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譯文] 月華如水,悠悠地映照在高樓之上,流動的月光在天上人間徘徊逡巡。

[出典]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

註:

1、 《七哀》 曹植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

  借問嘆者誰?雲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2、注釋:

七哀:該篇是閨怨詩,也可能藉此「諷君」。

宕子妻:作客到遠方去的人的妻子。

   清:形容路上塵。

   濁:形容水中泥。二者本是一物。

   浮:就清了。

   沉:就濁了,比喻夫掃(或兄弟骨肉)本是一體,如今地位(勢)不同了。

   逝:往。

3、譯文:

明月照在高樓之上,灑下的光芒在樓上游移不定。樓上有一位哀愁的婦人,正在悲哀的嘆息。試問嘆息的這個女子是誰,自言是遠遊子的妻子。丈夫離開超過了十年,妾身常常一個人。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塵般飄忽,妾身像是污濁的水中的淤泥。浮塵和沉泥各自相異,什麼時候才能相互匯合相互和諧?我願意化作西南風,長久的停留在你的懷中。你的懷抱良久不開,我當依靠什麼呢?

4、曹植生平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5、七哀,李冶《古今注》謂人有七情,今哀戚太盛,喜、怒、樂、哀、惡、欲皆無,唯有一哀,故謂之七哀。這樣闡釋七哀題旨的旨意,確切合適。七情失其六,唯餘一哀,這份哀傷瀰漫整體,本來應有七情之別如今同為一哀,十分突顯了哀傷之厚重。《文選》就將本篇歸入哀傷一類,而本詩的確是籠罩在濃濃的哀戚傷痛里。

  開頭兩句用的是托物起興的手法。明月在中國詩歌傳統里,起著觸發懷想相思的作用,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光月夜,會撩起詩人綿綿不盡的思緒,勾起心中思念怪掛懷的人或事。當皎潔的明月照著高樓,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輕輕晃動著,佇立在高樓上登高望遠的思婦,在月光的沐浴下傷嘆著無盡哀愁。曹植接著採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牽引出怨婦幽幽地敘述悲苦的身世,這同時也是曹植牽動了對自己崎嶇境遇的感慨。從明月撩動心事到引述內心苦悶,曹植寫得流暢自然,不著痕迹,成為「建安絕唱」。

  丈夫外行已經超過十年了,為妻的常常形隻影單的一人獨處。夫妻本來像塵和泥那般共同一體,如今丈夫卻像路上的輕塵,自己則成了水中的濁泥。輕塵浮空飛揚,濁泥卻深沉水底,一浮一沉地位迥不相同,什麼時候才能重會和好?曹植於此自比「濁水泥」的棄婦,「清路塵」指的是曹丕曹睿。曹丕繼位後不再顧念手足之情,疏遠甚至防範著自己的親弟。曹睿稱王時,曹植多次上表上書自試,終究無法獲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濁泥和清塵的遠離相互映照,襯托出和兄長侄子形勢兩異的遙遠距離。 

  曹植盼望著骨肉相諧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獻功。所以他說但願能化作一陣西南風,隨風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長侄子的懷抱。可是丈夫的懷抱若是不開展,曹丕曹睿始終防我疑我,做妻子的我無人可依靠,曹植「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抱負就不能實現。人一般能在外在環境的壓迫困窘而激發出潛在的力量,曹植就是這樣。當他意氣風發、開朗無憂的時候,只能寫些騎馬射箭、山明水秀等沒有深刻內涵的詩文,對後世影響不深。而為人稱道的,是後來落魄時迸發出來的火花。

6、古人詠月詩之多,叫人目不暇接,最早的詠月詩當是《詩經》中的《月出》了:「月出皓兮,佼人瀏兮。」這也應該是中國人對月懷人,望月詠嘆的濫殤。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首詠月詩,卻是曹植的《七哀》,首句「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多年來一直在心頭不時閃現,尤其是月夜,壁如今夜,這兩句詩竟又引起了我聽月的願望。 

