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現象的思考
那是期中測驗的前一天,我對孩子們說:「這次期中測驗,不是把大家考倒,而是檢測同學們這一階段知識的掌握情況;也給我們老師在教學方面有哪些方面的欠缺來個提醒。禮拜五上午考完了,下午老師閱卷,你們就放假了!同學們這個禮拜的兩天半時間裡好好休息、放鬆,語文數學都不再布置作業了!」我的話音剛落,同學們一陣掌聲,嘴裡爆出「yes!」手兒做出「v」字勝利狀,以示高興。。。
事後我想,孩子對聽到沒有作業是那樣地興奮,一臉陽光燦爛的樣子;這些笑容平時見到的除了下課,真的不多。想來現在的孩子上課聽課認真的不是太多,不是這兒玩玩,就是那樣動動,能夠一堂課坐住板凳、思維跟著老師轉的也不是太多。也許是班級的人數太多,也許是現在的孩子真的厭學了-----字兒寫的馬虎,注意集中的時間很短,一到課堂就神遊的,布置課外閱讀的自動作業很難落實的。。。
滬上某知名育兒論壇上,一則關於《5歲多的兒子厭學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帖子招來很多人沉思。發帖的家長說,自己的兒子5歲多,正在幼兒園上大班,本來是個精力充沛的孩子。可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了厭學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原來,從中班開始,媽媽就給兒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如思維、繪畫、英語、數學班,最近又增加了鋼琴班。當興趣班的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媽媽發現孩子不對勁了,出現了逆反情緒。「媽媽,我一天到晚都在上課,煩死了!」媽媽第一次聽到兒子抱怨並不在意,以為他習慣一段日子就好了。沒有想到,兒子這種情緒爆發越來越頻繁,後來變得不愛學習了,一學習不是做小動作,就是神遊,已從心裡抵觸學習了。這時,媽媽才猛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擔心自己的安排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其實,這種現象在家庭和學校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同的年齡段的孩子,厭學情緒表達各有不同。學齡前的孩子厭學情緒較之中小學生來說更隱蔽,也更難以覺察。但一旦孩子開始抱怨,家長如果還不注意,那麼下一次抱怨時,這孩子已經有本能地抵觸情緒了。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葉斌教授曾說過,前來諮詢的孩子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厭學,其中學齡前兒童佔34%。葉斌認為:各年齡層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情緒,而學齡前兒童的厭學,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家長造成的。
孩子為何會產生厭學情緒?不少心理學專家分析,從學生內部心理考慮,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心理壓力大的導致的倦怠型厭學;經常學業失敗而引起的自卑型厭學;心智不成熟、學習適應困難而引起的適應不良型厭學等。
其實,做教師的見到最多的是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這是令老師頭痛的事。我們往往只是斥責孩子:「又開小差了!你還不認真聽課!」。我們沒有從深的層次去考慮孩子為什麼不愛聽課?是自己講課不精彩?還是孩子孩子身上的劣性在使壞?而真正地原因:孩子有了厭學的信號,也有了厭學的跡象-----注意力不太集中,學習時講過的事要講好幾遍才注意到等,只是家長和教師並沒有意識到,更沒有從深層次去改進我們的教育方法。
小學生厭學最隱蔽的癥狀就是做功課時間長,看上去一直在做作業,從下午四五點做到晚上十點多,雙休日也在做,家長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這種看上去很用功,實際上學習效率很低,這就是厭學癥狀了。其實,家長再細心關注一下,這麼長的時間寫作業,孩子們的眼神是恍惚的,思維是凝滯的。這大都是家長以超負荷的學業相逼,時間已久,孩子自然會厭學。一些初中生厭學表現更為直接,索性不去學校、逃課、沉迷網路,並拒絕和家長溝通,結果成績一落千丈。
防止孩子厭學,最重要的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經常問問孩子「你快樂嗎」,也經常問問自己,「我的孩子快樂嗎?」作為教育工作者,也應參與到對厭學孩子的心理干預中來。一是要真正地給孩子減負,少做重複的機械的作業;二是要嘗試讓自己的課堂更精彩、更具生命力;三還是要讓孩子喜歡自己,喜歡自己的課堂,喜歡學習。老師讓孩子愛上課堂,就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點燃孩子的智慧火花,減少他們厭學這個「成長的煩惱」。
推薦閱讀:
※茅衛東:厭學的孩子迷遊戲,焦慮的家長愛混群
※厭學
※如何高效解決作業拖拉、上課分神?一學期成績提高20名,他是這樣做到的......
※孩子厭學怎麼辦
※厭學症有什麼癥狀?孩子厭學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