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反恐暗中較勁開啟「冷戰」新模式
自從俄羅斯在2015年9月30日出動多架戰機,持續發起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等武裝力量軍事打擊行動,以美國不希望的方式,主動介入由美國主導的反恐戰爭開始,標誌著美蘇曾經的冷戰或以新模式再次發酵。
美國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美國是冷戰思維的發明者和策源地,也是冷戰思維的最大受益者。二戰後,美國無論是經濟實力、軍事力量還是政治影響都是舉世無雙的。雄厚的實力使美國領導人的政治野心極大膨脹,認為實現「美國治下的和平」的美國世紀已經到來,聲稱「決心擔當起領導世界的責任」。二戰後,蘇聯作為政治、軍事強國在歐洲的崛起使歐洲國際形勢發生了不同於戰前的重大變化。這對於妄想稱霸世界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嚴重障礙。對此,美國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杜魯門上台後,加緊推行稱霸全球的計劃,他擯棄了羅斯福「大國合作」的和平緩進戰略,利用戰爭中膨脹起來的經濟、軍事實力和對核武器的壟斷地位,企圖把介於美蘇之間的廣大中間地帶控制在自己手裡,於是杜魯門政府制定了遏制蘇聯的冷戰政策。
為了遏制蘇聯,美國統治集團有意識地製造了蘇聯利用共產主義進行擴張的輿論。1946年2月22日,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向美國國務院發去一份長達8000字的電報,對戰後蘇聯的軍事政治理論、意圖、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國應採取的對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議。凱南斷言,蘇聯無視「理智的邏輯」,卻對「武力的邏輯」十分敏感,如果美國擁有足夠的實力,並且表明準備隨時動用的話,那麼用不著真的動武便可遏制住蘇聯,甚至迫使蘇聯退卻。不久,凱南在電報的基礎上又寫了一篇分析蘇聯主權以及美國應採取的政策的文章,並以《蘇聯行為的根源》為題發表。這篇文章進一步分析了電報中的觀點,指出美國必須「把蘇聯看作是對手,而不是夥伴」,必須靈活而警惕地運用對抗力量加以遏制,最終導致蘇維埃政權的瓦解或逐步趨於軟化。這樣,凱南為杜魯門政府提供了一整套所謂遏制蘇聯的戰略,這套戰略很快就成為美國對蘇政策的指導方針。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富爾頓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攻擊蘇聯奉行擴張政策,威脅歐洲和世界和平。他危言聳聽地指出:「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的里亞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他呼籲英美結成聯盟,使雙方的軍事力量、道義力量和其他物質力量聯合起來,有效地遏制鐵幕後面蘇聯的擴張。丘吉爾的演說是美國準備發動對蘇冷戰的信號。與此同時,美國內部也加緊研究應對蘇聯的長遠方案。1946年9月24日,杜魯門的白宮主力克里福德提出了長達50頁的《美國對蘇聯關係》的報告。這是美國政府內部全面分析美蘇關係,確定對蘇方針的重要文件。報告提出的對蘇方針的著眼點,實際上是在反對蘇聯擴張的旗號下控制處於美蘇之間的廣大中間地帶。
1946年3月,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
經過1年多的戰略和輿論準備,杜魯門政府認為公開發動對蘇冷戰的實機已成熟。1947年2月,英國因經濟困難和鎮壓希臘革命的失敗,決定3月底從希臘撤軍,停止向希臘、土耳其提供經濟、軍事援助。英國政府照會美國,強調這兩個國家軍事上和戰略上的重要性,希望美國挑起這副擔子。美國利用這個機會大力渲染希土危機的嚴重性,乘機拋出了醞釀已久的遏制蘇聯、稱霸世界的綱領。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讀了一篇咨文,聲稱希土危機表明「自由世界」受到「極權主義」擴展的威脅,美國的安全也受到危害,要求國會授權向希臘、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援助,並派文職和軍職人員前往兩國參與「重建」。