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怎樣從網路走到線下場景?

最近一個月,在美國一口氣逛了20個國家公園,回來深受感觸。幾乎每個國家公園都有各種形式的每日talk,visitor center有各種各樣關於地質、生物的展覽和電影,面向兒童的科普向繪本、紙面遊戲、junior ranger項目,夜間觀星和講座活動,我甚至因此還volunteer去做caver探索地下洞穴。對比中國,諸多景點個人感覺更多focus在歷史文化和景色本身,很少有人知道背後的生物、地質學、人類學知識,明明有很好的冰川、火山地貌卻沒人知道為什麼產生怎麼產生。想了解果殼、科普中國等機構有沒有類似機構部門在做這方面嘗試……

補充:先說說題主對問題的理解,在我看來中國科普的過程,原來是專設場館、活動找人來科普,逐步演進到通過網路更廣泛的科普,但是把科普融合在出行旅遊等地方是缺乏的,而且在內容和形式上也做得不足。

看到兩類回答,一類是說有科普,但在我看來去科學館、地質館、興趣小組是為科普而科普,在屏幕上看到的高山流水和實地接觸是兩個概念,舉個例子:很早就知道長江黃河源頭是冰雪融化成水,但我是真正的去爬trail在4000米不到的雪線行走時,雪裡踩一個坑就是融化雪水時才是真正信服學到的東西。再比如我一直都很好奇為什麼有不同樣子岩石,不同顏色石頭進行分層,我是真正ranger給我講火山怎麼運動鹽層怎麼溶解海洋怎麼作用在某一岩層上才真正懂得。

另一類回答是說政府支持,題主覺得有一定道理吧,那樣就有有一批專業的人士在保護環境、教授東西來啟迪下一代,但個人感覺應該也可以通過ngo、去學校請志願者、發錢雇實習生等來做到。在windcave一起爬洞的ranger是接受過一定培訓的大學生,講解的ranger有些是子承父業,有些是退伍老兵想來發揮餘熱,即便是在美國做這些事的人來源也不是單一的。


首先,市場需要有切實的知識需求,而不是基於焦慮的知識滿足感需求。

其次,需要有各種資本的注入推動普及行為的發展,而不是能是幾個人憑藉熱情或者其他非理性因素來做。

第三,需要有一批合格的普及工作專業從業者,他們能形成共同體,有相近的職業道德標準、行業組織甚至標準規範等等。

第四,普及工作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不是曇花一現。


其實說的直白點大家別不愛聽

首先是,中國的成年人有這個心情嗎?房價、房貸、戶口、學區、夫妻矛盾、婆媳矛盾、中年危機……正如知乎一個問題所描述,可能研究生剛畢業進入頂級公司開始那幾年,個人的生活品質是最高的——收入幾十萬,消費也不會太高,堪稱人生巔峰。之後隨著買房、結婚、加班、有孩子、孩子上學、公司裁員,簡直是一步一步往下滑

其次是,中國家長很在乎這些嗎?(中國孩子倒是可能真喜歡,畢竟自然的奧秘對人的吸引力是極大的)地質學、礦物學、古生物學、人類學、包括天文學、動物學、昆蟲學這些專業,能保送我家孩子重點中學嗎?能幫忙上985嗎?就算上了名校,學出來之後掙錢多嗎?

在中國,雖然孩紙們打從幼兒園開始就在拚命地上補習班,學習各種技能,但是摸著良心說,有幾個技能不是為了在升學競爭中獲得比較優勢,甚至可以直接獲得直升、提前錄取機會的?

