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由《家譜寶卷》抄本殘頁說寶卷

  偶見《家譜寶卷》殘頁,鈔本,白棉紙,經折裝,每摺紙高27.5厘米、寬13.8厘米,7行,行22字,從紙墨字體看,當為清中前期抄本。是本為明末龍天教(白蓮教支派,創於明嘉靖間,流傳於河北西南部,入清以後,湮沒無聞。)經義,僅以抄本形式在教內少數人中傳承,加之康熙後嚴厲追索銷毀,留存極少。

  據載,現存《家譜寶卷後部》(殘本),寫於崇禎十七年(1844)二三月間,為號召當時活動於真定、平山一帶徒眾,歸附李自成義軍進攻北京之宣傳品。除宣講一般教義外,還講述明末社會動蕩之象,乃至歸附後的組織紀律、部署路線等。

  寶卷源淵於唐佛教之俗講。宋代,原集中於寺院、廟會中的說唱文藝形式大多轉移到勾欄瓦子中演唱,但佛教寺院中仍保存俗講。

  寶卷之名出現於元末明初。現存最早寶卷為北元宣光三年(洪武五年,1372)蒙古脫脫氏抄寫施捨《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

  明前期為佛教世俗寶捲髮展時期,流傳寶卷沿襲佛教俗講傳統,分為講經和說因緣故事兩大類。明代中葉至清康熙間,為民間宗教寶捲髮展時期。演唱寶卷被稱作「宣卷」。

  明成化、正德間,羅清創無為教(又稱羅教)及此後興起之民間宗教均以寶卷為佈道書。多為宣講教義、修持方式和宗教活動儀規,亦有改編神道故事和民間傳說故事者。

  康熙後,對民間宗教寶卷嚴加追索,使其發展受到遏制。而此時宣卷遍及南北,成為民眾教化娛樂活動。其流傳區域,南方集中於江浙兩省吳語方言區,北方則散佈於山東、河北、山西及甘肅等地。

清末民初,為民間寶捲髮展鼎盛時期。江浙一帶,宣捲成為僅次於彈詞的民間說唱文藝形式。北方諸省民間宣卷稱為「念卷」,不若江浙宣卷之普及,主要為農村中一些識字的「先生」抄卷,並為民眾「念卷」。此時民間寶卷,除一些用於信仰活動的祝禱儀式寶卷及勸世文寶卷外,絕大部分為文學故事寶卷,包括神道故事、民間傳說、俗文學傳統故事和時事傳聞等,尚有一些源於民歌俗曲的「小卷」。

寶卷之別稱,有科儀、寶懺、科,經、真經、妙經、寶經,寶傳、傳,古典(或作「故典」)、古迹、妙典,偈、偈文,用於某些特殊寶卷,或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使用。

寶卷之收藏,始於一九二○年代。顧頡剛、鄭振鐸、向達等學者發現寶卷同敦煌俗文學及明清民間宗教關係密切,始搜集研究。後,馬隅卿、杜穎陶、傅惜華、趙景深、惲楚材、譚正璧、胡士瑩、李世瑜等均有入藏。除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劉半農、李家瑞主持下,大量搜集俗曲唱本等俗文學資料,其中亦有五、六十種寶卷,即今台灣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之藏。

  海外收藏中國寶卷,始於近代來華傳教士,以之為了解中國民間宗教和信仰之資料。大量收集則在一九三○年代末和一九四○年代,主要集中於日本,總數約200餘種,藏於澤田瑞穗、倉田淳之助、大淵忍爾及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國會圖書館等處。法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亦有零星收藏。海外收藏總括近250種,絕大部分為印本。
推薦閱讀:

家譜的體例(四)
王氏家譜序
家譜的體例(六)
聖經里的人類家譜
努爾哈赤家譜(三)皇后葉赫那拉氏

TAG:家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