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相由心生,怎麼改變一個人的面貌使人精神起來?
本人長得並不難看,但是就是有一種萎靡不振的感覺,知道和自己消極的心態有關,現在已經很努力地去讓自己積極樂觀一點,但是長相或者說氣質怎麼也改變不了。
怎麼才能讓自己看著有精神氣一點?別人抓拍的時候總感覺像痴呆患者,心累。。。
精力,體力跟精神是完全三個不同的感念:
精力:晚上12點坐在電腦面前,冥思苦想,寫報告,分析實驗數據,眼皮子直打架,困得不得了,靠咖提神,即使你白天吃得很好,也沒有勞累,坐在空調房子里,也沒有熱到你,依然是感覺到「心累」和「身體累」雙重考驗,這就是精力不夠,但你兩百斤的體重,能舉起100斤的石墩子,是客觀存在的,但由於精力不足,你不想動,只想在沙發上躺會。
做極端的例子,一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給他吃營養豐富的事物,什麼活也不讓他干,就是每天同房三次,一周下來,兩腿都下不了床,這是嚴重透支精力。所以,縱慾的人呢有很眼圈,看起來氣質一點都不清爽,油膩膩的。
抑或是整天應酬,酒足飯飽,燈紅酒綠,你那身上積累了幾十年的書卷氣,不足幾個月,就能消磨得乾乾淨淨,做人不可塵味太重,太俗。大學裡面粗茶淡飯,清貧樂道,安心,專心,寧靜做研究的老學究,跟在社會上開公司,跟商人打成一片的教授,一眼就能分別出來,氣質太不同了。
體力:健身房裡面舉大重量杠鈴,一個小時之後,發現感覺非常餓,中午吃了很多牛羊肉,奶製品,在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之下,已被消耗殆盡,整個人感覺非常的舒服,有精神,帶勁,渾身充滿著力量,但實在在拉不起大重量,因為低血糖了。這就是精力充沛有餘,而體力不足。
精神:足球場草坪上,激情奔跑,玩耍,嬉戲的小孩子,充滿著青春的活力,蹦蹦跳跳不知疲倦,給人的心情是愉悅的;而養老院的老人,即使他們都穿上運動服,球鞋,依然掩蓋不了暮氣沉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氣息。
愛好也是有高下之分的,一個姑娘,平時業餘時間養養盆景,學學插花,練練毛筆字,逗逗小動物,或是讀一些深奧的書籍,有專業,有思想深度,合起書卷,能發人深思,保持一種清心寡欲,即使外表不出色,只要乾淨,樸素,就能立馬讓人肅然起敬,心生敬佩感,進而願意在精神層面上去欣賞她。
再比如一個女孩,天天就知道吃吃吃,買買買,一天到晚就是花心思去打扮自己,穿熱褲,渾身名牌,讀的都是一些時尚雜誌,對一些國際大牌如數家珍,穿著也很性感,可能她人是好人,但很容易讓人產生一些」想入非非「的想法(人非聖賢,每個人心裏面都有不好的一面),而不是發自內心的」尊重「感,她吸引到貪圖她外表的人,概率就是大大增加的。
但有一種精氣神是可以涵養出來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我們的國學大師,得道高僧,中醫大家,德高望重,學識豐富,見識廣博的老教授,頭髮花白,戴著一副眼鏡,但給人的外在感覺,是非常的儒雅,風度翩翩,不由得內心呢產生歡喜感,想去接近他,聆聽教誨。
耕讀傳家,讀書和運動,永遠要有一個在路上,再忙,也要忙裡偷閒,人不讀書,一日則塵俗其間,二日則照鏡面目可憎,三日則對人言語無味。走到崎嶇的山路上,艱難跋涉,終於達到頂峰,迥秀常在無人之境,不由得感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直想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或是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人間美景;等到八十歲,頭髮鬍鬚斑白的時候,還能坐在藤椅上,給孫子們講解西方名著,西語版的《百年孤獨》或是給他們註解《論語》《道德經》,跟他們解惑書中的知識,和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不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
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
很重要的一點,中國人以含蓄為特點,萬惡淫為首,這裡的淫,是過多過濫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節制慾望,酒色財氣等等,而且對待一切事物都要有個度,過猶不及,做多了和少了是一樣的。下面是我的一個回答里的,搬到這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1.要有自信
