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及其處理

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及其處理來源: 本站原創|查看: 5101次

  導語:不論專業運動員,還是為了身體健康而進行體育運動的業餘愛好者,在體育運動實踐中有一個問題是我們不能迴避的 ,並且是期待解決是,即運動損傷問題。運動損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嚴重的,他不僅影響個人的身體健康、學習,同時不能參加體育鍛煉,嚴重的還可以使人致殘,甚至死亡,對開展體育運動也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和心理影響。

  因此,不論運動技術水平如何,只要進行體育鍛煉時進行必要的防護,避免損傷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對運動損傷來說,防重於治。

  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

  (一) 運動損傷的概念:

  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

  運動損傷不同與一般的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損傷,他多與體育運動項目及技戰術動作特點密切相關,為此常有些運動損傷便以其運動項目冠名。例如:「網球肘」、「足球踝」、「跳躍膝」。運動損傷也常與運動訓練水平,運動環境與條件等因素有關。

  (二)運動損傷的分類:

  1、 按受傷的組織結構分類:

  皮膚損傷、肌肉、肌腱損傷,關節軟骨損傷,骨及骨骺損傷,滑囊損傷,神經損傷,血管損傷,內臟損傷等

  2、運動損傷按時間分類:

  新傷和舊傷;

  3、按損傷的病程分類:

  急性損傷:直接或間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傷者,傷後癥狀迅速出現,病程一般較短

  慢性損傷:陳舊傷,急性損傷後因處理不當而致反覆發作者;勞損傷,由於局部運動負荷量安排不當,長期負擔過重超出了組織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過勞致傷。癥狀出現緩慢,病程遷延較長。

  4、按性質分類:

  開放性損傷:傷後皮膚和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受傷組織有裂口與體表相通。如擦傷、刺傷、切傷、撕裂傷及開放性骨折等。

  閉合性損傷;傷後皮膚或黏膜仍保持完整,無裂口與體表相通。例如:挫傷、關節韌帶扭傷、肌肉拉傷、閉合性骨折等。

  5、按程度分類:

  輕度損傷:傷後鍛煉者仍能按計劃參加體育鍛煉

  中度損傷:傷後不能按計划進行訓練,需停止患部活動。

  重傷:受傷後不能訓練。

  這種方法適合運動隊或體育院校。

  6、按運動技術與訓練的關係分類:

  運動技術傷:與運動項目、技戰術動作密切相關的損傷,例如:網球肘、投擲肘等,多為局部組織過勞。

  非運動技術傷:多為運動中的意外傷。

  二、運動損傷發病的潛在因素:

  運動技術的發病多因運動項目的不同而不同,有其自身的發病規律,即各項運動有其不同的損傷好發部位及其專項多發病。例如,體操運動員的跟腱斷裂、羽毛球運動員的椎斑疲勞骨折等,其他項目也是如此,尤其是慢性損傷。究其規律多由運動項目與人體兩方面所存在的潛在因素共同決定的。

  其一,運動項目及其技戰術對人體的特殊要求;

  其二,人體自身某些部位在運動中所表現出的解剖生理弱點。

  大家知道:人體上體占人體體重的50%,是用有限的骨骼來支撐的。骨骼因不能直接抵抗外來的撞擊,必須同關節組成一體,起到吸收及減緩衝擊力的作用,如此構造,遍布全身各處,在沒有多少肌肉覆蓋的脛部等抵禦衝擊的能力很若。

  例如:人由於直立行走,腰椎受到內髒的壓力,以及頸椎抵禦7公斤的頭顱,過度彎曲和牽拉,非常容易造成損傷。因此,這兩方面潛在因素在運動中是客觀潛伏存在的,並不一定直接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兩個致傷條件是:技術動作錯誤、不合理、不正確,違反人體解剖學和生物力學規律,從而導致運動損傷發生,此時多為急性損傷;人體的某些局部運動負荷長期過重,超出該組織所能承受的最大程度,而逐漸發生退行性病理改變,導致慢性損傷。

  (加膝關節解剖結構)正常結構和彎曲結構:

