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寰行中國:鳥瞰敦煌大漠滄桑

  敦煌古屬瓜州,是漢代玉門關和陽關的所在,古人嘆道,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如今世界已變化千萬,人物也已千古。(封面照片拍攝自鳴沙山北面的敦煌山莊。)

  

  當飛機飛過了陝西,舷窗外的景色變得通透起來,沒有了霧霾,蒼茫大地一覽無餘。

  

  不管是黃土高原的溝壑萬千,還是祁連皚皚白雪,雲遮霧繞,都是自然無窮造化之功,雖然這條航道飛過多次,不過我始終意猶未盡,看著熟悉的地名出現在舷窗外,總有莫名的驚喜和感動。

  

  茫茫戈壁,祁連的雪水漫流,讓大地留下弱水三千斑駁的殘影,遠處的黑色三危山已經在望,而三危山的西側盡頭,就是那偉大的莫高窟。

  

  

  當飛越過黑色三危山後,一片神奇的綠洲出現了,前面還是茫茫的黃黑色地貌,忽然見到絲絲綠色在大地上延伸,給人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黨河沖積扇帶和疏勒河沖積平原,構成了敦煌這片內陸平原,沖積扇除了構建出大地上一種獨特景觀外,至少還造成了兩個結果,一是沖積扇成了一座天然的地下水庫,因為分選作用,粗大的礫石留在扇頂,層壘在一起的礫石間遍布空隙,這有利於水流的下滲和轉變為地下徑流。而扇緣部分沉積的是粒徑極小的黏土,黏土透水性差,這相當於在扇緣建起了一道天然的水庫大壩,一座天然的地下水庫就這樣建成了。當水庫中積蓄的水超過了黏土堤壩的高度後,積水就會湧出地表形成一處處泉水流淌,因此在沖積扇的黏土帶與細沙帶接觸的部分,會形成一個泉水帶,就是在這個環形的帶狀區域內一處處泉水涌流。而水正是乾旱區的人類最缺乏的寶貴資源,沿著沖積扇的泉水帶,人類開墾田地,種植果蔬糧食,因此泉水帶也是人類的聚落帶,如此這般沖積扇造就了敦煌這個偉大的沙漠綠洲一段段精彩歷史。

  

  在飛機盤旋降落的時候,還見到了敦煌北部原黨河與疏勒河的故道,如此巨大的大地白鏈橫卧戈壁與沙漠,訴說著這裡滄海桑田,大漠孤煙的滄桑變遷故事。

  

  從機場出來,就能馬上感受到大西北熱辣辣的,想分享也分享不出去的陽光。

  

  西域諸多名關名城都是依綠洲水源地而建,因為控制大戈壁上的淡水資源,就是控制了整個地區。

  

  我們的自駕車隊非常的壯觀,由別克SUV家族——昂科雷、昂科威、昂科拉組成,還有若干後勤車輛,一共10多輛車的大車隊。

  

  車隊沿著祁連山的南麓邊緣向西進發,敦煌到陽關段的道路目前都已經是高級油路,一路上行駛的非常暢快,有時能看到路邊烽燧的遺迹,不過因為經過做過了整修,所以沒有前幾年看到時候的那樣有滄桑感。

  

  途經千佛洞、黨河水庫,我們來到的陽關與玉門關的分叉點,從這裡開始向北,一大段都是土路(油路在旁邊,還未修好),行駛起來,煙塵大的根本看不到前車,這段土路有幾十公里,不過別克SUV開這種路,自然毫無壓力,因為封閉性好,所以車廂里都不進灰塵。

  

  漢玉門關遺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鹼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

  

  

  附近的風很大,用小飛機航拍還是略有風險,不過這種機會難得。

  

  玉門關遺址區,自古為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玉門關遺址地處戈壁荒漠,周邊地勢平坦,北面為草湖灘,是為鹽鹼地。以前是可以進入鹽鹼地遊覽的,不過現在已經圍了起來,遊客已經不能進入了。以前遊客是不能進入的烽燧,現在建成了玻璃通道,現在遊客可以進入烽燧內進行遊覽了。和前幾年不同,烽燧的多處牆壁都進行了修補加固,顏色融合的非常完美。

  

  這裡一直稱為玉門關遺址,不過考古界學術上有不同意見,對於玉門關真正的位置有多種不同說法,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小方城遺址的中庸叫法。關於漢代玉門關址的確切位置,長期以來是史學界爭論的一個問題。多數人認為玉門關設於小方盤城。有的學者對此提出疑問,認為應在小方盤城之西或西北近年,據馬圈灣新獲漢簡,有人提出西漢玉門關址似在馬圈灣西南0.6公里的羊圈灣,王莽末年廢棄。東漢初,玉門關東遷至小方盤城西側的塞牆上。這些學術上的進展,已經基本彌合統一了對於玉門關位置的認識。

  玉門關遺址是公元前2世紀-公元3世紀漢帝國設立在河西走廊地區西端最重要的關隘遺存,位於祁連山西端疏勒河南岸戈壁,在地理區域上具有東西交通分界的標誌地位。作為絲綢之路上至今保存最好、類型最完整、規模足夠大的關隘遺存,其見證了漢帝國大型交通保障體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烽燧制度與長城防禦制度,及其對絲綢之路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保障。古漢西域地圖來看,玉門關通西域蒲昌海(羅布泊)北路諸國,陽關通西路諸國。

