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的教學反思1
來自專欄小白陪你嘮中醫
文章同步於公眾號「白玉橋」
兩年前,鄙人畢業離開母校,參加工作,非常榮幸的來到了這一所醫學人文情懷厚重的醫學院校,登上講台,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說實話,一直到現在,誠惶誠恐,唯恐誤人子弟。
作為醫學專業教師,儘可能的將理論與臨床結合,以這種理念為指導進行教學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最起碼的底線。
當然,不同年級的同學們,學習進度不同,也不見得每一門課程都要與臨床按照中醫內科學那樣的標準嚴密結合,畢竟課程性質擺在那。但是,讓學生從理論去分析臨床,從臨床去反證和完善理論認識,是一定要有的。
這個過程中,包括我自己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過一些代表性的問題,個人覺得有必要思考原因,反思自己。
比如:
1.曾遇到高年級的同學,包括以前我的同學,已經系統學習過理法方葯體系以後,還是會問老師一些非常直接的問題,比如:老師,我親戚某某某慢性胃炎,吃哪個葯比較好?老師,我計算機/物理學/數學/化學(總之非醫學專業)專業的同學某某某長期失眠,吃哪個葯比較好?
這個問題,我稱之為「你有病啊,你有葯啊」之「雙你有」問題。
對於這類問題,是最容易讓我上火的。
請原諒,其實我是一個急脾氣,很難耐住性子跟你細聊。
我想說的是,我親愛的同學,你平常都不帶腦子嗎???
作為一名大學生,如果你去醫院看病,你難道不應該多去諮詢醫生,病情的具體狀況、發病因素、治療措施等等,然後才是具體哪一些藥物嗎?這難道不是最簡單的辦事邏輯嗎?
作為一名醫學專業,尤其是高年級醫學專業大學生,我就更無語了!!!
小寶貝,您上課都是學的什麼???咱們中醫學的特色 — 辨證論治,就停留在您《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時光里,逐漸褪色了嗎?
咱們的理法方葯體系,就一直沒在您的髓海里紮根過嗎?就一直沒有肺脾肝腎等臣使之官將其上呈給您的心主過過目嗎?
提問問題之前,您就不能在腦子裡先想想這個問題嗎?學習的探討,是非常莊嚴、非常耗腦,同時又是進步飛快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里,您能不這麼直嗎?
在中醫的學習里,不太需要鋼鐵直人,也不太需要心直口快。
遠處有山,山外有山
總之,要像循環無端的經絡一樣,讓您的想法,在五臟六腑之間,多過幾遍,再開金口。
除了「雙你有」問題之外,還有部分能把人逼瘋的問題,此處,略舉幾個。
老師,膽囊炎能治嗎?
我的一位老師曾經說過,沒有中醫治不了的病,因為理法方葯體系在那裡。
老師,咱們學院哪個老師能治胃炎?
哪個老師能治胃炎?
我如果告訴你哪個老師能治胃炎,說明我非常認可其水平,說明我也對於胃炎的發病機理等一清二楚,間接的說,我也能治啊。那我是該毛遂自薦一把呢,還是怎麼著呢?
我竟然語塞,不知如何回答了。
還有,咱能來點專業術語嗎,你哪怕問我吃東西難受,胃裡不好怎麼辦這種老土話,也行啊,最起碼不那麼現代醫學化啊。
讓我想起來,本行業某位大師與一病人的對話。病人問:「大夫,您能看感冒嗎。」大師回答:「你說能看好吧,也有一些看不好的;你說看不好吧,還能治癒一部分」。
病人提的問題,我們能理解,畢竟人家不是專業人士。
但我們,真不應該這樣提問。
學來學去,如果您的認識還是停留在「看癥狀 — 確認病名 — 根據病名 — 檢索對應藥物」這個層面上,我給您個最好的建議。
去農村大集或者城市裡的小商業街,找個小書攤,什麼《100天學透中醫》、《三高患者請這樣吃》、《一味葯治百病》、《老中醫偏方300首》這一類的書,多買幾本就行了。真的,這一類的書,更適合您。
我等無能,教不了您。
2.學院派的中醫,水平大多不濟,要學就得學民間的。
其實,從我上學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可能在部分老百姓的先入為主的認識里,中醫,一定是家傳的,一定是鶴髮童顏、慈眉善目的,甚至是越老越好。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光有理論沒實踐,黃毛小兒罷了。
這類認識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還是那句話,畢竟他們不能算是專業人士。
但是,大家好歹是專業醫學生,處在正規教育培養體系里,一定要學會分辨。
部分民間中醫團體,往往會借著這種認識,做一些文章。這一些文章,多半不是太好的文章。
比如,有一些針灸師,總結自己的經驗,強調一針見效,三針治癒,不治癒不要錢。有一些大夫,治療疼痛,一副葯止痛,三幅葯除根。
我從來不否認,民間有高人,我也認識相當一部分民間高人。
但我想說的是,做人,得憑良心。
現在的民間高人,有幾個沒接受過專業教育?刻意迴避這種背景,真的好嗎?
