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文!看完徹底了解古今中外史上真實的刀劍,太全了!(下)
典型的Langes messer 基本就是換成刀條的雙手劍。
一把巨大的Langes+messer,很多人都說這玩意像《海賊王》里鷹眼的傢伙。
更早期的雙手大砍刀,被某位猛士拿著以寡敵眾。暗轉在中古時期,刀劍加工的工藝基本上定型了。其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技術就是「摺疊鍛打」和「夾鋼/包鋼」。雖然修辭上經常會用「鑄劍」來形容刀劍的製造,但以古代鋼材的水平,鑄造件的強度基本上無法達到武器的標準——家裡用過鑄鐵鍋的朋友們可能還有印象,偌大一個黑鍋,往往一摔就碎,甚至炒菜用力太猛了都可能捅個窟窿。和相對不靠譜的鑄造比起來,鍛造能夠更好地改善金屬件的力學性能。反覆的摺疊鍛打可以使金屬內的晶粒變得細密均勻,同時也能排除冶煉時混入的雜質和氣孔。對於古代冶煉技術來說,獲得的鋼材含碳量不均勻,更需要摺疊鍛打脫碳來穩定含碳量。因此,優質刀劍的金屬胚往往會經歷十幾次甚至更多的摺疊鍛打也就不稀奇了。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就是指另一項重要的技術——夾鋼/包鋼。自古以來,刀劍在選材上就有一個矛盾,刃口需要高硬度,才能盡量不卷刃崩刃,但劍身又希望韌性強一些,免得在暴力使用下折斷。以古代的冶煉技術,單一鋼材顯然難以同時滿足這兩條矛盾的要求。所以世界各地都紛紛採用了「硬包軟」的思路,即外層選用高硬度鋼材,但核心選用韌性好的來作支撐,日本刀的「皮鐵」、「心鐵」就是指作用不同的兩種鋼材。夾鋼原理與其類似,但換成了軟夾硬的模式,本質上還是追求刃口堅硬、劍身柔韌。
摺疊鍛打原理示意圖,往往會反覆摺疊多次,在劍身上形成細密的花紋。
包鋼的原理,力圖達到「外剛內柔」的效果。鍛打後,劍條成型。與乍一看的印象不同,大部分實戰刀劍的重心後比較靠後,這樣雖然犧牲了一些打擊威力,但便於使用者自如操縱。定型後的劍條還會經歷細緻的打磨,最終決定劍身的截面形態和刃口鋒利程度。這一步驟可以極大減輕劍身的重量——在長寬高都相等的情況下,矩形截面的鋼條體積(以及重量)會多出菱形截面鋼條整整一倍。而不同的刃角也會決定刀劍的使用方式——平直的斜面刃角往往意味著極為鋒利的刃口,但也容易損壞;弧形的打磨雖然會犧牲一點鋒利程度但卻能加強刃口的耐久。鋒利程度本身和刀劍材質無關,細心打磨的話,哪怕銅片都能磨得極其鋒利——但很快就會磨損。刀劍的材質性能,不會直接影響鋒利程度,但能決定了刃口的損耗耐久,從而間接決定刃口的研磨方式。
典型長劍的重心往往很靠近護手,便於控制揮舞。
不同的劍截面,最基本的就是鋒利的菱形和更耐久的梭形。近古時代的刀劍隨著中世紀的結束,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開始發揮了推動文明的重要作用。本來已經獨孤求敗的板甲罐頭遇到了能隔著幾十上百米就將自己開罐的火槍,雙方在之後的幾個世紀里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軍備競賽,最終板甲因為人力上限的原因無法繼續加厚而失敗,但防彈裝甲的設計思路即便放到今天看也是可圈可點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職業化的僱傭兵團取代騎士老爺成為了戰爭的中堅力量,用長槍方陣和火槍混搭的Pike and Shot開始成為主要的戰爭模式,在槍陣和彈幕的擠壓下,騎兵縱橫戰場的好日子終於到頭了。