 「明月照高樓,流光共徘徊。」流光徘徊不但給人一種月光的流動感,而且這種流動是徘徊不定,猶豫不決,踟躕不前的。此時我獨坐窗前,看月在中天,如水的月光象瀑布般傾瀉下來,雖無瀑布那種排山倒海的轟鳴聲,但屏聲靜氣地細聽,又似乎能聽到月光流淌的聲音。  月光如流。它從無限的夜空飄落下來,又從樓房的頂上,從樹葉之間,漫無聲息地跌落下來,然後流得滿地都是,哪怕石子間有個小小的空洞,草葉間有個細細縫隙,月光也會順勢流淌進去,照亮那一片小小的空間。  

月光在流。我聽見了它比微風滑過琴弦還要輕柔的流動聲;月光灑在窗玻璃上,我聽見了玻璃發出的微弱的金屬顫動聲;月光照著陽台上的一盆米蘭,我聽見了月光細小的光珠落在花蕊上的嘀嗒聲;月光穿過薄薄的窗紗,我聽見了月光零亂的腳步在窗紗後徘徊的跫音;我向窗外伸出手去,我感覺到了月光溫潤的潮濕,一握手,似乎有絲絲月光從指縫間逸出,又輕輕地滴落在地面上,於是,我聽見了一串極其輕柔而又似是而非的琶音:像柳枝划過池水,似青蚨跌進蛛網,如嬰兒熟睡中的輕鼾,又疑是玫瑰正在輕輕合上花瓣……。  

夜半聽月,我聽見了世界上最輕微妙曼的音樂。  

夜半聽月,我聽見了自己心靈深處最纖柔敏感的脈動。

7、斜月迷離,有時使人精神恍惚,有時讓人纏綿悱惻。喧囂塵世,芸芸眾生,知音難遇,壯志難酬,唯有與月作伴,吐露心聲:

  唐朝詩人韋莊:「除卻天邊月,沒人知」。除了天上的月亮,我的滿腹理想實在沒有別人知道了。

  李白:「舉懷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飲酒,沒有人來陪伴,只好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都視為朋友,可以相見,此時的詩仙是何等的孤苦伶仃呀?

  宋朝詩人辛棄疾:「誰共我,醉明月」。你走了之後,又有誰來與我共飲,醉看明月沉浮呢?

  世事更替,有人得志,也有人敗落,追懷往事,令人黯然神傷:

  三國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沒有用武之地,卻時常遭兄妒嫉陷害,以至精神恍惚,他筆下的月色也跟著「徘徊」不定:「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雖然有明月高照,但因詩人背負了沉重的精神壓力,所以此時的月色也充滿了迷離的神態,無法看清她的本來面目了。

  五代十國時的南唐國主李煜:「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亡國之君,怕見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多少往事追憶起來讓人痛不欲生。

  紅樓夢中林黛玉對湘雲的盈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在寂寞的深秋之夜,白鶴的影子從冷氣嗖嗖的池塘上一掠而過,月亮發出陰森森的寒光,埋葬了渴望溫暖的詩人的靈魂,此時的月亮是多麼冷酷無情呀?

  借月舒懷,探尋哲理,充滿了趣味色彩。

8、月色是迷人的。曹植的「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無不將月色描繪得美崙美奐,柔美的月光灑落在亭台樓閣上,也灑落在人們的想像中,情韻裊裊,回味無窮。而蘇東坡的一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更是讓人們的思緒從浩淼的蒼穹一直走向了不可探知的遠古,將憂傷和對生命的感懷交織在了一起,更讓月色平添了幾分神秘。

9、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中秋之夜,夜涼如水,看那一輪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似一抹淺淺的笑容凝視著我。心裡溢著一份寧靜,視野的周圍,是遠遠近近的風景,都顯得如月般朦朧。微微仰首,那一團皎皎冰輪的月兒,靜靜地披垂著雲影和鉛灰色的青空,如一枚玲瓏剔透的玉盞,淡然入定。

