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醫五臟之脾:倉廩之官
脾位於中焦,在膈下偏左,在古醫籍中記載,脾的形態如鐮刀一般。脾與胃同居中焦,是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井輸布其精微的主要臟器。正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故被稱為「倉廩之官」。脾主運化,人身氣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賴於脾胃的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氣主升,具有運化水谷、水濕之功,並能統攝血液,是消化系統的主要臟腑之一。其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脾與胃的經脈相互屬絡,形成表裡關係。脾居腹中,為陰中之至陰,通於土氣。
在臨床上,消化系統的疾患,大多從脾胃論冶,其他如水濕、痰飲、氣不攝血等症,也因與牌的運化功能有關而多從脾論治。
(一)牌的主要生理功能與特性
1.脾主運化 脾主運化就是消化飲食水谷,變化成為精微物質並將其運輸、布散到全身,它對於氣血的生成起著主要的作用,故稱脾是氣血生化之源。
脾主運化,還包括運化水濕,即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布散和排泄起著重要的作用,說明脾在調節水液代謝、維持水液代謝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脾的運化水濕功能,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水液攝入到體內後,需經過脾的運化轉輸,氣化成為津液,並且向上輸佈於肺,通過心肺而布達到周身的臟腑器官,發揮其濡養、滋潤作用,二是將全身各組織器官利用後的多餘水液,及時地輸送到如肺、腎、膀胱、皮毛等相應的器官,變成汗和尿液被排出體外。因此,在水液代謝的全部過程中,脾都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促進水液的環流和排泄。如各種原因影響了脾的輸布水谷精微的功能時,即會因津液失運而釀濕、生痰、成飲、成腫,這也就是脾虛生濕、脾虛生痰(脾為生痰之碌源),脾虛泄瀉,脾虛水腫等症的發病原理.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由於脾主運化功能對整個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脾為後天之本,故在防病和養生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金元時代著名「朴土派」醫家李東垣,在其《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注意飲食營養,而且更要注意飲食宣忌,避免饑飽失常,善於保護脾胃。
2.脾主統血 統,是統攝、控制的意思。脾統血,是指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而且還有統攝血液,使血液正常地循行於脈中而不外溢的功能。由於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的運化功能強健,則人體的氣血充盈,既能生血,也能攝血,使生成之血在脈管內運行,不致溢出脈外。脾統血與「氣能攝血」生理上的意義基本相同。在病理上,由於脾失健運而致氣血虛弱,不能統攝血液而導致出血者,稱為「脾不統血』,從其出血的發生原理來說,也與「氣不攝血」相同,但在習慣上,多把氣虛所致的便血、尿血、皮下出血和心脾兩虛所致的崩漏,稱為「脾不統血」。這種出血的特點是:出血時間較長,血的顏色淺淡,出血多在身體下部等。對此,臨床常採用補脾益氣、引血歸經的方法治療。
3.脾氣主升 所謂「升」,即上升、向上輸送之意。脾氣主升,即脾氣的功能特點,不僅是消化食物,還包括吸收和輸布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水液。脾的這種輸布作用,以向上升騰為主,主要是向上輸送到心肺,所以有「脾主升」之說。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脾主升清。所謂「清」者,是指水谷精微營養物質,而「升清」即指水谷精微物質的向上升發、布散。水谷入胃後,經過脾,胃和小腸等消化後化生的精微物質,要在脾的升清作用下,向上輸送於肺,並通過心肺的作用,布散到周身各處。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則全身的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得到足夠的營養物質,功能活動才能保持強健。若脾的升清作用失職,則會「清竅失養」而出現頭暈、目眩等癥狀。若清陽不升,清濁不分,濁陰下注,可發為遺精、帶下、腹脹、腹瀉;若久泄不愈,又常伴有身倦無力、氣短、懶言等症。
二是維持人體各內髒的正常位置。中醫學認為,人體的臟腑,在體內都有固定的位置,如胃位於上腹胃院部,腎位於兩側腰部,子宮位於下腹部等。而臟腑之所以能固定在一定的部位,要散賴脾氣主升的生理作用。因為,支持和固定這些內髒的肌肉、韌帶、筋膜等,要依靠脾主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養,才能強健有力。若脾氣不升,反而下陷,韌帶、肌肉鬆弛,失去對內髒的牽引作用,則可出現胃、腎,子宮等內髒的位置下移,或脫肛,滑泄等。現代實驗方法也證明,人體內髒的下垂與脾虛的程度成正比,對人體內髒的下垂,或脫肛,滑泄等病變,常用補中益氣湯,以補中益氣,兼以升提,冶療效果良好.
