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2009-2T《漳州木版年畫特種郵票》系列
郵票簡介
【品 名】: 2009-2 漳州木版年畫郵票
【全 套 數】:4枚
【發行日期】:2009-1-18
【整張枚數】:
版式一 20枚
版式二 8枚(2套),此品種作為2009年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獎品。
【整張規格】:
版式一 240×150毫米(第一、四圖) 150×240毫米(第二、三圖)
版式二 120×210毫米
【小全張規格】:90×160毫米
【小全張售價】:7.20元
【版別】:影寫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熒光噴碼
【印 刷 廠】:北京郵票廠
【圖案面值】
(4-1)T 獅頭銜劍 1.20元
(4-2)T 日日進財 1.20元
(4-3)T 天仙送子 1.20元
(4-4)T 老鼠嫁女 1.20元
【齒孔度數】:12度
【 面 值 】:4.8
【設 計 者】:王虎鳴
郵票描述
(4-1)T獅頭銜劍
「獅頭咬劍」圖。清代。45X34CM是漳州木版年畫雕版版本最多的作品之一。以獅頭作正面。獸毛飛張,雙目圓瞪,口銜七星劍,額頭印有八卦,十分威猛。獅子又名狻猊,和虎一樣視為瑞獸,具有驅邪的神力,無論宮殿、官署。宅院門首常置石獅。此類年畫多貼於船艙門及門額上,希冀辟邪保平安。
(4-2)T日日進財
「日日進財」圖。明代。41X23CM。此圖與「年年添丁」為一對門神圖。畫面各畫嬉戲童子兩人。「年年添丁」畫兩個童子手捧兩個水果型花燈。花燈上寫著「年年添丁」。「丁」與「燈」諧音,丁者人丁之意,閩南有娘家在新年時為出嫁之女送燈(諧音「送丁」)的風俗,祝女兒早生貴子。「日日進財」表現兩個童子手捧銅錢和元寶,寓意多多發財。此對年畫把童子和花燈、元寶組合在一起,含有祝願人丁興旺、財源茂盛之意。此類年畫多貼於新婚夫婦的房門上。屬門神類之「幼神」。
(4-3)T天仙送子
「天仙送子」圖。明代。41X23CM。此圖與「財神獻瑞」為一對門神圖。「天仙送子」表現的是祈子之神張仙送子的民間傳說。據《歷代神仙通鑒》記載,張仙是五代時期的一位道士,為張遠霄在青城山修道成仙。他擅長彈弓射擊,百發百中,專射妖魔鬼怪。另有一種說法,認為張仙是五代時後蜀的皇帝孟(永日),孟(永日)降宋後他的愛妃花蕊夫人也被宋太祖收進後宮。不久,孟(永日)就被宋太祖害死了。花蕊夫人懷念孟(永日),將他挾弓射獵的畫像掛在房中予以祭祀。後宋太祖問起畫像來歷,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說是蜀地張仙經常祭祀可以得子。到北宋之初,「張仙送子」的說法已經流行開來。此門神張仙一手持金弓銀彈,一手抱嬰童,嬰童手持靈芝(「彈」與「誕」同音暗含「誕生」之意。靈芝暗含長生)為人送子而來。整個畫面生動自然、造型流暢,此類門神常作為新婚夫婦的吉祥年畫。
(4-4)T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圖。清代。28X44CM。以民間老鼠娶親故事為素材,表現喜慶、熱烈的場面。在閩南,正月十五為填倉節,民間習俗為祭祀穀神,故不能點燈。為此又祈禱老鼠去取親,以免穀物受損。此外,由於老鼠繁殖能力強,也藉此表達傳宗接代的寓意。與其他木版年畫不同,漳州木版年畫的「老鼠嫁女」構圖緊湊、畫面恢諧。突出刻畫了右上方虎視眈眈的貓和坐在蛤蟆上陪嫁的老鼠。畫面融合了狀元及第敲鑼打鼓的歡慶場面,渲染了歡快的氣氛。是漳州木版年畫代表性的作品。
發行背景介紹
《漳州木版年畫》特種郵票是中國從二00三年開始發行木版年畫系列郵票以來的第七套郵票。此套郵票共有四枚和一張小全張,內容分別寓意著避邪、發財、送子和世俗生活等方面,式樣美觀、構圖大方、風格古樸,地方特色濃郁。它也是繼一九九0年<水仙花>郵票之後,第二套涉及漳州題材的郵票。
漳州木版年畫是中國木版年畫中的一朵奇葩,藝術源遠流長,始於宋,興於明、盛於清,有史料稱「宋刻書之盛,首推閩中」,至今已五百餘年。它造型誇張,主題突出,強調圖案性,純樸古雅,色塊雄渾,好用大紅大綠,對比強烈,黑線條上繼承了北方木版年畫的粗獷簡潔,又流露出漳州人的纖巧細膩,長短結合,曲直相摻,圓轉、曲動柔和,透出一種拙樸和秀逸的美感。二00六年五月,漳州木版年畫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漳州木版年畫》特種郵票首發式舉行的同時,中國二00九世界郵展六十城市巡郵活動也在漳州啟動,一百一十八框郵集精品參展。據悉,漳州是此次郵展巡郵的第三十一個城市。
