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與君共游天地寬,何問生死壽數來
07-12
與君共游天地寬,何問生死壽數來——升天儀精要之一原作者:竹中貓熊首先,必須申明,唐以前道教,和唐以後的道教,不能等同觀我們先研究道家洞天福地在我看來,洞天福地,並非是一種神話,而是唐以前道家精華和核心它的基本內涵,用我的話來說,就是——獲得某種道果的真人,利用天地人三才,以陰陽運轉之理,在我們世界開闢的小世界大成者成十大洞天,其次成三十六小洞天,再次成七十二福地。說到這裡,不得不說句,這等真人之力,比小說更是強大,這些洞天福地,雖然有利用天地之力,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組合創造,才成就洞天福地出於歷史上的原因,這涉及到道家根源和戰爭,就不在這裡說了,總之,這批洞天福地,多是位於中國南方大小名山之中,它們通連貫通,構成一個特殊的世界。其中棲息著等級較低的仙靈或避世人群,注意,能棲息仙靈不算什麼,能棲息物質的人群,才是登峰造極的表現,這意味著創世(雖然我對這點還有存疑,但是姑且不說)洞天福地的世界,與我們物質世界(大天世界)相似,具有天地、日月、山川、草木,這點絲毫不需要質疑,當然,不信者無所謂,當成道家資料看也有趣味從當時記錄來看,這些洞天福地,大部分並非完全以真人力量來獨立創造,而是依託於大地來創造,因此洞天福地,實際上位於我們世界的空間中,與我們世界就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繫(例如世人有時誤入洞天,洞天居民有時也造訪人間),同時又有著相對隔絕性——洞天福地世界又具有自身獨特的時空構造。按照我的實踐經驗,一般而言,洞天世界有三種(1)靈魂世界,也就是說,只能容納靈魂,不過有一條,那就是,可獨立於真人而存在(2)依託於物質世界,而創造半獨立性空間,按照記載,裡面可居住物質的肉體,因此多半成為道士在達到終極解脫目標前的修鍊場所(但是實在抱歉,我還沒有見過這類世界)(3)完全成道的世界,就是創造一個性質和我們世界一樣的完美物質世界,除了規模大小,和真實的宇宙無異,這點幾乎是終極目標,姑且不說無論哪種,基本上,不對世人是不敞開,特別是道家在不需要信仰、願力、功德的情況下,更是很少開放給世人,哪怕是接受世人的靈魂洞天福地的存在,充分反映了道士對天地人的奧妙洞察,具體不準備解釋,可以說的是,它與我們通常看待哲學和精神都不相同,是一種可實用的力量查查歷史文獻,直接論述道教洞天福地的經籍,現存《正統道藏》中出於五代之前者惟存兩種:其一為唐司馬承禎之《天地宮府圖》,收入《雲笈七籤》卷二十七之「洞天福地部」。其二為唐末五代杜光庭之《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見《道藏》鞠字型大小。北周出世的《無上秘要》之《山洞品》、《洞天品》、唐王懸河《三洞珠囊》卷七之《二十四治品》及《雲笈七籤》卷二十八之「二十八治部」亦與道教洞天福地學說有直接關係。北宋李思聰《洞淵集》卷二至卷六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二十八治及諸神山。至於其見於外書者,多為零星摘述,就沒有多少價值了。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我個人認為,耶和華聖經創造世界,也只是這類性質的世界罷了但是在中國道家,這類創世空間,並非少數,嚴格的說,它所涵括的地域有洞天、福地、靖治、水府、神山、海島等等,具體說來就是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以及十洲三島。創造洞天世界,都有各自的「道」和法則,這有幾種模型(1)天地之柱的世界天地之柱的世界,如果大家有機會進入,會看見大柱撐天,或有八根,或有四根崑崙世界就是典型的天柱世界——崑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圓周如削。銅柱下有屋焉,辟方百丈。並且,崑崙世界還不是一層,它有著自己的冥土,也有大柱支持——昆崙山北,地轉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萬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廣十萬里。地有三千六百軸,犬牙相舉這些天柱到底是什麼,就不多說了(2)利用地脈和水脈支持的空間如果說天地之柱支持的世界,在於這天柱的道,非一般真人能造化,那利用地脈和水脈的能量再造化,就是許多真人能接受的模型了——雖然說如此,但是還必須以陰陽五行的道力來支持整個空間這種空間實際上最多,其實十大洞天不算,三十六小洞天,大部分是這類地脈是大地能量,與人命運之盛衰通連一體、息息相關,水脈其實也是其中一種,在真人眼中,有形有色,宛然活體,又延伸到四海這些能量經過五行轉化,而支持空間的存在早期上清系經典《紫陽真人內傳》。其云:「天無謂之空,山無謂之洞,人無謂之房也。山腹中空虛,是謂洞庭;人頭中空虛,是謂洞房。是以真人處天處山處人,入無間,以黍米容蓬萊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載焉。」