而中世紀後期發展成熟的雙手劍在此時迎來了大分化。其中一支向著大型化、主武器化的道路進發,試圖成為突破長槍陣的奇兵。另一支則在保持刃長的前提下逐步單手化,作為人們在戰場乃是市井中的自衛武器使用。第一個分支,就是廣受動畫遊戲喜愛的大劍(Great Sword)。這些大得驚人的劍在傭兵中往往為精銳突擊戰士所用,作為預備隊的他們會在雙方槍陣絞成一團時從側翼發動奇襲、打開局面。以瑞士傭兵和德意志傭兵常用的德式雙手大劍(Zweihander)為例,這種大得駭人的劍全長可達160cm甚至170cm,足足相當於當時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重量上卻也驚人地維持在3kg左右,依然能夠讓經過訓練的人長時間自如使用。大劍神教:
Zweihander文物,雙手大劍有著極長的劍身和巨大的十字護手,劍身基部有一段不開刃的區域,前方還有一對小護手。整體來說Zweihander更像一件長柄武器而非普通刀劍。黑魂1著名的「墓地特大劍」就是一把典型的Zweihander(不過似乎誇張過頭了點)。
使用Zweihander的德意志傭兵。他們作為從劍術學院畢業後拿著介紹信直接分配工作的精銳力量,基本都會編入兵團中的「雙倍薪水」老兵部隊。
另兩個大劍傭兵。當時傭兵流行這種華麗的泡泡袖式的切口裝。
《巫師3》的丹德里恩屠龍圖(看一次笑一次),畫中吟遊詩人用的也是Zweihander,還是有著波紋刃的變種——Flameberg,和三次元的文藝復興傭兵一樣極盡風騷。
蘇格蘭英雄華萊士的大劍,全長66英寸(約167cm),重6磅(約2.7kg),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難以使用。
蘇格蘭的特色大劍——Claymore,標誌為V形護手以及護手末端的四葉草鐵環裝飾。黑魂1的「飛龍橋大劍」就是這個。
傳說中一名荷蘭傭兵的大劍,全長兩米,可能是人類使用過最大的劍了。當然,二次元里那種極盡誇張的「門板大劍」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人類的實戰武器從西方到東方、從古代到近代,基本都保持著單手武器1-2斤,雙手刀劍3-4斤,大劍和長柄武器5-10斤的國際慣例,極個別猛將的武器也頂多十幾斤。各種文藝作品裡拿著動輒幾十斤重的武器上戰場開無雙的勇士在現實中從未存在過。不過幾十斤的武器倒是確實存在,這些玩意用中國武術界的老話來說屬於「功刀」,也就是平時鍛煉力氣用的,就是些長成大刀模樣的啞鈴,屬於運動器械而非武器,自然不會有武者腦抽拖著它們上陣殺敵。大劍雖然在設計上堪稱刀劍性能的極致,但畢竟使用範圍有限,在文藝復興戰場上活躍了一陣子後就逐步銷聲匿跡了。但中世紀長劍的另一個分支,卻作為個人自衛武器發展得枝繁葉茂、種類繁多,這就是在歐陸流行得都快爛大街的迅捷劍(Rapier)。很多人印象中最典型的「西洋劍」就是Rapier的一種。最早的Rapier是由中世紀後期的長劍發展而來的,在十字護手的基礎上加上了側環、指環和弧形護手,最終形成一個複雜而沉重的金屬盤花。劍柄縮短到單手握持的長度,劍身較雙手劍收窄以減輕重量。這種劍既便於攜帶又兼顧了劈砍與刺擊,還有保護持劍手的盤花護手,非常適於作為隨身的自衛武器使用,因而迅速在傭兵和市民中流行開來。Rapier在戰場的一支基本保持了兼顧劈刺的劍身,最後分化出來,被稱為Side Sword或者Board Sword,往往還會搭配小圓盾(Buckler)使用。而走市井江湖路線的一支,劍身為了適應遊走單挑的作戰環境而不斷特化,進一步收窄加厚,最終形成了一般印象中細長的「西洋劍」。軍用的寬刃Rapier:
