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不變——我在外企二十年

變與不變——我在外企二十年

前言

在外企進入中國的二十多年裡,中國經濟正經歷著飛速的發展,跨國公司的管理、技術、人才一度成為企業界的標杆。也是在外企,聚集和培養了中國早期的一批職業經理人,他們在之後成為很多行業的中堅力量。

然而世事變化,當中國境內的成本優勢不再,對於某些外資企業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而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也讓很多原有的中低端產業不再受寵。隨之而來的是,有的外企轉戰東南亞,有的回歸本土,也有的因為盈利下降而削減了薪資福利,反倒是一些民企這些年風生水起。一時間,外企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似乎下降了很多,一些職場人開始重新考慮未來的規劃。

就在這樣一個大轉換和大調整的時期,我們採訪了已經在外企工作二十餘年的Keery。她從一開始就在外企工作,中間經歷了多家外企,一直到今天,可以說伴隨了外企二十年的沉浮。那麼身處其間,她是如何看待這種企業內外部變化的,回顧歷次的職業轉換契機,她又會給出怎樣的解讀?

職業之變:我為什麼不去民企?

雖然她一直沒有去民企,但二十年前和現在給出的理由卻是不同的。

早在1995年,Keery就來到長三角,進入了一家法國公司做會計,用她的話說,企業的工作風格讓人眼前一亮。法國人非常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節奏不快,以至於她經常要去催老闆,還要主動向老闆申請一些工作,不然覺得精力得不到宣洩。後來老闆開玩笑說,你才是我的BOSS。

如果你以為Keery就是因為留戀這種生活才選擇外企,那你就錯了。實際上,正因為她覺得二十多歲當然應該多學習和歷練,所以才有了後面的調整。其後的十多年裡,她陸續換了四五家公司,有歐洲的,也有美國公司。在零售企業,她學會了如何進行高效的存貨管理和直面市場競爭的壓力,在美國上市公司,她對於內控和預算管理有了深刻理解,雖然常常加班,夜裡還要和總部開電話會議,但她樂此不疲,像海綿一樣吸收和學習,逐漸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那麼,這麼多年來,她就從來沒有考慮過去民企嗎?

Keery對於民企的看法,其實也經歷了變化,這種變化非常有代表性。她坦言早年的時候,對民企是有些看不起的,認為民企管理的起點比較低,更重要的是那時候對人才不夠尊重,福利待遇也遠遠落後於外企。十多年之後,民營企業的整體水平已經今非昔比,尤其是最近幾年,優秀的民營企業層出不窮,待遇很高的也很常見。現在Keery不再拿老眼光看人了,而且她還很佩服身邊那些從外企跳到民企的經理人。「現在很多民企管理水平也很高,而且作民企的CFO ,你不僅要有很高的專業水準,還要兼具很強的平衡關係的能力,這是一種更高的要求」,Keery說

實際上,以前就有民企邀請她去做內控負責人,她放棄了這個機會,儘管待遇很誘人。她有著異乎尋常的理性,對於每一個工作機會都會用SWOT方法去分析。她那時候就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價值應該是在財務角度的提升上,是一個幕僚的角色,而去這家企業需要很強的政治經驗,這不是自己的擅長,也不是想發展的方向,相比之下外企的平台更符合自己的期望。幾乎是同樣的原因,她後來又放棄了擔任一家公司總經理的機會,她說自己會在財務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外企二十年,工作在變,但對自己職業的定位從未改變。

行業之變:如何應對製造業困境?

