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職業中,醫生最無法速成
在所有職業中,醫生,特別是優秀的醫生是最無法速成的。?
從醫學生到住院醫師,從主治醫師到主任醫師,要耗費漫長的光陰,短則一二十年,長則三四十年。?
而從一位普通醫生,成長為一位名醫、大醫,則需要一生持續不斷的磨礪。?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 2016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顯示,截至2015年末,全國衛生技術人員800.8萬人,執業(助理)醫師數量達319.1萬人。?
為什麼要當醫生??
當在醫學院校苦讀十年,當在病房度過一個個長夜,當被賦予職責、使命和成功,也承擔著挑戰、風險和質疑,帶著問題越走越遠,當初的答案是否經受住了理想照進現實的考驗??
新聞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加快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8月17日發布後引起全國醫衛工作者的熱烈反響。總書記在一年前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通過多種形式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風氣。」為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經人民日報批准,人民網、健康時報主辦的首屆國家名醫高峰論壇將於9月22日上午在北京召開。?
會議以「尊醫重衛,傾聽800萬醫者的聲音,關愛800萬醫者的成長」為主題,廣泛邀請國家衛計委醫療管理專家、知名三甲醫院院長、醫生培養教科研學者、全國優秀醫生等各領域代表,精心設置四大主題系列演講,營造尊醫重衛、名醫成長的社會氛圍,引領主流媒體對醫生成長的輿論環境支持,展示國之名醫的群體形象,推動中國醫改縱深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國家戰略。?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疼痛醫師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等22個專業分會聯合主辦。22個分會主委擔任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原衛生部副部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院士任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團聯合主席。?
從醫之路,從來都是一個艱苦的過程?
名醫,不是職稱、職位,不是考核標準,而是精湛的醫技、良好的醫德,和患者的口碑。?
要成為一名名醫,需要經歷長期與醫書和病人打交道的過程。扁鵲見蔡桓公而知病,張仲景斷王仲宣眉落半年而死,這都是長久研習和臨床實踐的結果。?
不論是古代「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壯志,還是現在為治病救人而學醫的豪情,從醫之路,從來都是個艱苦的過程。?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曾回顧自己的學醫生涯,從進醫學院到去美國進修學習的二十年間,下過鄉,進過廠,去過河西走廊,也上過世界屋脊,長年勞累的住院醫生經歷,個中艱辛可能是很多年輕醫生難以想像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學家曾毅的求醫之路亦是艱辛。17歲背井離鄉,由汕頭坐貨輪去上海讀大學,貨輪上沒有床位,晚上只能睡在露天的甲板上或貨物堆上,趕上下雨更是難熬。「當時我想考上海醫學院,」曾毅回憶,「但趕到上海時已錯過了考試的日子,只能先考到復旦大學。」直到第二年,才如願考入上海醫學院。?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38年前考入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基礎醫學專業,免疫學是當時「最時髦」的學科,但畢業後來到北京協和醫院後,他堅決地轉入「中國風濕病之父」張乃崢教授所在的風濕科,跟著其他比自己年資低的人,從實習醫生做起,學寫大病歷,學習查房問診,一步步積累臨床經驗,24小時都在醫院裡,過著「病房—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曾小峰37歲便成為主任醫師。?
醫學之路,從來就不曾輕鬆。?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過往的艱難生活一去不復返了,然而,學醫之路依舊艱辛漫長。?
從醫學院校畢業後的醫學生,只能算得上是半個醫生,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還需要進行臨床的規範化培養。?
范博(化名)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博士生,讀完本科、碩士、博士11年後,還要經歷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在培訓基地學習並通過考試後,還要參加國家統一考試,整個周期耗費14年。?
2014年起,我國正式啟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建設,以「5 3」(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 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體、「3 2」(3年臨床醫學專科教育 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建立。?
2015年底,國家又試點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的「5 3 X」模式,即在5年醫學類專業本科教育和進行了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後,再依據各專科培訓標準與要求進行2~4年的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
這是一項嶄新的國家政策,目的是為了讓培養出來的醫生,有一致的技術水平,只有這樣病人才能得到一致的診療服務。正如曾小峰教授認為:「醫生,歸根結底是一份職業,醫生培養應該走向『職業化』。」?