2.要有自己的個性:這個個性不是另類,而是保持自我,人與人都不同,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3.多讀書 學會思考:腹有詩書氣自華,第二條的保持自我,一定程度上就是基於學會思考,我們是思維獨立的個題,要有自己的想法。
3.多運動 保存身體健康:這很重要,林妹妹那種類型不是一抓一大把的,身為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就是精神飽滿,不說器宇軒昂,也要昂首挺胸,自信平生無愧事,夜寐安敢對青天。
4.要會穿衣服:這可不是臭美哦,要明白自己是什麼類型的,根據自己的優缺點來搭配衣服,我之前聽說歐美的青少年很會打扮,往往穿幾十塊錢的衣服,但被他們穿的很好很漂亮,不知道真假。但穿衣戴帽,不求多貴,不求你衣品多好,但要會打扮自己。
5.儀容儀錶整潔 舉止言談大方得體:不要駝背!不要抖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言談舉止不要說髒話!說話注意場合,懂得尊重他人。
6.要有一技之長:可以是吃飯的本事,也可以是業餘愛好。身無長物,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可教也。
7.少言多聽:我們都喜歡向他人表露自己,可到最後才發現,傾聽才是最好的。
8.無友不如己者:結交好的朋友,了解他們的長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9.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10.懂得信任理解他人 知道包容:在知乎,少抬杠。我之前也有不少抬杠的地方,現在想想很傻,有很多說的都不是人話,我現在在這裡道個歉。
11.換位思考 關心他人:與上一條一樣。
12有幽默感 不買弄學識:見下圖
13:努力生活 努力改變自己 改善自己。
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在大部分人相貌平平的前提下,日常中有精氣神的人比沒精神的人給人印象好很多,尤其是求職面試時,有無精神非常重要。
一個人看上去有無精神大概有幾個方面因素決定:
1、面部骨骼 骨骼「有勢有起」「高低得當」者顯精神,平坦塌陷者無精神。
2、眼神 眼神有力、黑白分明者有神,眼神渙散無力不聚光者無神 。周總理的眼睛是典型炯炯有神的。
3、聲音 聲音洪亮鏗鏘有力者顯精神,聲音過低過輕過小、尾音不清者無神 。
4、行走坐立的姿態 走的時候東搖西擺、步履不穩、頭重腳輕,站立時塌腰聳肩或者長短腳,坐的時候腰背不直,都是無神的表現。
5、表情 經常笑逐顏開者顯精神,愁眉不展、苦巴著臉或羞澀畏怯者無精神。
5、其他 比如毛髮暗淡、皮膚無光澤、衣服穿的顏色不襯膚色,這些也影響人的精神外觀。
以上五個因素,其中第一個因素是改不了的。能夠改善的是後面幾個。要想有精神,大概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1、作息規律,不熬夜減少氣血消耗,眼睛會清亮好看一些,顯得沒那麼暗淡無光。當然要做到馬雲那樣有力的眼神,還是靠先天。
2、鍛煉身體,提高肺活量,注意說話時用氣和吐字發音的清晰度。
3、對照檢查自己照片,有無聳肩塌腰等習慣,自覺糾正。
4、調整心態,多和樂觀豁達人接觸,吸收正能量。打理頭髮皮膚,注意服飾顏色搭配,避開暗沉的顏色。
曾國藩說過: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神采奕奕的人,即便眼下不發達,也有不錯的前景。看電視上那些領導或名流,沒有一個不是精神煥發的,包括延安時期那些早期領導人,服裝粗陋補丁滿身依然透出那種精氣神。如果一個人,財富地位過人,但沒有精神,很有可能某些方面會有大問題。比如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電視劇播出時很多人就批評她眼睛太無神,但她後來下海經商很成功,超出大部分人一輩子能掙的財富,明顯和精神不相稱,結果英年早逝。王小波也是,才華過人,名聲遠揚,但他的照片很多站都站不直,這也是精氣神不足的表現。如果一個人,精氣神很足,但一直無名聲地位財富,那麼此人必定有超越世俗的智慧,是修行中的高人。
你以為我要勸你們當兵?