  例如:膝關節上下兩端骨槓桿較長,周圍少有肌肉保護,半屈膝時側副韌帶及關節內十字韌帶全處於鬆弛狀態,膝關節周圍失去了支撐保護。在對抗撞擊情況下,膝關節很容易失去平衡而出現過度的內外翻轉,一旦翻轉超出了人體解剖學和生物力學所能承受的程度時,就會發生膝關節韌帶或半月板的急性損傷。半蹲時膝關節的穩定主要靠股四頭肌及髕骨來維持,膝關節完成旋轉、屈伸、發力時,髕骨關節軟骨面將承受很大的摩擦、擠壓、撞擊以及不合槽的捻錯等力的共同作用,此外膝關節在蹬伸發力、啟動、跳躍時,髕骨前面的臏韌帶等伸膝裝置也都會受到強大的牽拉張力,久之,這些力的積累,超出了髕骨和臏前伸膝裝置所能承受的範圍後就勢必會使髕骨出現慢性損傷——髕骨勞損。

  認識了運動損傷的發病規律,自覺的在教學中、訓練中、有意識的引導兩個潛在因素向有利的方面轉化,以期達到積極預防運動損傷發生的目的。

  因此,提出幾項措施:

  一、加強易傷部位的準備活動。

  二、加強易傷部位的肌肉力量練習。

  三、不斷的改進技術動作。

  四、注意合理安排局部運動。這樣,了解 運動損傷的發病規律,認識人體的解剖生理特點幾運動技術特點,對於預防運動損傷是非常重要的。

  三、運動損傷發生的直接原因:

  造成運動損傷的兩個潛在因素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一,也是客觀存在的,它們的存在僅能說明運動中具有發生損傷的可能,並不一定直接導致損傷的發生,在進行體育運動及身體鍛煉中沒有適當的保護措施則使受傷的危險性增高。但是身體的不協調性也非常容易引起損傷。下面介紹促使運動損傷發生的直接原因:

  (一)認識不足,措施不當。

  首先:體育教師和體育鍛煉者對預防運動損傷的意義認識不足,思想麻痹,存在一些片面的認識,如「運動損傷難免」、「運動損傷不過是些小傷小病」,關係不大,甚至將預防運動損傷的科學態度與勇敢、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對立起來。因此,在教學中未能積極地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發生損傷後也不認真總結分析。

  其次:不少男性青少年生活經驗不多,思想麻痹,缺少防傷觀念,運動中好勝心強,好奇心大,心血來潮,忘乎所以,常盲目、冒失地從事力所不及的運動動作,導致運動損傷;一些女學生在體育運動膽小、害羞、畏難,做動作時恐懼、猶豫、緊張、這些都會造成動作失敗而受傷。

  (二)準備運動不足:

  不論在何種體育運動中,充分的準備活動是保證學生不受損傷主要手段。因此,無論是在平常的體育鍛煉還是教學、訓練中,都應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特別是克服植物性神經的惰性。通過全身各關節、肌肉的活動,加速血液循環,使肌肉組織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以便增強肌肉的力量和彈性,並恢復技術動作的條件反射聯繫,為正式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在體育運動中經常犯的毛病是:

  A、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極易造成肌肉損傷、關節扭傷;

  B、準備活動敷衍了事,在神經系統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尚未達到適宜水平;

  C、準備活動的內容不得當;

  D、過量的準備活動致使身體功能不是處於最佳狀態而是有所下降。

  例如:我市某學校的體育教師,今年初在教體育課墊上運動時,一位準備活動沒做開的學生在做動作時不慎扭傷了脖子。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三)運動量安排不合理

  運動實踐證明,運動量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還會引發運動損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局部運動負荷安排不合理

  長期局部負荷過大(例如單打一的鍛煉,以致超過了人體組織所能承受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體育鍛煉,人體組織結構因過度摩擦、擠壓、或因過度牽拉,引起微細損傷積累,導致慢性損傷。

  例如:慢跑使人上癮,除了消耗熱量、維持體型之外,還可以強化免疫力。就運動心理學來說,慢跑還可以降低焦慮、強化自信、以及增強抗壓能力;對心臟而言,它可以使心肌細胞活性上升、心室生理性擴大、心搏量與心輸出量增加、以及增進冠狀動脈循環;對肺臟而言,長期慢跑也有助於提升肺活量。美中不足的是,長跑也會有運動傷害,其中最常見的是「過度使用傷害」。