早期的Rapier,護手還比較簡單,僅僅在十字護手的基礎上多加了兩個側環。
有著初步盤花護手的Rapier,劍身還比較寬闊,可以兼顧劈砍和刺擊。
各種精緻的護手
盤花護手對持劍手的保護,讓劍鬥技術有了很大改變,劍士可以放心地將手臂伸展探出,盡量延長攻擊距離而不必時刻擔心被剁手。
裝備著板甲和鋼盾的西班牙劍盾兵,作為和「雙倍薪水」大劍兵類似的精銳突擊力量,在西班牙的近代軍事體系中活躍了很長時間。
請點護手進一步強化的斯拉夫闊劍(Schiavona),可能是後來重騎兵直劍的雛形。
蘇格蘭籠手闊劍(Scottish+Broadsword),又一個劈刺兼顧的近戰利器
裝備闊劍和帶刺小圓盾(還有真空格子裙)的蘇格蘭戰士,他們的冒死衝鋒曾經給英國龍蝦兵們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不要看著Rapier劍身細長就誤以為它們很輕盈,為了保證強度,Rapier的劍身往往很厚,截面近乎於矩形或者三角形,重量上也動輒1kg多甚至 1.5kg,在單手兵器里算是很重的了(後來的輕量化版本Small Sword倒是比較輕)。但這種犧牲並非毫無意義,Rapier憑藉著和雙手劍差不多的刃長(80-90cm)以及單手刺擊的優勢,在一對一的決鬥中往往能憑著驚人的攻擊距離吊打各種單手刀劍甚至雙手劍,只有大劍出馬才能對它取得攻擊距離優勢。此外,決鬥時Rapier也並非孤軍奮戰,使用者經常會把它和短劍搭配使用,甚至專門製作了擁有大型護手、主司防守的左手格擋短劍(Parrying Dagger)。其他刀劍配置在決鬥中面對這對「參差劍」的合力進攻時往往會被打得顧此失彼,最終敗在Rapier迅猛的遠程突刺上。決鬥用的窄刃Rapier:
和左手短劍配成一對的Rapier
劍身極度細長的決鬥特化型Rapier
堪稱華麗的盤花護手。但這個護手在提供了良好保護的同時也給Rapier添了不少分量。
一種特殊的左手短劍——Sword+Breaker,靠著梳子一樣的缺刻來鎖住甚至折斷對方的劍身。
電影《傭兵傳奇》劇照,主角雙持Rapier和短劍在巷子中面對敵人,雙劍和寬檐帽、單肩斗篷都是當時標準的江湖人士搭配。順便一說,這位演員就是《指環王》里的阿拉貢。
1610年的劍術教材,展示了Rapier距離驚人的突刺。
實戰時往往會配上匕首。
匕首可以架住對方的攻擊,好讓自己的突刺無後顧之憂。
歐洲長劍自中世紀起的發展脈絡視線轉回到東方。在經歷了漢唐的輝煌開拓之後,中國文化在宋代迎來了全面的內卷,伴隨著重文輕武政策,武備開始退步,工匠地位的越發低下。傳承了上千年的環首刀沒能迎來自己的進化,反而在中原逐漸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宋代寬厚粗劣的「手刀」。反觀日本,雖然之前的漫長歲月里其刀劍幾乎完全承襲大陸流行的環首刀和游牧直刀,但在與土著阿伊努人刀具的融合中,逐漸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刀型——太刀(Tachi)。早期的太刀形態被稱為「毛拔太刀」,主要是因為刀柄獨特的鏤空設計類似夾子(毛拔)而得名。在平安到鎌倉的漫長時期,太刀在日本低烈度的貴族戰爭中逐步緩慢演化,工藝逐漸提升,最終超越了大陸刀劍的平均水平,無怪乎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會寫下《日本刀歌》這種現在看起來有點強行安利味道的作品。日本刀的特點,除了反覆鍛打和包鋼這種廣泛運用的技術外,還有自己的「一招鮮」,那就是極為獨特的「覆土燒刃」技術。這個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在成形的刀條上包裹泥土,只露出刃區,這樣在淬火降溫的過程中,包覆泥土的刀身降溫速度較為緩和,韌性更好,而刃口迅速降溫,硬度將進一步提升,日本刀上那個標誌性的「波浪紋」就是覆土的分界線——刃紋。現代檢測結果表明,優質的日本刀在刀刃區域硬度會急劇上升,甚至可達刀背硬度的幾倍,確實堪稱寶刀。日本刀的發展:
《幽靈公主》中反映早期日本居民文化的主角村民,佩刀均為環首刀,佩戴方式也均為雙附耳懸掛式。
主角拼刀的鏡頭,可以看到刀身和大陸環首刀一般無二。
最早的太刀——毛拔太刀,注意特殊的刀柄(那個鏤空怎麼看也更像骨頭啊)。
裝飾華麗的太刀。
日本刀的斷面,可以看到明顯的包鋼痕迹。
覆土燒刃示意圖,強化刃區的硬度。
一把長度接近90cm的大太刀,可以看到很清楚的刃紋。隨著蒙古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中國的刀劍開始大量融入西域刀劍的血統,出現了一批刀身窄長,適合馬上單手劈砍的長刀,比如雁翎刀、雁翅刀等等。這些形制向後一直用到了清代。中國刀劍在近古時代的發展:
蒙古馬刀,融合了中亞彎刀和東亞刀劍的特點。
明代雁翎刀,經過實戰打磨逐步成型的單手刀,刀身微彎利於劈砍,雙血槽減重,刀尖起脊反刃,便於挑刺。此圖系筆者本人拍攝。
努爾哈赤腰刀,一把典型的雁翎刀,刀身有戰損,證明這把刀並非擺設。
乾隆大閱腰刀,也是雁翎刀,但刀背上多了一條金龍裝飾,四爺果然會玩。
雁翅刀,刀頭寬平,完全為了劈砍而生。
明永樂虎頭吞口寶劍,劍身寬闊,雖然裝飾華麗但依然有實戰能力。
努爾哈赤佩劍,這個似乎就是個高級指揮棒而已,並非雁翎刀那樣的實戰兵器。隨著明朝持續收縮的海禁政策,元代本已經追趕上一些的科技水平被文藝復興中的歐洲人徹底拉開。而海禁還導致了沿海大量漁民轉而參與走私集團,與日本海盜合流,成為擾亂沿海的「倭寇」。明代同時期,日本正在經歷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各種戰術和武器裝備發展都非常迅速,火繩槍(鐵炮)開始大規模運用,太刀也發展成熟,武士形成了同時攜帶太刀與小太刀、根據作戰環境靈活選用的戰術,劍術也在冢原卜傳、上泉信綱等兵法名家的精研下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安土桃山時代末期,劍豪宮本武藏更是將太刀、小太刀同時雙持使用,開創了著名的「二天一流」(但之前已經有武士使用二刀流的記載,二刀流本身並非武藏首創)。在江浙沿海剿滅倭寇的戰鬥中,明軍著實吃到了日本刀的苦頭,屢屢出現連人帶槍被倭寇一刀斬殺的事情。帶兵將領戚繼光等人鑽研了日本的新陰流劍法和日本刀的形制,最終仿製改造出了用以對抗日本刀的「單刀」,並將自身在戰場上總結的實戰刀法與日本劍術結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單刀刀法。日本刀的發展和與中國的交流:
宮本武藏畫像,雙持太刀與小太刀。
打刀各部分名稱。
脇差,刃長在半米左右的短刀。
單刀圖示
單刀實物,有時也稱作「倭刀」、「長刀」,民國後改稱為「苗刀」,但和苗族沒任何關係。
《單刀法選》中的刀勢圖,與日本刀、歐洲長劍等雙手刀劍技法大同小異。