4.脾主肌肉、四肢 脾主肌肉是指脾能維持肌肉的正常功能。由於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要依賴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來濡養。脾之所以能維持肌內的正常功能,是和脾主運化的功能分不開的。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和津液,以化生氣血,#將其輸送布散到全身各處的肌肉中去,以供應肌肉的營養,保持肌肉活動的充足能量,使肌肉發達豐滿,壯實有力。因此,脾胃健運,全身的營養充沛,是肌肉牡實、四肢活動有力的一個重要條件反之,則肌肉瘦削,四肢無力,甚則發生瘦弱不用等症,而此時的治療,也可根據「脾主肌肉」這一理論,從健脾益氣人手,往往能改善身體虛弱狀態,取得滿意效果。
四肢,相對軀幹而言,是人體之末,故稱為「四末」,四肢的活動與肌肉的強弱也有密切的關係。四肢也需要脾氣輸送的水谷精微以營養,才能維持其正常生理活動。所以,脾氣健運,營養物質充足,則四肢肌肉豐滿,活動輕勁而有力。若脾氣虛弱,運化功能失職,四肢肌肉失養,則肌肉痿軟,四肢無力,甚則產生痿證。
5.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脾開竅於口,反映了脾胃運化功能與食慾、口味等的關係。人的飲食、口味等與脾的運化功能有關。若脾氣健運,則食慾旺盛,口味正常,反之,若脾胃有病,則容易反映出食慾的改變和口味的異常,如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濕困脾氣,則可出現口甜、口黏的感黨。
另外,唇,《難經》日「扉門」。《素問》日:「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口唇的色澤反映了氣血的盛衰,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唇為脾之外華所在。脾主肌肉,為氣血化生之源,口唇亦由肌肉所組成。因此,口唇的色澤不但是全身氣血盛衰的反映,又與脾運化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關係。脾失健運,氣血旺盛,則口唇紅潤,有光澤。若脾虛不運,氣血不足,則唇淡白不澤,或者萎黃。
6.脾在志為思 思,即思考、思慮,是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一種狀態,以五志分屬五臟來說,脾之志表現為思的情志。正常的思考問題,對機體的生理活動並無不良影響,若考慮問題,過度思慮或所思不遂,則可影響機體生理活動,主要是影響氣機調暢,出現鬱結不暢的情志,有「思則氣結」之說。思為脾志,氣機不暢,脾氣鬱結而不升,影響脾的運化升清和化生氣血的功能。初則不思飲食,脘腹脹悶,甚則出現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失眠健忘等心脾兩虛之證。思雖為脾之志,亦與心主神明有關,如《類經·疾病類》:「思動於心則脾應」。
7.脾在液為涎 涎為口津,唾液中較清稀的稱作涎,俗稱「口水」,為腮腺所分泌,它具有保護口腔黏膜,潤澤口腔,將咀嚼的食物潤軟便於吞咽消化的作用,在進食時分出較多,有助於食品的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況下,脾精上溢於口而化為涎。如果脾氣運化功能正常,則水谷精微化生為津液與精氣上注於口而為涎。而涎液不溢出口外又賴於脾氣的固攝功能。若脾氣虛弱,失於固攝,則往往導致涎液分泌急劇增加,涎宜口角流出等病態,故說脾在液為涎。臨床上,對於小兒多涎症,多用健脾的方法進行治療。
8.脾與長夏相互通應 按照中醫五行學說,脾在五行屬土,土為長夏之主氣,故脾與長夏之氣相互通應。長夏,是夏季的第3個月(農曆六月),時值夏秋之交,此時氣侯多雨而潮濕。根據「天人相應」理論,從季節上來說,脾氣的生理功能在長夏季節時最旺盛,從氣候上來說,長夏的潮濕氣候最易傷牌,困遏脾運化功能,可出現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或痰飲、水腫等病變;從治療方面來說,脾對濕邪有特殊的易感性,脾虛易生濕,濕易困阻脾運,而使用健脾燥濕的方法治療,可有效地解除病證。
(二)脾與其他臟腑的關係
1.脾與胃相為表裡 脾位於腹中,與胃以膜相連。脾和胃在經路上互為絡屬,構成表裡關係;在生理活動中,互相聯繫、依賴、協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在病理上互相影響,互相傳變,所以說脾與胃的關係極為密切。他們之間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在完成消化、吸收等生理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胃的收納和腐熟水谷,是為脾的運化做準備;脾的運化,「為胃行其津液」,是適應胃繼續納食的需要。兩者必須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消化運動。胃納不佳,能導致牌化生氣血的原料不足;食慾雖好,但消化不良,能食而不能化,也是病態。《醫方考》所說「胃主受納,脾主消磨,故能納而不能化者,責之脾虛」,就是這個意思,然而胃主受納與脾主運化又有區別,所以在臨床上認為:食欲不振或嘈雜易飢,其病主要在胃;消化不良,食後飽脹,大便稀薄,其病主要脾。前者需開胃和胃,後者需健脾助運。
