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痛經辯證四大症

臨床根據疼痛發生的時間、性質、部位、疼痛的程度,結合月經的周期、量、色、質以及兼證、舌苔、脈象而辨別寒熱虛實。  中醫認為由於情志抑鬱、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導致沖任瘀阻,或寒凝經脈,致使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不通則痛」,因而經行腹痛。

  痛經是女性常見的問題,凡在經期前後或經期中,發生下腹部疼痛,或腰骶酸痛及其他不適,嚴重時噁心、嘔吐,甚至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者,稱之痛經。

  由於情志抑鬱、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導致沖任瘀阻,或寒凝經脈,致使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不通則痛」,因而經行腹痛。

  若氣血虛弱,肝腎虧損,精虧血少,胞脈、沖任失於濡養,亦可引起痛經。

  臨床根據疼痛發生的時間、性質、部位、疼痛的程度,結合月經的周期、量、色、質以及兼證、舌苔、脈象而辨別寒熱虛實。

  氣滯血瘀 經前1~2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月經量少,經色紫暗夾有血塊,血塊排出後痛減,胸脅、乳房脹痛,舌質紫暗,舌邊有瘀斑或瘀點,脈弦澀。以疏肝理氣、化瘀止痛為治則,膈下逐瘀湯加味,當歸、赤芍、劉寄奴、牛膝各15克,川芎、桃仁、紅花、延胡索、五靈脂、烏葯、香附各12克,枳殼、丹皮各9克,甘草6克,丹參30克。

  寒濕凝滯 經前、經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得熱痛減,月經量少,色暗有塊,畏寒便溏,舌苔白膩,脈沉緊。治則為溫經化瘀、散寒利濕,少腹逐瘀湯加味,小茴香、乾薑、肉桂各6克,延胡索、川芎、蒼朮各9克,沒藥、赤芍、蒲黃、五靈脂、烏葯、吳茱萸各12克,當歸、茯苓各15克。

  氣血虛弱 經後1~2日,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陰部下墜,痛而喜按喜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面色少華,食少便溏,舌質淡,脈沉弱。以益氣補血止痛為治則,聖愈湯加減,人蔘(先煎)、當歸、熟地、雞血藤各15克,黃芪30克,川芎、香附、延胡索、炙甘草各9克,白芍18克,紅花12克。

  肝腎虧損 經後1~2日小腹疼痛,腰骶疼痛酸脹,經色暗淡而量少,質稀薄,頭暈耳鳴,或潮熱,脈細弱,舌苔薄白或薄黃。以益腎養肝止痛為治則,調肝湯加味,當歸、山茱萸、阿膠(烊化)、山藥、香附各12克,白芍、巴戟天、熟地各15克,甘草6克,枸杞子30克,丹皮9克。

  以上各型應根據兼證不同加減用藥


推薦閱讀:

痛經辨病論治5
告別婦科病,遠離痛經
姨媽期綜合征,我拿什麼拯救你?
養生堂20140806 吳鳴講痛經的原因,卵巢癌的早期癥狀【視頻+文字
既想保留子宮,又想痛經消失,子宮腺肌症患者怎麼辦?

TAG:中醫 | 辯證 | 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