到2020年,我國將培養住院醫師50萬名、培養全科醫生15萬名、培訓公共衛生醫師5000名……國家衛計委在年初印發的《「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規劃》,試圖通過數字表達一份決心:我國將基本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初步建立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形成完整的畢業後醫學教育體系。培養一名醫生的周期之長由此足以顯見。?
胡大一教授曾用華山論劍來形容醫生的成長過程。醫學院剛畢業時,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不會看病,對醫學理解不深,職業的第一個10年須認真打好臨床基礎,學會看病;第二個階段,手中有劍,心中無劍。會看病,但對醫學仍沒有深刻理解,從研究層面、哲學層面、社會層面,仍是心中無劍,這10年可以選擇具體的研究領域並努力創新,再繼續成長,才能做到手中有劍,心中有劍,領悟醫學真諦;第三階段便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此時應該培養新人發展;第四階段醫生可以遊山玩水,做到手中無劍,心中無劍。?
值得一提的是,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下,作為實踐者、教育者、探索者的醫生,做任何一件對患者、醫療有意義的事情都需要一種愚公移山的精神。挖山不停止,挖開山以後也不能借山生錢,把名利想開了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有意義的事。?
醫生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備受尊重的職業?
一名醫生要從成長走向成熟,需經過漫長的臨床實踐歷練。?
「肩承責任,恪守誠信,厚積知識,敬畏生命」,在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名譽主委、中國急診醫學奠基人王一鏜的辦公室內,一直懸掛著一副他親筆手書的書法。這是他的座右銘,也正是諸多名醫的真實寫照。?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李蘭娟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外科學教授鄭樹森,是學界少有的院士伉儷,如今學生對他們的評價依舊是「醫學狂人」。?
李蘭娟院士曾自述自己和鄭樹森院士的工作狀態:「經常是他在台上做手術,我在實驗室討論問題,弄到半夜一兩點是常事」。雖然在同一家醫院工作,但兩人一天中唯一的交流就是起床後到抵達醫院前的這一點時間,交流的話題也是以類似「有個病人病情危重」、「有個學術報告要發言」的內容展開。他們在實驗室迎來2014年的鐘聲,2015年、2016年、2017年依然從實驗室開始。李蘭娟利用10年的時間所創立的「李氏人工肝系統」,也使得我國急性、亞急性肝炎治癒率從11.9%提高到78.9%,是世界上醫治人數最多的人工肝系統。?
作為我國高血壓防治事業的開拓者、先驅者之一,劉力生和高血壓打了一輩子交道。劉力生教授主導的「首鋼模式」經由WHO向全球推廣。中國高血壓防治也因此走在國際前列。1999年劉力生被推舉為世界高血壓聯盟副主席,2006年當選為主席,2009年連任,這是中國人在專業組織中擔任的最高職位。如今從醫幾十年的她依然堅持每天早上8:30之前趕到北京西四環外的北京高血壓聯盟研究所辦公室辦公。她一直堅信,「只要你認定了方向,就一定能走出一條路來。」?
龐大的人群,豐富的病例資源,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整合這些資源,形成了無可比擬的醫療科技爭先優勢。2016年10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部、食葯監總局等5部門出台的《關於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認為,13多億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實現「健康中國」建設目標需要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應加大臨床研究投入力度,全面加強臨床研究醫學研究。?
也就是這樣的堅守,醫生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備受尊重的職業。?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曾分享過一段難忘的經歷,在九十年代帶領醫生團隊去日本考察學習,當時有人專門來拜訪,這讓中國去的醫生們很奇怪,「我們不是政治代表團,不是經濟代表團,也不是外交代表團,僅僅只是醫生」。?
直到那位拜訪者說了一句:「我一輩子想當醫生,可是考不上,我尊敬醫生!」?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會長郭樹忠介紹,在美國,收入最高的兩個職業是醫生和律師。美國民意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美國人對自己的醫生和醫院讚不絕口。?
