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媽媽——「中國式焦慮」與自我接納
2018年5月13號母親節,我在國家圖書館做了場主題為《做一個自我接納的媽媽》的分享,當時準備得比較匆忙,結束後一直覺得意猶未盡,一些想說的話沒說出來,所以就寫了這篇。
初來乍到,聽說在知乎發文必須得長長長,不然沒人看,這篇文大概1萬1千多字,應該能滿足長度標準了吧??
知乎的排版還沒搞太明白,大家先將就著看
下面是正文:
大概七八年前,我在一家培訓機構講心理諮詢師認證課程。有一次,偶然在課堂上提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那時候原生家庭這個詞還沒像現在這麼流行,我也只是簡單說了下,沒有展開講,不過有個媽媽深受觸動,下課後主動找我交流。
她家境很好,多年前就放棄工作,全職在家照顧孩子學習生活。孩子雖然成績一般,但是一直很乖,聽她的話。她不和公婆一起住,老公也聽她的,家裡大事小情基本都她說了算。
孩子在高二時想學畫漫畫,她堅決不同意。因為孩子當初成績不好,花了很大代價才把他送到當地的一所重點中學。她老公名牌大學畢業,又是家中獨子,公婆也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一家人對孩子寄予很大期望,所以她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考大學,不要搞這些「歪門邪道」。因為這件事,母子間第一次發生激烈衝突,她驚訝於兒子的堅決,也不習慣這種反抗,於是以更粗暴的態度對待兒子,到後來衝突愈演愈烈,她把孩子畫畫的東西都扔掉了,還去學校找班主任施加壓力。但是事與願違,孩子並沒有因此收心學習,反倒狀態漸漸變得越來越差,到後來經常在課堂上發獃,或者情緒激動地自言自語,最終被醫院診斷為雙向情感障礙,只好休學在家。跟我交流的時候,孩子已經休學一年多,經過治療,癥狀雖有好轉,但還是在家休養,沒去上學,跟媽媽的關係也依然很僵,主要由奶奶照顧飲食起居。這個媽媽也正是因為自己孩子的情況,才來學心理諮詢師的課程。她前面講了很多,但是到最後,她忽然問我:老師,你們心理學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聽我的話,放棄學漫畫、繼續回學校讀書考大學?我問她,如果只有A和B兩種情況可以供你選:情況A,遵從孩子的意志,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們母子關係變得緩和,可能他最終考不上特別好的大學,無法按你期望的方式生活;情況B,你繼續要求孩子放棄愛好,專心讀書考大學,但是孩子做不到,矛盾爆發,母子關係徹底破裂。如果只有A和B ,你會選哪一種?這個媽媽一愣,囁嚅著說哪種都不想要,我還是想讓他聽我的,回去專心讀書考大學。
我說,讓你只在A和B之間選,有點太殘酷了,可能事情最終不會發展到那麼糟。但你現階段的訴求是有問題的,你說了那麼多,最後關注的重點卻不對。人應該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孩子已經這樣了,你們的關係又這麼僵,你現在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孩子基本的精神健康,以及怎麼改善你們的母子關係。雞血是怎樣煉成的?
