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韓海軍建造看待台灣國艦國造的困境

從南韓海軍建造看待台灣國艦國造的困境

黑台灣的哥們只會耍嘴炮,連個證據都舉不出,然後舉一幫戰忽局的言論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要黑就來點證據吧。

原文鏈接:thenewslens.com/article

對立文章: zhuanlan.zhihu.com/p/37

一個國家的武器取得,主要分為外購或國造(為避免過度複雜,本文中國造包括自我研發生產與外國技術轉移組裝兩者)。外購武器來源通常為已開發國家的「現貨」或現成設計,因省去研發程序,建置費用較為低廉,可縮短取得時程,特別是武器經過他國驗證,不必獨自承擔風險。但軍購也代表本國無法擁有百分百的整合、性能升級,乃至於彈藥、次系統等技術能量。

綜觀台灣海軍,現階段有高達16艘超過70年,堪稱「古董」之艦艇仍服役中,由政府預算緊俏來看,「全數」、「如期」地以國造軍艦汰換顯有困難,但這樣嚴重的國安危機若不正視,在不久之將來,我國海軍恐將出現80年以上的「活古迹」,如此情景對台澎防衛絕無助益。

正當台灣面臨困境時,鄰近的韓國早在1980年代就體會國艦國造重要性。剛開始因為缺乏設計能量,故從門檻較低的目標著手,引進外國技術在國內組裝;漸漸掌握經驗後,開始增加研發比例,切入較為高端的裝備,一步一步朝國防自主路線邁進。以下簡介其驅逐艦、潛艦與巡防艦等三大自製計畫的經緯。

亞洲第一艘真正自行建造的萬噸驅逐艦

韓國國產驅逐艦實驗計劃(Korean Destroyer eXperimental, KDX)是最早的【國艦國造】的計劃。當時,韓國海軍所使用的是與台灣退役的陽字型大小類似,屬自美國轉移1940年代中後期製造的驅逐艦。雖然經過多次性能提升,但仍然即將除役。

KDX計畫共三階段,從「廣開土大王」級(Gwanggaeto the Great Class)、「忠武公李舜臣」級(Chungmugong Yi Sun-sin Class)到「世宗大王」級(Sejong the Great Class)。這三款驅逐艦,不只是噸位漸次增加而已,每一階段皆嘗試技術上的突破。到了「世宗大王」級階段,更採用美國神盾(Aegis)戰鬥系統。使其基本上已臻美軍現役最新的IIA構型(更先進的III構型尚未成軍)

世宗大王號雖然在外型上酷似美國阿利伯克級和日本的金剛級,但是在性能上卻相對領先。其滿載排水量超過10290噸,超過當時9800噸的紀德級,成為亞洲排水量最大的驅逐艦。該記錄在2017年(民國106年)被中國大陸的055驅逐艦取代。

在KDX的首艦「世宗大王」號服役後,韓國成為繼美國、日本、西班牙、和挪威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神盾驅逐艦的國家。因科技起步晚,其主要性能依賴於英國艦船發動機。在國防方面主要依賴於美國的支援和技術支持,韓國國會在2008年後增建3艘同級艦。並都在2012年以前成功服役。其先進技術一直到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愛宕級護衛艦改進版出來後才被超越,但作為一個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來說,擁有一艘萬噸驅逐艦對於同級別國家是非常難得的。

韓國潛艇計劃

不同於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全亞洲最豐富的潛艦使用經驗,韓國海軍在韓國攻擊潛艦計畫(KSS)推出前僅操作過微型潛艦(150噸以下)。這類潛艦雖擁有一定特戰功能,但無法滿足正規海軍作戰需求。

潛艦複雜程度不是水面艦所能比擬,因此KSS計畫前兩階段,皆採用引入德國技術於韓國代工組裝模式。 KSS-I選擇門檻較低、全球最暢銷之209型;KSS-II則挑選先進的214型,除了潛航排水量接近2000噸以外,也是韓國首度使用絕氣推進系統(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 AIP)的潛艦。

首爾希望在KSS最後階段能擺脫全代工模式,采外國技術合作與自主研發並行,打造一款潛??航排水量達3500噸、配備垂直發射器之大型潛艦來替換209型。 KSS-III首艦已於今年5月安放龍骨。

