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核威懾新論

核威懾新論

滕建群

【英文標題】New Comments on Nuclear Deterrence

【作者簡介】滕建群 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副秘書長

【內容提要】 核武器無疑是20世紀留給本世紀最重要的「軍事遺產」,而由其派生出的核威懾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安全與戰略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天仍被認作是維繫大國關係穩定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但內涵現已發生深刻變化。隨著核技術普及與擴散,人類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尷尬:核武器及放射性物質一旦落入非國家行為體或不負責任國家手中,其威脅度要比核武器國家更可怕。在此背景下,建立無核武器世界的倡議又被重新提及,但實現這一倡議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奉行了多年的核威懾思想,因而有必要對核威懾進行重新認識。

【關 鍵 詞】核武器/威懾理論/分析

一、核威懾的舊含義

威懾思想源於古代軍事理論與實踐。在核武器進入國家武器庫後不久,核威懾理論悠然而生。受國力影響,核威懾理論的形成與發展主要在發達國家,特別是在美國。20世紀60年代以後,大量核威懾論述問世,核威懾思想成為美國等國的國家安全戰略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軍事及其有關術語詞典》對威懾的定義是「它是使對方因懼怕不堪設想的後果而不敢採取行動。威懾是由於使對方受到確實存在的難以承受的報復行動威脅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①亨利·基辛格在《選擇的必要》一書中寫道:「威懾要求把力量、使用力量的意志及潛在侵犯者對兩者的估計結合為一體……如果其中任何一項等於零,威懾必然失敗。」②這段話精闢地概括出傳統威懾理論的三要素:力量、決心和信息傳遞,三者失去任何一方,威懾就不會有實際意義。

人們普遍認為,傳統意義上的核威懾是在擁有強大核力量基礎上發出的一種心理信號,讓潛在進攻者確信,改變現狀的收益遠比安於現狀的收益要小得多,以此懾止潛在入侵者的貿然行動,維護威懾方的有利狀態。核威懾是以使用核武器作威脅,其效益源於核武器的巨大毀傷力。

傳統核威懾理論還認為,核威懾的作用還在於保持現有相對穩定的狀態,特別是大國關係的穩定。按「均勢」學說理解,當國家間力量對比達到相對平衡後,國際關係就相對穩定,否則,國際關係會出現強勢國家在失去制約後對弱勢國家的打壓,迫使弱勢國家做出報復性回應,從而引發國家間摩擦、衝突甚至戰爭。正是有難以令人接受的毀傷力,核威懾才成為有核武器國家鎮宅之寶。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核武器領域裡互不相讓的根本原因:雙方均擔心力量失衡,特別是在核武器等戰略手段上失去維繫雙方戰略穩定的狀態,從而引發對手對自己的進攻。

核武器數量上的攀比,其實質是維繫國家關係穩定的競爭,是關係到避戰從而保證國家長久生存的較量。蘇聯領導人斯大林道出個中邏輯:「廣島和長崎事件已震撼世界。實力對比已被破壞了!(蘇聯要)儘快造出原子彈,這會為我們除去一個巨大的威脅。」③在政治家眼中,力量的此消彼長必然要影響到國家關係的穩定,進而影響到國家安全。這也是時至今日俄羅斯為何如此強烈反對美國推進導彈防禦計劃並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原因。儘管這些武器系統貼著「防禦」標籤,但一旦實戰應用,它們會削弱俄羅斯現有戰略武器的效用,使俄羅斯核威懾力受損,危及兩國相對穩定的戰略關係。而美國既擁有進攻性戰略武器,又具有防禦武器,一手握矛,一手執盾,不但可打壓俄羅斯,且在國際事務中有恃無恐,把國際社會逼入危險境地。中國也同樣關注導彈防禦計劃,認為「全球導彈防禦計劃將損害戰略平衡與穩定,不利於國際和地區安全,並對核裁軍進程產生消極影響。中國對此表示高度關注。」④2009年8月12日,中國外長楊潔篪在日內瓦重申,國際社會應放棄謀求絕對戰略優勢的做法,不發展破壞全球戰略穩定的導彈防禦系統,不在外太空部署武器。