除了一年的零售業經歷,Keery職業生涯的大多數時間,是在製造業度過的。

在她看來,中國製造業有兩大成本優勢,一是人力,二是物流,但是這種優勢正在消減。現在低端的製造業正在流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高端的製造業以日本為代表,中國處於一個相對危險的位置。

在製造業整體利潤率下降的同時,外資企業享有的優待也已不復存在。Keery回憶早年的時候,去稅務局辦事非常方便,不僅享有兩免三減半的政策,很多審批都是一路綠燈,所以那時候在外企做事是非常舒服的。對比現在,普遍的一個感覺是稅務政策和外匯管制都趨於嚴格,過去有些操作現在很難進行,所以如今在外企做財務比以前難多了。

再以Keery現在所在的汽車行業為例。近幾年的增速已經是個位數,而且持續下滑,這個時候已經不是企業閉著眼睛就能夠賺錢了,一旦經營不善還有可能關門。「多數人這時候都會歸咎於這個企業的老闆,但是我覺得企業關門財務有一半責任」,Keery說

如何理解這句話呢?在Keery看來,經營形勢的嚴峻,使得財務管理更加重要。過去企業由於整體形勢尚好,即便企業的一些決策還不夠好,帶來的問題也不明顯。如今整個經濟環境趨緊,很多行業都面臨增長下滑,這時候對決策質量的要求就非常高了,有時候甚至事關生死存亡,所以財務必須要發揮應有的作用。

具體來說,對於經營風險,財務是否提前做過預警,對於公司的產品和市場的問題給出過什麼有價值的建議?哪些產品應該加大投入,哪些產品應該及時止損,財務能不能給出有理有據的分析?上海的人力成本很高,企業需要考慮怎樣提升自動化比例,財務有沒有提前做好測算?現在外匯管制非常嚴格,財務能不能提早給出公司採購國產化的建議……

「我理解的財務在分析決策中的作用就像中醫,要治未病,Keery說,「否則等支付出現問題了,影響了業務進度,再去反映問題已經晚了」。但是,所有這些的前提,是財務要懂業務。

在她看來,財務部門要轉型,真正與業務結合,首先要虛懷若谷,持有一種空杯的心態,積極學習了解那些過去被忽視的業務方面的東西,還有財務自身領域的變化,她稱之為做小事,觀大勢比如特朗普上台以後,已經約談了美國幾大主機廠的老總,後續會不會出台一些貿易保護的政策,會對公司業務產生什麼影響,這些不僅是業務人員要考慮的,財務人員同樣要考慮。

為了落實這一點,她要求團隊的成本管理人員,每天2個小時必須在生產現場,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她自己則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去一次車間,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每周五下午也成了財務團隊回顧過去一周生產現場學習情況的固定時間。

她提到的財務轉型第二個關鍵,是要用PULL的溝通方式代替PUSH的方式。財務人員必須做一個外交家,要學會推廣自己的想法,不能帶著情緒去溝通,不能簡單地評價業務部門「怎麼又是這樣」、「他們就是這樣」,這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而且還暴露了自己的無知。「PULL的方式就是,你有什麼困難,我能幫你做什麼,我們一起把這件事情完成,這樣多數障礙都可以解決了」,Keery說。

4年前,Keery剛剛加入格蘭海芬,當時業務部門對財務的印象就是報銷的時候去一下,完全沒有管控的概念。經過她這幾年持續地普及財務理念和風險意識,尤其是幾個大項目問題的解決,逐漸獲得了公司領導和業務部門的信任,現在幾乎所有事情都會從財務經過,尤其是那些從未遇到過的事情,會第一時間徵求財務的意見。這種依賴,正是財務管理價值的直觀體現。

二十年,製造業的生態環境在變,但財務要滿足企業發展需求這一核心原則沒有變。

企業之變:什麼樣的文化能留住人?

Keery如今供職的格蘭海芬是一家美國家族企業,在中國區的業務規模並不大,但是卻深深吸引了Keery。更令人驚訝的是,公司管理層除了她全是司齡七年以上的,2百多普通工人中司齡十年以上的就有七十多個。在外資企業整體吸引力下降的情況下,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員工如此青睞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企業文化。

Keery說,很多企業都會提自己的價值主張,PPT做得很好看,但能夠落地到員工身上的,其實是很少的,而格蘭海芬恰好做到了這一點。比如企業提倡「成人與成人的交流方式」,避免無謂的爭執,所以就能夠看到整個辦公區域氛圍很好,不僅如此,連車間的工人也不例外。她舉例說,車間里有兩個工人發生了矛盾,一個人情緒比較激動,說話不好聽,另一個就說:你現在不是用成人對成人的方式和我講話,我不和你說,等你冷靜了再說。這樣的溝通方式已經融入到了員工每一天的工作中。