近幾年,我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現在的年輕媽媽們,對「科學養育」這件事的熱情,多數只能持續到孩子上幼兒園,然後「科學」就在入學後漸漸消失,什麼尊重孩子天性啦,順其自然啦,不過度干預啦,孩子不是白紙是種子啦,全都閃到一邊,統統變成一個又一個的早教班、特長班、培優班。這種狀況甚至連圈內的心理學工作者也不例外。我的一位師姐,年輕時是盧梭自然主義教育的信徒,天天講《愛彌兒》,講「回歸自然」。而現在,她的朋友圈裡一半內容都是各種兒童教育機構的集贊轉發。兒童的成長與發展是一個連續體,雖然每個階段都有它的特定規律,但並不應該只在嬰兒階段被「科學對待」,上學後就立馬把他們看成馬不停蹄的學習者。就這一現象,我請教過剛才說的那位師姐。她跟我說,這也是沒辦法啊,我一開始是吃了虧的,孩子當時上的是公立幼兒園,嚴格執行教育部門的規定,不教拼音識字這種小學課程內容。我還想著這不錯,符合我的理念,幼兒園就是玩嘛,不應該學太多。好多家長給孩子報了課外的拼音班,我也沒報。可等到上了小學,語文課上幾乎所有小朋友都能直接拼讀,就我家孩子什麼都不會。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你也知道,同輩群體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我擔心孩子會覺得自己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或者被其他小朋友看做異類,小小年紀一旦形成這種認知,對後面影響太大。所以我現在就採取一種消極跟隨的態度,孩子回家跟我說同學們都報了什麼班,她也想報的,我了解後覺得還可以的才報,從不主動替孩子張羅,能少報就盡量少報。唉,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這種心理機制就像博弈論里的囚徒困境。兩個犯人被關押在不同的監室,無法串供。法官分別審問他們,如果其中一個犯人選擇招供,而另一個不招供,那麼招供的犯人將被釋放,而不招供的犯人將被判刑十年。如果兩個犯人都招供,那麼他們都會被判八年。如果都不招供,那麼都會被判一年。因為無法信任對方,導致兩個犯人都傾向於選擇招供。如果能進入一所好大學,那麼獲得好工作、好發展的概率就高→
如果能進入一所好高中,那麼進入好大學的概率就高→如果能進入一所好初中,那麼進入好高中的概率就高→如果能進入一所好小學,那麼進入好初中的概率就高→如果能進入一所好幼兒園,那麼進入好小學的概率就高。所以如果有家長通過給孩子課外補習以及特長學習,使孩子在這個升學鏈條中獲得優勢,那麼隨之而來的幾乎必然是其他家長的紛紛跟進。然後激進者加碼,跟隨者繼續跟進……再加碼……再跟進……隨著時間的推移,壓力層層疊加,並逐漸向下遷移當然,現實情況要遠比這個鏈條所展現的複雜,但大體邏輯是這樣的。
我上高中的時候,從沒聽說有課外補習機構,也沒見哪個同學去補課。等我研究生畢業時,老家縣城已經有規模不小的小學初中課外補習班、興趣班。時至今日,對於幼兒園小學化、喪偶式育兒、雞血媽媽、雞血爸爸這些新詞,大家已經見怪不怪。焦慮
中國這一代父母很焦慮。這幾乎是當下社會輿論的共識。時不時有反思文章在朋友圈裡刷屏,比如近期最火的是《年度最戳心視頻:焦慮的中國父母,正在廢掉我們的下一代》這篇文章講的是現年61歲,曾與鄧麗君齊名的女歌手陳美玲,把三個兒子先後送進了美國名校斯坦福大學
最近她在一個採訪視頻里談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1. 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2. 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3. 不要制定每天的時刻表4. 不要給孩子報課外班5. 不要替孩子做選擇6. 不要反對高中談戀愛7. 不要打罵孩子8. 不要對孩子撒謊
9. 不要因為工作忽略孩子10. 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
然後文章作者說,陳的教育理念引起無數人深思:「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後面內容主要是作者舉例論證自己觀點,這裡不再贅述,大家感興趣的可以找到文章讀一下。說實話,我不喜歡這類文章。總體上,這類文章提出了問題,也有解決問題的意識,但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卻跟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晉惠帝類似:何不食肉糜? 