月光,是最溫柔的女神。時光,像是在淡淡的飄移,忽遠忽近。而我,心中暗涌的那一層月光,質疑著是否自已真要做一個如玻璃般感性的女子,那般的易讓心情變得零碎。想起自已總會不經意間被這人間的凡塵瑣事所左右,從內心裡不僅湧上了一層羞愧。這美好而又迷離的紅塵,曾牽引著我一路走過,裡面有歡笑、有淚水,有憂傷、也有安慰。  

現實生活的一切,總是要求我們要理性而快樂的面對,包括對一切的情緒,一路往前走,也在一路丟失著。年輕的我們總喜歡假裝孤傲,假裝成熟,喜歡把自己想像成浮生背後的那雙眼睛,以洞悉一切的徹悟,落寞而冷靜地淡看所有的浮世繪。但我不能拈花微笑,也不能求得一絲慧根,任何瑣屑和俗雜輕易就能將我擊潰。

歲月流過經年,才最終發現,過往的一切都黯淡成了回憶,當夜風拂過臉龐,回首來時的路,卻不知道是該憂傷還是快樂。儘管有時仔細審視,生活中總是摻雜了太多的真真假假,無法分辨。但最後終於發覺,難得糊塗,學會簡簞,或許會更快樂,少一些計較,多一些糊塗,我們或許會變得更幸福,更滿足。

時常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接到朋友的電話或簡訊。無需太多的言辭,也無需太多的寒暄和虛偽。淡淡的幾句問候或祝福,都可以讓人滋生出無數的精彩和感動。聽著電話那端溫柔或低沉的聲音,隨性地聊上幾句,知道彼此安好,彼此會心一笑,足矣。

  今夜,且許我月色傾城。若可,我願剪一半明媚和憂傷,與你醉語清風。

10、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曹丕《七哀詩》

 (一) 初相遇

  我曾是荷塘弄蓮的女子,我愛我如葉的碧羅裙和撐桿時盪起的水的微波。風過處,蓮葉搖曳出曼妙的姿態,隱約掩飾著我不勝蓮花的几絲嬌羞。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我穿梭於這蓮與蓮之間,仰望天空漂浮的雲朵,低頭採擷如水的蓮子,和水鳥一同輕輕歌唱:「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然而我是有著水之溫婉的南方女子,卻獨愛這支蒼涼的曲子,也許因為它恰寂寞如我。我唱著它採蓮,唱著它歸家。

  那一天歸家,我在路上遇見了他,他深邃的眼神跳躍在夕陽里,灼傷了我如蓮的嬌羞。他牽著他的馬與我擦肩而過,「你又唱了這首歌」,他說。

  眼裡有了氤氳,我落下淚來……我知道,他懂我。

  (二)望君歸

  一個明媚的日子,我穿上紅妝,成了他的新娘。陽光有著耀眼的顏色。

  他依舊喜歡牽著他的馬到處遊歷,我仍愛去荷塘採摘我的蓮花。我採蓮有歸,他遊歷卻不知歸期。玉箸應啼別離後,自君別離,日漸消瘦。多少個夜晚,杜鵑的啼叫打破過我的夢境:「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我的愛人,你可曾聽的見它的悲鳴?你可曾見到蓮花開了又謝去?你可曾問過你的馬兒累不累?昏黃的燭光映著我孤單的身影,這夜,孤獨的寒。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我知道,你的心嚮往漂泊,你的馬曾將那些野花跑成一掠眼的紅煙。我不能阻擋你的嚮往,只能默望你遠去的背影,記住馬蹄絕塵的噠噠之聲。你的叮嚀凝成一句珍重,我的牽掛卻化成漫天的火燒雲撩的人眼疼。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多想化作逐君的月華,照亮你前行的夜路,撫摸你的馬。

  多想化作逐君的月華,跟隨你堅定的腳步,給你看看我的花。

  (三) 若你歸來

  若你歸來,那會是個什麼季節?

  我希望那是個蓮子成熟的時候,我煮一碗蓮子湯,捧給你喝。

  蓮子,憐子……不知你能不能喝出這湯的味道?