郵票圖賞
郵戳
我國已發行了《楊柳青》、《桃花塢》、《楊家埠》、《武強》、《棉竹》、《朱仙鎮》等六套木版年畫郵票,《漳州木版年畫》為中國《木版年畫》系列第七套郵票。
漳州木版年畫與前幾種木版年畫相比,最大特點在於用色大膽,底色主要採用紅、黑兩種顏色,對比強烈,而其他年畫大都以白底為主。王虎鳴先生認為,漳州木版年畫在藝術表現上很鮮明,因此,《漳州木版年畫》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分別選擇「獅頭銜劍」、「日日進財」、「天仙送子」和「老鼠嫁女」為內容,從辟邪、發財、送子和世俗生活等方面,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漳州木版年畫所具備的既有北方年畫的簡潔、陽剛之氣,又有南方年畫纖巧細膩、秀美雅韻的特點,與前幾套發行的《木版年畫》郵票,在反映風格和特點上形成鮮明的地域特性對比。
歷史背景故事
年畫是一種古老民間藝術。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時,夢裡經常聽到鬼哭神嚎的聲音,無法入睡。大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結果宮中果然平安無事。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太辛苦了,心中過意不去,命令畫工將他倆人畫在宮門上,稱為"門神"。東漢蔡邕在《獨斷》一書中記載,漢代民間已經有門上貼"神荼"、"鬱壘"神像的習俗,到宋代演變為木板年畫。
木版年畫在唐代時由中原傳入漳州。宋代,福建的刻書業開始興盛,迅速帶動了民間版畫刻印技術的發展。到了明代,漳州的木版年畫逐漸興盛,已經有數家作坊出現,比如"曲文齋""、多文齋"等。清末民初,年畫生產達到鼎盛,年畫作坊有20多家,產品遠銷到台灣、香港、東南亞及日本等地。漳州一帶歷來以節慶制燈、貼年畫為俗,是木版年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條件。漳州民間木版年畫業作坊稱為紅房,清代至民國初,漳州"紅房"發展到二十餘家。著名者有裕泰作坊、胡慶堂、豐盛作坊、汝南作坊、聯大作坊、彩文樓、洛陽樓、錦文年畫店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顏氏家族系列作坊,比如錦源堂、永華堂、文華堂等。
顏氏家族在明代永樂年間從外省遷到漳州,世代以製作木版年畫為業。顏家從明永樂年間開始印製木版年畫,逐漸發展為有畫工、刻工、印工60多人的年畫作坊,產品達200多種。明清兩代,漳州木版年畫開始流行,漳州月港的興起給木版年畫的外銷帶來了有利條件。20世紀初,漳州聯子街、香港路、台灣路一帶集中了大批年畫店,直至50年代尚有八九家存在。
抗日戰爭時期,漳州的許多木版年畫作坊紛紛倒閉。富有遠見且實力雄厚的顏家便先後將各家的木版年畫木雕底板收購下來,集於一家,使這個的傳統民間藝術珍品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抗戰勝利後,顏家的木版年畫已經壟斷了漳州的市場,還遠銷到台灣地區以及東南亞一帶。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漳州地區鄉間逢年過節張貼木版年畫的習俗漸漸消失,木版年畫市場衰弱,年畫作坊大多停業。
漳州木版年畫離開了年畫市場後一直藏在深閨。直到1957年.顏家傳人顏家鏡先生印製了一套漳州古木版年畫,作為中國民間藝術作品參加了在前蘇聯舉行的東歐各國民間藝術展覽。1986年顏文華先生又印製了一套古木版年畫參加福建省美術展覽會,福建工藝美術界為之驚嘆不已,各報刊雜誌也爭相介紹。
推薦閱讀:
※漳州有哪裡好玩?
※漳州府志選錄—志文
※2009-2《漳州木版年畫》
※如何看待漳州古雷px工廠爆炸後,漳州網民對廈門的敵視態度?
※漳州男子跳江自殺發現江中有條蛇 被嚇得游回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