二、核威懾的新內涵

冷戰結束不僅終止兩個超級大國的核軍備競賽,也給舊有核威懾思想帶來巨大衝擊,其前提條件、對象、方式都發生變化。儘管萬變不離其宗,但不論是在分析防擴散,還是考察核裁軍,甚至研究建立無核世界倡議時,我們都不可能忽略核威懾思想的變化。

1.核威懾前提條件的變化。威懾包含物理和心理兩層含義。所謂物理層面含義是指現實存在核武器及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戰略和指導方針等的有形昭示,而心理層面的含義則是指由核武器而帶來心理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人們在意識到核武器可能帶來的巨大毀傷力後產生的心理條件反射。

舊有看法認為,成功的威懾取決於多種前提條件,但有幾條必備:第一,雙方都能在成本一收益基礎上做出決策,並有能力對形勢做出評估和對能力進行評價。第二,威懾程度越高,侵略性行為就越能被制止。第三,不管是防禦者,還是挑戰者,他們的認知價值是一樣或近似的,至少都認為避免大規模核衝突是最佳選擇。第四,雙方關注的問題類似,這樣使相互保證的信號易於被準確理解和認識。第五,決策時對國內政治壓力是不敏感的,國家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理性決策行為體,國內利益集團與政治力量對威懾政策不會產生決定性影響。第六,雙方都能夠對核武器的使用保持高度集中控制。具備上述條件,威懾和被威懾才能真正確立起來。

考察今天的核威懾,我們發現:上述條件或不存在或模糊不清。由於實力對比懸殊,不論是威懾方,還是被威懾方都不可能對形勢做出詳細評估,像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多次發出核威懾信號,但對薩達姆·海珊領導的伊拉克來說,並沒發揮多少作用。薩達姆仍在一夜間佔領科威特。第二次海灣戰爭,薩達姆·海珊仍認為美國是故技重演,不會佔領伊拉克並取其性命,依舊我行我素。從美國方面來看,儘管數十萬大兵壓境,但它所施放出的威懾信號並沒阻止危機升級,最後只能把眾多士兵投入到實戰。

現如今,被威懾方不再是國家實體,像本·拉登這樣的恐怖分子和他領導的恐怖組織。儘管可把核威懾信號傳遞過去,但這些非國家行為體來無影去無蹤,不擔心自己的生命和財富會成為美國核威懾的「人質」,核威懾在這些非國家行為體面前蒼白無力。失去舊有的威懾前提條件,當前核威懾進入迷茫期,即不知道為何、也不知道為誰去進行核威懾。這從根本上動搖核威懾的理論基礎和物質基礎。

2.核威懾對象的變化。核威懾通常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間的角力,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古巴導彈危機過後,兩國展開一場殊死核威懾與反核威懾的軍備競賽。核威懾的對象通常指國家和政治集團,中國對威懾的解釋最有代表性:「國家或政治集團之間,通過顯示武力或表示準備使用武力的決心,以期迫使對方不敢採取敵對行動或使行動升級的軍事行動。是軍事鬥爭的一種方式。」⑤前蘇聯則認為:「必須承認實際上存在威懾這樣一項促進戰略平衡的因素。」「在一個互相依存的世界裡,一方的一種行動將導致另一方的對抗運動。美國所採取的擴張軍備競賽的每一項新步驟,都將導致蘇聯的反措施;同樣地任何實施威懾理論的嘗試也將導致蘇聯一方的對抗運動。」⑥這種對抗運動無疑是美蘇兩國傾國力進行軍備競賽的根本原因。兩者互為對手,目的就是要把對方遠遠地落在後面。在誰也不敢輕易動用核武器打擊對方的情況下,雙方核威懾的心理較量顯得比核實戰能力要重要。

