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六國,古都之旅遊1

分享到

奧地利航空班機

分享到

維也納機場

分享到

轉乘奧地利航空公司799航班,飛往保加利亞索非亞機場

分享到

索非亞機場(保加利亞語:Летище София,LetishteSofiya)位於保加利亞的索菲亞以東5公里,是索菲亞的主要機場。

分享到

23:40 終於上床就寢

分享到

索非亞的早晨

分享到

索非亞下榻之處

有賭場的酒店

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130萬人口

維托沙山,位於索非亞以南8 —12公里處,史料記載,它最早稱「斯科帕爾」,意為「峭山」。保加利亞獨立後,改名為「維托沙」,總面積278平方公里。「黑峰」為最高峰,2285米,因終年搏擊天際烏雲而得名。古代這裡為橡樹茂密、人跡罕見的山區,十七世紀開始開發,1934年,被闢為公園。今已修建為休閑度假的基地,山上有多處旅館,林間便道四通八達,有兩條通往山頂的公路和兩條高空纜車線。冬季這裡又成為巨大的滑雪運動場。山北坡,有稱為「馬蹄」的勝景,峭壁上有形似馬蹄的山崖,晴天,站在「馬蹄」向北眺望,索非亞市容一覽無餘。山上還有一處奇景,即一條泥石流形成的「石河」,從山頂直瀉山腰,石河由渾圓巨石堆積而成,石下泉水潺潺,清絕悅耳。相傳,很早以前,有人在此淘金,所以「石河」也稱「金橋」。

維托沙山

里拉修道院,位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以南約60公里處。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里拉修道院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鸛巢揚名於世

里拉修道院

里拉修道院是保加利亞著名的古修道院,是巴爾幹半島最大的修道院,位於巴爾幹半島最高山峰里拉山的里奧斯卡山谷中。這座新拜占庭建築始建於公元 10 世紀中期,是由隱士聖胡安·德里拉建造的,當時這裡還曾是巴爾幹國家第二個修士團的大本營。修道院原先建在保加利亞第一位聖徒里奧斯基居住過的山洞附近,13世紀—14世紀遷至現址。公元14世紀初期,里拉修道院毀於地震。後來修道院得到重建,並修築了堅固的城堡。最近一次重建是在 1834~1860 年間。在它的裡面至今仍保存著中世紀修道院的遺迹和聖胡安·德里拉的紀念物。1983 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里奧斯卡山

整個建築都在一條溪流之上,海拔 1200 米,佔地 8800 平方米,很像中世紀的城堡,布局嚴謹。保加利亞里拉修道院的修道士最盛時上萬人,後來幾百人。現在裡面只有8個修道士。半圓形的 4 層樓又分為東西南北四部分,共有 300 多個房間,過去曾經同時供上萬名朝聖者在此住宿,其中突出的是北側的廚房,煙囪高 22米。而柱廊為文藝復興式。

如今的里拉修道院是建築、藝術、宗教、教育的中心。它由 11座建於不同時期的教堂、20座建於14世紀—19世紀的住宅樓、防禦塔和一座半圓形的 4 層樓所組成。其中最早的建築是1335年修造的防禦塔,塔高22米(一說25米),分為5層,全部由紅磚和石頭砌成。塔的窗戶很窄,塔身有無數射擊孔。塔的最高一層是私人祈禱室,室內用表現耶穌幻化場景的繪畫裝飾,還有其他富麗堂皇的16 世紀壁畫。塔頂平坦,四周有近似掩體的雉堞。該塔的一部分曾在土耳其入侵時被大炮轟壞。

建於1834~1837 年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坐落在里拉修道院的中央,內有 3座大殿;兩個唱詩台分列兩側,上方為 3 個穹頂,外面有柱廊環繞,十分壯觀。

里拉修道院幾個世紀以來,作為保加利亞文藝復興式建築的傑作和保加利亞人民的「民族精神的堡壘」,里拉修道院一直都是該國最重要的修道院,在這裡甚至還曾興起過一個著名的文學流派。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它又成了民族的象徵。土耳其人入侵時,修道院曾三次被焚,但保加利亞各地的居民向這裡運送了大量的石塊、木材、灰漿等建築材料,開始修道院的恢復工作。不久,里拉修道院又重現昔日的風姿,成為保加利亞文藝復興式建築的傑作。通過這座修道院,保加利亞人民頑強地抵禦了外族的奴化政策,將自己民族旗幟保存下來。