當然,吐槽完畢之後,我也得說,隨著中國人整體逐漸富足起來,尤其是一線城市有一定條件和見識的中產父母,確實已經開始逐漸重視子女真正的興趣愛好,因此這個市場其實確實是在明顯的擴大的。別的不說,就我的了解就有人在做地質游,主要活動帶著小孩去野外、礦區考察,順帶挖下化石寶石(主要是瑪瑙、方解石級別的),做得非常不錯。另外,各地的天文夏令營也已經有很多,整體組織也已經比較完善。現在在小學階段,不少孩子已經有了很好的天文素養,甚至可以做到獨自發現超新星這種比較高段位的天愛才能幹的事情。

不過,還是要補充一句,直到目前為止,即使對於最重視子女真正的個人愛好的父母,也大都不可能完全放開讓孩子讓他隨興的發展「素質」,而不考慮我國殘酷的升學問題。因此,就我所知,截止到目前這些純粹的探索自然奧秘的線下科普活動,主要的面向孩子的年齡是:

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三年級

是的,就是這樣……


很難。

因為具備知識與技能的人一般忙著謀生,沒時間弄這個。

不具備相關知識與技能的人,怎麼給別人科普?

更難的一點是,稍微深入一點的科普就沒人看的。

比如說,舉個簡單的例子,霸王龍。你說霸王龍生活在哪,是什麼時代,多長多重,怎麼吃三角龍,這些是有人看的。更近一步,霸王龍的分類,系統樹,和哪些現代動物親緣關係接近,勉強有些人看看。再進一步,霸王龍超科的側顳窗B字形,或者獸腳類恐龍頸椎後關節突有發達的上突,到這裡看並理解的人屈指可數。再深入一些,霸王龍的動眼神經和滑車神經(oculomotor and trochlear nerves)通過側蝶骨的pila antotica的基部,而蛇發女怪龍和懼龍則是側蝶骨和眶蝶骨的交界處,一般人根本就不會看。

顯然,恐龍是古生物中的明星,霸王龍又是恐龍中的明星。明星中的明星待遇尚且如此。至於你要說科普一些狼鰭魚,貴州龍,三葉蟲,古植物,微體化石,呵呵


真奇怪,各地的科技館,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少年宮,課後興趣小組,醫院裡的宣傳小冊子,居委會的布告欄不都是在做科普的工作嗎?

難道只有回字有四種寫法的酸臭文章才算科普?


要通俗。

要通俗。

要通俗。

掌握屌絲=掌握世界。

科普也是一樣的。

一副高大上的樣子做科普,無非是想通過科普獲得心理上對於無知群眾的優越感。

這種書獃子的執著,就是無效的科普。

比如知乎上一些科普人士。

他們科普好不好,好。

有沒有科普效果?沒有,至少不多。

他們明明知道年輕人沒工夫研究科普,也不願意通過變通把科普內容融合到年輕人僅有的花時間的項目里。

他們明明知道中老年人不愛看高大上,也不肯放下身段靠騙的手段來實際上推廣一下科學的東西。

把有文化人的矜表現在這種地方,真是可悲。

好比轉基因問題,動不動就是:

「老子寫老子的,你愛看不看,你不看那是你知識水平不行」。

呵呵。人家知識水平要是行了,還要你科普個蛋蛋?

真正好的科普,一定要走到群眾中去,放下高貴身段,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哪怕是少許錯誤的科普,也比群眾聽不懂,或者一看就想睡覺的科普要好。

比如我隨便舉個例子哈,

我們搞一個遊戲,就好像騰訊最近代理的那個啥《微積分歷險記》一樣。

耍起來要了老命了沒關係,往裡面加萌妹子!

戰艦可以娘化,飛機可以娘化,沒道理微積分數學符號不可以娘化嘛!

比如這樣的,來個金色稀有!

戰鬥場景么,搞搞排列組合,搞搞簡單的微積分計算,矩陣計算什麼的,想想就帶勁。

然後配合漫展什麼的,出錢弄點cosplayer,不就線下了嘛?不就走入人民中去了嗎?

順便問一句,如果有這樣的遊戲,誰去cos一個cos?


推薦閱讀:

OK鏡換片為啥要停戴一個月?換新鏡片同時,舊鏡片還可以使用嗎? | 露晰得問答
科普知識 乙未羊年只有354天
飯吃多了人會變胖,鹽吃多了肉會不會變咸?原來真的會! | 睡前科學故事

TAG:科普 | 探險 | 地質學 | 科普知識 | 古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