舊有的美蘇威懾模式已消失,原來相互核威懾的對象已不存在。美國國防部這樣寫道:「冷戰期間,美國發展了威懾理論、軍控理論和規則,它有助於理解和處理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威懾關係,然而,這些舊的規則也許不適合於新的核危險。」⑦儘管今日美國在公開文件中仍把俄羅斯、中國等國家作為潛在對手,但此時的核威懾已遠超出傳統意義上的這幾個國家。美國認為,當前核國家要比單一的社會主義蘇聯複雜得多,美國也要考慮朝鮮、巴基斯坦、伊朗、俄羅斯、印度和各種跨國恐怖主義的不可確定的將來。這些多元化的核威脅選擇使美國有必要採取「基於能力」的戰略,因為這些核國家不僅難以預料,而且不會按西方思維模式行事。

從這一角度看核威懾,就不難發現為什麼冷戰結束後不久美國就把核武器擴散當成其面臨四大威脅之首,⑧防擴散和反擴散成為20年來國際軍控與裁軍的主旋律,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美國要放棄核威懾思想,而是因為舊有的威懾對象消失,所以把矛頭指向像朝鮮和伊朗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為威懾住這些所謂「無賴國家」,美國小布希政府提出「先發制人」的打擊戰略,認為只要覺察到這些國家有動手動腳的苗頭,為了自身的「絕對安全」,美國就可動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所有軍事手段打擊對手。在部分人看來,「先發制人」戰略的應用是導致利比亞政府在2003年底宣布放棄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的主要原因之一。卡達菲在接受CNN採訪時承認,伊拉克戰爭讓他下決心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否如此,這仍需要全面考察。

核威懾對象的轉換不僅局限於美俄核大國。法國核威懾對象的變化為我們提供另一佐證。冷戰時期,法國核力量針對的主要是蘇聯現實而強大的威脅,是為阻止歐洲核大戰,而今天俄羅斯等核國家仍是歐洲潛在的核大戰威脅,但它已明顯地減弱或者消失,核威懾對法國國家安全的意義有所削弱,法國1994年發表的國防白皮書重新把重點放在常規力量上,並要求減少核力量在國家安全中的作用。同時,法國更加強調核武器的避戰作用,認為「法國的核戰略是一種威懾戰略,絕對不能混淆威懾和使用兩個概念」,「威懾理論是建立在不訴諸常規戰爭和核戰爭的基礎上的」。前總統密特朗指出,「核威懾用於避免戰爭,而不是贏得戰爭。」希拉克總統也認為「法國的核戰略將保持其威懾性和防禦性,要排除所有的核作戰思想。」

2003年10月,媒體透露,法國計劃引入「先發制人」的打擊思想,以應對無賴國家的生化武器威脅,含義有二:一是法國將對那些不具有核能力的國家進行核打擊,此前法國一直拒絕這樣做;二是核武器不單單是法國手中的報復手段,而是成為法國國家安全的「重要的預防性威懾措施」。2008年3月,薩科奇總統在新戰略潛艇下水儀式上仍強調,在核威懾的基礎上實施「核警告」。核威懾是法國的「人壽保險」,所有侵犯法國重要利益的,都將遭到核打擊。目前法國核戰略的威懾對象已由過去單一對付蘇聯(俄羅斯),調整為對中東、北非、地中海,以及法國認為對己安全利益構成挑戰的國家。

3.核威懾方式的變化。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的核威懾態勢是高強度核恐怖威懾,以「大規模報復」任何來襲和「相互確保摧毀」雙方軍民目標為抵押,保證雙方不敢輕易動手。在緊張軍事對峙中,美蘇均以強大的核武器庫來遏制全面戰爭爆發,為此雙方各研發數十種數萬枚核彈頭。當前儘管仍重視核武器數量,但它們更注重以「規模較小但能力極強」的核力量「維繫可靠的核威懾」,遏制「任何潛在對手」的核攻擊,並建立起核力量的重組機制,保證在威脅態勢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能迅速增加核威懾能力。

美國《核態勢評估》重申,美國必須堅持核威懾戰略,強調核威懾和維持核武器儲備的必要性:為實現國家安全目標,對本土和盟國及友好國家的挑釁實施威懾,美國需要「投入資金,以維持合理的威懾力量。」提出通過基於能力的力量結構和新「三位一體」。觀點是,冷戰時期的核威懾方式於已不合實際,美國應促成俄羅斯的合作,以結束「確保相互摧毀」的關係。美國必須減少核武器數量,發展和部署更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更加註重先進的常規武器研發,以保持優勢。

