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9次提及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

王守仁,浙江餘姚人,24歲中進士,得罪宦官劉瑾,被貶至龍場,劉瑾下,去江西,敗寧王,封新建伯,南京兵部尚書,受排擠,請假回家。 後創立心學。

王陽明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周密精深。

心外無物:

論證一,事物依賴人的感覺而存在。問:花開與我心,答,你沒看到就同歸於寂,看到了就明白了吧。(混淆了花的印象和花的實體)

論證二,心是天地萬物存在的依據,天地萬物是心的派生物。我的心是天地鬼神萬物的主宰。問:天地萬物千古都在,怎麼能說沒有呢?答:今看死的人,他這些精靈游散了,他的天地萬物尚在何處?

論證三,」物「是主觀意念的表現。有這個意念就有這個物,意之所在便是物。(主觀意念可以指導物質活動,精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物質,歸根結底是物質的)

心外無理,陸九淵的心即理和朱熹的心與理,心的理在那裡?是存在心理的,父母過世後,心理還是有孝順的理,可見孝順的理在心裡的。(邏輯上是倒果歸因)

王守仁的唯我主義比陸九淵更徹底。

心外無學

致良知:

王守仁年輕時,有過一個著名的格竹的故事。

後經過多年摸索,後龍場悟道,致良知。良知:是非之心,不慮而知。良知是人的天性,知識的一切源泉在自己的心理,拋棄外部世界,到自己心裡尋找。王守仁否認客觀世界的對象,必然否認感性經驗。

良知是個人主觀意識和體現天理的良心,與人心相對的道心,主要是指封建道德觀念。

格物致知,格者正也。存天理去人慾。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為善去惡是格物。心的良知去體驗客觀規律。後期王守仁強調在事兒上致良知,陸九淵主張靜坐。頓悟只是少數人能夠做到。

知行合一:

王陽明最得意的學說是知行合一,是研究認識論的一個成就。有知便有行,知行合一。

知——封建道德觀念,行——封建道德行為。一念發動便是行,這是錯誤的。知決定行,不贊成朱熹的先知,知行歸結於心。最後走向致良知。

第一,反對崇拜權威和教條,主張判斷正確與錯誤,標準在於我心,用良知來衡量。

第二,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第三,強調個人主觀能動性。

作者譚家健,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


推薦閱讀:

朱鎔基新書唯一提及港人 梁振英
《人間詞話》為何不提及李清照?
薄熙來5天庭審中兩度提及大兒子「薄望知」(圖)
春秋時一婦人問了個問題,後變成成語,每次提及都刺痛一個女人心
林青霞《窗里窗外》提及張國榮:寵愛張國榮

TAG:知行合一 | 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