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估價待詢競投本件拍品,請與本公司有關業務人員聯繫提前辦理特殊競投號牌。備註:1.美國重要私人收藏;2.美國紐約L.Stein舊藏此件盤平口,折腰,圈足,整體呈六瓣葵花口形制。器形端莊,剛中見柔。底承圓形圈足,胎呈黑褐鐵色。通體罩施青釉,若水映晴空之色,澄澈瑩潤,隱透丹霞。器身遍布開片,片紋自然泛金,濃淡不一。呈現乳濁失透質感,隱隱露出釉層下灰黑胎體之色,若翠色浸入胎骨,心曠神怡。口沿由於釉水流淌,釉層較薄,略呈紫色,為宋代官窯器之「紫口」現象,其垂釉現象十分自然。底部滿釉,惟足緣無釉,塗以護胎汁,亦可見堅質之褐色胎骨。清谷應泰論及官窯,記述「官窯……其土紫,故足色若鐵。」(《博物要覽》卷二《窯器條》),亦與本器相吻合。南宋官窯的特點是採用了北宋時期汝窯和鈞窯所創的厚釉工藝,先將坯件素燒,然後多次施釉,所以釉層凝厚、瑩潤,享譽「油色瑩徹,為世所珍」。由於南宋官窯使用了當地所產含鐵量較高的陶土,胎色灰黑,開片細密,深淺不一。此外,考古發掘數據表明,由於採用了模範成型,造型規整秀美。細觀此盤,圈足露胎,呈褐黑色,胎質細密,口沿下及近足處有些許縮釉,亦可看到深黑色的胎骨,與老虎洞窯址出土殘片特徵甚為接近。器身通體內外滿釉,釉色青灰,釉層凝厚溫潤,呈現出深淺兩層開片現象,深邃幽遠,渾然天成,這些無不與北京故宮博物院之南宋官窯瓷器所呈現的特徵相符。可見一例「宋 官窯葵瓣口盤」為清宮舊藏,著錄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兩宋瓷器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頁34,圖版29;其盤型為六瓣花口,亦為折腰,通體滿釉,並伴有開片,釉色與本品極為相近;盤底留有五個支釘痕,而本品則為六隻,略有不同;兩者胎色皆為灰黑,開片呈深淺不一遍布,深邃幽遠的青瓷釉色等方面所呈現出的特徵近乎完全一致,可資比較。本品通體所施釉色青凝雅緻,正是宋人所追求的璞玉效果,為一次施釉所成,釉面平滑,當是對汝窯制瓷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因古人眼中,明初曹昭:《格古要論》卷下《古窯器論》:汝窯,出北地宋時燒者,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真,土脈滋媚,薄甚亦難得。南宋後期官窯為了追求釉層的「類玉」,多採用多次上釉的技法,因此出現開片,本品葵口盤釉面除少有幾處縮釉之外,幾無暇疵,可謂「璞玉無華」,當為「類玉」上品。南宋官窯是宋代由宮廷所設立的御窯,其特點是官建、官管,所燒瓷器專供皇家御用,製作十分講究。由於宮廷專用的特點,當時產量極少,現在存世數量十分有限。這類器物民間不能使用,皇家也不用做隨葬,因此南宋官窯大多為傳世品,流傳有緒。現在存世的南宋官窯器物絕大部分收藏於北京及台北故宮博物院,其它各大博物館只有少量作品,極為珍貴。本品口徑達20.7厘米,為公私收藏宋官窯葵口盤之尺寸最大者之一,相似的一件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者。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藏有兩例宋代官窯葵口盤,形制皆為六瓣葵口,腹部折腰,一品口沿與本品一致為流釉微露胎狀,另一品為口沿包銅口一周,二者尺寸皆小於本品。兩例底足施釉處皆落乾隆皇帝之御題詩「鐡足冰紋火氣蠲,口分六齣體規圓,較於瓶斝猶多見,華者脆和朴者堅,乾隆丙申夏御題」落「古香」刻款,詩文出自於《清高宗御制詩集·四集,卷八十九》,示兩例皆為清宮舊藏,為乾隆皇帝私人收藏之古物,可見乾隆皇帝對其評價甚高。