美國認為,當前潛在對手包括多個國家和非國家實體。對像俄羅斯這樣實力較強的對手,還可實施傳統的核威懾戰略,但對像朝鮮和伊朗這樣的國家,情況就很難預料。此外,恐怖分子和非國家行為體中針對美國本土或海外利益的核打擊,都會造成規模不同的破壞,甚至可摧毀大片地區,造成百千萬人傷亡。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重申核威懾的同時,增加具體針對「無賴國家」和恐怖分子的兩個新目標,指出 「針對企圖發展核武器的國家和恐怖分子的最好辦法是不讓其擁有必需的核原料」。

與冷戰期間美蘇兩國注重核武器數量發展不同的是,核大國的核威懾的使用方式添加了新內涵,其中就包括重新審視核武器與常規武器的關係,特別是在對付所謂「無賴國家」和恐怖分子方面,常規力量優勢必然成為美國核威懾的補充。2001年《核態勢評估》報告把包括導彈防禦在內的戰略防禦、進攻性戰略核武器及常規力量和基礎設施結合在一起,形成新「三位一體」。俄羅斯、法國和英國等有核武器國家同樣也在擴展核威懾的使用範疇,一方面是大幅度削減核武器數量,另一方面也在強化常規力量的建設,同時還在加緊研製包括核鑽地彈之類的新型核武器,確保對深埋地下的敵方指揮所等重要設施擁有摧毀能力,威懾非核武器國家決策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核威懾與無核世界建設的反作用

「無核武器世界倡議」是2007年初由美國四位元老——前國務卿基辛格、舒爾茨、前國防部長佩里和國會議員納恩提出來的,重申他們對建立無核武器世界的主張,並提出實現這一主張的措施和手段。這些主張在國際社會引起積極的迴響。英國布朗政府已連續發表多份核裁軍和建立無核武器世界的政府報告,提出進行核裁軍和確保核安全的迫切要求和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奧巴馬政府已對建立無核武器世界做出宣示。2009年4月在布拉格演講中,他宣布美國支持建立無核武器世界和確保核安全的具體步驟。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贊同這一倡議。2009年7月13日,《華爾街日報》刊登記者對前國防部長施萊辛格的訪談。他告訴記者,「核武器正被天天使用著呢」,主要是用來「阻止美國的潛在敵手和為我們承諾要保護的盟友提供保障」。施萊辛格既是一位官僚,也是一位學者,特別是在核戰略領域有較高聲譽。由於其有大學任教、在智庫從事研究及長期的政府工作,施萊辛格此次公開站出來反對「無核武器世界」主張立刻吸引住眾人眼球。

反對無核武器倡議的人大多來自國防和軍事部門。 美國戰略司令部指揮官公開指出,奧巴馬總統的無核武器世界主張過於天真。在他們看來:(1)人類從沒把一種發明再退回去,核武器也是如此。(2)嚴肅的核裁軍支持者認為,美國不會單方面銷毀自己的核武器。(3)美國邁向「零核」並不會使朝鮮放棄核武器,也不會使伊朗停止核計劃。(4)美國還承諾著對其盟國的保護義務。(5)美國的核裁軍努力不能也不應該缺乏更廣泛的安全環境思考,諸如此類。施萊辛格告訴記者:「無核武器世界」想法「是美國烏托邦思想和眼光狹隘主義相結合的產物……並不是基於現實的認識。」「美國仍需要強有力的威懾」。他堅持認為,「一個無核武器的世界可能比有核武器的世界更危險。」

施萊辛格說:「對於我們時代的平衡,西方世界的安全將繼續依賴於威懾。」⑨核武器有助於維繫國際關係,特別是大國關係的穩定與國際和平,這是人們的主流意識,二戰結束後,兩個社會陣營幾次走到了衝突的極點,但在最後時刻還是收回了腳步,這均與核武器的存在相關聯的。從地區角度看,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樣幾次走到戰爭邊緣,但同樣沒有走向大規模的衝突。從核時代的國際局勢來看,核武器的存在在某些情況下確實使大國對其國際行動所產生的某些後果持比較謹慎的態度。

