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有什麼用
來自專欄 Ricepanda的英語角4 人贊了文章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Ricepanda(ricepandas)
一個關於英語,讀書,成長的公眾號。
----------------------------------------------------------------------------------------
01.
學英語,用英語。
前段時間去了北京學習,剛回成都就收到朋友求助。有個外國朋友在機場丟失了行李,裡面有很多重要的物品,包括護照,電腦,相機,駕駛證,信用卡,少量現金等。
丟失護照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因為住宿和出行都會受到很大限制。之前本以為他們只是丟失了護照,需要重新補辦而已,就約了在出入境中心見面,我可以做一些翻譯工作。
到了發現工作人員周天不上班,跟他們簡單交流才發現丟失的是一個內含多種重要物品的書包。在一個遙遠的國度旅行,丟了如此重要物品肯定是不好受的。
事情已經發生,抱怨沒有用處,只能盡量去解決問題。為了讓他們對成都印象好一些,我就帶著他們去吃了火鍋,人民公園喝了茶,太古里逛了逛。
為了轉移注意力,我就盡量找話聊。有過很多次和外國人的溝通經歷,很容易就找到合適話題來拉近關係。他們來自哥倫比亞和厄瓜多,西語國家的人比較容易聊開。
接著第二天又陪他們去了警察局做筆錄,等了一整天的消息。之後兩天也出了些小曲折,幸好最終在今天拿回了丟失的包。
這一切的溝通都是依賴於英語,
所以今天來聊聊英語給我帶來的經歷。
02.
我學英語是為了有更多的溝通,
不然我可能老早就放棄了英語的學習。
從初高中開始就比較喜歡英語,不過那都建立在應試做題上。大學的專業是生物技術,似乎聽起來還挺酷的一個專業,入讀之後發現真是一個無聊的專業。
所以在大二的時候修了一個英語雙學位,周一到周五上生物專業課,周六周天整天上英語課,好歹是和英語專業建立了聯繫。
因為喜歡旅行以及和別人溝通,所以空閑時間主要用在口語上。那個時候喜歡參加校內英語角,因為英語而認識了一群來自不同年級和專業的朋友。這群朋友們大多積極向上,所以溝通起來也是比較對味。
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但從這群朋友知道了很多沒聽過的事情和經歷,比如NGO,Working Holiday Visa,帶薪打工度假,川大英語角,志願者活動信息,學習資料等等。
因為對於英語的興趣愛好,大家組成學習小組,經常一起學習英語以及用英語溝通。學校內的英語角畢竟比較小,環境也比較單一,為了和更多人的年輕人一起用英語交流。我們就組隊去了有名的「川大英語角」。
川大英語角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每周五的晚上7點左右的體訓館,你會看到幾百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參與者大部分為中國人,也有不少外國人。
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大學,不同年齡的人聚在一起用英語談天說地。這也是川大英語角如此吸引人的地方,你永遠你不知道你會收穫到什麼。
記得大一第一次去英語角根本不敢加入到圈子中,只是站在圈子外面豎著耳朵聽著。慢慢地隨著去的次數增多,後來基本上聊天無壓力。
去英語角的路程時間為兩個多小時,每次結束都是伴著疲勞和興奮,活動幾小時,雞血一整周。在這個英語角認識了朋友,獲得了很多資訊,更是看到了別人學習的態度,這些所有的感受在影響著自己。
很多學習者抱怨沒有環境,國內的環境也差不多。抱怨解決不了問題,沒有環境就盡量給自己創造學習的環境。
03.
用英語去溝通。
後來開始嘗試做與英語相關的志願者,更多地去接觸不一樣的人和環境。那時候也想法單純:鍛煉自己,認識朋友,開闊眼界,還可以旅行一趟。參加志願者的經歷不少,很多都還有深刻的印象,下面就分享幾段吧。
2013年去了山西的平遙古城作為攝影展志願者,在美麗的平遙古城呆了大概半個月的時間。本來是當外國攝影師的陪同翻譯,最後不知怎麼得去了布展組。
最開始還有些不甘心,後來也發現有意思。我和幾個其他大學的朋友白天一起忙活,幫忙布置各種材料,困了就在地上睡一睡。晚上的時候經常出去溜達溜達,夜晚的古城特別有感覺。
有時候窩著在住的客棧喝酒吃肉瞎玩,每天似乎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平遙古城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也認識了兩位很好的朋友。
2014去了雲南西雙版納作為攝影展的陪同翻譯,在異域風情的版納也呆了快半個月。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在外國人攝影師後面跑跑腿,需要翻譯的時候來一段。
每天的工作量比起布展真是少了不少,完成翻譯之後就是由自由隨意安排。空閑的時間就是吃吃喝喝逛逛,這個過程中也結識一些優秀的小夥伴們。
2014去了泰國呆了一個月,有在一個生態農場工作過。這個農場在靠近清邁的一個小山村,村裡最多的水果就是龍眼。去的時候隨處可見滿樹的龍眼,忍不住隨手就偷了幾個嘗嘗。
農場是由一群歐美人創立的,房屋都是他們自己搭建而成,主要營地坐落於一個小樹林當中。來自不同國家的義工一起勞作,做飯,遊戲,吹牛,或者打坐,冥想,遛狗。
當然,溝通的方式全是英語。
04.
