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汪平水墨山水花鳥作品展

筆墨精神與心靈鍥合

近代中國繪畫史上,黃賓虹是一座巍峨高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無論從何角度瞻望,均無法得其全貌;但又無論從何角度視之,均是一座奇異之高峰。

《三間兩間茅屋》 70cm*140cm

有評論家謂:「其古拙荒率之趣,不但為近人所不能,亦且為近人所不識。」論者為文已近九十年,至今識賓翁者亦屬寥寥。

識賓翁之畫難在:其畫「全重內美,只在筆墨有法,不顧外觀粗拙」。

賓翁之作愈至暮年愈加荒率。脫略形似,不在一丘一壑中著眼,而於混沌整體中追求蒼茫、空靈、透脫,於自在的筆墨世界中任意馳騁。

《淡盪溪山》 70cm*70cm

「屢變者體貌,不變者精神」, 以技體道,化筆墨技法為筆墨精神。「常悟筆墨精神千古不變,章法面目刻刻翻新」,賓翁自「筆墨精神」 層面,釋讀古典,駕馭創作,自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襟懷。以道御技,獲得精神之大自由。「撫躬自問,返本而求,自體貌以達於精神,由理法以期於筆墨。」「返本而求」!古今幾人悟得?

《寫生作品》33cm*33cm

化僵硬之筆墨技法,以達鮮活之筆墨精神,此非簡單之轉換,而是境界之升華,古今論筆墨者,有幾人解得探源溯流法?

「法古人筆墨之精神,取造化之常變,開拓自己之胸襟,不必斤斤於面貌」,「探源溯流」,由「筆墨」而「筆墨精神」。賓翁用盡畢生之精力,梳理源流,探討規律,終得索解。

由「仰望、俯崇」文字肇始之「字畫不分」,到「字畫分流」而筆墨如一,這「筆墨精神」一以貫之。

《峰巒樹影》80cm*70cm

「古來歷代大家,各宗各派,在技法上千變萬化,但卻離不開筆墨二字,書畫之道,皆以筆墨為主。」「溯源籀篆」,賓翁眼中的筆墨,決非陳陳相因,近親繁殖之筆墨程式。他放眼的是「古畫大家裡於筆墨見長,溯源籀篆,悟其虛實,參之行草,以盡其變」之遠古取法之筆墨精神。

老子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到於無為。」「為學」系知識積累層面,「為道」則屬境界提升層面。賓翁之於「為道」之精神層面,賦予筆墨以新的內涵,故其下筆睥睨千古,卑視萬家,而自成家數,成就絕世之唱,其筆墨精神是永恆的。

汪平君,私淑賓翁,繼其法乳,矻矻以求,數十年不輟,卓有心會。

選擇賓翁,足證汪君心靈深處是有契合者。

《湖天清曠》120cm*68cm

賓翁有言:「藝術之特出人才,尤多造就於世運顛連之際。」賓翁一生,便是於此「世運顛連之際」,砥礪、磨礱而成大器。

汪平君青年時代之際遇,亦屬「顛連」。曾因禍獨闖關東,於林海雪原、荒山野水中求生存。困苦磨礪,於精神追求中異於常人,方得在賓翁山水畫中覓得心靈的慰藉。此中選擇,即是膜拜,更是一種心靈的皈依。

因心造鏡。繪畫的精神層面,不在簡單地圖寫物像,而是抒寫性靈,「達其情性,形其哀樂」是也。

承傳賓翁,近當代已不乏人。但真正於心靈深處契合者,實屬不多。汪君於賓翁山水中覓到心靈中頂禮之靈光,而在自己的筆墨中立定了自我,這種自信,是真實的,是自在的。

《此處清涼》70cm*140cm

「筆墨精神千古不變」,賓翁筆墨精神是長青的。時下千人一面流行之風,在賓翁「筆墨精神」面前是蒼白,不值推敲的。

汪君已達「從心所欲」之年,其精進有望矣!