在這類反思文章里,作為示範的教育模板幾乎都是你本身名校畢業,生活在北美,生活在北歐,家裡有大house,工作不忙,有時間陪孩子,你有高尚情操、高雅趣味,對孩子的教育,不以應試、不以高考為指標,強調愛與自由,強調興趣愛好培養,強調意志品質培養,然後最重要的是孩子還必須得在這種培養模式下獲得陷入「中國式焦慮」父母們眼中的成功——考上世界名校或者成為社會精英,不然就沒有說服力,無法「年度最戳心」。不是說這樣的教育不好,而是說這對國內的父母沒有普遍的借鑒意義。教育是沒法脫離具體環境來談的,國家不同、當事人所處階層不同、經濟能力、社會活動能力不同,會讓看似相同的教育方法,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貿然照搬,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那個採訪視頻我反覆看了七八遍,也沒能引發「中國式焦慮廢掉孩子」的深思,更多的是羨慕陳的三個孩子有一個好媽媽,又生在一個思想開明、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里。按中國當前的發展狀況,別說三個孩子,就算只有一個孩子的中產家庭,傾全家之力投入教育,誰敢說「不給孩子報課外班」就能讓孩子上斯坦福?就算有,想來也是鳳毛麟角吧。這就好比說,在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人民生活困苦,每天辛勤勞作卻仍然食物匱乏,有人寫了篇文章《營養不良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文章先舉例該國移民到發達國家的某某,她家境富裕,孩子營養充足、身體健康,再逐條曆數營養不良對孩子身體發育的種種危害,然後號召大家向某某學習,不要讓孩子再營養不良了。這是剛才那篇文章內容的一段截圖,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
焦慮有那麼可怕嗎?
1999年,我上高一,新聞里的一件事讓我和同學們特別興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家要搞素質教育,要給學生減負,要搞高考改革,要3+X。天真的我們,以為從此以後就可以不必有那麼多繁重的作業和自習,可以有更多時間用來玩,可以更容易地考上好大學。那時甚至有激進的男生提前響應素質教育號召,連續逃了好幾天晚自習。但是直到兩年後高考那天來臨,我們也沒有等來期待中的變化,幾乎一切照舊。某種程度上,我們感覺受到了欺騙。然而回望過去,1999年,對於一個農村考生來說,直面學業負擔,努力學習,幾乎就如同在1999年的一線城市買房一樣,是一筆超級划算的投資。如果能像電影小說里那樣穿越回過去,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功學習,這實在是投資少見效快、無本萬利的改變命運良方。
人們容易誇大自己承受的苦難,評價也往往不客觀,其實比起現在的孩子,我們當時的學業負擔,相對要輕鬆得多,而且那時候的教育資源分化還不像現在這樣嚴重,社會和家庭對教育的動員程度也沒有現在這麼深入。
前面提到,我上高中的時候,從沒報過班補過課,至於高中之前,那就更沒有了。從學前班、小學、初中再到高中,一路渾渾噩噩讀過來,除了上課聽講,就是放學寫作業,寫作業也是因為女生臉皮薄,怕完不成被老師說,同學們的狀態也大多如此。就這樣,居然也稀里糊塗上了大學。當然我不是要美化過去,那個時代有那個時代的問題。這不是今天要說的重點,暫且按下不表。我想說的是,從2018回望1999,是這樣的感慨,那麼站在現在,展望未來:十幾年後,等我們的孩子長大時,中國的教育選拔會是什麼樣子?想清楚這個問題,也就能理解當下這一代父母的焦慮。如果不是專門的教育研究者,不求精確,只要一個大概趨勢,上面那個問題其實也簡單:參考同處東亞、文化相近的發達國家或地區現狀就好了。雖不中,亦不遠矣。推薦大家看兩部紀錄片:一部是反映香港基礎教育現狀的TVB紀錄片《沒有起跑線》在這部片子的第一集里,一位香港媽媽因為之前的放養,導致一歲半的兒子幼兒園面試失敗,面臨無學可上的局面。她詢問一位通過面試孩子的媽媽,說從孩子出生六個月就已經開始上早教班了。所以在懷上二胎之後,她發誓一定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每天給孩子做英文胎教,在懷孕5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去家附近的五六十所幼兒園領取資料、提前了解入學要求。而在另一些媽媽眼裡,「贏在子宮裡」的規劃已經落伍了,一些好的早教學校,對孩子的出生月份有要求,所以連什麼時候懷孕都需要提前規劃。另一部是BBC拍攝的關於韓國高中階段教育的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School Swap: Korea Style》對於韓國高中生來說,每天學習14-16個小時是家常便飯,學校里的課程結束後,絕大多數學生都要去上校外補習班。