《單刀法選》中的防守動作,有鮮明的中國武術特徵。在德川幕府統治的江戶時代,太刀和小太刀逐漸為造型更加簡潔的打刀(Katana)和脇差所替換,劍術從戰場上的「介者劍術(披甲劍術)」向著治安和決鬥方向的「素肌劍術(無甲劍術)」轉化,而注重突襲和反突襲的快速拔刀劍術「居合」也開始流行。需要特別提一句的是,居合僅僅是一種類似牛仔拔槍速射的應急手段。和中東刀劍一樣,東亞的刀劍也靠著刀條基部的吞口而懸浮在刀鞘中,拔刀斬僅僅是將拔刀和斬擊兩個動作流暢銜接在一起而已,刀鞘本身並不能提供任何額外的威力加成,而且因為是單手揮舞,威力很可能還不如正常雙手握刀的劈砍。至於打到一半專門收刀把居合當大招放的行為,只能是二次元的浪漫了。當然,某位玩火藥拔刀的傢伙可能不在上述規則限制內:
薩姆這一刀實在太帥了近代 完美的謝幕隨著火器的進一步發展,鎧甲開始退出戰場,隨著刺刀的發明,就連長矛也不再必須。燧發槍加上刺刀已經足夠讓步兵應付戰場上的絕大部分情況。刀劍此時演化為騎兵與軍官的專屬武器——軍刀(Sabre),走向自己的晚年。但拜近代發展起來的科學思想所賜,這一時期的刀劍設計出現了空前的科學性。由闊劍演化而來的重騎兵直劍開始隨著近代騎兵的牆式衝鋒沖開一個又一個國家的軍隊;借鑒了中東彎刀的輕騎兵馬刀則如疾風般掠過廣袤的戰場。歐洲軍刀設計:
英國重騎兵軍刀。直劍的造型,便於重騎兵發動密集的牆式衝鋒。
英國輕騎兵軍刀。帶有鮮明的東歐、西亞馬刀色彩,方便追擊潰敵時在混戰中砍殺
介於二者之間的通用型號。
哥薩克人的恰西克,連護手都不要,真心浪得飛起。
美國騎兵的直劍,八國聯軍時遺留在中國。此圖由筆者本人拍攝。
最後一批實戰刀劍的一種——美軍的巴頓劍,完全是重騎兵直劍的設計。總結來總結去,人們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能的「完美刀劍」形態:刀身微彎,刀尖開雙刃,完善的護手,平衡的重心,既可以馬上單手揮砍也可以用於步兵混戰。實際上,這種半劍半刀的設計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日本曾經有一種刀尖開雙刃的長刀喚作「小烏丸」;文藝復興時期從雙手劍演化而出的混種大劍(Bastard Sword)也進行過這種嘗試;朝鮮也出現過半刀半劍的設計;在中國,很多雁翎刀也都在刀頭部分有起脊反刃,清末甚至還出現了融合中國刀劍、日本刀和歐洲軍刀的「單背劍」。經過上千年的演化,這種「完美刀劍」已經呼之欲出了。然後戛然而止,因為刀劍已經徹底退出了戰爭舞台,所謂的「完美刀劍」,還未降生,就已死亡。半刀半劍:
日本,小烏丸。
歐洲,混種大劍,被認為是近代軍刀的可能祖先之一。
朝鮮,半刀半劍的東西。
中國,雁翎刀。
歐洲,軍刀,至少對於無甲目標來說,這種軍刀算得上某種「完美刀劍」了——如果握把能加長到可以雙手握持就完美了。
中國,單背劍,有那麼點「完美刀劍」意思的武器,堪稱中國、日本和歐洲刀劍設計思路的集合體。一個諷刺的事情是,因為近代戰爭規模的空前擴大,遲暮之年的軍刀反而可能成為了刀下亡魂最多的刀劍之一,但對於刀劍本身來說,如此的收場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結感謝所有與我一起分享這個故事的人。撰寫這篇東西著實挺費精力的,雖然只是很粗線條地把刀劍的基本知識提了一下,就已經是這個篇幅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故事沒來得及和大家分享。但不管怎麼說,劍的傳奇在此就告一段落了。只有真正認識了一件事物,才能真正去欣賞它。文/晨風零雨
推薦閱讀:
※春風蕩漾浪里個浪?「拈花惹草」的後果了解一下?(上)
※從A到Z 你需要了解的葡萄酒都在這裡|葡萄酒|陳年
※不了解 VS 情緒化
※預防性病,從了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