  「過度使用傷害」一詞首見於1968年美國醫學協會期刊一篇分析慢跑生物力學的文章,成因除了內在因子,如慢跑者本身骨骼肌肉異常,以及年齡、性別、體重的差異之外,主要是外在因子,即由於耐力訓練或是重複使用而造成,其中又以突然增加跑步的強度最容易造成傷害。跑步的強度指數包括距離、速度、坡度與頻率,不論你慢跑的目的是為了改善體能還是挑戰極限,這些指數都必須逐次增加,(即循序漸進原則)否則就很容易受傷。

  慢跑常見的運動損傷

  l 膝關節疼痛最常見

  慢跑造成的效應集中在下肢,其中以膝蓋的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最常見。它起源自下肢骨骼排列不整與肌力不平衡的相互影響,癥狀常為兩側輪流發生,在下坡跑步時最明顯,蹲著或是久坐之後會爬不起來;治療重點放在股四頭肌的伸展以及肌力訓練,如果髕骨股骨排列不整太嚴整的話,還得開刀矯正。

  被稱為「慢跑者的膝蓋」的髁脛束摩擦症候群也常見,股骨遠端與足踝的異常是主因,癥狀在膝蓋呈30度彎曲時最明顯,可見外側髁脛束疼痛;治療的重點則是在於矯正骨骼的異常以及後續的訓練。

  l 慎防應力性骨折

  應力性骨折的起因也是多重性,除了肌肉疲勞與生物力學失衡之外,過度訓練、陡坡度硬場地以及舊傷都會加重病情,一般建議每周慢跑以不超過100km為宜。骨折部位以脛骨最多,約佔一半,其餘多為腓骨與跖骨;癥狀是局部的壓痛以及活動時疼痛,但X光不一定看的到骨折裂縫,確定診斷要靠骨骼掃瞄。一般來說,保守療法便足以應付大多數的應力性骨折,但是在某些部位可能需要及早手術,包括股骨頸、舟狀骨、脛骨近端、以及第五跖骨近端,否則會有癒合不良的麻煩。

  2、一次大運動量過大

  持續長時間劇烈運動,體力消耗過大,血糖降低,出現急性重度疲勞。此時,可以引起大腦皮層抑制過程破壞,運動能力降低,精確度、共濟能力均顯著下降,警覺性、注意力減退,防禦性反應遲鈍,這些都是引起運動損傷的條件。往往會發生嚴重的急性運動損傷。

  (四)教學、訓練和比賽活動組織安排不當。

  這方面的問題包括是否遵守教學、訓練和比賽的原則問題,也包括組織方法的問題。如:在組織教學、訓練過程中,不遵循個別對待原則,沒有認識到不同年齡、性別的學生其解剖、生理、心理特點不同,即使年齡、性別相同,個體間在身體發育健康狀況及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及技術水平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而在教學訓練中一律對待要求;沒有遵循運動負荷從小到達,技術動作學習從簡單到複雜逐步提高的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進行器械訓練是,因教師負責的學生過多,而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男教師對高年級女生保護不便,對素質和技術差的學生未及時給予得力的保護等,此外,運動場地窄小,人多擁擠,增加了相互碰撞的機會,這在一般學校的課外活動中更為突出,沒有或不遵守運動場地分區,任意穿越投擲場地,或在非投擲區進行投擲練習;運動設備、器材破舊、不符合衛生要求,體育教師缺乏耐心的講解和正確的示範;練習的安排、時間、線路不正確,具體總結為:

  (1)備課時一定要考慮傷害因素,避免事故的發生。(2)50米追逐跑,前後距離不能少於3米。(3)要預先畫好跑道,對學生強調分道跑。(4)追上前面的同學,以摸到為準,不必抓住或超越。(5)把速度相近的兩個同學安排為一組。

  (五)缺乏醫務監督及安全保護措施、(補充)