為了遏制過度競爭,保護學生健康,韓國政府甚至出台了宵禁令:規定所有補習班最晚只能營業到晚上十點。但即便這樣,還是有學生在補習班下課後,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因為學校的教室可以開到晚上十一點半。如果說存在中國式焦慮,那麼就有更誇張的香港特區式焦慮、韓國式焦慮。當然還有日本式焦慮——早在中國恢復高考之前,日本就已經流行「四當五落」的說法:每天睡四個小時才有可能考上心儀的大學,睡五個小時就會名落孫山。甚至連以快樂教育聞名於國內的美國,如果你稍稍深入觀察,就會發現,在大眾階層」快樂「的表象背後,精英階層的教育焦慮,較之東亞有過之無不及。美國著名的惠特尼中學,學生間流行一個概念:魔力數字4——4小時睡眠、4杯拿鐵、GPA4.0意思是要想上心儀的大學,需要獲得最高為4.0的平均成績,為此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困了的話就喝4杯拿鐵咖啡提神。
已有之事,後必再有,已行之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舊約》人性是相通的,社會心理的演化,有它的客觀性。 好與壞是個相對概念,只要教育附帶的篩選精英功能不變,那麼好的、優質的教育在哪裡都是稀缺資源,都意味著前20%、前5%、前1%、前0.01%,甚至越是發達國家、發達地區,社會和家庭掌握的資源越多、對教育的動員程度也就越深入,競爭也越殘酷。而教育又是一項需要持續多年、耗費大量精力和金錢的長期投入。20%、5%、1%、0.01%的成功率,也就同樣意味著80%、95%、99%、99.99%的不成功可能,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焦慮是正常的,不焦慮才奇怪。雞血媽媽的焦慮,本質上針對的不是教育,而是培優,是那種從多數中篩選出少數的選拔機制。客觀趨勢是,隨著中國的發展,將來的孩子們,享受的教育資源無疑會越來越多,上大學也越來越容易,但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成本也將變高,考上好大學、頂尖大學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競爭也會比現在更激烈。對於這種趨勢,有很多爭論,有人認為這是通往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是後發國家趕超先進國家、快速提高人口素質的方式,也有人認為這是現代社會的弊病,是可怕的內卷化,會嚴重摧殘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觀點很多,這裡不一一列舉,但爭論主要是在宏觀層面、政策層面,在微觀層面,具體到每一個家庭,必須面對的問題卻是:如果趨勢無法阻擋,我該怎麼做?這是一位雞血媽媽跟我說的話。她們只是做出了選擇而已。每一場洪水都有洪峰,但洪水不是洪峰造成的。當前的主流社會輿論,對她們極不公平,Diss 焦慮的她們,幾乎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她們既要承擔實際的育兒壓力,又要面對傲慢的指責。而這些指責往往又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你感到焦慮——>社會輿論告訴你:你的焦慮是錯的,會「廢掉」孩子——>你想消除焦慮——>你做不到(你當然做不到)——>你更焦慮了這就好比高考,每年九百多萬考生,肯定什麼情況都有,有完全不焦慮的,也有焦慮到自殘甚至自殺的,但這些都屬於光譜兩端的極少數,大部分考生還是處於那種既感受到焦慮,但又不至於無法完成考試的狀態。如果你的老師或家長拿自殺自殘的極端案例暗示你焦慮有多可怕,你得像某某一樣完全不焦慮才可以考出好成績,這會是一種好的考前心理輔導嗎?這非但不是心理輔導,這簡直就是危言聳聽。而這也正是當前很多流行文章在乾的事,他們打著心理學旗號,說著心理學名詞,本質卻是為了流量迎合社會情緒,甚至罔顧專業常識。焦慮沒有那麼可怕,焦慮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環境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方式。抑鬱指向過去,焦慮指向未來。人不可能時刻都內心平靜,適度的焦慮對人有益,是驅使人提前籌劃以及做出改變的一種動力。只有少數病理性焦慮才是有害的,需要進行干預。誰也別用一驚一乍的語氣嚇唬我們這些年輕父母。「很多文章告訴我,不要給孩子做規劃,要尊重孩子選擇,不然會扼殺孩子創造力啥的,道理我也懂,但很多事說起來輕巧,具體要怎麼做呢?現在幼兒園就占坑,好學校要分學區劃片,一環套一環,我不給孩子規劃,他後面上什麼樣的小學?上什麼樣的中學?