突破心理障礙依靠大量的練習。
網上很多人看到我的名字,會自動地會叫我米熊老師或者panda老師。所以,就是「米+熊貓」么?還真是這樣的。
每年夏天有幾位美國研究生成都熊貓基地實習,空閑時間想增進對於中國的了解。所以我就帶他們四處旅行和體驗,今年將是第6個年頭。
每次一起吃飯就是最麻煩的時候,因為有人吃辣,有人不吃;有人吃肉,有人不吃;還要形容下菜品如何,點個菜十多分鐘就過去了。
我每次在吃飯時候會消耗很多米飯,並且還吃得特別香的樣子。所以他們給了個綽號給我:Ricepanda
我每年會去好幾次熊貓基地,也很喜歡吃米飯。
所以,這個名字就保留了。
第一年的時候特別擔心的英語不夠好和不夠用,經常不會描述就只能使用肢體語言或者查查詞典。在相處的二十多天里,慢慢敢和外國人聊天了,也會聊天了。
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是正常說話而已。其實跟人交流重要的是內容,加上表情和表達肢體的助攻,不會某個表達也沒什麼大不了。
05.
跟一個人交流還行,面對一群人怎麼辦?
找准機會,不斷練習。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參加Toastmasters的情形。那時候的英語還自認不錯,於是參與了一場常規會議。在即興環節站到舞台中間發言,面對著台下幾十名的陌生觀眾,頓時覺得開始口乾舌燥,手心出汗,大腦空白,吞吞吐吐說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英語。
那感覺,真是酸爽,有時候英語好一些也沒有什麼用。如何才能夠降低了舞台恐懼感?答案就是多上台,體驗那種緊張。多上一次台就多一些舞台經驗,慢慢地就會控制緊張感。
後來加入了俱樂部,成了一名創會會員,期間也當過俱樂部職位。隨著不斷地上台發言或者演講,表現也在不斷地進步。同時也認識了很多朋友,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Toastmasters 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的非營利性組織,迄今已經有九十多年的歷史。全世界130多個國家有幾十萬名會員,在中國也有幾百傢俱樂部。
它的主要任務是提供一個提升演講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的平台。
到現在除了教英語上課之外,我也會在空餘時間參加一些活動。其中一個是帶來到成都的外國人們品嘗各類美食,我們在夜幕之中穿梭於大街小巷以及老社區去感受那不一樣的成都。
面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性格的外國人們,作為一個領隊如何讓他們感到滿意是一個挑戰。細緻的的觀察,用心的溝通,麻煩的解決,都在鍛煉我的溝通能力。現在基本上和外國人溝通可以比較快速地找到接入點,拉近彼此的關係。
06.
通過外部刺激增強學習動力,
從而達到脫離學習舒適區的目的。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使用,將英語用語工作或是工作之中。如果你能夠將英語用來參加活動,交朋友,旅行等,你會感受到外界對你英語的反饋。
這個反饋可能是你發現通過英語收穫了知識,朋友,金錢這樣的正向刺激。你感受到了使用英語的好處,會更加有興趣地堅持學習英語。
也可能是經過一系列的丟臉,尷尬和困難之後,決定奮發圖強學習英語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不管哪種方式,你已經沒有局限在英語知識之中,你有了反饋刺激。
夏天來了,注意防暑。
福利領取:
在公眾平台Ricepanda回復:
福利
按照操作流程獲取全部學習資源,無任何套路,比如要求轉發分享什麼鬼的。
推薦閱讀:
※英語熱詞:最牛「實習妹」....
※學英語堅持不下來怎麼辦?
※學點英語(9):走獸與家畜(禽)類詞匯
※快樂英語大本營(6)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