楊士林

文化學者、美術理論家、文化部藝術評估委員會委員

歲次丁酉新正客燕市雪後晴窗草就

《臨古》 45cm*33 cm

用筆縱逸 法度不離

人生是一種偶然,我與汪平先生的初次認識是在一次由西泠藝術館邀請,由西泠印社,中國美院的老領導,博導書畫家參與的書畫雅集活動,後來又一同被西泠藝術館聘為顧問,因此增多了一些了解和接觸。從相遇到相識,再到相知,逐漸對他的作品以及為人產生很好的印象。

《焦墨山水》70cm*140cm

他出生於1946年,略長我一歲。骨子裡透著一種敦厚與善良,凌然而又儒雅的君子之風,無論處事做人或者做學問都透露著這種令人肅然起敬的風範,他這種文人雅士的風度,在書畫界同行、朋友中感覺尤為顯著,因此深受大家

的愛戴。在創作中,他尤其注重基本功的運用,特別反感過多地的做作與描摹,極力主張落墨為格、皴、擦、點、染、揮毫洒脫一氣呵成。一幅小品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創作完畢,可見其修養與基本功的深厚。

《草堂觀瀑》100cm*52cm

黃賓虹弟子張振維在其《渾厚華滋-剛健婀娜》的著作中曾提到:「非明筆墨則源流莫窺、未講源流則創造無法、未講創造則新境界又從何來?」可見筆墨技法在繪畫過程中的基礎地位,紮實的筆墨功底,如同萬物之根本,根深方

能葉茂,吸收的養分越高,傳統功力就越深厚,個人的修養越深,對先賢作品中的精髓揣摩和領悟就越到位。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底,就無法探究先賢的路跡,表現力就如蜻蜓點水,浮於形態的表面,其筆墨即無扛鼎的張力。也無墨色淋漓的靈動神韻。這觀點,恰恰與汪平先生沉穩內斂的作風及紮實的基本功極其吻合。

《煙江帆影》100cm*52cm

他幼承家學,愛好的書畫和文學,曾師從名家周節文先生學習素描與色彩,胡梅生教授學習書法及花鳥畫,山水畫師從郭公達教授,朝夕探索,幾十年如一日。其書畫作品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國畫家》等重要媒體刊物上發表,並編入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書畫當代藝術家年鑒》,和多部山水與花鳥畫集。其山水、花鳥畫作品被中國文字博物館,齊白石紀念館,全國政協禮堂陳列收藏。

《屹立千秋》90cm*180cm

他還善畫大幅山水,其巨幅山水作品《胡楊頌》、《黃山記游》懸掛於新疆軍區西虹賓館,受到廣大官兵的一致讚譽,2014年5月創作《天路》與餘暉合作參加全國文博會(天津)。

《高山論道》70cm*140cm

汪平先生自70年代初開始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工作之餘注重讀書養氣,勤於寫生創作。在漫長的歲月中積累了大量的作品可供研習及欣賞,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在美術教學及文學領域的素養與內涵。尤其他在一直潛心於黃賓虹繪畫藝術的學習與研究,對黃賓虹先生的創作風格及精髓思想的領悟,更是入木三分。黃老曾言:「一幅畫、有山、有水、有溪流、有瀑布、有樹木閣樓,如果用筆不分明,什麼東西都分不出,立不起了。但是用筆分明,它們的神采、

氣勢、內在的美,又是相同的。更隨著季節,環境用筆在變化,如果用墨不融洽,什麼東西都變成一個死物了。」展開汪平先生的山水卷,雄厚蒼勁的氣勢撲面而來,山石樹木用筆分明,神采之餘,更體現了他對黃賓虹先生的山水畫「亂而不亂,黑而不死,」可謂墨團團里有學問的理解與把握。

《虹廬筆意》50cm*83cm

他在作畫中非常注意對比關係,極力追求黑色中的「隱形」。他在筆墨技法方面有一套自己的程序,善於在勾、勒、皴、擦中找感覺,能在墨色中找到形中形《即隱形》、物中物。他用筆很放鬆、即潑辣又洒脫,他作畫筆墨縱逸,但始終法度不離。黃賓虹先生早學晚成,他六歲便開始學習書畫,但事實上到80歲以後才真正形成了人們所稱道的「黑、密、厚、重、」的畫風,而僅這一特點,就使中國的山水畫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峰。尚若人的壽命無限,誰能說黃老的創作風格就此定格並終結了呢?在我的心目中,汪平先生的創作之路,還剛剛開始,多年來的博彩眾長與潛心鑽研、使他積累了很多很多、現在該是他蓄勢待發的時候了,他那永遠不停歇的畫筆註定會伴隨他走向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餘暉

原為西泠印社書記、副秘書長

2014.9

花鳥畫作品選:

《老松長壽》90cm*180cm

《東風第一枝》45cm*70cm

《舞春風》45cm*70cm

《秋菊礁石圖》140cm*70cm

歡迎大家關注右上角公眾號,謝謝!


推薦閱讀:

依你看,《靜夜思》還算是李白的作品嗎?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海外繪畫】義大利畫家提香作品(下)
李白罕見作品《愛酒貼》欣賞
『藝術作品』絕美愛情插畫欣賞
行書作品_11

TAG:作品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