你說尊重孩子選擇,你問一個受精卵未來想做啥,問一個嬰兒想做啥,他能知道啥。你問一個三歲孩子想做啥,他倒是能說出一大堆,不過卻是一天一個樣。我規劃我的,也盡量不限制他,平時多觀察他興趣愛好,等他大了,有自己主意了,他願意做啥我不攔著。我就是希望孩子以後能過得好些,但未來世界是什麼樣?孩子需要什麼能力才能立足?誰知道呢?世界本來就充滿競爭,與其逃避現實,我寧願他現在多吃點苦,直面這個真實的世界。」
自我接納
心理諮詢里有一項技術叫共情,簡單說就是諮詢師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體驗對方面臨的處境,理解對方的真實感受。批評總是容易的,難的是從對方角度出發,真正的理解和幫助。關於焦慮,前面兜兜轉轉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給媽媽們再打一管雞血,或者號召其他人一起雞血,也不是說我覺得中國的教育現狀完全合理,不需要做出任何改變。其實我是想先共情,騙取你們的信任(笑),然後再說點你們不那麼愛聽的、偏「雞湯」的話。我要說的是自我接納。關於媽媽的自我接納。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是我在國內一家著名精神科醫院兒童門診的見聞。當時是早晨,診室外很多病人和家屬,等待的過程中有人在閑聊,其中一位媽媽的聊天內容吸引了我的注意。她說這次專程帶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從外地過來檢查,她認為女兒有多動症,已經嚴重影響到學習和生活,本地醫院的大夫能力有限,不能確診,她怕把孩子耽誤了,所以帶女兒來這裡看病。不過就我當時觀察,她女兒主動注意能力不錯,安靜地跟在媽媽後面,情緒平穩,而多動症一個很核心的癥狀表現就是主動注意能力差,不分場合地活動過多。一位帶孩子來複診的家長跟她說,因為自己孩子是多動症,也接觸過很多多動症小孩兒,感覺她的孩子不像是多動症,即便是,也不像嚴重到能影響學習生活的那種,然後問她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果然,這位媽媽的女兒成績還不錯,班裡中上游,是她自己對女兒的成績不滿意,覺得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貪玩,很多表現都像多動症。看完這家醫院的門診後,她還要帶孩子去另外一家大醫院的骨科檢查,她說自己老公個子很矮,根據骨齡和身高測算,如果不提前做些干預,女兒可能最高也就長到一米六。有個人問她,這個身高完全不能接受嗎?她很乾脆地回答說,對呀,完全不能接受。感覺女兒就跟她爸爸一樣,長得像,性格也像,要是以後連個子也像他一樣矮,可該怎麼辦呀?這時另一個人問她,你跟孩子爸爸關係怎麼樣?她忽然情緒失控嚎啕大哭。細節我們這裡不多說,整體上這個媽媽對自己的丈夫和目前的家庭生活都不滿意,她是把自身對完美的渴望,對丈夫的不接納,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再講一個生活中的案例有一次我坐地鐵,車上遇到一位媽媽帶著孩子。當時是早高峰,車廂里人特別多,媽媽和孩子站在靠近門口的位置,快到站的時候,有個人問孩子,下車嗎?孩子沒說話,後面的人就擠到前面去了,這時媽媽在旁邊急了,大聲數落自己的兒子,說你怎麼這麼窩囊,咱們明明也下車,你怎麼不說,真是窩囊,現在被人擠到後面來了,以後你可怎麼辦?媽媽不停的說,孩子頭低的不能再低。媽媽為什麼不直接和擠他兒子的人說呢,是不是可能她也是比較窩囊的人,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期待自己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能力。那些她自己曾經無法實現的「完美」,如今光明正大地轉移、託付給小孩。一個人如果不能接納自己,他就同樣也很難接納別人。其實我們最受不了孩子的那部分,可能恰恰是接納不了自己的那部分,只是有時候我們未必能意識到。