但這只是核武器以及由此派生出來核威懾的一個側面。核武器畢竟是一種非人道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核威懾也是建立在以核武力相威脅基礎上的一種價值取向和邏輯模式。承認核威懾在國際和國家安全中的支柱作用無疑是承認了核武器的合法性。美國仍沒有放棄核威懾達成其外交政策目標的做法。

由於核威懾在國家安全和國際安全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核武器又是實施核威懾的物質基礎,時至今日,國際社會陷入一個相悖的怪圈:一方面,有核武器國家始終把核武器以及由其派生出來的核威懾當成國家安全政策的重要支柱,當成達成對其他國家軍事優勢的重要手段,不斷地進行核武器的現代化。另一方面,一些發展中國家同樣看好核武器的威懾作用,打著和平利用核能的旗號發展自己的核能力。核威懾力也是核擴散的動力源之一。2006年以來朝鮮的舉動向人們表明一些發展中國家追求核武器的根本目的:它們追求的不是核武器實戰效果或者準備與哪個國家打核戰爭,而是看好核武器的威懾作用。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後,印度一位退役陸軍將軍說過:「沒有核武器,就不要打美國人。」他又解釋說,其意思不是要與美國進行一場核大戰,而是假如薩達姆擁有了核武器,多國部隊就不會那麼毫無顧忌地長驅直入伊拉克腹地。既然承認核武器存在的合理性,核威懾又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大國關係穩定,那麼勸說其他國家放棄核武器選擇難度顯然很大。

核武器及派生出的核威懾,不但構成核擴散的原始動力,而且也極大阻滯著核裁軍和實現無核武器世界。傳統核裁軍與建立無核武器世界有著較大的區別。當前的核裁軍更多的是美俄兩國削減核武器及運載工具數量的討價還價。冷戰結束以來,美俄戰略武器有大幅度削減。2009年7月,雙方又達成新協定,7年後,俄美核彈頭戰略運載工具的數量將降為500件至1000件,核彈頭數量將降至1500枚至1675枚。

核武器數量大幅度削減是邁向無核武器世界的必由之路。但現行削減非但不會削弱美俄核威懾能力,相反還使兩國核武器庫更具威力。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道格拉斯·費思日前撰文指出,儘管美俄緊鑼密鼓進行核裁軍談判,但雙方只是在「裁軍」而不是在「軍控」。⑩「無核武器世界倡議」的目標就是要全面徹底地銷毀核武器,把這種武器從武器庫里全部撤出。從現實看,有核武器國家不會因此放棄舊威懾思想,而一些發展國家同樣看好核武器威懾力,會競相謀求這種能力。在可預見將來,核威懾思想是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的最大障礙之一。

四、核威懾是否還將如冷戰那樣重要

很顯然,正由於特有威懾力,核武器一問世就成為有核武器國家安全政策的支柱,對維繫大國關係的穩定和國際社會的相對和平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但人們似乎忽略了一個特定的現實:即核威懾之所以被認為是成功地阻止了大國間的正面衝突,是取決於特定的歷史條件——冷戰。如今,時過境遷,核威懾是否還將發揮其在冷戰期間的作用,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