韓國海軍自造的214型潛艇,雖然未參與實戰,但因為擁有德國的技術,所以在性能上肯定不容小視。而就在不久前,印尼海軍就從韓國採購了幾艘韓製214型潛艇,目前已全部下水。而韓國目前正利用德國的技術,繼續開發下一代潛艇,以替代同樣購自德國,但性能接近落伍的209型潛艇

註:台灣軍方早在80年代就計劃採購新型潛艇以替代剛剛服役就已經落伍的海獅級潛艇。而台灣代表在和德國進行協商時,雖然可以開出比韓國還要高的購買價格,但是德國官方維持著「一中」的原則,拒絕輸出潛艇技術給台灣,導致台灣的209潛艇計劃就此流產。而當時的政府仍然計劃採購阿根廷的潛艇,來替代現有的老式美國柴電潛艦,但因為阿根廷方面和中國的關係,該計劃失敗。不過應該慶幸,因為去年失蹤的阿根廷潛艇就是當年台灣計劃購買的潛艇型號。而台灣方面,已經不再使用雖然未退役但已經【實質性】退役的海獅級潛艇。

FFX巡防艦計畫

過去,韓國就曾打造三十三艘排水量皆不及2500噸的「蔚山」級巡防艦與「浦項」級巡邏艦。主要勤務用於近海巡邏,因此裝備選擇上都大幅度地取捨。早期的「蔚山」級更沒配備任何飛彈系統。但隨著時間進展,首爾欲發展藍水海軍,並持續保持對朝鮮的武器領先優勢。於是,未來巡防艦實驗計畫(Future Frigate eXperimental, FFX)因此誕生。

FFX-I成品-「仁川」級(Incheon Class)類似巡邏巡防艦定位,雖然噸位不大,武器搭載也較為有限,但融合了韓國幾十年來國艦國造成果。 FFX-II首艦已於今年6月下水,目前看來主要任務應為反潛;而就目前公開模型來看,FFX-III噸位應會進一步放大且裝設相位陣列雷達,凸顯其防空性能。可以想像的是,三款巡防艦將各司巡邏、反潛、防空之職。

仁川級護衛艦是韓國海軍新一代多用途護衛艦,即韓國未來護衛艦計劃(FFX)的產物,本級艦採用了現代海軍艦船常用的平甲板、長橋樓結構,較高的模塊化設計。第一批次的仁川級護衛艦將取代韓國海軍老化的浦項級輕型護衛艦執行領海巡邏任務,後續批次將逐漸增加防空武器和反潛武器。

大型多功能登陸艦計劃

韓國海軍在90年代日本第一代全通甲板船塢登陸艦「大隅級」服役後,就展開的新型船塢登陸艦或兩棲攻擊艦的計劃。研發階段假想敵:「某東亞地區國家裝備的大型兩棲攻擊艦」;設計思路、戰力指標,處處以大隅級為參照,幾乎所有指標都略高於當時亞洲最先進的大隅級。

在2002年開始研究後,歷時三年建造,最終首艦獨島號在2005年下水,2007年服役。其外形酷似日本後來建造的直升機航母日向級。在第一艘全通甲板兩棲攻擊艦獨島號服役的十年後,第二艘獨島級已在今年下水,在性能上也得到了升級。

獨島級雖然在張召忠教授眼裡算是一代有缺陷的直升機航母,但不可否認,獨島號的建造和下水都顯示了韓國這一東亞國家在武器建造上的突飛猛進,也是韓國建造藍水海軍的巨大進步。

逐漸收穫的商業利益

如上所述,國艦國造往往面臨成本高以及須承擔研發失敗風險等劣勢,但這條路一旦成功,隨之而來的產業利益將非常可觀。以韓國為例,這幾十年來所付出的【學費】,正一點一滴得到回饋。

2012年英國皇家勤務艦隊(Royal Fleet Auxiliary)四艘排水量37000噸的艦隊油船標案,最後由英國廠商BMT設計,而主體船身則委由韓國大宇造船建造。雖然只是敏感性偏低的艦隊油船,但取得英國訂單,絕對是韓國造船工業一大里程碑;BMT和大宇雙方更進一步合作取得挪威的補給艦訂單。

