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過早懂事,是殘忍的教養
4 人贊了文章
1
小時候跟爸爸媽媽去商場,明明對玩具愛不釋手,只要父母說一句太貴了,就溫順地點點頭走開。
同學要求幫忙寫作業帶外賣,就算心裡很不願意,但總是和氣地答應。
老闆布置的任務,任憑繁複無理,也是默默地熬夜加班完成。
成長是一去不復返的,許多大人都忘記,世界上除了成熟懂事,還有「委屈」和「不快樂」。
作家張悅然在《櫻桃之遠》中指出:
「孩子是最堅忍的人群,他們還不懂得用逃脫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洩反抗折磨,他們只能伸著冰涼的小手小腳,甚至根本不會有人察覺到他們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所以我總是想,孩子是可憐又可敬的。」
在還未能分辨謙讓與委屈、寬容與自責時,孩子懂事的背後往往是深深的自卑,擔心別人不喜歡,所以每天小心翼翼看著大人的臉色,失去了孩子應有的放肆和任性。
其實,這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2
精神病學家阿德勒曾說:「人是需要這種儘管被討厭,但還是敢於做自己的勇氣,這樣才可以逃脫無法做自己的羞恥感,獲得真正的幸福。」
懂事的孩子就是缺乏這種做自己的勇氣,如同成年人般的成熟與穩重讓他們犧牲了任性一次的權利,泯滅了一顆天真的童心。
作家劉繼榮曾在一篇文章里寫到,她女兒在幼兒園上學的時候,老師猶豫了半天還是說了一件讓她有些尷尬的事情:她女兒吃飯的時候總是不控制食量,即使吃到胃痛還是要添飯。
劉繼榮聽說了這件事後,雖然在老師面前強顏歡笑,但心裡卻萬分暴躁,想著一定要回去好好訓斥女兒。
結果後來她從另一位同學家長的口中得知,女兒拚命吃飯不是因為貪吃,而是因為她覺得媽媽工作很辛苦,她要是吃得飽飽的就不會再生病,會很快長高長大,會給媽媽做飯,會幫媽媽拖地,不再讓媽媽煩她。
得知真相的劉繼榮心中充滿了愧疚。
其實,小孩子的「懂事」,就是他們向大人示好的表現:從來不說喜歡,從來不說渴望;不爭不吵不鬧,把難過和委屈習慣性埋藏心底。
而這樣的後果就是,他們總是戴著面具,即使是最親近的人面前。
冰心說:「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對於懂事的孩子來說,這微笑里總會帶著些沉重。
因為他們的童年記憶里有苦澀的淚水、強忍的委屈、疲倦的遷就。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過「真自我」和「假自我」概念。
「真自我」是指一個人的自我以自己感受為中心而構建,他們具有強烈的自我價值感。
「假自我」是指一個人的自我以他人感受為中心而構建,一旦感到自己的行為令他人失望,自我價值感便降到極低。
懂事的孩子就很容易形成一個「假自我」。在做事時總會束手束腳,聽從大人的指揮,不敢逾越既定的規則,這將導致他們做事刻板、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
可是,一些家長卻把孩子的「懂事」看得理所當然,將成功控制孩子當成一件可以向其他人炫耀的事情。
嬌縱有人疼,懂事遭雷劈,太懂事的孩子,真的沒糖吃。
3
太懂事的孩子,一生都不太快樂
他們用盡心思讓身邊的人高興,希望以此來避免一切麻煩,卻往往沒有勇氣表達真正的自己。懂事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變成「老好人」,他們的「好」並非全部來自於愛,而是出於恐懼。
這些懂事的孩子,長大後也大多難以真正幸福。
小時候夢寐以求的公主裙,長大後再擁有早已沒了當初的心境;
小時候垂涎三尺的蛋糕糖果,長大後也早已丟失了原有的甜蜜;
小時候特別想要卻得不到的東西,往往長大後就會變成一種執念。
低自尊,是那些過早懂事的孩子長大後難以逃脫的現實。懂事已經成為他們討好別人的方式。
一位網友給我留言:
有天我男票突然問我,「你為什麼從來都不對我撒嬌,不會對我表現出特別想要什麼?」
我笑笑說:「因為我懂事啊,你有個懂事的女朋友不好嗎?」
我認為的懂事不過是克制自己想要的東西討好身邊的人,如同變色龍一樣變成身邊人喜歡的樣子。
我出生在單親家庭中,我爸一直在告訴我:「我們和別的家庭不一樣,你一定要懂事,爸爸睡覺的時候不要吵鬧,沒飯吃的時候自己做,衣服我沒時間洗你要自己洗,想要漂亮衣服過年我們買一套就好了,咱們沒錢,爸爸一個人撫養你不容易,你要懂事,不能讓我操心。」
以至於現在我對小時候一直沒得到的東西有種執念,也會被朋友說成是精神分裂,因為上一秒我超想要的東西下一秒我就不要了,因為我怕我要這個東西會讓別人不開心。
有太多小時候的「不想要」,最終會逐漸演變為長大後的「要不起」,在潛意識中把所有人放在高於自己的位置。
親情面前,是一個乖巧順從的好孩子;
友情面前,是一個不會拒絕的好朋友;
愛情面前,是一個不作不鬧的好伴侶……
懂事所帶來的委屈和無助都通通吞進心裡,不被愛變成了不敢被愛。顧及了所有人的情緒,唯獨忘了自己。太懂事,很難真的快樂。
4
《奇葩說》中有一期是討論「沒錢要不要生孩子」,談及「懂事」,肖驍的一段話令人啼笑皆非:
「你們別覺得懂事是一個褒義詞,人為什麼懂事?是因為環境所迫,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懂事。他最好不向我提任何能力範圍以外的要求,他懂事!所以呢,別人家三口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滿的一家子,我們家是無比懂事的一家子。」
沒錢要不要生孩子/《奇葩說》
懂事分為兩種:
一種是父母素質很高、思想開明,從小家教良好,心理成熟得早。這樣的孩子懂事而獨立,理解他人、積極進取、同情弱者等優秀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
另一種成長於不順心的家庭環境中,父母過於軟弱或是暴怒。這樣的孩子看起來溫順懂事,實則內心有淚不敢流,有話不敢說,習慣於壓抑自己的內心。
第一種是在幸福中懂事,後一種則是在不幸中懂事。
在學校里、在職場中、在社會上,我們都會被要求做一個遵守規則的、懂事的人。
後來才明白,他人只會在意你是否溫和、好溝通脾氣好,但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會想讓你永遠做一個陽光下肆意歡笑的孩子。 願你在幸福中慢慢成長,願你只懂該懂的事。
更多好文,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兔媽顧問團
推薦閱讀:
※陪孩子一起長大是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功課
※張丹峰談教育: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社會需要多樣化的人才,而我們的爸媽、學校教育卻只在培養一種人
※【父母課堂】5招根治孩子的「手機依賴症」!
※「孩子聽話」,是一場代代相傳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