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老子的辯證法思想
07-12
老子哲學裡充滿辯證法(對立統一)思想,老子用「反」這個範疇來表達事物總是向相反方面(對立面)轉化且是統一的。
一、「反」是道的四性之一(「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需要體悟,道不能言說,但為了交流的需要,還是可以勉強的言說,但這不是從道的內涵上去說的,不是積極命題,而是從形式命題上去說的。比如,人的經絡,看不見摸不著,無法從內涵上去言說,但是我們可以從形式命題上去說,說成經絡是穴位的串聯。道也一樣,不能言說道的本質,但可以言說道的形式特點。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原,因此也可以通過天地萬物的一般規律推導出道的特徵。天地是自足完滿的,天地不以主觀意志主宰萬物,天地為萬物提供了生長的條件而不加以干預,人也是從不自足不完滿走向自足完滿(人是不自足不完滿的,但有實現自足完滿的可能),那道也是自足完滿的;萬物無時無處不處於運動變化之中,道也是運動變化的;萬物之現象世界是一個深遠的廣博世界,道也也是深遠廣博的;天下萬物的運動方式,總是向對立面轉化,在轉化中卻又是統一的(對立統一),道是反轉的。如果給道勉強命名、勉強言說,那道是完滿的,也是變化的、廣博的、反轉的,老子說:「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我勉強為它命名叫完滿,也叫變化、廣博、反轉)。 大,即無限,所以譯為完滿;逝,即流逝(王弼註:逝,行也),所以譯為變化;遠,即深遠,所以譯為廣博;反,即相反(向對立面轉化),所以譯為反轉。 道的本來狀態是不可言說的(「未知其名」),但是為了交流的需要,為了體悟客觀的道而提供一種途徑,只能藉助於語言名相,所以老子勉強用「大」字來形容道的本質(「吾強為之名曰大」),大即完滿,就是理想狀態,自足無限,完整圓滿,盡善盡美,沒有欠缺。老子還用逝、遠、反三個輔助特徵幫助理解道的本質。逝包含流逝、變化、運動的含義,實際是在說道具有時間性。孔子對時間的流逝性也有感慨,《論語》記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叔本華對於時間的流逝性是這樣描述的:「在一個一切均在飛逝的世界上,唯有變更是持恆的。」(叔本華著,《叔本華論說文集》,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第1版第192頁。)叔本華還說:「在時間上,每一瞬只是在它吞滅了前一瞬,它的『父親』之後,隨即同樣迅速地又被吞滅而有其存在一樣;如同過去和將來只是像任何一個夢那麼虛無一樣;現在也只是過去未來間一條無廣延無實質的界限一樣。」(叔本華著,石沖白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11月第1版第31頁。)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遠包含深遠、廣博的含義,即道的廣大無邊,實際是在說道具有空間性。反,即反轉,是說道向對立面轉化,呈現出對立統一的特徵。通行本《老子》五十八章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實際應為「吾強為之名曰大(曰逝、曰遠、曰反)」。老子把「吾強為之名曰大(曰逝、曰遠、曰反)」表述為「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種表達的轉換是修辭的需要,用頂真修辭能達到一種一氣貫注、無懈可擊的效果。 老子提出的道,不是一次概念和語言的遊戲,而是為了給人生和社會確定一個本原和歸宿。可以說,一切哲學都是為了人,都要回到人。休謨認為,哲學是研究人性本性的科學,他說:「任何學科不論似乎與人性離得多遠,它們總是通過這樣或那樣的途徑回到人性。」(俞宣孟著,《本體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3版278頁。)老子認為道是完滿的,所以個人如何安身立命,成就理想的人生,那就是遵循道;社會如何和諧共生,成就理想的社會,那也是遵循道。個人出現的精神衝突,是背離大道的結果;社會出現的混亂狀態,也是背離大道的結果。 二、「反」是道的運動方式(「反也者,道動也」) 道有四個特徵:大、逝、遠、反(即完滿、變化、廣博、反轉),反是反轉的意思(「反」同「返」),即事物總是向它的對立面轉化,也就是對立統一,老子說:「反也者,道動也。」(反轉,是道的運動規律。)反也就是道的運動方式。 黑格爾哲學講的正反合,其中的「反」也是指事物相反的兩個方面,且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黑格爾宣稱矛盾是一切生命和運動的源泉,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矛盾的原則統治一切,……沒有矛盾,就沒有生命,沒有運動,沒有成長和發展;一切事物就會是死寂的存在,靜止的外界。但是矛盾並非一切,自然界並不停留在矛盾上,而是努力克服它。