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大聯盟」WeMedia又融了一大筆錢,自媒體經濟還能怎麼玩?
鈦媒體 TMTPost.com
TMT |創新| 創業
關注微信號:鈦媒體 ( ID:taimeiti )
WeMedia從最初的「江湖聯盟」,自己經常玩笑戲謔的「宇宙第一大聯盟」,到一家提供標準化內容營銷和廣告服務、定位更加清晰的公司期間,經歷了什麼樣的創業波折?他們收穫了什麼,錯過了什麼?基於內容營銷的自媒體服務,還有怎樣的可能性?
鈦媒體記者| 蔥蔥
這或許又將掀起自媒體圈的一次狂歡新高潮。
根據鈦媒體(ID:taimeiti)獲得的最新獨家消息,WeMedia(微媒互動)剛剛獲得PGA Ventures領投的新一輪4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目前資金已到賬。據悉,這家成立僅兩年的新媒體公司本次融後估值為8億人民幣,距半年前A輪6000萬元融資時估值翻了一倍。
此前WeMedia剛剛宣布即將掛牌新三板。
PGA是Penta投資管理集團旗下的一支投資基金,TMT方面投資案例包括360、大眾點評、平安好醫生、金蛋理財等。在投資款項到賬後,很少公開露面的 WeMedia 董事長兼CEO 李岩(據說是九零後)以及他的合伙人——現任WeMedia聯合創始人、CMO陳中接受了鈦媒體的採訪。
社交媒體和微信公眾號是如今大多數人的日常閱讀來源,但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每天都要點開刷刷的自媒體賬號里,有很多優質的內容提供者其實都屬於同一個運營者。
CP(Content Provider)聯盟在中國互聯網歷史上並不是什麼新鮮的形態,成熟技術平台不斷更替,讓媒體得以批量生產,在內容生產、分發和傳播的鏈條上掘金者眾多,從博客、微博到微信,媒體聯盟都是一種典型的物種。
國內的幾家「自媒體聯盟」,和包括鈦媒體在內的幾大知名財經科技媒體成立時間不謀而合,都是2012年8月微信正式推出公眾平台前後。但WeMedia逐漸選擇了另一條自營的路,他們抓住社交平台的早期紅利,早早把一批自媒體號拿在了自己手中,而不再僅僅是個「聯盟」。
合併、分裂、拋棄、遺憾
隔段時間就要更新一遍的自媒體影響力排行榜上,「各個垂直領域你都能看到2-3個WeMedia自營的自媒體賬號」,WeMedia董事長兼CEO李岩告訴鈦媒體。
WeMedia董事長兼CEO李岩
除了通過以聯盟經紀形式簽約的超過500多自媒體意見領袖外,「自營內容渠道」是WeMedia的另一個核心業務板塊,李岩透露,目前WeMedia的微信渠道資源能夠覆蓋的用戶接近4000萬。2015年7月他們還成立了一個叫做易贊的廣告投放平台,單獨融資並獨立運營。
提到WeMedia這個品牌,更被人熟知的一個名字其實是青龍老賊,現在是易贊的董事長。青龍老賊(原名朱曉鳴)在自媒體江湖上是個標杆式人物,WeMedia聯盟就是由他在2013年發起。
青龍老賊在2014年3月的一次採訪時如此描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聯盟,「以前的博客自媒體人商業化偏重靠賣字吃飯,現在自媒體人有了社交平台等工具和技術,因為用戶更精準,便可以通過自媒體衍生出其他的商業模式。」
同樣是在2014年,Bianews和WeMedia的共同早期投資人董江勇的一句「一起做點更大事」把青龍老賊、Bianews創始人陳中以及正在運營微信自媒體大號的李岩忽悠到了一起,並提出讓三家公司換股合併成立新公司。
現在新的Wemedia就是當初三家公司合併的結果,早已不是最初的僅有一個聯盟的鬆散組織。
這甚至讓李岩放棄了一次來自阿里巴巴的融資機會,「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李岩回憶說,「老賊的聯盟彼時在商業化上不是很理想,而我又沒有自己的品牌,陳中的科技媒體做起來市場也不會太大。」
「當時的新媒體生態中WeMedia的品牌價值更高,這是合併的最初驅動力,」WeMedia聯合創始人兼CMO陳中告訴鈦媒體。規模化的商業運作需要強大的團隊和足夠的執行力,三個人為此整整磨合了一年多,期間有爭吵、有不理解,有抱怨,經歷了和很多創業公司類似的陣痛。
WeMedia新媒體集團聯合創始人、CMO 陳中
很快,合併的三方各自分道揚鑣。