自我接納,是個體能坦然接受現實自我的一種態度。自我接納包括接受自我、他人以及外部世界。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自我接納是自我實現的重要特徵之一。絕對的完美主義是自我接納的大敵,也是生活的大敵。在親子關係里,有一種完美媽媽(perfect mother),她們希望給孩子的一切都完美,既不允許自己有失誤,生怕做錯一點點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又不允許對孩子有一點點拒絕,要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一旦孩子表現得與她們期待的不同,不那麼完美,會讓完美媽媽感到非常挫敗,她們往往會做出錯誤歸因,認為孩子的不完美是由自己的不完美造成的。而這種對不完美的恐懼,又導致了她們的保守,她們會加強對孩子的控制,不願做出新的嘗試,以減少出現問題情況的可能。與完美媽媽相對應的是足夠好的媽媽(good-enough mother),足夠好的媽媽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的環境,不忽略孩子,但也不過度干涉,需要時及時出現,不需要時適時退離。足夠好的媽媽理念最早由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他認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並不需要完美的媽媽,只要足夠好的媽媽就可以了。足夠好的媽媽這種狀態,是一個自我接納的母親在親子關係中的自然呈現。曾奇峰把足夠好的媽媽翻譯成60分媽媽,並且說:一個媽媽越能夠面對和接納她逐步被拋棄、失敗的命運,就越能做一個好媽媽。
可能有讀者會疑問,你前面花了那麼大篇幅替媽媽們辯護,怎麼後面又讓她們接納被拋棄和失敗呢?
實際上這並不矛盾。這篇文章最開頭的那個案例,其實後面還有續集。當時我因為要趕時間參加一場活動,沒有跟那位媽媽聊太多,大概又過了一年半,有一天我忽然收到她給我發的一條長信息。她向我表達了感謝,對那件事又做了更全面的梳理。她承認自己當時之所以那樣激烈對待孩子,其實並不僅僅是出於對孩子的考慮,很大程度上也是自己情緒使然。在她自己的原生家庭里,她有一個非常嚴厲、說一不二的母親,她長時間活在媽媽的陰影里。等到她嫁進丈夫家,本以為脫離苦海,卻又開始了跟婆婆的漫長衝突,最終折騰幾年後分家單過。在當時的她看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經過艱苦爭鬥得來的,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衛。當一向乖巧的兒子突然不聽自己的話,她在那一瞬間是抓狂的,她感到了權力的喪失。而她之所以堅持讓孩子考大學,除了替孩子前途考慮的部分,還有一個因素是她害怕婆婆笑話她。她自己沒上過大學,談戀愛時婆婆嫌她學歷低,擔心「影響下一代」,曾勸她老公放棄,是老公一直堅持才最終走到一起。雖然婚後婆婆從沒當她面說過什麼,但她對這些話很吃心,所以在教育孩子上一直特別用心,生怕做得不好被指責。那次談話對她衝擊很大,回去後她花了很長時間剖析自己。她年輕時長得漂亮,身材高挑,雖然文化課成績一般,但是很有藝術天分,小時候學跳舞,她比其他同學跳得都好,只是後來發育太快、長得太高才放棄。但因為從小被母親打壓,很少獲得正向評價,導致她很不自信,結婚後面對公婆一家的高學歷,就更加自卑。