誠然,事物向它的對立面轉化,運動卻繼續前進,對立面被克服和調和了,即變成為一統一的整體的部分。」(梯利著,伍德增補,葛力譯,《西方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95年7月第1版466頁。) 既然道是天下萬物的本原,那天下之物都生於道,而道又是有無相生的(老子中有「有無之相生也」的原文),就可以推導出老子說的「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天下之物既生於有、又生於無)的結論。郭店老子甲本正好是「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而不是「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 經驗世界包含著有和無兩種相反的存在要素(有和無,即存在和消亡兩種狀態,所以在郭店老子甲本中「無」的原文是「亡」),道也必然蘊含著有和無兩個要素。有和無相對區別,同時有和無是道的一體兩面,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有和無相互轉化,有中蘊含著無,無中蘊含著有;有和無還是同時的,沒有時間先後和地位輕重之分。有轉化為無的同時,已經變成了新有,這之間並沒有間隔,有和無就是在變化中得到統一的(「有無之相生也」)。 黑格爾也認為,有和無是一種對立性卻又是一種統一性,既矛盾又統一。黑格爾說:「因此『有』和『無』的真理,就是兩者的統一,這種統一就是變易。」(黑格爾著,賀麟譯,《小邏輯》,商務印書館1980年7月第2版195頁。)還說:「在變易中,與無為一的有及與有為一的無,都只是消逝著的東西。變易由於自身的矛盾而過渡到有與無皆被揚棄於其中的統一。」(黑格爾著,賀麟譯,《小邏輯》,商務印書館1980年7月第2版200頁。)這也是老子所主張的,老子不認為有和無是對立的,而是相生、統一的(「有無之相生也」),但老子早於黑格爾2000多年。有無相生的思想,一方面包含有和無的反轉(對立統一),另一方面包含有和無的變易,即有無時無刻不在消逝為無,無無時無刻不在消逝為有,但兩者的變易是同時的,沒有先後關係,所以在一定意義上有就是無,無就是有。 人法道之動(反),就是要認識到道既向對立面轉化,同時又是一個統一體,因此要消解二元對立的狹隘認識和非此即彼的虛妄價值判斷,樹立一種辯證法的認識觀。 有的學者錯把「反」理解為物極必反,是不符合原文含義的。比如,馮友蘭認為「反」是指「物極必反」,馮友蘭說:「萬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極必反』。這不是老子的原話,而是中國的成語,它的思想無疑是來自老子。老子的原話是『反者道之動』,和『逝曰遠,遠曰反』。意思是說,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質如果走向極端發展,這些性質一定轉變成他們的反面。」(馮友蘭著,《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83頁)《老子》裡面的確有「物極必反」的思想,比如,「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但「反者道之動」(「反也者,道之動也」)和「逝曰遠,遠曰反」中的「反」並不是指「物極必反」,而是指事物向對立面的無條件轉化,即反轉(對立統一)。馮友蘭認為的「反」也是指向對立面轉化,但給這種「反」(向對立面轉化)設置了條件,認為物只有極了才能反(「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質如果走向極端發展,這些性質一定轉變成他們的反面」),而老子說的「反」是一種沒有條件的常態性轉化,就是事物無時無刻不在向它的對立面轉化。 客觀事物中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的差異,也是人為劃分的,因此他們之間只具有相對的差異,其實也屬於同一整體,不可截然二分。所以老子說:「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有和無相互生成,難和易相互形成,長和短相互形容,高和下相互呈現,音和聲相互和合,先和後相互跟隨。)關於事物的相對區別,共為整體,通行本《老子》四十二章說:「萬物負陰而抱陽。」 李 健: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北京元學文化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國學博士課程班進修生,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道商委員會講師,著有《老子解惑》、《回歸本原》。郵箱:lijian151@163.com。推薦閱讀:
※86歲思想史家龐朴去世,生前提倡讀經但不支持恢復「古禮」
※怎麼理解魯迅: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論荀子「隆禮」、「重法」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