這一咨文在國內外引起巨大震動,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是處於頂峰時期的美國遏制蘇聯、獨霸世界的全球擴張主義,他把美國政府內部醞釀已久的遏制戰略作為基本國策公諸於眾。美國用援助盟友、遏制蘇聯代替了大國合作和集體安全,從而使美蘇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即由盟友變成了敵人。此後,由於美國堅定不移地奉行對蘇冷戰政策,美蘇之間和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較量不斷,最終直接導致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全面崩潰,實現了冷戰思維理論家凱南所預期的目標。冷戰思維讓美國及其陣營嘗到了甜頭,已成為美國政客根深蒂固的執政理念和其鞏固霸權主義的指導思想。
美國對俄羅斯步步緊逼進入21世紀以來,面對不斷強大的俄羅斯,美國人在冷戰思維的指導下,加緊從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對俄羅斯進行戰略打壓、圍堵,企圖使俄羅斯變成第二個垮台的蘇聯。
在俄羅斯西面,利用北約東擴、烏克蘭「顏色革命」等手段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將軍事力量直接部署到俄羅斯家門口,威脅俄羅斯國家安全;在俄羅斯東面,與日本組成美日同盟軍事力量,威脅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遠東軍事基地,干擾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在俄羅斯南面,即中東地區大搞「顏色革命」,製造動蕩和混亂,搞亂和搞垮伊拉克、利比亞、埃及、敘利亞等與俄羅斯友好的國家,扶持這些國家的親美親西方勢力執政,形成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嚴重削弱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美國之所以主導所謂的「敘利亞反恐行動」,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幫助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推翻巴沙爾政權,其次才是打擊「伊期蘭國」等極端勢力。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碩果僅存」的政治盟友,如果任由美國及西方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勢力坐大,甚至奪取政權上台主宰敘利亞的未來,勢必將出現一個反俄親美的政權。界時,俄羅斯在中東的政治盟友與戰略利益將蕩然無存,這是俄羅斯不願意看到的。
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與外部勢力的長期準備有很大關係
馬航MH17空難事件發生後,美國攜手歐洲一口咬定是俄羅斯製造了馬航MH17空難事件,提出加大對俄羅斯制裁。與以往美歐的制裁措施相比,這一階段的制裁明顯升級加碼,由對俄羅斯政經人物、企業的限制擴大至部門、產業和技術的限制,金融領域的制裁從凍結賬戶升級為限制融資,軍事領域實行全面武器禁運和軍民兩用技術出口限制,並將打擊範圍擴大至貿易以及俄羅斯的核心產業——能源。為在最後一刻促使歐盟下決心,加大對俄羅斯制裁力度,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自出馬,與法國總統、德國總理、英國首相和義大利總理舉行電話會議。軟硬兼施之下,一份美歐協同度最高、被視為「冷戰結束以來對俄羅斯最為嚴厲的制裁方案」終於出台。自美歐對俄羅斯開打制裁戰以來,由於對國際資本市場和對歐貿易的高度依賴,俄羅斯經濟已遭受資本外逃、盧布貶值、信用評級下滑、增長預期下降等多重負面影響。根據俄羅斯央行公布的數據,2015年上半年已有高達450億美元資金逃離本土,相當於2014年全年的總和。在美國宣布新制裁措施的第2天,俄羅斯股票指數暴跌2.9%,盧布貶值超過1.1%。預計2015年俄羅斯經濟產值將損失1.5%。從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來看,儘管美歐制裁措施短期內不致於產生災難性後果,但國際資本來源的逐漸枯竭、國際技術合作的停頓、經濟環境的持續惡化顯然對其發展具有長期性的不良影響。