  你的馬會不會再次踢起大陸上的清塵,噠噠的棄我而去?會不會還記得我曾唱過的那首歌?會不會忘記是你找到那個藏在蓮花中的我?

  願逐月華流照君,我只求化作一縷月華照你歸來的路,然而--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

11、夜深了,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謝謝你,因為有你,世界才滿是繁花細草,萬事萬物才綿遠甜蜜,我因此才滿懷欣喜,為這一切,我深深的感激。何必在意年華還有幾許何必在意那前路上還有多少崎嶇只要我們曾一起的偎依曾一起的老去仰首望天,星光熠熠,清風許送,漂浮的是我滿懷的情誼,在這黑夜裡,我倚暖了窗欄,窗欄上書滿著無盡的追憶。

對著窗外的那抹暈黃,我仍沒絲毫的睡意,但願月華流照君,一樣的月色你可也有一樣的情感嗎?我在思念著你呢,你還好嗎?

12、是你嗎?一襲杏色單衣,折下一枝記憶中的梅花,默默地,在樹下徘徊?夢裡的西洲,總在伯勞驚飛時,潮濕。

  是你嗎?在那樣古老的歲月里,用一個溫柔謙卑的靈魂,祈求一種簡單的幸福。只要,西洲的相約,能在回首間,實現。

  那一片蓮塘,怎能承受這沉沉的思念?那一池的碧荷,總在風聲里,無語。淡淡荷香,伴隨著那首纏綿溫婉的歌謠,回蕩在荷塘的一角。袖舞清風,蓮心悄攏。抬頭望,哪裡有盼望中的飛鴻?西洲上縈縈輕繞的飛鴻,哪裡是我始終的期盼?風聲過後,依然是淡淡的香,淡淡的夢。唯有,遠處的燈火,在風中,輕輕搖曳著那一蓮的心事。

  歲月里,究竟有誰,仍在痴痴守候這份千年不變的相思?

  蘭舟輕渡,碧櫓輕搖,蓮葉接碧,流連於清水荷塘間,踏波於月下凌波中,卻不見伊人涉水乘舟,含笑而來。只得,將一縷凝結清香的淡愁,輕灑。

  譬如空山草,零落心自知。此時的心,此時的情,也只有,自己知道。伊人,又在何方?

  融融的月色下,登高倚欄,素手纖纖,握不住的相思,說不盡的情愁,極目遠眺,卻只見一片悠悠的海水,茫茫無邊。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而遠處,海水悠悠,心內,夢亦悠悠。遠方的人啊,是不是,亦愁在心中?

  無人應答,只有,這柔柔的南風,依然悄然拂面。把夢,吹回到了記憶中的西洲。

  寂寞沙洲冷?夢裡的西洲,冷寂嗎?

  突然地,就憶起了那樣一位清絕高雅的男子,應該也是在這樣的一種時刻,留下了一種凄婉哀絕的情思:

  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夢魂難度!縱然是南風解語,吹夢到西洲,果真,會有重逢嗎?

  夢裡相思曲中求!也許,此種相思,也只有到曲中去求了罷。如同這樂府舊曲,讀來歷歷在目,而想來,卻又是如此的凄涼,只得,將一曲《西洲曲》,低吟淺唱,唱盡其中深意,惹人愛憐,惹人空嘆,惹人,情不自禁地,淚流成行……

13、如練的月色無遮無攔地浮現於天地間,冷清、寂寞,有些淡淡的哀愁。尚未泛綠的庭院,在如水如雲如霧的月光里,顯得寧靜肅穆,四周像白晝一樣的耀眼,沒有陽光的明朗,星光的隱諱,月色總是帶著柔和凄清的美,若即若離的圍繞在你左右,伸出手去觸摸,它一下子就跑遠了,遠到你的手勾不到,好象從未曾真實的接近過過。當你縮回手去,無奈的嘆息的時候,它又會急地的趕回來,撫摩你的臉頰和手臂,驅逐你心裡的憂傷。 如果陽光是熱情的男子,給我們帶來光明和溫暖,那高懸的明月就是溫柔的女子,讓我們體會唯美和婉約。和陽光相比,月色好象並不適合用鏗鏘的筆觸來大張旗鼓的描繪,月色是用來欣賞的。李白邀月飲酒「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透徹的月色就成了知人意,懂人語,寄託無限愁思的良朋知己;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明月成為情人眼裡相思的源泉,因月思人,觸景傷情,連夜都顯得那麼漫長;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日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初已惘然。」一聲嘆息中,月色漸已消沉;曹植「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寫盡對情人纏綿不盡的思戀,以至於失眠,迷糊之中好像聽到情人低聲呼喚,不覺空自答應。這悠悠明月,又成了千百年來見證幾多相思愁情的證人。

