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古城」十步一景的抱陽山
抱陽山位於滿城縣城西偏南5.5公里的抱陽村北,坐北向南呈半圓形,中間主峰海拔361.5米,似巨人盤坐欲抱太陽,故名抱陽山。山內「氣暖山無雪,天寒樹未秋」,草木蔥蘢,花香四溢,又名花陽山。山上有八景,山腰的「一畝石」,磐如砥,約畝許故名。相傳古代一道士與蜘蛛仙對弈,一樵夫觀棋,渴飲山泉,大醉成仙,又名醉仙石。一畝石北側的「百步廊」壁如刀削,頂如華蓋。古詩云:「山骨何年劈作廊,鬼工直欲逼阿房。白雲歸壑秋含雨,明月窺岩晚帶霜」。百步廊東側峭壁上鑲嵌「明珠窩」,傳一蜘蛛在此修鍊成仙得名。又傳古代一道士與龍仙弈棋,時天大旱,道士請龍仙搭救一帶百姓,龍仙也為難,因玉帝懲戒這一帶,不準降雨。在道士的懇求下,龍仙動了惻隱之心,惜無水引,道士將墨盒裡的墨水滴給龍仙,龍仙作起雨來,滿城大地普降墨雨,乾旱解除了,但得罪了玉皇大帝,玉帝派神兵天將捉拿龍仙,龍仙躲到「明珠窩」內,一個劈雷擊中了明珠窩,將明珠窩劈下半個,龍仙也死了,至今明珠窩成個半圓形。人們為紀念搭救百姓的龍仙,為他建廟,並舉辦廟會,以示紀念。
抱陽山風景
百步廊懸崖上生一古檀,檀頂有一巨石,名托山樹,古樹已朽,幼樹虯蒼。托山樹南側有石階30餘級。聳立如梯,盤旋而上達山頂,名「上天梯」。一畝石南側右行有「滴水塘」,又名「乳泉洞」,似兩乳溢奶,滴水成塘,久旱不枯,傳有兩條青龍居此。天旱時,農民於此取水祈雨。壁上古碑詩云:「滴水窅成塘,日月不相照。何處聞鳴琴,無弦彌入妙」。古詩讚曰:「何人手鑿石室漏,萬古清泉滴不幹。洞口陰雲長欲雨,潭中疑有老龍蟠」。山頂之南有「出雲洞」(又稱牛角洞),洞中常年滴水,時有雲霧湧出故名,為滿城八景之一的「龍洞雲封」。沿一畝石小徑到讀書堂,壁刻篆書「大唐張燕公讀書處」。山頂有隋朝大業八年(612)建的寶教院,唐張說增修,改名聖教寺,為張說讀書處,又名讀書堂。宋景德年間(1004~1007),大名路總管邢仲良父子復建為繼志庵,為其父子讀書處。山上原有隋開皇中(581~600)始至唐大曆中(766~779)建成的定慧寺,左有精舍,上有寶坊。另有華嚴庵、朝陽庵及清康熙年間建的至喜亭等。清代有僧尼百餘人,1937年「七七」事變前,尚有聖教寺、繼志庵、定慧寺、華嚴寺等寺院,日軍侵華後,蕩然無存。1996年以來,在山腳建定慧寺、藥王廟、觀音廟、龍王廟。在山腰建華嚴寺、奶奶廟,華嚴寺佔地約三畝,有僧一名,藥王廟有僧一名。定慧寺佔地約十畝,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房,西跨院為僧舍,常住僧四人,往來者多至十人。
抱陽山風景
山下柿林如海,桃李繽紛,沃野無垠。「紅圍老圃桃千樹,綠繞孤村水一灣」。青山碧樹渾然一體。
百步廊南端建有黃甫俊烈士紀念碑亭和抗戰四周年紀念碑。山下建有抱陽山烈士陵園,青松翠柏,莊嚴肅穆。
推薦閱讀:
※【轉帖】行攝以約 | 千年古城之下,所見皆傳奇!
※湘西邊上最委屈的一個古城,美到驚艷就是不出名
※聊昌圖四面城古城遺址
※消防車無法到達的偏遠老城古城的火災如何防範?一旦起火怎樣撲救效率最高?
※鳳凰古城
TAG: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