為一系列極具國際范兒的設計引得很多年輕人追捧,又再次贏得人們的關注。
「李寧」的創始人——奧運冠軍李寧也是一個跳出舒適圈,轉行做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的典範。
在運動員生涯中,李寧號稱「體操王子」,獲得的金牌多達106塊。
在輝煌時期,李寧在體育界意氣風發,享盡榮光,他是全國人民心中的明星偶像,鮮花、掌聲、鎂光燈圍繞在他周圍。
但是,1988的漢城奧運會,李寧在最後一次比賽中意外失利,從吊環上摔了下來。
隨後,李寧宣布退役,那一年,他26歲。
退役後,擺在他面前的路和很多退役運動員一樣,不是做教練就是擔任政府官員:
廣西體委邀請他擔任廣西體委副主任,海外某國聘請他為國家隊教練,甚至演藝界也邀請李寧加盟,而他自己還想到深圳創辦一個體操學校……
很多機會擺在他面前,這些崗位中的任何一個,他都能夠輕鬆駕馭,因為都與他的經歷相關。
但是,經過多方思慮後,李寧更希望在大社會中歷練一番,學習更多的知識,體會更豐富的人生,畢竟從7歲進入體校,他 17年的青春光陰都是在單雙杠上度過。
於是他選擇加盟廣東健力寶集團,創立了""李寧""體育用品品牌。
自此,李寧跨出了舒適圈,走上了一條嶄新而艱苦的道路。
從最基本的商業知識到一磚一瓦蓋大樓,李寧一步步從頭學起,其中的艱辛不亞於運動場上的刻苦訓練。
他勤奮、真誠,既沒有大明星的架子,也沒有大老闆的派頭。
公司研究工作,有時延至凌晨兩三點,第二天,別人可能稍微多休息一會兒,李寧卻幾乎從不睡懶覺。
就這樣,在一個新的領域,他靠勇氣和決心,把李寧公司辦成了如今的規模,而他也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讓我們從頭再來」,李寧愛說這句話。
他贏的每一塊金牌都是從頭再來;從運動員到商人,對李寧更是從頭再來。
正是這種從頭再來的歸零心態,李寧一步步超越自己,跨出舒適區,超越過去,開創新的領域,做更好的自己。
名人如此,普通人何嘗不是?
我的一個老伯,年輕時是鐵匠,走村串戶,到處攬生意,那時候生意挺好,雖然挑著扁擔到處跑很辛苦,但收入還是不錯的,20世紀80年代蓋了小樓房,是村裡第一戶,還是挺風光的。
後來隨著生活變好了,鄉下很少有需要打鐵補鍋的人家了,老伯的生意少了,但兩口子比較節儉,小有積蓄,加上村裡租地有分紅,老伯一家過得還是挺安逸的。
這樣過了兩年,老伯坐不住了,他覺得人應該去闖一闖,現在打打麻將種種菜,看起來挺舒適,可是這樣的日子能看到頭,讓孩子們學著也不好。
老伯覺得自己還有更多的可能,於是跟著做生意的親戚,來到北方的一個小城,打算做服裝批發生意。
到了批發市場,老伯先跟著親戚學,以四十多歲「高齡」當了親戚家的小工,每天被呼來喝去,搬貨、打包、發貨,堅持了半年,他拿出積蓄買下一個鋪面開始單幹。
他們做的是批發生意,量大,還得起早貪黑,每件衣服掙幾毛錢,辛苦程度不亞於當年走街串巷打鐵,頭兩年根本不掙錢,有一起來的老鄉熬不住,回去了,老伯堅持了下來。
過了幾年,生意穩定有了老客戶,老伯開始辦廠,自己做衣服自己賣。辦廠初期異常艱辛,老伯頭髮都熬白了。
但是他沒有退縮,一直堅持,直到後來開了幾家企業,現在是當地有名的企業家了。
創業時,有人勸過他別那麼辛苦,做人開心就好,可是老伯沒有聽,他要的不是小富即安的開心,他要的是讓自己更好的開心。
他毫不猶豫地跨出舒適圈,放棄安逸現狀,追尋更大成績,儘管會遇到艱辛,但想要更好的決心讓他勇往直前,遇到困難時他沒有止步不前,反而愈挫愈勇,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收穫了更好的成功,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朋友林佳中專畢業以後分配到一家國企,她很聰明,也很勤奮,是那種有眼力見兒的姑娘,看到活兒會搶著干,沒幾年就升職了,不到30歲就當上了部門經理。
在這個三線城市,國企部門經理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都還是不錯的,以常人看來,她職業穩定,夫妻恩愛,乖兒繞膝,已經過上安逸生活。
過了幾年,她覺得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每個人都如流水線上的螺絲釘,沒有波瀾,靜得讓她害怕,於是她決定辭職,去做她喜歡的旅遊行業,她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提出這個想法時,在周圍像是炸了馬蜂窩,七大姑八大姨都來勸她不要衝動,就這麼安逸地過下去.......
