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孩子,都有一顆同理心
我們先以圖片說明同理心和同情心~
當同理心的你遇到朋友正處於低潮期的時候...
你會看見他頭上頂著一朵烏雲在下雨,他將自己陷在黑暗處,不停想著:「我被擊垮了!」
同理心的你,試圖感同身受,告訴他:「我知道這種感覺,但你要知道你並不孤單。」
此時,來個同情心的他,他會說:「喔不~ 這真的滿難受的耶!好可憐喔!」
並試著分散注意力、扯開話題說到:「那~ 要不要先吃塊三明治?或許你會好一些。」
但具有同理心的你,知道這麼做並沒有幫到難過的他。
同理心是種選擇,容易受傷的選擇,因為你必須找出相似的連結,找出內心能與他相呼應的情緒。
當人們聽到有人向自己傾訴難過的事時,常常給予的是〝一線希望〞,例如:
〝我流產了,我很難過〞,〝沒關係,至少你知道你能懷孕〞
〝我婚姻要破裂了〞,〝至少你有這段婚姻〞
〝我大兒子要被退學了〞,〝至少你小女兒是資優生〞
我們在面對艱難的話題時,總希望能讓事情好轉一些,
但我想,當我向你傾訴難過的事時,我寧可你對我說...
『我現在不知道我能說些什麼,但我很高興你願意跟我說。』
事實上,大多回應很難讓事情好轉,而能讓事情好轉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什麼是「同理心」?
同理心,或者說是共情能力,是指一個人能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其實,也就是爸爸媽媽們經常聽到的「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的能力。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中,張亮帶著兒子天天睡覺前父子倆談心。張爸爸讓兒子扮演村長,自己扮演孩子。當兒子喊「集合」的時候,張爸爸作出了兩種表現,一種懶散拖沓,一種積極自律,問兒子喜歡哪種反應。天天說後一種。張爸爸說:「對,你現在知道村長的感受了吧?別人講話的時候你不要打斷,因為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特別不禮貌的行為。」
張亮用角色互換的方式,引導孩子去體驗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有同理心的孩子,通常能體會到他人的情緒,比如說,知道別人難過了。還可以體會到別人的想法,「誰誰難過了,可能是因為別人的小朋友都不想跟ta玩」 ,同時還會做出有同理心的行為,跑過去安慰難過的小朋友,陪ta一起玩耍。
同理心,是孩子從大腦天生自帶設定的「自我中心」,轉換到「能理解他人」的成熟心境的重要標識。心理學家們發現,同理心高的孩子,更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接受父母親的教導;而同理心低的孩子,很容易有攻擊行為,影響學校的人際關係。
認識不同的情感並且描述情緒。
常用一些描述情緒的辭彙,教孩子說:「很生氣,很開心」,孩子會知道,原來每個人的心情是不太一樣的,這些不同的心情都是有名字的。
此外,你需要和孩子描述情緒,而不只是描述行為。例如,不只是說:「你看她哭了」,而是說:「你看她哭了,所以她很傷心」。這樣,除了描述看得見的行為,還把看不到的內心情緒感受也描述出來,這樣就能夠幫助孩子感同身受,換位思考,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需要爸媽先發揮自己的同理心,對孩子表達理解。
父母跟孩子做溝通的時候,把自己當作是一面鏡子。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和感受強加進去,引導孩子說出自己情緒,父母可以說:「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和想法」「我明白這種感受」。
引導孩子做換位思考練習。
平常跟孩子一起讀繪本故事,或者是出去玩的時候。爸媽可以常問孩子:「孩子,你覺得他有什麼感覺?」這種做法讓孩子換位思考,鼓勵孩子關注別人的心情跟想法。培養孩子的情商力,許多時候,爸爸媽媽需要做的不是告知,而是發問。
啟發孩子去產生一些共情行為。
例如,別的小朋友摔倒,孩子在旁邊大笑,爸爸媽媽可以問:「如果是你的話,你摔跤了,別的小朋友笑你,你會有什麼感覺呢?」當孩子說:「我一定覺得很丟臉很難過吧」。爸媽就可以接著問孩子:「那麼如果你是他,你會希望別的小朋友做些什麼呢?」
如果你得到的回答是:「我希望他們來扶我,而不是笑我」,這時候您就可以說,「那麼現在你會想做什麼呢?」然後,您就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討論,可以幫助剛剛摔跤而心情很難過的這個小朋友的方法。當孩子們有共情能力的時候,你會發覺他有無限的力量,去產生對別人有益的行為。
表達你的關心
當我們感受著對方的感受,會以更真誠的口吻詢問對方:「你還好嗎?」,「你現在覺得怎麼樣?」, 「其實我也有過跟你一樣的心情。」將心比心,當對方知道你在分享著他的感受的時候,他更樂意與你分享此刻的心情。表達關心是表達同理心的最後升華:因為我感同身受,所以我能站在你的角度來幫你分擔。
最後要說的是,在培養同理心的同時,我們並不希望孩子丟掉對事物的思辨性和批判性思維。在設身處地為別人思考的同時,仍能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表達同理心的小貼士
1、交談的開始階段,採取中立的態度,不妄加判斷,不過早融入自己的情感;
2、控制好情緒,即使對方的立場和自己大相徑庭,或者表達激烈;
3、提問,直到你完全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
4、將心比心,表達對對方觀點的理解;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不為自己的立場辯護。
當對方認為你理解他們的時候,談話自然而然就能順利進行啦!
推薦閱讀:
※親子關係,是對未來一切人際關係的演練~~~
※我媽要是知道這些,我早就上清華北大了
※孩子「撒謊」怎麼辦?
※爸媽,對不起,我跟你們不熟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