俄羅斯認識到從經濟上與美國對抗並不是明智的選擇,只有從軍事上加劇安全緊張形勢作為反制措施,方能有效應對美歐制裁。
敘利亞將是俄美「冷戰」主戰場俄羅斯高調派出空軍打擊「伊斯蘭國」,暗中幫助敘利亞政府軍打擊反對派武裝,主要目的就是打破美國及其盟國在中東方向對俄的戰略圍堵。近些年,以美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敘利亞大搞反恐戰爭,名為「反恐」,實為在敘利亞製造動蕩和混亂,最終目的就是搞垮與俄羅斯親近的巴沙爾政權,從而將俄羅斯勢力連同經濟利益一同逐出中東。
敘利亞在武器裝備上一直依賴俄羅斯,是俄羅斯的第三大武器買主,出於支撐國內戰爭需要,敘利亞政府儘管財力有限,但是仍與俄方簽訂了近4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俄羅斯在敘利亞也有大規模投資,主要包括200億美元的油氣投資項目,如果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垮台,這些項目和各種協議自然作廢。
另外,敘利亞的塔拉圖斯港是俄羅斯在獨聯體國家以外僅存的軍事基地,自俄羅斯海軍決定恢復遠洋例行戰略巡航以來,一直在對塔拉圖斯港進行現代化改造,力圖將其打造成能夠保障俄羅斯海軍獨立艦船和艦艇編隊駐泊的現代化基地,戰略意義重大。顯然,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利益的重要戰略支撐。俄羅斯只有巧借反恐之名,行保衛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之實,才能保住敘利亞這個政治盟友,保住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略利益。
敘利亞難民湧入歐洲,給歐洲社會帶來沉重壓力
俄羅斯與美國在敘利亞暗中較勁也是基於轉移烏克蘭危機的戰略考量。烏克蘭問題已折磨俄羅斯近兩年,雖還沒有將俄羅斯拖垮,但已經嚴重影響俄羅斯經濟,並影響到俄羅斯的軍事投入。美國、歐盟頻頻以烏克蘭問題向俄羅斯施壓,按這種趨勢,俄羅斯有被拖入不可自拔泥潭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急需將烏克蘭這個非常重要的矛盾焦點從俄羅斯旁邊轉移走。要轉移烏克蘭危機,就得在其他方面給美國製造出更大的問題。換句話說,俄羅斯需要在中東拿到和美國、歐盟談判的籌碼,然後才能將烏克蘭問題的矛盾交換走。基於這種需要,俄羅斯採取了快速出兵敘利亞的策略。
此次中東北非難民危機,表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擊極端組織不力。美國巧借「反恐」和「保護人權」為名,愚弄國際輿論,打擊恐怖分子是假,企圖借恐怖分子之手推翻巴沙爾政權是真。自美國主導的敘利亞「反恐行動」1年以來,戰果出乎人們意料,並不像美國吹噓的那樣,反而「伊斯蘭國」越戰越強,地盤和隊伍不斷壯大。美國「越反越恐」的形勢更加嚴重,還加劇了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上百萬的敘利亞難民湧向歐洲,形成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長此以往,歐洲將陷入長期動蕩不安之中。而這完全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到處插手別國內政引發的惡果。另外,「伊斯蘭國」有近千名來自俄羅斯高加索地區的恐怖分子,這些人不除掉,日後必將成為俄羅斯的心腹大患。出兵敘利亞可達成多種作戰企圖。俄羅斯利用美國打擊極端組織不力的短板,另闢蹊徑,組成四國聯盟,以不同於美國的方式主導敘利亞反恐行動,顯然是叫板美國。
2015年10月20日,敘利亞總統訪問俄羅斯
結 語
從近日俄羅斯空襲並摧毀數十個恐怖分子軍火庫、油料庫、指揮通訊所等戰果看,俄羅斯在敘利亞合法政府的配合下,很有可能扭轉敘利亞戰局,真正重創「伊斯蘭國」。只要打擊極端組織和恐怖分子卓有成效,自然會被世界所認可,使俄羅斯在新的「角力場」中率先拿下一籌,但這必然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美國如何扳回頹勢?俄羅斯如何守住成果?這場在敘利亞的「暗戰」仍將攪動世界。
推薦閱讀:
※渦蟲:具有再生能力的模式生物
※互聯網之思考三 模式的變革
※全球市場啟動避險模式 投行:3成投資者計劃減持
※文豪+名媛,民國傳奇伉儷標配模式|都不是一般人
※中國養老模式與優化路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