幸好,她先生是支持她的,就這樣,她離開了讓人羨慕的單位,成了自由職業者。
一開始,並不容易,她做的是私人定製旅遊,需要外語流利,她的外語基礎很差,於是她報了外語學習。
她膽兒大,敢講,很快她就能流利地與外國人交涉各種事務了。
和客戶溝通也很繁瑣,常常各種事情堆積在一起,讓人抓狂。
還有旅遊中的突髮狀況,勞心勞力,難度比她預想的大多了。
還好,都挺過來了。
現在,她有固定的客源,口碑很好,客戶都喜歡找她,她全世界到處跑,在旅行中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孩子也因為她的積極能幹而崇拜她。
她很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認為這就是更好的自己。
如果當初她安逸地呆在單位,那麼她將平靜過完一生,不會有現在的精彩,以及未來更大的可能。
因為勇敢跨出舒適圈,放棄已有的安逸,她曾經被親人阻止、警告,可是她沒有害怕,沒有卻步,最終實現了理想。
像視頻里說的,她跨出舒適圈,「做一些讓你害怕、辛苦,但長期下來會得到收穫的事」,就這樣,她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她不是俞敏洪,不是李寧,但有與他們一樣的讓自己更好的勇氣。
許多人,常常在躊躇滿志中渾渾噩噩又一年,總想著下一次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可是,一次又一次,總是安於舒適的現狀;
一年又一年,還是和從前一樣,坐著安逸的工作,安於一成不變的舒適圈,一直都沒能跨出讓自己變得更好那一步。
一次又一次的遺憾,一次又一次的憧憬,不過是和從前一樣。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有一句台詞:
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這種外力營造的舒適圈,因為不適應,開始時我們會反抗,慢慢地我們會適應這種生活,直到最後習慣,一旦發生變化就會不習慣。
想不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取決於自己的勇氣。
有的人因為害怕而連喜歡的事都不敢去做,習慣和安享於舒適圈,不敢跨出去,不敢面對變化,而總是惆悵夢想很遙遠。
所以,並不是夢想很遙遠,而是害怕太強大,自己把害怕失敗誇大了。
美國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在其暢銷書《誰動了我的乳酪》中提到:
每個人都要給自己一點兒危機感。因為生活永遠在變化中,而變化就意味著危機。別以為目前的舒適是一種享受,享受慣了這種舒適,你也就變成了獃子、傻子,最終必將一事無成。
「如果人生必然存在失敗,那麼就要趕緊失敗」,失敗是為了尋找更大的可能,從而做更好的自己。
在不能重來的人生中,「勇於跳出舒適圈,去做讓自己更好的事」,這是人生的真理。
作者簡介:朱香記,富書籤約作者,和孩子一起玩著長大的媽媽,愛生活,愛思考,做最好的自己,給孩子最好的榜樣。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推薦閱讀:
※怎樣自己在家燙髮【圖】
※農撼-修道之人要認識自己六壬-----------六壬遁甲風水合看被盜
※人應該為自己而活
※沒搞清楚自己的腳型之前,買再貴的鞋都是浪費
※手記 | 照顧好自己的感受,才會具備接受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