真是too young too navie
經常鍛煉,良好作息,平時少玩點遊戲,多讀讀聖賢書,精神氣也差不了
編輯說:一個人的容貌,在不藉助現代醫學等外力的作用下,的確很難發生較大的改變,最多通過繁雜的護膚方法,使皮膚達到一個相對良好的狀態。如果改變面貌的難度較大,那不如就從身姿體態入手,畢竟,挺拔的身姿也會讓自己看起來比較有精氣神。下面就和大家聊聊不良體態到底該如何糾正。
最近幾十年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尤其是工作和出行方式。
以前我們父輩沒有手機,每天走路、騎車上下班,看紙質書,沒有豐富的夜生活,工作、睡眠規律,肌肉張弛、放鬆、休息搭配的很合理。
但現在,除了家長和老師依舊會叮囑孩子如何看書、寫字外,成年人早已拋棄了伏案寫作的習慣,辦公室一族幾乎都是「頭前伸」輔以「弓著背」面對著電腦,再加上人們把一天中多餘的時間留給了手機,頸部過度前伸的低頭族也隨處可見。
科技改變著我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改變著我們使用身體的方式,這也是「不良體態」人數會增加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不誇張的說,現代人在生活中多少都會有一些不良體態的時刻,當然伴隨著供需關係的市場原則,相應的矯正治療也逐漸興起。
一、不良體態是如何形成的?
脊柱側彎、O型腿、X型腿等等都算是不良體態,通俗來講:與大部分人形體的樣子有區別的,都可以說是「不良體態」。
如果用簡單的方式聊一個形體、體態的形成,那麼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因素,一種是後天因素。
有些關節畸形屬於先天性的,有些則是後天因素,前者治療難度略大,可能需要多方問診才能對症治療。
後天形成的「不良體態」在治療上則簡單的多,有些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有些則需要醫生或者專業機構的形體康復師的介入矯正治療;問題單一且程度較輕的,跟著網上的教程做就可以改善並治療了,例如:圓肩、駝背。
二、怎麼判斷我需不需要「體態矯正」?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考慮。
1、是否出現病痛,影響到生活?
如果你並沒有出現病痛,也沒有影響到你生活,那麼我個人認為沒有任何必要去做「體態糾正」。而且有些人的體態「糾正」實際上很簡單,比如一個人面對電腦時駝背,這本身是個「不良體態」,但他本人只是沒有意識到而已,這時如果提醒他一句:「你把背直起來!」他立刻就可以回歸一個正常體態。
我們大部分人都屬於這種情況,這並非真正意義上對某個姿勢「定格」了,只是沒有意識到,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面鏡子和不斷的自我提示
2、你需要糾正的是體態還是儀態?
有些人的「體態糾正」實際上是從美學上考慮,他們和上一種情況類似,這方面也會叫做「體態糾正」,但是他們服務的方向實際上是「儀態」。
上述這兩種情況都屬於程度不嚴重的,跟著網上一些糾正視頻做做簡單的動作就可以得到改善,請記住,程度不深且問題單一的,幾乎都可以用簡單動作解決。
三、運動能否改善不良體態?
相較於上述兩種情況,運動介入的矯正則更複雜一些。
首先,對運動教練的專業水平要求十分高
這裡有個必須注意的問題,那就是如果你本身已經有不良體態了,那麼最好是矯正以後再運動,當然一些水平高的教練也可以通過運動幫助你糾正,但在國內這樣的教練不佔大多數。
因為形體糾正首先要十分詳細地了解並學習運動解剖學、運動力學、運動生物力學、肌肉功能解剖學,這些教程在專業院校都需要一兩個學期的系統學習才能掌握,而且面臨體態糾正時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實操。我並不是說教練都無法掌握,實際上在培訓一些教練的時候也會大篇幅的講到如何做一些形體、體態上的糾正,但都是十分簡單、普遍的案例,換句話說培訓出來的教練能力範圍是有限的。
如果一個教練給你進行一些體態方面的介入時,拋去他的話術營銷,你個人主觀上感覺不到有任何作用,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選擇更專業的人。