另一個她很喜歡的地方是公司對員工能力不遺餘力的培養。公司在這方面有成熟的體系,並且有專門開發的Talent Management系統進行管理。從新員工進公司開始,就會在系統里看到一個任職培訓清單,列明了須要完成的一系列培訓任務,包含E-Learning和面對面兩種方式。比如一個財務的員工,一般會先培訓本崗位的東西,然後是HR提供的通用培訓,再是跨部門的和總部的培訓。如果需要和美國對接的話,可能還會到美國去參加培訓。在平時,公司會定期針對不同層級進行領導力培訓,這樣的課程是一直滾動的。每個人對於每一項培訓都要有一個總結,培訓師則需要給出評價。公司每個月會一對一的回顧員工的發展計劃,系統里隨時可以對某一員工進行360度測評,相關人員會收到相應的任務,在系統里就可以很方便地完成。

如果說接受培訓是一種純粹的學習,格蘭海芬更看重學習之後的運用,提倡員工在做中學。Keery經常提醒團隊成員:對於一項工作,你要想想之前考證的時候有沒有學過相關的東西,能不能借用?平時都在學英語,那麼寫郵件的水平能不能提高?不能一看著急完成任務,原來怎麼做就還是怎麼做。「其實每一個工作都是能夠習得很多東西的,但是你不去深入,就永遠只停留在表皮上,也就得不到進步」,Keery說

公司對員工非常尊重,很關注員工健康,生病的員工也能夠得到保障。每年年會的時候,工人們和總經理聚在一起乾杯,其樂融融,工人很自豪,老闆也很自豪。大家沒有距離感,感激每個人的貢獻,這是歸屬感形成的根本原因。

當前汽車行業遭遇瓶頸,對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是有很大影響的。但是在格蘭海芬,公司沒有用業績指標去給員工施壓,而是正視這個現實,承認業務會存在一些困難,但鼓勵你及時地把顧慮和困難及時向上級反映,上級解決不了就向更上一級反映,爭取問題早發現早解決。

在被問到公司更看重員工的業績還是文化認同時,Keery的回答又出乎意料:完全不看業績。他們認為,業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三觀一致,在這樣的公司里沒有理由做不好,即便做不好也是暫時的。

二十年,企業的業績表現在變,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沒有變,財務人持續學習的要求也沒有變。

後記

Keery給人的直觀感覺是樂於學習,精力充沛。二十多年來,有相當長的時間,她都忙於工作和學習,她很感激家人的支持,也慶幸自己的努力無形中對孩子產生了積極影響。

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曾經問過她一個問題:你整天這麼加班工作不煩嗎?她已經忘記了當時的回答,是女兒告訴她,當時的回答是:我為什麼要煩呢,這是我的工作,我能夠從中學到東西啊。女兒說她就像一塊鐵一樣。後來女兒一個人在國外讀大學,雖然學習壓力很大,生活中也有諸多困難,但從沒有抱怨。

如今,這塊鐵變成了一把榔頭。在加入格蘭海芬一段時間之後,Keery為自己贏得了hammer(榔頭)的綽號,哪裡不平(有問題)讓她上去就給搞平了,這是上司對她的評價。

她很欣賞一句話:盡全力,至完美,空成敗。她說,她對團隊的期望,就是讓美國的老闆「放心」、「安心」,對自己的期望,就是當被人提起的時候,是正面的評價,這就是她做人做事的原則。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很多人說千萬不要進台企?
芬哥談外企系列(七)誰才是國內研發的中堅力量?
郭台銘怒吼:台灣要逼我走嗎?--跨國公司-上這裡,懂跨國公司-外資 世界500強-外企-人...
像Kantar和GFK這樣北美權威的市場調研機構在中國為什麼規模較小,所受到的發展阻力主要來自於哪裡?
外企在中國,HR問題與對策

TAG:外企 | 職場 | 職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