脾主升,胃主降,也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矛盾。脾主升,就是說,脾的運化功能,不僅是消化食物,還包括吸收和輸布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水液。脾的這種輸布作用,主要是向上輸送到心肺,所以有「脾主升」之說。如果脾氣不升,即可產生中氣下陷的病理變化,出現脘腹墜脹,腹瀉、脫肛等症侯。胃主降,實際上包括胃與腸,是指胃腸向下傳送食物,進行逐步消化的功能,所以胃氣以通降為順.如果胃失通降而上逆,就會出現噁心、嘔吐、暖氣、呃逆以及大便不通等癥候。清代葉天士說:「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開胃降,又是相互為用的。脾升的是清氣(即水谷精氣),胃降的是濁氣,清氣不升可導致濁氣不降,濁氣不降也能影響清氣的上升。因此,食欲不振、脘腹飽脹、噁心、暖氣、消化不良、腹瀉、舌苔厚膩等癥狀,往往同時出現。
此外,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在治療脾和胃的疾病時應有區別。濕邪易犯脾,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脾失健運,水谷不化,也容易生濕。脾為濕困,採用苦溫燥濕法治療,可達到健脾的目的,故有「脾喜燥惡濕」的說法。熱邪容易犯胃,灼傷胃津;胃氣上逆,頻繁嘔吐,胃津耗損,也會出現燥象,多用潤燥養胃法治療,故有「胃喜潤而惡燥」的說法。
睥與胃在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上的聯繫是十分密切的,其中特別是脾主升,胃主降之間的對立統一,構成了脾胃的消化運動,這一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遭到破壞,是發生消化功能紊亂的主要原因,治療脾胃的病變也就以調整脾升,胃降的失常為主要原則。
2.脾主運化,肝主疏泄;脾統血,肝藏血 脾與肝的關係,體現在脾胃的消化功能方面,與肝氣的正常疏泄有關;而在血液的生成、貯藏和運行方面,脾與肝有協同關係。
脾主運化,肝主疏泄。睥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與肝氣的正常疏泄有關。肝主琉泄,調暢氣機,分泌膽汁的功能,有助於脾的運化功能,所以脾氣健運須要肝氣的調暢來協助輸布。而脾氣健旺,運化功能正常,則有利於肝氣的疏泄。如果肝失疏泄,肝氣鬱結,就會影響消化功能,出現脅下,上腹悶痛,暖氣納呆,腹痛泄瀉等。這種病理現象,臨床稱」肝氣犯脾」「肝脾不和」。所以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說。
脾統血,肝藏血。脾主運化,以生化血液;脾主統血,控制統攝血液在脈管中運行,不逸出於脈外。肝主藏血,貯藏血液並調節血流量。肝脾協同,保證了血液的正常化生、貯藏與運行.若脾虛則運化失司,必然影響生血功能,則肝無血藏致肝血不足,出現眩暈眼花,目力減退,爪甲不榮,肢體麻木,耳鳴失眠,婦女月經不調,經少色淡或閉經等。若肝不藏血,脾幣統血,則可出現各種失血、出血證。
3.脾為後是之本,腎為先天之本 人類的生殖繁衍,須依賴腎中所藏的先天精氣,腎為先天之本;人體的生命活動,亦須依靠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化生氣血,脾為後天之本;先天與後天又相互資生,相互促進,缺一不可。腎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所以脾之運化功能必須有腎陽的推動、溫煦、蒸化始能健運;腎主水,藏精,又必須賴脾運化的水谷精微不斷的滋養補充,才能不斷充足。若腎陽不足(又稱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陽,則脾胃的消化功能就會減退,臨床上則出現牌腎陽虛的病變,如腹部冷痛,腹張,納呆,形寒肢冷,浮腫,便溏、五更泄瀉等症。當脾虛時則中陽不足,生化無權,致水谷精微難以化生人體之陰精,以致腎精不足,不能充養髓海,出現未老先衰,齒搖發白,腰膝酸軟,不育不孕等。小兒則發育不良,生長遲緩。
推薦閱讀:
※[轉載]超精闢的男女之別!【精美圖文】
※[轉載]談《12次道歉仍無果 老師該往何處去》
※[轉載]二十種五穀雜糧的藥用價值
※【轉載】楊公三大卦龍水配三層次
※[轉載]張志安《林炳堯先生太極拳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