此件盤之後輾轉流入民間,最終被大維德爵士購得。大維德爵士的中國藝術品收藏約開始於1914年,當時主要從英國當地古董商如布魯特父子(Bluett &Sons)處購入,而其最重要的收藏則得自於1927年鹽業銀行出售溥儀抵押在那裡的清宮珍寶,這一收購行為歷時長達一年,幾經與鹽業銀行談判才最終達成一致,最後他成功購得了40多件清宮舊藏精品,其中大部分為宋代名窯瓷器,以宋官、哥為主,約20餘件,很多上刻有乾隆御題詩。據郭葆昌輯《清高宗御制詠瓷詩錄》記載,清宮舊藏中有乾隆御題的瓷器大約有199件。在大維德收藏中,有乾隆御題的瓷器20件左右,大部分御題藏品出自這批銀行出售的清宮舊藏,這也是除故宮收藏外,其它刻有御題器物的私人收藏最重要的來源。大維德基金會的藏品,對於器物的參照對比,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其收藏的此件官窯葵口盤,無論其造型、燒造方式、不規則之滿身釉面開片等特徵,皆與本品有著極為一致之處。台北故宮博物院亦藏有一例,可茲比較。其展覽於《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特展,為一例「南宋 官窯青瓷葵口盤」,折腰之比例造型與本品一致,唯底足未見支釘燒痕迹,圈足內亦有鐫刻乾隆皇帝「詠官窯葵花盤」御題詩,落「太璞」方印。此件盤著錄於《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台北故宮博物院,2012年,頁93,圖版23。自此,台北故宮所藏個例,與歐美博物館所藏個例可知,乾隆皇帝對官窯器物鍾愛有佳。從各首御題詩中,便可流露出來,乾隆一朝帝王,對高古藝術鑒賞的重要審美思維。本品盤形如葵花,漫罩青釉,色偏粉藍。緩緩迭施釉層,柔光婉約;胎骨堅實稜角,裹之厚釉,銳角斂藏,柔里蘊剛。若人抱於掌內,撫弄摩挲,遙想當時燒成出窯以後,冷卻工夫掌握得宜,繼而潤其色,方得如此金絲開片,疏朗自然,彷佛瓊玉整塊琢成,令人不禁唏噓舊時,可曾天人造物的感慨。南宋官窯為宮廷所設立的御窯,所燒瓷器專供皇家御用,工藝講究,存世稀少,流傳有序,絕大部分收藏於兩岸故宮博物院,以及歐美博物館中,故極為珍貴。南宋官窯按照設立時間的先後和置窯地點的不同分為「修內司官窯」和「郊壇下官窯」兩處。據宋代文獻《坦齋筆衡》的記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故京遺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范,極其精緻,釉色瑩澈,為世所珍。後郊壇下別立新窯」。宋代盛行單色開片之器,極其素雅的風韻受到了宮廷及文人士大夫的喜好及鑒賞。由於杭州老虎洞窯址出土了刻有「修內司窯置」的窯具,學界認定此窯即為文獻所記載的修內司官窯,窯址出土了造型豐富的各類瓷器,包括多件葵口、折腰盤類,收錄於《杭州老虎洞窯址瓷器精選》。展開
推薦閱讀:
※嘉德四季第46期拍賣會成交穩健 不乏亮點
※誰來管拍賣作假亂象
※如何看待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以9.3億創下拍賣紀錄?
※31.5億港幣16項拍賣紀錄 蘇富比天價神話
※3195萬元!2017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賣會 —「中國白」與「雪拉同」—玫茵堂及東瀛所藏龍泉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