  

  如果打開中國西域的地形地圖來看,在當年羅布泊還是一個由孔雀河供水的特大湖泊的歷史年代。西出陽關,則可沿著阿爾金山進入南疆地域內的諸國,而玉門關北上則可以進入天山廊道地區,通達東疆和北疆諸國。從地緣因素來說,這裡地處漢帝國的重要交通路口,又是重要的水源綠洲,自然會擁有舉足輕重的歷史聲望。有時重讀歷史,會有時間穿梭的感覺。

  

  在小方盤城東北約11公里,還有一座大方盤城,有公路可以直接通到。是漢代倉儲遺址,以前常被稱為「河倉城遺址」(疏勒河邊的屯糧軍城),不過城池名稱考古界有爭議,也許結果就出現了一個叫大方盤城的名稱。

  

  車隊從玉門關遺址向北繼續出發,這段道路已經全部是油路,路況不錯。經過了黑色的戈壁,跨過疏勒河故道,進入了雅丹地貌區域。

  

  

  這裡以前叫雅丹龍城、敦煌魔鬼城之類的名稱,現在叫做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了。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又稱風蝕壟槽,或稱為風蝕脊(Yardang),看懂下面一張圖就能明白了。

  

  

  自駕車輛不能進入核心區,遊客只能乘坐公園提供的大巴或越野車,一般遊客只走最北面的一條路線,深度遊玩的遊客有另外幾條越野車路線可以選擇,後來我發現,西海艦隊北面的休息站附近,連飛機跑道都建好了,看來以後可以坐飛機飛到羅布泊遊覽了。

  

  進入景區,開始了我們的雅丹地貌之旅,園區入口附近的雅丹地貌規模較為稀鬆,越到裡面,地貌越為壯觀和神奇。

  

  遊覽車上的景區導遊會介紹各個景點,讓遊客看左邊某塊石頭像什麼,看右邊像什麼,這裡是英雄關,這裡是巨龜等等。其中比較樣貌形象的,有「金獅迎客」,真的很像。車子會停下,會讓遊客下車拍照,附近還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等雅丹地貌景色,航拍獅身人面像是這個樣子的。

  

  來到西海艦隊和孔雀石附近,這裡雅丹密集,規模宏大。如果這裡的雅丹地貌是遠古洪水沖刷出來的話,那當時的洪水是何等恐怖,以前遊客是可以進入雅丹地貌區深處的,不過現在修建了圍欄,已經沒有什麼遊客往裡走了。

  

  一直就想俯瞰雅丹地貌,這次終於如願了,拍攝的視頻非常震撼,雅丹地貌的區域之大超出預想。

  

  這裡已經就在新疆若羌縣邊界附近了,常有探險和旅遊團隊從魔鬼城出發進入羅布泊地區,到羅布泊湖心「大耳朵」、小河墓地等處。雅丹地質公園其實就是古羅布泊的一部分,資料文獻上說,羅布泊歷史上曾是一個煙波浩渺的湖泊,湖面超過1萬平方公里,曾是一個物產豐富、景色秀美之地。

  羅布泊白堊世到中新世,是海灣和濱海瀉湖相互交替的較穩定沉積環境中成為內陸盆地。由於喜馬拉雅山運動影響,塔里木盆地西部抬升,而東部相對沉降,且南北抬升,形成當今的羅布泊地形。1500年前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自然改道,加上東部湖盆抬起,使得補給受限,直至20世紀40年代左右完全乾涸。

  歷史上,羅布泊的湖水養育了樓蘭古城的居民。西漢時人們稱羅布泊為「鹽澤」,東漢班固撰修的《漢書》中,則將羅布泊稱之為「蒲昌海」。元代稱之為「羅布淖爾」,這個稱謂一直延續到近代。最新研究表明,上世紀初,羅布泊湖裡還生長著數十斤重的大魚。但如今。這一切已變得面目全非。

  

  目前雅丹地址公園對於環境保護的很好,奇特的地貌和風蝕痕迹引人入勝,空中俯拍,猶如遠古的蛇形巨獸在大海中游弋,不好意思,我又亂入了,如果是日出或傍晚時分,這裡的景色會更加壯觀。

  

  

  從衛星地圖上觀察附近地貌,可以想見當年歷史洪水的龐大規模,雅丹地質公園這裡是大洪水的東側泄口。

  

  結束了雅丹的行程,今天的旅行進入回程,一路沿著來時路,車隊回到了燈火璀璨的歷史名城敦煌。絲綢之路的新疆西域段,是否將會更加精彩呢。

  


推薦閱讀:

七月初去敦煌青海湖 穿衣 行李上有什麼建議嗎?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四最凈地陀羅尼品第六(BD00068)北圖藏敦煌寫經
【敦煌】實拍:鳴沙山頂欣賞
我在敦煌等你,你卻在張掖駐留了腳步
一封來自20萬敦煌飛天兒女的城市解說

TAG:中國 | 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