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的由來和習俗
立春位居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十分重視這個節氣。3000年前我國就有迎春儀式,至今已形成了許多固定的風俗習慣。下面介紹下立春的由來和傳說。
立春,俗稱打春,標誌著一年春季的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時間約在春節前後。早先年民間於立春日要舉行迎春神活動的。春神相傳叫句芒,人面鳥身,主春事。古代「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可見迎春神是一項比較古老的節俗活動。
我國3000年前就有迎「春」儀式,「立春」特有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內涵相當豐富。而且不光漢族重視「立春」,一些少數民族也過這一歲時節日,比如白族稱「立春」日為「催春節」,侗族在「立春」這天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動等。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些氣候特點,在安排農業生產時都是應該考慮到的。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麼,為什麼要到東郊去迎春呢?這是因為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比如宋代的《夢粱錄》中就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為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俗稱「打春」。
立春,有時在農曆十二月,有時在農曆正月。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通常大家會認為春節才是一年的開始,其實正規來說立春才是一年的開始。這一天萬物復甦,春回大地。人們往往對這一天寄予希望,把它看成是下一年吉凶的預兆。尤其是在以農業為主的過去,立春更加倍受重視。今天小編就對立春節氣的由來、禁忌以及有趣的民間習俗等等做個闡述。
立春是24節氣之首,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它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是我們先輩了解自然的結晶。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當太陽黃經為315度時就到了立春。立春這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古代有這樣一個傳說:立春快到來的時候,縣官會帶著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個坑,然後把羽毛、雞毛等輕物質放在坑裡,等到了某個時辰,坑裡的羽毛和雞毛會從坑裡飄上來,這個時刻就是立春時辰,開始放鞭炮慶祝,預祝明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黃河中下游農業生產與氣候關係的全過程。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四季長短不一,因此,「四立」雖能反映黃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但「立」的具體氣候意義卻不顯著,不能適用全國各地。黃河中下游土壤解凍日期從立春開始;立春的第一候為「東風解凍」,兩者基本一致,但將立春作為春季開始的標誌,卻有些過早。
由於立春這天寄託著人們的希望,有一些特殊的禁忌:
1、在立春的時辰不可以躺著,就是說2007年2月4日的下午1點14分不可以躺著。因為這天是陽氣開始起步、起升的時刻,應該站立或者坐著來迎接美好的時刻,有午覺習慣的朋友有必要注意一下,為自己討個吉祥。
2、不要做口舌之爭,這是老傳統了,也是美德,不口出污穢言語。和和氣氣,歡度節日。
3、立春這天建議大家去田地公園,吸收新鮮空氣,感受自然,迎來立春,為自己的明年討個吉利。
4、傳統上認為,立春當天天氣晴朗,則來年豐收,如果當天陰天則來年收成欠豐,諸事不吉。
5、忌諱吵架、罵人、看病、理髮、搬遷等等。
立春之日有趣的民間習俗:
為迎接春天的到來,我國各地有許多「迎春」的風俗習慣。據《禮記-月令篇》記載:周代,立春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至東郊迎春,並祭太皓、芒神,祈求農業豐收。
明、清時期,民間有迎土牛、迎農祥、浴蠶種等習俗。山西民謠云:「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
在清代,各州、縣的地方官員,立春之日會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畢,要用彩紙紮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內所裝的乾果食品,隨之拋灑一地,兒童爭而食之。
立春之日,有吃春餅、春盤的食俗。春餅是以麥面蒸制或烙制的小圓餅,食時卷以豆芽菜、韭黃等炒菜,故歷來有「春到人間一卷之」的說法。立春日食春餅,謂之「咬春」,據云可以「卻春困」。
在江蘇高郵地區,立春的前一日要舉行「迎春宴」,歌舞娛樂。春盤以蘿蔔、芹菜等為菜盤,相互饋贈。蘇東坡有詩云:「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
廣西侗族人民以立春為「春牛節」。這天晚飯後,村寨里的勞動能手和歌舞能手,要組成「送春牛」小分隊,敲鑼打鼓,挨家挨戶「送春牛」,意為將豐收和幸福送到各家各戶。
另外,在我國許多地區,「立春」之日民間還要舉行「耍社火」的娛樂活動。
推薦閱讀:
※【節氣養生】小滿養生 健脾化濕
※二十四節氣 | 小寒節氣養生篇
※二十四節氣【圖文僅二十二】
※二十四節氣|白露
※【中醫養生】生肖、經絡與節氣養生——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