誠然,現在的醫患矛盾時有發生,甚至有人認為,許多醫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學醫。但說到醫學傳承,其實很多醫生都出生在醫學世家。?
我國著名消化病學專家王吉耀教授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培養成了醫學教授。不僅如此,對於自己的孫子、孫女,在他們很小的時候,王吉耀教授就給他們灌輸以後要做醫生、治病救人的理念。?
這樣的教育是身體力行的,王吉耀教授回憶,自己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她的兩個孩子一個八歲、一個六歲,休息日,她帶著孩子到家附近的公園,孩子們自己玩,她就坐在邊上讀書。有的時候下班沒時間吃飯,拿著兩個冷饅頭就跑到醫學院去聽課。?
「看到我一生為了醫學而奮鬥,他們在高考的時候也自願填了醫學專業,我當時想讓小兒子填報別的專業,我們家幾乎所有人都是醫生,連個會換燈泡的人都沒有,但小兒子自己的意願還是醫學,治病救人或許就是滲透到血液裡面的基因。」王吉耀教授說。?
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加快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引起了全國醫衛工作者的熱烈反響。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年前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也曾強調:「要通過多種形式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風氣。」?
2017年1月,國家衛計委《「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衛生計生人才將比2015年的1069.5萬人增加185.5萬人,總量達到1255萬人,將通過破除束縛人才發展機制、建立激勵機制等措施,調動積極性。?
只有既能治病又有人文關懷的醫生,才能最終成為大醫?
「曾經有人問我,一個好醫生的標準是什麼?我說,一是他必須熱愛自己的職業;二是他必須熱愛自己的病人;三是他必須熱愛自己專業的疾病;四是他必須善於與患者溝通。醫學人文的核心就是重視、關愛和尊重患者。」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認為,只見疾病不見「人」的醫生,也許可以走得快,但未必走得遠。只有既能治病又有人文關懷的醫生,才能最終成為大醫。?
中國心血管病有創性檢查和治療奠基人之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陳灝珠院士,有「神州第一刀」之稱的海軍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吳孟超院士,「疼痛之父」韓濟生院士,我國著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原北京同仁醫院院長韓德民院士……他們能成為醫學大家,靠的不僅是醫學技術的精進,更是對患者極端熱忱的醫學人文。?
已經93歲高齡的陳灝珠院士,找他看病的人不少,日程依舊排得滿滿。多年以來他一直保持著年輕時看病的習慣。冬天會把手搓熱再接觸病人,聽診器也用手暖一會兒再放到病人身上。?
吳孟超是我國肝臟外科醫學的一面「金牌」,對於風險很大的手術,有人好心勸說不要做,萬一有個閃失,可能毀了一世英名。吳孟超卻堅定地回答說,名聲沒有人命重要。他經常告誡身邊的醫生,B超、CT可能會有誤差,只有對病人親自查體才能判斷準確。?
中國自古就有「刮骨療毒」這樣的歷史典故,很多人覺得忍受疼痛是一件高尚的品格,並不覺得它本身就是一種疾病。然而國際著名疼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卻要征服這個難題,緩解患者之病痛。當初疼痛科一時半會兒建不了,韓院士就另闢蹊徑先成立疼痛學會。我國的疼痛科也是唯一一個「先有學會,後有學科」的科室。自此,疼痛患者有了專門的門診可看。?
我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著名專家韓德民院士,每一次面對慕名而來的病人,總是親近隨和、體貼患者。他會在輕鬆的交談中告誡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有時檢查時間過長,他也會輕拍患者背部,關切地說聲「辛苦了」。在韓德民看來,一名好醫生要時刻注重病人的感受,只有永遠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實施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韓德民曾自我定位是「一塊磨光了的鋪路石」,他全身心為現代醫院管理模式的創新而披荊斬棘。「國家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念始終支撐著我,心存強烈的使命感,在各種利益面前才會顯得超然。」?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賈偉平曾向習近平總書記推薦收看紀實真人秀《急診室故事》,「這部劇直面醫患矛盾、信任危機,讓觀眾感受到救治病患過程中各種情感迸發。就我看來,99%的醫生是優秀的,99%的患者家屬是好的,分析下來,引發糾紛的原因還是相互之間不信任、不理解。」賈偉平說,她自己甚至還專門做了回訪。「患者看完這節目後說,我要是對醫生信任點就好了;醫生則說,我要是對患者耐心點就好了。」?
