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非遺  分類分級先行

有炙手可熱者,也有岌岌可危者 保護非遺 分類分級先行

   全球創意城市聯盟「手藝設計」主題展亮相第四屆創博會。

  首席記者李婷  6月28日,是蘇州文化遺產保護日。自2014年1月1日《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以來,已有一年半了。在「6·28」來臨之際,《條例》實施情況和我市非遺保護現狀及發展如何?  各項政策法規護航  非遺保護漸入佳境  《條例》是針對非遺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內容涵蓋了非遺保護的工作方針、政府職能、制度建設、人才培養及社會參與等多個方面。其中尤以記憶性保護、搶救性保護、生產性保護、區域性保護等分類保護標準和目標的提出最能體現地方立法的特色。基於此,非遺保護的法治視野得到進一步擴大,構建相對完善的非遺保護政策法規體系成為新的工作重點。  有了《條例》的具體要求,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類保護規劃與資料庫建設基本形成了整體思路並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其中包括:完成了29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中長期保護規劃;在全國率先啟動了省級項目中長期保護規劃編製工作;完成了文化部國家級非遺項目數字化保護試點工程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項目數字化保護平台建設;啟動了省級非遺數字化保護試點工程蘇州碑刻、錦溪宣卷項目的數字化保護平台搭建工作。  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非遺場館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2014年,相城區非遺展示交易館和姑蘇區非遺生活館先後建成開館,形成了非遺保護及展示展銷的新窗口。經反覆論證,蘇州市文廣新局將與吳中區合作籌建蘇州市非遺館,目前已經完成了館舍建築施工招投標及陳列概念方案設計工作,場館建築規模6500平方米,陳列面積約4000平方米,集非遺精品展示、社會教育、文化衍生品開發及特色旅遊等功能為一體,預計將於2016年4月對外開放。  以研究、傳承、生產性保護為特色的一批項目及機構獲得了省級以上各類榮譽:蘇州高新區鎮湖蘇綉藝術館有限公司獲評「第二批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蘇州劇裝戲具合作公司獲評「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保護研究基地」和「第二批江蘇省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蘇州市評彈團、常熟古琴藝術館和蘇州市滑稽劇團被列入首批「江蘇省非遺傳承示範基地」;蘇州大學、蘇州工藝美院成為首批「江蘇省非遺研究基地」;吳江同里水鄉民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張家港沙上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被公布為江蘇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對豐富資源進行分類分級  是蘇州非遺保護的基本面  經過30餘年改革開放的發展,蘇州經濟發達、市場活躍,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規劃,到「十二五」,蘇州的城市化要達到75%,2020年要達到85%;2014年,蘇州的城市化已經達到74%。——這是一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水平。但是,蘇州同時又是一座擁有2500餘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到2014年為止,我市共有世界級非遺項目6個,國家級非遺項目32個、傳承人39名,省級非遺項目79個、傳承人95名,市級非遺項目159個、傳承人334名,縣級代表性項目442個、傳承人400名。2014年年底,蘇州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加入了「全球創意城市網路」,成為「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蘇州非遺資源之豐,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  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蘇州非遺保護的機遇與挑戰十分突出。  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陳嶸據此認為,「分類分級」應該成為蘇州非遺保護的基礎理念,要客觀地面對項目間發展狀況不均衡的事實。有的雕刻類非遺項目,因為材質的稀缺性,使得其市場成為關注焦點,出現了盲目擴張、趨眾趨同的現象,有的甚至出現了背離非遺保護基本原則、劣幣驅趕良幣的情況;也有的項目,因其產品需求量小,渠道狹窄,長期依賴小眾或海外市場的「餵食」,一旦出現需求萎縮、銷路不暢的情況,企業難以為繼,陷入市場前景不樂觀、技藝使用保護無從談起的惡性循環,如不能及時得到雪中送炭,可能連最基本的維持都非常困難,其中有受限於非遺項目客觀條件的原因,有傳承單位傳承人自身保護能力差異的原因,可能還有各地對分類管理存在一定的偏差。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非遺項目常熟花邊的保護單位已經破產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就從專項經費安排了費用交由常熟相關部門,爭取把現在還能找到的老藝人通過「記憶性保護」,將一些資料給搜集、記錄、保存下來。  比記憶性保護略好一些的搶救性保護,也有實例。比如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於2011年5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20世紀90年代後,姜思序堂國畫顏料因原料匱乏,產量逐年減少;又因工藝複雜、周期長和收入低,雖然目前尚有一位省級、一位市級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但是卻找不到合適的年輕人接班,技藝瀕臨失傳。  政府設立規範提供服務  社會積极參与合作共贏  在分類分級保護的具體推進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李紅認為,之所以要強調對不同生存、發展狀態的非遺項目進行分類,「是因為我們發現一些項目及藝人可能沒有很清晰地意識到那些非遺項目仍然有活力,有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就非常重要了;與此同時,政府的扶持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扶持,更是給予基層藝人們各種信息、服務和宣傳,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是,有些非遺技藝要用的人找不到,能提供的又沒人要,這時就需要有效的傳播與推廣。」因此,市非遺辦特意在6月28日當天,舉行「觸動——市民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體驗活動」,邀請市民近距離觀察部分非遺項目的工藝流程、生存狀況與發展利用。「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識之士、有心之人,為非遺的傳承、發展提供新思路。」李紅表示。  在非遺的調查、整理、研究與教育傳承中,市非遺辦進一步加強與高校及其他社會機構的合作,通過課題招標、服務採購等形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非遺保護,去年,通過委託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蘇州大學等單位,與有關公司合作等方式,拍攝製作了近40個非遺項目的技藝流程與活動視頻資料。  不僅如此,基於保護之上的發展利用,讓非遺技藝及其產品重回人們的視野,融入當下的生活,是非遺分類分級保護的一個重要指向。在去年舉行的第四屆中國蘇州創博會上,創博會組委會與楊明潔設計顧問機構聯合發起了蘇州新手工藝項目,力爭將蘇州傳統手工藝和當代國際設計理念與品牌創新體系相結合,通過再發現、再思考、再設計,讓傳統工藝演繹而來的創新產品滿足當下的審美標準、融入現代的生活方式。首次在蘇州創博會上亮相的「中國畫的三維解構——蘇綉台屏組合」隨後參加了2015米蘭設計周。  在傳統非遺項目中發現機會、創造機會的還有蘇州市聚方博雅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從去年年初開始,聚方博雅以傳統緙絲為核心技術,一方面與知名當代藝術家進行合作,重現始於兩宋宮廷的「一畫一緙絲」盛況,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現、傳播緙絲藝術的獨特魅力與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則選用不同材質結合緙絲技藝進行創新設計,並與義大利、法國等奢侈品製造商合作,研發了一系列高檔緙絲生活藝術品,讓擁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美譽的緙絲重返當代生活。(本版圖片由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提供)
推薦閱讀:

揭開分級A的神秘面紗
原發性肝癌診斷標準及各種分級和分期標準 !
扎克伯格證詞中英全文:雅思托福滿分級作文 賭你看不完
牛津閱讀樹、海尼曼、I can read。。。英美分級讀物,到底該怎樣選?
誰驅動分級A飛向天空?

TAG:分類 | 保護 | 分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