晚9點,上鎖關門,常有警衛保安人員20名

聖母降生教堂。

僧房

索非亞

奧斯曼帝國時期建造的教堂,沒有窗戶

希爾頓酒店後面的聖喬治教堂

索非亞最古老的教堂,建於公元4世紀

國會大廈

保加利亞考古學博物館

故宮。美術館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內部撮影禁止

午後去保加利亞三大古都之一大特爾諾沃。途中到Arubanashi村觀光

大特爾諾沃是保加利亞最早的人類聚居地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起有人類足跡。公元12至14世紀,大特爾諾沃迅速發展成保加利亞最堅強的要塞,是帝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14世紀當拜占庭帝國開始衰落,特爾諾沃以其在巴爾幹半島和斯拉夫世界顯著的文化影響自居為第三羅馬。此後200年,該城繼續發展。1393年,大特爾諾沃經過3個月的圍攻後被奧斯曼帝國佔領,保加利亞的城鎮、鄉村、修道院和教堂很多都付諸一炬。1598年和1686年在大特爾諾沃(中時紀時被稱為特爾諾夫格勒,Търновград)曾兩度暴發反對奧斯曼帝國的起義,但都以失敗告終。特爾諾夫格勒連同今天保加利亞的其他地區一直受奧斯曼帝國統治至19世紀,當時民族和文化的認同感在他們之中形成了一股正在強化的抵抗勢力。1875和1876年該城兩度發生起義,要求建立獨立的保加利亞教會。1876年4月23日發生的四月起義標誌著土耳其統治的結束,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在不久後暴發。1877年7月7日,俄國將軍古爾科解放大特爾諾沃,正式結束奧斯曼帝國長達480年的統治。1878年《柏林條約》簽訂,保加利亞大公國在多瑙河和老山山脈之間建立,其首都即為大特爾諾沃。1879年4月17日,在大特爾諾沃召開的第一屆國民議會通國了該國首部憲法,決定把國會遷到索非亞,索非亞至今仍是保加利亞的首都。1908年10月5日,斐迪南一世在大特爾諾沃宣布保加利亞完全獨立。

去查雷維茨山上的皇宮

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交界的魯塞

國境

1952~1954年建造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友好大橋

跨多瑙河的國境橋

下一目標是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布加勒斯特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語:Bucure?ti),羅馬尼亞首都,位於羅馬尼亞東南部,瓦拉幾亞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維察河畔。面積約228平方公里,人口近200萬。它是羅馬尼亞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據歷史記載,該市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459年,布加勒斯特成為羅馬尼亞要塞,1574年發展成為城市,1659年起成為瓦拉幾亞公國首都。1862年成為統一的羅馬尼亞國家首都。1877年5月9日羅馬尼亞在此宣布獨立。此後,經濟不斷發展,成為羅馬尼亞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該市行政劃分為六個區,設市長一名,各區區長一名,均由市民選舉產生。

布加勒斯特,在羅馬尼亞語中音為「布庫爾什蒂」,意為「歡樂之城」(「布庫爾」是歡樂的意思)。相傳在13世紀,有一個名叫布庫爾的牧羊人從邊遠山區趕著羊群來到登博維察河邊,發現這裡水草肥美,氣候溫和,因而定居下來。此後,來此定居的人逐漸增多,商業貿易也日益興隆,這塊定居地逐漸發展成為城鎮。

布加勒斯特市內建有6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以格·格奧爾基綜合技術學院(1819年)和布加勒斯特大學(1864年)最為重要。其他文化設施包括科學院圖書館、國家中央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布加勒斯特城市歷史博物館、國家藝術博物館、村莊博物館以及國家劇院和國家歌劇舞劇院等19座劇場,城市每三年舉辦一屆「埃奈斯庫國際音樂節」。市內有一座消防博物館,由堡壘式的6層火警瞭望塔改建而成,別具風姿。市內最大的體育場「八月二十三日」體育場可容納10萬人。市內公園和街心花園的總面積達3500公頃。著名的公園包括:有100多年歷史、環湖建立的齊什米吉烏公園,有安放著已故國家領導人陵墓的自由公園,有引種世界各地名花異草的植物園和青年公園等。坐落於湖濱地帶的文化休憩公園裡,有羅馬尼亞和外國的大作家、作曲家和畫家的胸像,還設有露天劇場、運動場和兒童樂園等。

羅馬尼亞大國民議會宮

坐落在市中心的一個小山坡上,十九世紀這裡曾是「公眾議會」會址。在通往文化休憩公園的廣場上,豎立著古老的凱旋門(ArculdeTriumf),它由著名建築師彼特安東尼斯庫建造。它外形類似法國的凱旋門,起初只是一座木製小拱門,為紀念一戰勝利而建。1930年,羅馬尼亞雕刻家將之改為石頭結構。羅馬尼亞雅典廳建於19世紀80年代,著名音樂家喬治埃內斯庫1898年首次在這裡指揮樂隊演奏,後來它成為國家「喬治埃內斯庫」交響樂隊和世界知名樂隊的演齣劇場。 族長大教堂


推薦閱讀:

【古都說典】 「紫氣」為何從「東來」
中國「十大歷史古都」,哪個省的古都最多?
六朝古都金陵魂
安陽是故鄉:這些千古奇人都曾結緣歷史文化名城
洛陽是九朝古都,到底是哪九朝

TAG:旅遊 | 東歐 | 古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