對於一個常年自卑的人來說,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無疑是很難的。但是母愛的力量又是強大的,面對當時的困局,她試著這樣告訴自己:她調整了策略,跟孩子做了次認真的溝通,生平第一次向孩子道歉,傾聽了孩子對自己人生的想法和對未來的規劃,最終決定不干涉他學習畫畫,還幫他報了他喜歡的學習班。後面孩子的精神狀況越來越好,母子關係也慢慢得到了修復。一年後,孩子以美術生的身份參加高考,考上了本地一所普通省屬大學。我是沒有那麼聰明,上學時學習成績不好,這我接受。但總體上說我也沒有那麼差。外貌上,我長得還算好看,而老公卻長相普通,結婚時朋友們都覺得嫁給他虧了。生活上,我有藝術天分,善於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美,公婆一家的生活枯燥古板,我卻把自己的家布置得溫馨而有情調。感情上,雖然我不能處理好與母親、婆婆的關係,但我和老公的夫妻感情肯定要比公公婆婆和自己父母之間的好,我們彼此信任,很少吵架,遇事也能好好溝通。
關於兒子,如果說「影響到下一代」,那也要綜合來看,兒子長得像我,比他爸爸帥,身材高大筆挺,不像他爸爸和爺爺那樣駝背,而且他有藝術天分,學漫畫時,沒有老師教自己就已經畫得很好。如果認真學習,將來前途說不定也會不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人生選擇,大人不應該過度干預,況且家裡又不差錢,幹嘛不讓他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呢。
親子關係也是一種權力關係。孩子剛出生時,媽媽幾乎可以控制孩子的一切,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控制範圍逐漸縮小,直至最後,理想狀態下孩子徹底脫離控制,完全獨立,這是一個權力逐漸喪失的過程。有些媽媽會有這樣一種錯覺,尤其是在孩子還小,剛剛建立規則,由「不懂事」變得「懂事」的時候,她們會覺得,我熱愛心理學,我會高科技,我有豐富的育兒理念和富於實操性的育兒技巧,只要我一直努力學習,緊跟時代步伐,我和孩子就不會有太大代溝,孩子就會聽我的話,也不會出什麼心理問題。但這基本上就是妄念,因為每個孩子的價值觀、世界觀,除了家庭影響之外,最大因素還是社會,尤其是他的同輩群體。有時候你作為家長無論怎麼緊跟潮流,都取代不了同輩群體的作用,就算是所有那些孩子關注的東西你都關注,但是這些東西在孩子之間會互動出什麼樣的火花,會形成什麼樣的文化,你是無法準確預料的,因為你的童年已經過去了,你的三觀已經形成了。所以很可能你給孩子做了規劃,規劃既科學又合理,但是在往前走的過程中,孩子有自己主見了,他不聽你的了,不想考大學了,想畫漫畫了,你怎麼辦?前面講焦慮時提到過,媽媽們的焦慮,本質上針對的不是教育,而是培優,是那種從多數中篩選少數的選拔機制。所以孩子面臨的壓力,歸根結底還是社會給孩子的,家長只是起了傳遞的作用。如果社會壓力是鬼子,是皇軍,那麼「家長期待」充其量只能算皇協軍,但有時候二鬼子欺壓起百姓來,比鬼子還狠,不同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又是不同的,你覺得給的壓力還行,但孩子扛不住了,你怎麼辦?有篩選就有篩選標準,圍繞篩選標準,就會有KPI式教育。同樣,有篩選就會有篩選結果,針對篩選結果,就會有線性競爭。而線性競爭的殘酷之處在於,每一輪競爭中排在前面的優勝者,會在下一輪競爭里重新進行排列,所以孩子幾乎很難在任何時候都排在前面。登高易跌重,越是前面競爭中的優勝者,面對後面競爭中的失利,心理落差也就越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越是重點初高中、名牌大學,孩子的壓力越大,出問題的可能性越高。