除此之外,印尼向德國訂購的三艘209型潛艦,確定由韓國代為生產,目前已有兩艘建造中。不僅如此,首爾這幾年已成功向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秘魯等國出售軍艦或進行技術轉移,代表韓國廠商的能力,逐漸受到國際市場關注。

台灣遲來的國艦國造與困境

基本上,台灣在海巡署目前雖已能達到近乎100%國艦國造能量;惟自1990年代成功級巡防艦組裝工程後,造船工業再也沒有製造整艘海軍主力作戰軍艦學習機會,殊為可惜。 15年來只有光華六號飛彈快艇、沱江級巡邏艦、磐石號油彈補給艦采國造模式。武器國造牽涉到範圍非常廣泛,是一條不好走的路,但攸關國家安全,再怎麼困難也非走不可。可惜的是,台灣因為國際政治的窘迫和政府高層一味的固執己見而錯失了最適當的開始時間,導致現在的窘境。

中華民國海軍在2016年6月20日公布為期22年、預算4700億的11項國艦國造計畫,但武器國造是不斐之投資,在不增加預算的情況下,光是潛艦計劃就預計佔去4000億預算,另一項被稱為「台灣神盾艦」的新一代主戰艦和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花費可能雙雙來到千億之譜,海軍所提4700億的數字顯然過度低估成本。並且在去年,還發生了新黨所說的【國艦國造實屬民進黨政府的吞錢計劃】、慶富的掃雷艇貸款詐騙、鴻運計劃的流標、潛艇計劃的技術來源和因宙斯盾系統而引發中科院和海軍的【艦艇大小】矛盾等,都可以看出台灣在陳水扁和馬英九政府時未將海軍自造裝備放置首位而造成的缺陷,雖然台灣在今年已經開始建造新型船塢登陸艦和潛艇,但都無法彌補因為疏忽而帶來的惡果。更重要的是,從韓國的國艦國造計劃來看,即便台灣的首艘國產登陸艦和潛艇在今年就已經下水,但要形成有效的戰鬥力仍需要兩年時間,如同台灣早期為了對抗大陸而派兵前往葉門進行實戰訓練一樣,優秀的兵種不是靠閱兵或者秀肌肉就可表現出來的,如同自衛隊在裝備上強於韓國但仍無法彌補其殘缺的政治能力和外強中乾的士兵一樣。

台灣面對XX威脅,需要維持一支相對較龐大的部隊。雖然軍購路線受限於外交因素,但目前經濟規模與政府預算困窘,無法負擔全面國造的海軍艦隊;軍種間也需有適當平衡,國造與軍購併行似乎是維持國軍戰力的最佳策略。國防工業無法速成,期許未來,台灣能串起國安戰略想定與產業轉型,在循序漸進而非專案堆砌的道路上,讓全世界再次看到MIT的驕傲。但目前來看,我很難抱有強烈的自信心。就如同台灣軍事論壇上,在看到馬羅島號和中國大陸的國產航母相繼下水或海試後,都一一將之前炒的沸沸揚揚的【神盾艦縮水】事件,體現出了台灣軍港的狹小導致無法建造大型神盾艦等翻出來以作為對比,可見這次國艦國造的困難處境。

這也是我十分遺憾的。

鏈接:

大宇造船首艘出口印尼潛艇近日下水_國際船媒 中國船檢 銀海豚百事通 中國船檢雜誌社?

www.cssponline.com圖標Missing sub 『chased by Brits』?

www.news.com.au圖標http://war.163.com/14/1026/20/A9GSM7AJ00014J0G.html?

war.163.com

http://ori.topmedia.com.tw/news_info.php?SerialNo=40245?

ori.topmedia.com.tw

「鴻運計劃」再流標 台國艦國造案僅一家投標?

www.zaobao.com.sg圖標http://www.mdc.idv.tw/mdc/navy/rocnavy/lpd-new.htm?

www.mdc.idv.tw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36566?

www.upmedia.mg


推薦閱讀:

台灣:美麗的寶島
毛澤東為何流淚自責武力解放台灣落敗(圖)
《黑豹》:瓦坎達向世界公開以後
蔡英文為「台獨」分子鄭南榕招魂,你怎麼看?
大陸為什麼有人叛逃台灣?地球知識局

TAG:海軍 | 台灣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