讀之心領神會,非過來人不能識之這些地中洞天的名稱:王屋、委羽、西城、西玄、青城、赤城、羅浮、句曲、林屋、括蒼、崑崙、蓬萊、瀛州、方丈、滄浪、白山、八停……至於五嶽及諸名山,也皆有洞室,但這是以後的事,裡面奧妙涉及到道家根源和戰爭,不給予具體解釋三十六洞天,按照真人力量和依託力量,延伸出去的洞天,規模大小不一,但是有點必須明白,這類空間,和現實世界的土地,並不完全相同比如說,岱宗之洞,周回三千里,名曰三宮空洞之天,這三千里之地,到底是三千里長寬呢?還是指面積呢?我們再看,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滌玄蓋之天,周回四百里。內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司校災福之所,姜真人主之,與華陽、林屋,邃道暗通。按照我的觀點,其實這些空間,就相當於一個小型天地,面積有大有小,小者百里,大者千里而且這些洞天,並不完全和世隔離——山嵬嵬而草木生,鳥獸蕃之而財用殖,四方無私出雲雨,以通天地之間,陰陽和合,雨露之澤,萬物以成,百姓以饗,此洞天之功也就是說,洞天之所在,必有福地生焉;福地之所在,卻不必有洞天。這句話只有實際操作者才會全數明白,具體不解釋福地呢?與洞天就有些不同,簡單的說,洞天無論出發點是什麼,但是內部是兼有天地日月,自成一方,而福地不然。它們雖有密切聯繫,然而起初卻分屬兩個不同的系統。最簡單的說法就是,福地才是我們大部分小說里的「充滿靈氣的山脈」嚴格的說,其實大家都很知道一種最低級的福地,就是通過堪輿風水術,以陰陽五行立論,以吉凶為取,包括陰宅陽宅,使之有利於居住者修道者在最終跳出三界,脫離五行束縛之前,還難以擺脫各種有形無形力量的束縛。因此早期道教,才特彆強調地域(福地)對修道者獲取成功的重要影響。道經《南嶽九真人傳》就說:修道者若非其地,如植五穀於砂石之間,則不能成矣。雖有升飛之骨,當得福地靈墟,爾後可以變化。雖累德以為土地,積功以為羽翼,苟非其所,魔壞其功,茲道無由成矣。意思就是,修道者,如果沒有福地,那就等於把莊稼種在石塊里,當然不能收穫,如果有了福地,就可以獲得福地的靈意,就算沒有修成,也可以變成土地神,積功上升並且福地還有屏蔽外邪入侵的功能,不可等閑視之,可見其對福地的重視。恩恩,在這裡提一下,十八水府,這其實也是河流力量的演化,就不多說了,一筆提過就可組成洞天世界自然環境的主要因素,自然是天地、日月、山川草木、水泉神禽。這些世界經過優化,當然非常美麗,常見的描述是:花木鮮秀,煙翠蔥籠,景色明媚,不可形狀。香風習習,使人神清氣爽,飄飄然有凌雲之意。清泉縈繞,甘美香甜。山川岩岫杳冥清麗。至於花木的種類,泉水的質色亦與人世迥異;樹則為玉樹琳碧,空青萬條;泉則為石髓金精,益壽延年。其氣候、溫度則為祥雲彌覆,常為長青之境,不溫不熱,永為四時之春——我想,論壇里見到這類世界應該不是少數吧!最低級的洞天,也曾有記載《仙經》云:嵩高山東南大岩下石孔,方圓一丈;西方北入五六里,有大室,高三十餘丈,周加圓三百步,自然明燭,相見如日月無異。中有十六仙人,雲月光童子,常在天台,時亦往來此中,人非有道,不得望見。這種洞天,其內部光彩,是采大天世界之日月精華,照此空內,月華主夜,日精主晝,形如日月之圓,飛在玄空之中,但是不但規模太小,而且世界也形成不了,只能算一種山寨版洞天世界的居民洞天既然是一個世界,那麼其中居住著何種居民呢?他們的生活及管理制度又是如何呢?這些問題很有意思。唐以前各種有關洞天福地文獻的載述來看,洞天世界居民的構成,依據洞天類型的不同而有分別。極少數,是避世洞天,陶潛的「桃花源」,就記載的很清楚了而絕大多數洞天都與道教的修行活動有關,並且也會接受一些靈魂作為居住者,但是這些居住者的接受條件,大部分是功德這些人,在生時,累積善行功德,或修道集神,或因為子孫誦經積德,善行庸播祖稱。這些人,不必去冥土,而可居住在洞天之中,並且可以修行《真誥》曾經記載這種累進位度(1)普通功德者,他們住在洞天,必須按照洞天法度而行事,並且修鍊,必須要一百四十年,才能進一步,獲得最低級的仙階,給仙人之使令也。(2)功德很多者,一開始就得最初仙階,一百四十年後,就可進補管仙吏之職(3)有些大功德者,一開始就可出入洞府堂寢,遊行神州之鄉,平時就是受學化形,濯景易氣,十二年,就可氣攝神魂,再有十五年,神來藏魄,再有二十年,就可太陰化形,再有四十年,平復如生人,還遊人間,再有五十年,位補仙官,再有六十年,得遊廣寒;再有百年,得入天宮這些晉陞制度是很嚴格。值得注意的是此洞天世界之仙人均有以男性為中心組織而成的家庭,且實行一夫多妻制——這和後世禁止婚姻的世傳道教完全不同至於洞天的空間時間系統,只有針對洞天居民,它才完全呈現自身,對外界來說,是不能等之如果要我評價一句,我只能說與君共游天地寬何問生死壽數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自了法師:生死心切有聲書 九】「攝耳諦聽」
※生死有命 富貴在天
※【總194】生死兩界與二元對立:泥淖和陷阱
※建文帝朱允文生死不明之後,他的兒子們結局如何?
※[轉] 三空算生死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