  如果及時發現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身體結構、成熟程度因素,就可以採取必要措施對學生活動進行調整。因此對學生進行身體檢查,主要是眼、耳、咽喉、血壓、脈搏、疝氣等方面的檢查。是預防運動損傷比不可少的環節。不僅如此,有條件,還應該對骨骼系統從結構到外形進行各為嚴密的檢查。了解學生的肌肉力量、關節的穩定性 、身體姿態及以往所受損傷的原因。這樣有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例如:有研究結果表明,青少年發生的運動猝死多數為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肌炎或原發性肥厚性心肌病引起,帶有由單核細胞症所引起的脾臟肥大的運動員應被禁止參加有身體直接接觸的任何體育運動項目。異常肥胖的人和發育還未成熟的人在參加這種運動時受傷的危險性也會增加。

  (六)身體功能和心理狀態不良:

  睡眠或休息不好、缺乏經驗、思想麻痹、情緒急燥;或在練習中因恐懼、害羞而產生猶豫不決和過分緊張等。因此損傷的預防不僅僅從醫學的角度,還必須從心理上去進行。

  其次體育基礎差、身體素質弱,或動作要領掌握不正確,一時不能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容易發生損傷事故。

  高中女子比男子更容易發生比較嚴重的損傷,這是因為女子缺乏身體協調性而形成的。還有針對有些項目下肢特別容易受傷的特點,在制定預防運動損傷發生的身體調整計劃中必須優先考慮下肢的強化訓練。

  (七)場地設備,氣候條件不良。

  如:場地不平,有雜物;場地太硬等,器械安裝不牢,缺乏必要的護具等;過高的氣溫和潮濕的天氣,導致大量出汗失水;易使人疲勞,中暑,大量排汗,使人肌肉痙攣;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發生凍傷;也可因肌肉僵硬、彈性、耐力下降,協調性差而發生損傷。以及場地,燈光等都會造成損傷。

  例如:跳躍教學,首先要把助跑道,尤其是踏跳區、起跳板上的浮沙塵土清掃乾淨,以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滑倒摔傷。另外沙坑中的沙子要滿,要鬆軟,使用中要不斷松沙坑,以免扭傷。無論跳高還是跳遠,必須做到前人離開沙坑,後人方可起動助跑,還應教會學生正確的過竿、落地方法,讓學生正確、規範地進行操練。跑的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在自己跑道上跑完全程,不能跑入他人跑道,以免碰撞摔倒受傷;跑道終點線,不能離牆、樹木、單、雙杠等固定物太近,以免學生跑到終點,緩衝不及撞上固定物,釀成傷害事故。障礙賽跑最容易發生傷害事故,因此課上讓學生跨過、跳過的障礙物不宜過高,橫繩、竹竿切不可拴死。而且障礙物後面應鋪上體操墊子。

  (八)掌握運動要領,加強保護和幫助。

  體育課中發生意外事故是難以避免的,所以,我們體育教師要倍加小心,加強保護,確保安全。盡量讓事故減少到零,在教學科目中,要針對教學內容,重點加強保護。

  例如:在「山羊」或跳箱上做騰越動作時,教師要思想集中,站位合理,方法正確,保護及時。教師一般站在器械左前或右前方,一手握學生大臂,另一手扶其背騰越,落地時幫其臂上舉,保證平穩落地。在球類及遊戲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自我保護,一旦突然摔倒,切不可用手臂撐地,應快速抱頭團身乘勢倒地作自我保護。

  (九)加強醫務監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醫務監督在教學中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觀察學生的身體情況,面部表情;如學生面紅耳赤,大口喘氣,滿頭大汗,說明運動負荷大了,應立即調節,採取減少練習次數,降低練習強度,縮短練習時間和距離等措施。如個別學生面色發白,虛汗滿面,走路搖晃,說明他體力不支,應讓其休息,並注意觀察他的變化;在上下午的最後一節課,特別應注意學生的身體變化,此時學生大都是腹空肚餓,精力體力均不充沛了,所以要控制運動總量。

責任編輯:webmaster QQ空間新浪微博開心網人人網更多... 上一篇:改掉九大健身壞習慣效果翻倍! 下一篇:翹臀!你做對了嗎?橋式訓練常見錯誤糾正
推薦閱讀:

怎麼處理幼兒感冒發燒
惡性腸梗阻內科處理要點
(深度好文)如何在親密關係中處理憤怒?
大衣髒了這樣處理 立馬乾凈如新!
我的婆婆是個奇葩!如何有效處理婆媳矛盾?

TAG:運動 | 體育 | 運動損傷 | 處理 | 體育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