在力量方面,儘管核武器數量有大幅度削減,但有核武器國家所擁有的核武器仍可數十次毀滅地球。核威懾是建立在核武器基礎上的,而可進行核大戰的國家目前只有少數國家。美國大約在1000枚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下的核彈頭,它們或是裝載洲際彈道導彈上,或是部署在海軍戰略潛艇上。陸基核彈可在接到總統命令3-4分鐘內發射,潛艇上核彈從接到指令到發射也只有12分鐘時間。俄羅斯大約有1200枚核彈處於戒備狀態,它們同樣在幾分鐘內發射出去。(11)不管怎樣,玩得起核威懾的國家也只有這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決心和信息傳遞現在變得模糊,核威懾的現實效用卻打上折扣。從決心角度看,《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承認的五個核大國使用核武器的決心遠遠地低於冷戰時期。美國防部認為,「威懾仍將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不過儘管傳統的威懾理論在新的安全時代仍是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它也許不足以應付所有的新出現的核威脅。」但它也承認,「冷戰式的核威懾的目標和手段是否可應付冷戰後世界出現的新的核危險,這仍是個不確定的問題。有些威脅可能無法靠威懾來解決,最起碼無法靠應付蘇聯時產生的舊式的威懾方法加以解決。即使威懾將成為美國核安全政策的長期特徵,新的環境卻帶來了諸如與蘇聯威懾無關的新威懾形式,以及某些威脅可能無法靠威懾加以解決等新問題。同樣,期望每種確實存在的威懾關係都能像40年冷戰過程中美蘇戰略關係那樣穩定也是不現實的。」(12)對於美國來說,新安全形勢無疑要求其修訂動用核武器的決心。對俄羅斯、法國和英國這樣的國家來說,由於來自對手核威脅的程度降低,因此他們動用核武器的決心也隨之降低。

影響核威懾效果的因素是信息傳遞渠道是否暢通,或者說施加威懾一方有沒有渠道向對方施加核威懾。「9·11」事件後非國家行為體成為影響地區穩定與和平的重要角色。這些既非國家,也非政治集團的組織或分子不可能接受美國如此規模核武器的威懾:它們本來就來無影去無蹤,根本沒有可讓包括美國在內的核大國威懾的資源;三是在價值形態上也沒共同語言。這一切都是最新國際關係發展的大趨勢。

總之,傳統意義的核威懾內涵今天已變,之所以部分有核武器國家仍抱著核威懾不放,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仍有核對手。部分核大國擔心,一旦放棄核威懾,自己的優勢地位必然會受到威脅;二是冷戰思維的慣性作用,像經歷過冷戰的施萊辛格等人從一開始就認為核武器是看家寶,也認為核武器和核威懾今天在發揮著其他武器不可能替代的作用。三是無核武器國家也看好核武器的威懾作用,並尋求擁有核能力,防擴散任務任重而道遠。

核威懾隨冷戰的結束其在國家安全政策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後移,但擁護核威懾理論者大有人在。應變換思維模式,確保核威懾理論淡出江湖,這是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的必由之路。

〔完稿日期〕2009年8月25日

注釋:

①參見美國國防部網站:http://www.dtic.mil/doctrine/jel/newpubs/jp1_02.pdf.

②Henry Kissinger, The Necessity for Choice,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62, p.12.

③轉引自[美]麥克喬治·邦迪所著、褚廣友等譯:《美國核戰略》,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年版。

④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第十四章軍控與裁軍。

⑤軍事科學院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第10頁。

⑥軍事科學院編:《世界軍事年鑒·1988》,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第226-227頁。

⑦參見美國國防部長致國會和總統報告第二部分「國防倡議」中「核態勢審查」一節,1994年1月。

⑧這四大威脅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大規模地區衝突、世界民主進程的倒退和經濟安全,是由柯林頓政府的國防部長萊斯·阿斯平在1993年10月發表的《防務全面審查》報告中提出來的。

⑨James R. Schlesinger, Rhetoric and Realities in the Star War Debat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ummer 1985), Vol.10, No.1, pp.3-12.

⑩Douglas J. Feith and Abram N. Shulsky, Russia and the U.S. were reducing their nuclear arsenals without arms control, Wall Street Journal, Aug, 3, 2009.

(11)Elain M. Crossman, Top U.S. General Spurns Obama Pledge to Reduce Nuclear Alert Posture, Global Security Newswire, Feb. 27, 2009.

(12)參見美國國防部長致國會和總統報告第二部分「國防倡議」中「核態勢審查」一節,1994年1月。

轉自《國際問題研究》(京)2009年6期第13~18頁


推薦閱讀:

打擊「操縱」要有威懾力(金海觀潮)
美韓對朝密集投放高科技裝備 以核打擊進行威懾
美中情局被曝曾製作拉登恐怖娃娃 威懾巴基斯坦人(圖)

TAG:威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