賈偉平用了節目里的一句歌詞來直抒胸臆:「生命有痛,可是有你真好;生命有痛,可是陪你真好。」?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因素,在部分醫療機構中,醫生越來越依賴技術和設備,而蘊含於醫療服務過程中的人文關懷卻悄然遠去,引起患者和社會的不滿。實際上,醫學人文的建設,是緩解醫患關係緊張的一劑良藥。應該在醫學生入學的第一課就補上醫學人文的學習內容,教育學生做有人文方法、人文素質的醫生。?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德培養貫穿醫學教育全過程,讓人文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
曾益新表示,我們過去的教材更多的傾向於關注專業,關注技術,但是對如何把人文精神體現到所有的教學環節,包括每一本教材,每一個章節,每一段內容裡面去,都是值得探索的課題。?
同時,張雁靈會長認為,如何讓醫務人員真誠的關愛和尊重患者,自覺的去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如何讓他們在各種誘惑面前把持住醫者職業操守,這也引出醫學人文建設的另外一個側面,即醫院管理者對醫生的內心需求是否給予了足夠關注,醫生的工作環境,家庭生活以及職業生涯等價值需求是否放在了管理者的心上。?
生命在醫生面前是神聖的,也是至高無上的?
醫生不止是一個職業,更是一種人生的修鍊方式。?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大醫學部主任詹啟敏的理解中,人文是醫學的一隻翅膀。醫學不僅是科學,更是人學,醫學工作者需要超高的技術,更需要人文關懷。醫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能調節自身壓力,還能推動和病人之間的良性溝通。在診室裡面坐著的兩個人首先應是朋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就是醫患關係。患者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給了醫生,應該是最親密的朋友。?
但醫生絕不是機器人,每一個醫生應該有個人的生活和愛好,這也是醫生成長為名醫的道路上必須有的修鍊沉澱。?
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的一大愛好就是在出差的高鐵或飛機上寫詞譜曲,2016年北大醫學部結業典禮歌曲《同窗之誼是沒有血緣的親情》就是詹院士作詞作曲,央視《開講啦》節目上,他也在學生面前展示彈奏琵琶。?
97歲的中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哲會畫國畫,頗擅丹青,國外很多兒童醫院都收藏著他的畫。張老常說,心靈是放在手巧前面的,小兒外手術難度大,他總能忙裡偷閒畫幾幅國畫給自己調節身心。?
這樣的醫生還有很多,比如國內神經外科領域權威、宣武醫院凌峰教授,在搶救過鳳凰衛視主持人劉海若後,開始用心地做慈善去幫助更多人;每年三分之二的肺移植手術都要經過無錫人民醫院陳靜瑜教授的手,他的愛好是喜歡跑步和篆刻,他認為跑步給了他耐力和毅力,而篆刻給了他一雙外科醫生的巧手和追求完美的習慣。?
醫療的基本模式是醫生和病人,醫療更多的是有時治癒,經常關懷,永遠安慰。生命在醫生面前是神聖的,也是至高無上的。?
張雁靈會長認為,激發醫務人員的向善情感是衛生計生工作管理者的責任,醫務人員需要有忘卻自我的獻身精神,同時他們也需要被信任、被關懷。在整個醫生成長生涯中,社會如何關照醫生,如何理解醫學,不僅蘊含著人文主義精神,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之路。?
成長為名醫的這條路,有荊棘,也有玫瑰;有腐朽,也有神奇;有起點,卻永無止點。?
推薦閱讀:
※?即將消逝的職業,誰也逃不掉
※金牌員工職業化塑造
※八字與職業選擇
※山西離婚率高達21.42%!這些職業最高…
※職業操守與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