另外,進行體態糾正,往往不能兼顧疼痛緩解、形體美與肌肉功能。
體態矯正(糾正)這幾年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被吹捧的太過誇張,有些康復師把它當成了「萬能」來宣傳,利用少數個案無限放大矯正的成果。
實際上,體態矯正本身不是一門學科,嚴格來說它屬於物理治療技術的一種,它的初衷為治療疼痛,通過調整骨關節的相對位置,減少原來聚集在某一點的異常應力(軟組織的張力)。
當然現在體態糾正在網上更多是「形體美塑造」,很多人在自我矯正前也沒有疼痛的癥狀產生,但在一些特定情況處理時,往往「形體美」和疼痛以及肌肉功能都需要權衡。
舉個例子,很多辦公室人群都有右邊肩胛岡處酸痛。
面對這樣的情況往往康復師(治療師)直觀的感覺就是放鬆肩胛提肌,然而效果並不明顯甚至沒有改善。這是因為右邊的肩胛骨「下沉」導致肩胛提肌拉扯在一個(離心)緊張的位置,治療角度如果改為調整肩胛骨和胸痹的相對位置則有可能緩解甚至祛除病痛,一般來說經過這樣的調整,人的形體也會趨於對稱。
但「體態矯正」本身並不首先從美學出發,比如我們團隊中一些老師在為職業運動員做康復治療時就遇見過形體改善之後影響了競技水平,也就是說疼痛和形體美以及肌肉功能之間都有可能產生矛盾,有的時候運動介入也可能「好心辦壞事」,比如你不運動時沒有疼痛問題,但卻有姿勢上的「美學問題」,這說明你目前找到了正確的代償模式(喜歡運動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Zink代償模式),這時假如你執意糾正它,則有可能產生疼痛的風險。
所以,當面對「不良體態」的問題時,本質上你是在形體美、功能、疼痛三者時間做一個權衡的問題。
這就像寫字一樣,認真仔細的寫字會漂亮,但是效率不高,效率上去了也許字就不好看了,注意力過多的幾種在字和效率上的話,也許內容會空洞。
四、如果有體態問題,我該怎麼做?
由於有的體態問題並不是生活習慣導致的,而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比如炎症、骨關節慢性病或水腫等。那麼如果你有體態、形體方面的問題,我個人建議問診流程如下。
- 首先:找一家靠譜的醫院,掛骨科,詳細做一下篩查,排除一些病症的影響,因為運動或者形體康復中,大部分治療為物理治療,一個康復師是無法百分百排除病症影響的,即便是後期需要糾正、康復治療,專業的康復師也需要參考一些影像學資料。
- 其次:醫生如果建議可以通過物理治療,那麼再去找康復師,或者專業人士運動介入。
- 第三:如果程度不深的話,某某康復師認為可以運動介入或者物理治療,那麼可以試著嘗試一下,治療一段時間以後,個人建議要去醫院做一下複查,排除話術引導,切實的看一下是否有改善。
- 最後:有時候我們不一定首先找到骨科醫生,也可以是康復師。
這樣的矯正流程也是可以的,因為正規的康復師會首先篩查這個體態問題是結構性的還是功能性的,(如果是結構性的,那麼他應該推薦你先去尋求骨科醫生的幫助),同樣如果一個康復師還沒有做這樣的篩查就斷定他可以解決你的問題,那他是值得懷疑的。
五、網上一些糾正體態的產品值得買嗎?
很多人羞於矯正治療,或者覺得治療過程太麻煩,他們往往會選擇網購一些牽引、物理治療的支具、模具,用於自我矯正。
我個人是不建議這樣做的,除非你跟真正的專業人士面對面諮詢過,對方認為你的情況可以用這樣的支具矯正。
但往往這樣的情況是很少見的。
首先,因為支具的出現並不是作為物理治療的完全替代品,而是在特定情境下配合使用的輔助器具。
其次,人是立體的,很多體態問題是三個方面骨關節的偏移導致,而簡單的支具只能解決一個面的問題,比如綁腿解決不了女性功能性的、髖內旋的O型腿中膝超伸和髖內旋的問題,而且即便是用物理的方式從美學上「牽引」回來,但你如何評估這樣的改變對功能、關節穩定性是否有影響?
作者:劍眉同學(健身培訓師,優秀科普作者)
圖片來源:123RF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推薦閱讀:
※慈禧年近古稀面貌仍如50多歲 是如何保持青春的?
※佛法真實的面貌02 佛使比丘著 喇達那儺陀比丘譯
※神秘的外蒙古面貌
※改變地球面貌的兩次隕石撞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