在「快要頂不住」的時候,被評價為「最有擔當」的李岩站出來決定主導新公司發展,擔任CEO;陳中則作為CMO主要對接客戶銷售,而首任CEO青龍老賊選擇去做了自己更擅長的事——運營易贊平台。原董事長董江勇逐步淡出。
WeMedia 新二人組開始不斷招攬人才,李岩從3W傳媒挖來了現任CFO成艷華,負責WeMedia的新三板掛牌事宜和財務規範化;陳中分別從兩家傳統公關公司挖來了現任營銷中心總經理楊敏琦,以及新任市場總監楊子豪。
合併中有一個小插曲。當討論如何看待科技媒體Bianews的時候,李岩和老賊並不希望接納陳中手中的Bianews這個資產。「當時我認為,Bianews跟我們任何一個自媒體賬號沒什麼區別,就是一個渠道,我們就想要陳中這個人。」李岩坐在自己辦公室的茶桌後回憶道。
2015年9月,新公司「微媒互動」正式關閉了Bianews網站——這個在2006年成立的網路編輯論壇的命運在2015年的9月宣告結束。Bianews從BBS時代的網編論壇到嘗試做一家科技資訊媒體,最終它存在的形態只剩下一個:微信號公眾號Bianews。
現在看來,陳中認為當時兩位合伙人的判斷「有點草率了」,Bianews承擔的使命遠超當時自營的任何一個自媒體賬號,2006年就創辦的Bianews在科技圈中擁有不錯的知名度。「起初我們對科技媒體的平台效應判斷不夠,沒投入足夠的資源,至少在2015年沒有持續重視對Bianews的投入。互聯網公司佔了目前公司一半營收,如果投入夠多,可能份額還會擴大,品牌知名度也會更響。」這成了陳中和李岩至今的一個遺憾。
在陳中看來,相比之下,深耕自身媒體品牌的鈦媒體、愛范兒等儘管仍在探索新的變現方式,但他們都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影響力和品牌溢價。
不過,陳中表示「WeMedia本質上依然是一家內容公司」。WeMedia現在有接近300多個自媒體賬號,「這些內容渠道同時擁有微信號、頭條號、天天快報、手Q媒體平台等,都是全職的內容團隊在運營。」
WeMedia的運營團隊不會對全部自媒體平均用力,「我們從熱門領域篩選出其中5%,把這些自媒體號當成一個重點的媒體去做。」投入資源運營的「電影頭條」、「掌上北京」以及「一條漫畫」目前粉絲數量可觀,「平均點擊數都是7、8萬。甚至10000+」,高點擊背後就意味著更高的流量和廣告價值。
他們生產內容,也分發內容,內容團隊目前佔了公司員工數的一半。但是,你很難用傳統媒體人的眼光去衡量自媒體賬號的內容。
這個「長文沒人看」的時代孕育了大量的輕質化、以傳播為導向的內容媒體,經過「小編」們翻譯優質外文內容、搜尋熱門話題並策劃整合成圖文並茂的內容——當然,還必須在爭奪用戶的注意力上使出渾身解數。比如「電影頭條」,會替你整理出百變女星海倫娜·伯翰·卡特在所有影視作品中的全套造型;而定位在本地生活服務的「掌上北京」,會在夏天教給用戶西瓜的N種吃法,還會帶著「吃喝實驗室」的男女小編替你現場試吃不同品牌的小龍蝦,配以誘惑力十足的GIF動圖。
擠進「再難也要上」的廣告和創意市場
WeMedia自媒體聯盟最開始用一種鬆散性契約關係和自媒體人發生聯繫,這就導致自媒體人即便加盟了聯盟,但黏著度也不高,在這樣的一種關係中,自媒體人可以接到聯盟下發的任務單,也可以自己接單,如果只做渠道和中間人角色,將導致WeMedia的業務模式單一,於是陳中帶著他的營銷團隊開始擠進廣告創意和公關全案服務領域。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WeMedia運氣很好。7月初引爆社交網路的那個「30張機票帶你逃離北上廣」事件,其實就是WeMedia為航班管家這個大客戶操辦的全案服務。圍繞這一營銷事件,若干大V們製造了數十篇「爆款」100000+文章,當然鈦媒體的那篇《誰預謀了「逃離北上廣」大營銷?》在微信上是最早發的一篇,同樣收穫了10萬+。
這也是WeMedia在今年上半年拿到了的第一個廣告創意和媒介策略大訂單,成為航班管家的全案營銷服務商。「逃離北上廣」活動當天,正在路上開車的陳中忍不住直接掉頭趕到了機場,又在自己的同名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了幕後故事(《你所關心的航班管家逃離北上廣全案營銷的真相》)。他在文中透露,「不僅挖來了曾經服務招行、平安、伊利的資深公關專家楊敏琦,還無上限給她配置服務團隊」,除了人才上的投入,過去並不擅長創意的WeMedia也正在選擇以入股廣告創意公司的方式,彌補在創意領域專業性上的不足。