獨立院中,瀉一地的月華,風很靜,蟲子唱著不知名的歌兒,柳枝跳著醉心的舞,那月色凄迷,於梅笛聲起處,月弦可彈,一曲天上,一曲人間。 月色清淡,脫俗出塵,像出水的芙蓉,風姿綽約,似風中搖曳的蓮花。在這樣的月色中,不用高歌,不用做詩,靜靜的站立其中,就是一幅絕美的圖畫,就是一首絕妙的詩篇。霧氣氤氳,清風徐來,款款的月色直斷端的入你的心,吸一口清新的空氣,仰頭望月,月也俯下身來望你,就這樣對視著,讓月光溫暖你的眼,應該是「相看兩不厭」吧?

14、月懸於天,離人間何其遙遠,而人與它的感情又是何等親近!千百年來,人們總是要向那一輪圓月訴說情愁離恨,向它訴說苦惱,向它寄託相思,向它傾訴心曲。可以說,它是個體情感釋放的知音,是個體精神自由的帆船,是人間精神的彼岸世界。對天上的這樣一位悠悠知己,李太白、張若虛、溫庭筠們怎能不浮想聯翩、詩意盎然?所以,後世才有了一個更明確、更通俗的說法:「月亮代表我的心」。

  同時,在古人筆下,「樓」並不是今天房地產中的概念,不是人們消費中剛性需求的對象;更多地是一個寄寓人間情懷的場所、一個情感與精神的載體,或者進一步說是一個連接個體和大自然、人生的中介。「樓」也成為景觀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創作者的思緒、生命體驗和「樓」完全融為一體。因此,在古人的心裡,「樓」是有生命的,是肉體與靈魂的雙棲雙居之所。是作者生命體驗的一部分。

  有月相伴,有樓可倚,才有了精神的自由飛升,就有詩興在胸間漾動,就使生命歷程成為一種詩意的棲居。

  如今久居都市的人,已經很少注意到天上那個月亮,也很少留意地上的月光。地上還有月光嗎?如今的大都市都是「不夜城」,燈火通明,霓虹閃爍,即使還有月光如故,那素淡的月色也早被紅紅綠綠、耀眼奪目的燈光遮蓋。大街上的行人,腳步匆匆,心事重重,哪裡還有閑心注意什麼與己無關的月光?只見萬千燈火,不見一輪素月。在擁擠不堪的城市,古時作為寄情、抒懷的「樓」,在今天已經成為最實用的棲身之所,甚至成為財富增殖的手段,成為身份的標誌。而且一再高企的高房價,讓多少棲身蝸居的人們望而止步!他們還有心情登樓看月,寄託相思情懷嗎?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每每看到這句,心頭有一絲如夢如幻之感,有一種時光倒流的錯覺。讓人恍惚回到過去的年代:秦時明月,漢時關山,唐時繁華夢,宋時故國情——千年輪迴,陰陽盈缺,酸楚的滄桑之感湧上心頭。現代的人們身處高低錯落的樓宇之間,周遭車水馬龍,華燈璀燦,城市的喧鬧浮在夜空之上,那種賞月相思的古典心境已經漸行漸遠。


推薦閱讀:

(5)一彎新月照十架
奈何明月照溝渠
滿月照 這麼拍才夠贊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月照山下美人來,如何對下聯?

TAG:高樓 | 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