再就是,評價醫療水平的高低,治療時間很重要,但只是一個方面。真正的評價,應該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想起來曾經看過一個醫案,某大夫用類似焊接血管的辦法,治療鼻衄。
那確實,立竿見影,但是這根本就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結果這個患者,口裡向外吐血。但是理論上,鼻衄,確實好了。
還見過,治療咳嗽的一些大夫,方子里加了一些藥力強勁的止咳平喘葯,比如罌粟殼。確實,患者看來,咳嗽輕了,甚至好了。但是,體內正邪鬥爭的狀態,只是一時強行被抑制,可能會後患無窮的。
其實在生活里,有一些小吃,非常美味,非常容易讓人上癮,也是類似的道理啊。
以治療時間短來論英雄,這種片面甚至是極端的觀點,會誤導部分同學。
學生們學醫的熱情,是需要被正確引導的。一旦輕信這種觀點,會比較嚴重的耽誤正常的學習進度。就像是太極拳的學習,師傅們會讓反覆的盤架子,為的是慢工出細活,讓你耐住性子,深入理解。
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我們的本科教育為什麼時間長,就是要真正消化吸收所學內容。畢竟,我們是醫學生,還不是真正的大夫,沒有患者反覆念叨、病房周轉率等等瑣事影響,你耐住性子學就是了,急什麼呢?
當然,並不是說中醫是慢郎中。比如感冒,1-2副葯解決問題,也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單純的感冒,病機簡單,就應該這樣啊。
這類問題,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首先,以我為例,確實臨床機會少了,臨床體會變得碎片化,不好總結。比如,前幾天治療一女性,脅肋脹滿疼痛,典型氣滯血瘀,效果很好。但時至今日,我竟然沒辦法完整回憶起所下診斷、所處方葯等細節。不得不說,缺乏體系化的臨床經驗,會影響教學,就容易讓學生提出「雙你有」這樣的問題。
人家的批評,也不是完全的空穴來風,我輩當自強。
另一方面,現在的學生,學風也是需要調整。不知從何開始,關於考試掛科的玩笑,越來越多,包括學習方法。各種佛系學習、佛系複習、佛系應試等等。如果僅僅是開個玩笑,不傷大雅。如果真的放鬆了自己,可就壞了。
還有,這也根本不是真正的佛法啊。
總結下來:
教學工作,要更加貼近臨床,更加突出中醫特色。
學習,要態度端正,有條不紊,勞逸結合,不走或少走彎路,多總結,多思考。
畢竟,大家都要按規矩辦事,按照醫學傳承與發展的自然規律。
也可能,以上體會,純屬庸人自擾,滿口胡說。
還有,別再把辨證論治的辨字,寫錯了,求求你了。作為強迫症患者,真的受不了。
在我的認識里,尤其是一些鐵杆中醫粉,常見這個問題。您不要太過熱情,真的,慢慢來好嗎?
須知,欲速則不達。
http://weixin.qq.com/r/HC5EXBfEi0r0rVM-93sO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36式太極刀分解教學講義
※教學:「變」、「辯」、「辨」
※字理教學留住語文教學的「根」
※文言文教學研究(專題)
※宗維潔吳氏45式太極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