如果說WeMedia過去是單一的「渠道服務」,即根據甲方的需求向一眾媒體號做精準投放,那麼現在做的事則更接近「全案營銷策劃」,想從廣告創意領域分點蛋糕。「還要再加上線下會務舉辦」,李岩再次提醒我——WeMedia的收入多元化策略也是在新一輪融資中估值上升的主要因素。
不過李岩和陳中都表示,「我們發現創意其實是個挺難的生意,成功都是偶然的。即便你曾經操盤過幾個成功的case,例如自媒體上的爆款10萬+,但很難被再次複製。」
在李岩看來,真正有持續價值的業務依然是內容生產和聯盟經紀,「背靠聯盟經紀,我們希望團結解放更多內容工作者;依託自營媒體,創造更多新的內容形式。」
陳中則表示,WeMedia希望每年都有新的玩法向客戶和用戶去引薦,也在根據目前的媒體和服務變化進行公司業務的增減合併。
「我和李岩都是玩家,而且一直在從事內容和服務相關事務,所以,我們能做的內容,傳統媒體做不了,甚至比大多數自媒體運營者要做得好,同時,我們能做的服務,也遠超傳統公關公司,因為我們懂客戶的需求,懂用戶的需求。」
魏武揮卻對媒體從事廣告業務並不樂觀,他在自己的文章《軟文、倫理及媒體方向》中說,「廣告市場是一個增速不高的市場,大量被非內容平台的巨頭(搜索引擎、社交網路)搶走了」。
而將要在9月1日實施的廣告法,對「軟文」類廣告的界定更為嚴格,把「顯著標明」定為發布平台的義務,未來內容平台如何去售賣和發布廣告,又將如何受到媒體政策的影響,Wemedia的考驗也不只一點點。
新媒體的可能性
除了做內容、寫軟文、做營銷之外還有什麼樣的可能性?這是所有仍在自媒體賊船上的人都在琢磨的一個問題。
從已掛牌或者已申請掛牌新三板的營銷型新媒體公司來看,有兩類代表:以WeMedia代表的以聯盟起步的營銷及經紀模式;和以速途、虎嗅為代表的垂直新媒體(包括整合營銷服務)。
李岩說,在微信公眾平台的早期,聯盟存在的意義是「依靠鬆散組織幫這幫寫字的人把價格提高了」。本質上是流量的聚合,WeMedia把文字工作者以前五毛一個字的價格提高到了一篇文章一萬元。
「但是自媒體對於聯盟的忠誠度並不高,他們的流量可以被任何一個平台徵用」,速途網路的一位副總裁這樣告訴鈦媒體。在2015年5月掛牌新三板的速途網路,也經營著一個聯盟「微媒體聯盟」,今年發布的半年報顯示營收約4800萬。
WeMedia嘗試靠每年組織一次自媒體大會提高影響力。比如在2015年年底他們把明星鄭愷的電影《臨時演員》首映儀式搬到了自媒體大會的現場。對於電影發行的甲方來說,台下的諸多自媒體人意味著白花花的流(yin)量(zi)。
聯盟經紀其實並不賺錢,由此衍生新的服務成為必然。速途網路就在不久前宣布,開始涉足網紅經紀服務。
而另一個陣營——單純生產內容的垂直型媒體日子也不那麼樂觀。虎嗅的半年報顯示,虧損較同期擴大了數十倍,過去半年繼續虧損的一個原因就是持續投入到移動產品的開發,而實際上APP產品投入高而變現難,大多營收還要依靠整合營銷服務。
「自媒體行業足夠好,但是一直沒有出現比較大的公司。」李岩說。WeMedia曾經想做一家投資公司,「但我們現在的想法變了,還是希望參與每一個垂直內容渠道的深度運營。比如電影頭條這個自媒體,我們未來可能會嘗試做電影眾籌。」
陳中則更加肯定的認為,未來只能是自媒體的天下,「沒有人再願意回到傳統媒體時代,以及PC時代。」
「WeMedia今年目標營收是3000萬到4000萬人民幣,明年的目標是7000萬-8000萬。」這是李岩給自己公司提出了目標。
李岩在大學畢業後創業的第一家公司只有5個成員,在人人網等社交網路1.0時代做起了流量生意,「當時一年能做到3000、4000萬的凈利潤。」自稱為「草根大號」專家的李岩毫不掩飾他的江湖氣息,從來沒有考慮走「嚴肅內容」這條路,做媒體靠影響力賺錢他認為自己不擅長,也覺得不討好。
他和所謂「嚴肅內容」打過的唯一交道可能就是寫網路小說。知名網路小說作者天蠶土豆是他的好朋友,「他是寫成功了的,一年可以靠內容賺幾個億」,但是賣內容確實很辛苦,「你必須找到內容的差異化,最終做一個IP,這是一個長期和艱難的過程。而我做WeMedia,最終還是想做一個市場化和規模化的事情。」
鈦媒體記者對李岩提了一個問題,如果朝著「估值做到15個億」的目標努力,你最終希望WeMedia是什麼?
「實話說,這個詞我其實還沒想到。但是作為一家早期公司,我還不想提生態這個詞。」
推薦閱讀:
※瞬間傳送是否真的有可能實現?
※宇宙之精彩天體十九
※土登翁修堪布:我想,引發的思考
※人類的起源:科學發現宇宙與我們體內的微觀世界竟然高度相似!
※我們所理解的世界都是我們所能理解的世界,那真實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