所以,即便你沒給孩子過多壓力,孩子自己扛不住了,你怎麼辦?順風局好打,難的是逆風局。而生活又怎麼可能一直一帆風順呢。很多沒有風險意識的家長,順風時,春風得意馬蹄疾,多線操作猛如虎,逆風時,一個坑出現就掉溝里了。你們搞KPI教育、喪偶式育兒、破產式培優,我都同情,都理解,知道你們的苦衷,知道你們的不得已,但我還是希望你們能學會自我接納,拋開自我成長那部分益處不談,純從功利角度講,你們也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設,需要一套B方案,當事情不按既定路線走的時候,可以求得一個不那麼糟糕的結果,最起碼也要避免最壞的事情發生。
認同教育投入,不代表就一定要逼迫孩子。
雞血媽媽也可以是一個自我接納的媽媽。前面說了,完整的自我接納包括接受自我、他人以及外部世界,我希望媽媽們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焦慮,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身上的焦慮,也希望媽媽們可以接納孩子,接納孩子的各種可能性,接納自己未來可能面臨的各種「失敗」,同時還希望媽媽們不要過多抱怨外部環境,抱怨時代,抱怨世道,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問題,正視它們,解決它們就好。這是我寫這篇文章想表達的核心觀點。自我接納不是立地成佛,瞬間ok。它更多像是一種能力,有的人似乎天生具備,有的人卻需要反覆摸索和艱難調整。如果把做什麼樣的母親看作一個水平數軸,左側是徹底放任、自暴自棄,右側是追求絕對的完美無缺,那麼自我接納就像中間一個動態的點,每個家庭情況不同,在數軸上的落點也不同,這種事本就沒有標準答案。我的「雞湯」沒有勺子。每一種葯,都有它的適應症,針對不同患者,又有不同的量。你覺得60分媽媽太難了,境界太高做不到,也可以做65分媽媽,70分媽媽嘛,總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一篇文章能影響的東西本就有限,大多數人看完也就完了,最多感慨一番,日子還是照舊。如果能改變一兩個錯誤觀念,或者在心裡種下一點正確意識的種子,等待將來某一天能生根發芽,也就善莫大焉。幫人幫到底,為了加深大家記憶,提高種子發芽率,我決定突破知性淑女人設,給大家寫一首嚴肅的詩:《自我接納頌》自我接納好,家庭B方案。就像買保險,就像吃葉酸。再好的保險機制也不能保證問題一定不會發生,那麼出問題時要怎麼辦呢? 答案是:去做心理諮詢,去看心理醫生。越早越好,要相信專業的力量。結語
感謝大家耐心看到這裡,這麼一篇話題沉重的文章,結尾應該迎來一個happyending,讓大家放鬆一下。很多經典電影都是三部曲 ,我的案例也不例外。我們那位喜歡畫漫畫、堅持要自己規劃人生、最終以美術生身份進入大學的男主人公,在大學裡又一次改變了人生規劃(就是這麼善變??),搞起了遊戲策劃。具體我不太懂,總之現在畢業沒幾年,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名牌大學畢業的爸爸。看起來,這個 Plan B 也沒那麼糟糕。真是奇妙的人生。-END-(註: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案例已做模糊化處理)推薦閱讀:
※這個乘法口訣太強大了吧,比計算器算的還快,還不給孩子收藏一份
※多多成長日記20180221
※媽媽只說了一句話,就被女兒怒懟「沒有東西比我女兒更重要!」
※讀懂圖畫書的回應,也許就知道怎麼給孩子選繪本了
※【小歐歐說鼻子】- 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