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小男孩畫出爸媽離婚全過程:爸媽,你們終於離婚了!
01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
你會不會離婚?
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談論話題: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你會不會離婚?
絕大多數答主都斬釘截鐵的回答:
會!一定會!
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婚千百遍了,每天都有無數次想離婚的念頭!
換句話說:很多婚姻破碎的夫妻,為了孩子在假裝「恩愛」,偽造「完整的家」。
當面相敬如賓,背地卻是死寂般的冷戰或是硝煙瀰漫的爭吵。
為了做「好父母」,他們強壓住對彼此的不滿,在孩子面前暫時休戰,彼此達成協議:
「等孩子長大了,我們就離婚吧!」
抱歉。
等孩子長大了,孩子也被傷的體無完膚了。
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孩子的獨白:
我的父母總是背著我吵架,但在我面前卻又演著恩愛甜蜜的夫妻,他們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我也小心翼翼的演著天真爛漫的孩子。
一次吃飯,因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又差點吵起來,坐在旁邊的我終於爆發了,我說,「爸媽,我知道你們在背地裡一直在吵架,如果你們想離婚就離吧,這樣我也輕鬆」。
「想離婚就離婚吧,這樣我也輕鬆」這是壓抑已久的心聲啊!
偽裝和睦的家庭會給孩子帶來心靈創傷,明目張胆的撕裂式的家庭同樣也是對孩子的暴擊。
還有些夫妻,連假裝都裝不下去了,一言不合就當著孩子的面開撕。
更有甚者,還把怒氣發泄到孩子身上,動輒打罵、侮辱孩子,還經常指著鼻子罵孩子說: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
最無恥的父母無非是將自己的不幸歸咎於人,而這個人還是血濃於水的親骨肉。
正是這樣的抱怨,會對孩子的身心產生毀滅式打擊;
正是這樣雞飛狗跳、烏煙瘴氣的家,會讓孩子毫無安全感,畏懼親密關係;
正是這樣無休止的怨懟,會讓孩子對婚姻心灰意冷、對感情不再嚮往。
「等孩子長大了就離婚」,這是夫妻雙方獨裁下的契約,少了對孩子意願的尊重。
殊不知這個「等」不是愛,而是傷害。
拖得越久,傷的越深。
就像《偷影子的人》面那句令人心疼的話:
「我一直想揮別童年,成為大人,童年卻緊貼著我的皮肉,鑽入這具對我而言太擠太小的身軀。」
有些傷害一旦形成,就是終身無法抹去的心理陰影。
02
好的父母,
不需要假裝「好夫妻」
現如今,離婚率居高不下,有些夫妻即使有了孩子,也會毅然決然的離婚。
那些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同樣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那麼,到底應不應該離婚?怎麼做才是真的為孩子好呢?
其實,離婚或者不離婚,真的不是關鍵所在。
不管離不離婚,夫妻的矛盾存在,孩子的負擔就永遠在。
真正傷害孩子的是家庭氛圍。
海靈格說:健康的家庭運轉法則,一定是先愛伴侶,再一起愛孩子。一旦違背這個規則,家庭必定走向失衡。
家是「爸爸」、「媽媽」、「孩子」三方維繫的共同體,其中做紐帶的是愛。真正意義上的家,是有愛的家, 而不是住在同一間屋子,或者在同一個戶口本上。
為了追求形式,用冷漠、疏離、暴力、仇視搭建起來的家,無疑是畫地為牢。強行編織的家庭,損傷的是三方的幸福。
如果母親不再是母親,父親不再是父親,何以為家?
好的家庭是,父親像父親,母親像母親。
真正對孩子好的方法很簡單:
好的父母,不需要假裝好夫妻;好的家庭,也不需要偽裝和睦。
即使夫妻關係破裂,雙方依舊可以做合格的父母,盡心儘力教養孩子。
就像奇葩說里艾力說的那樣,如果你選擇對孩子說:「孩子,爸爸媽媽的感情出了些問題,今後我們就不在一起生活了,但是我們依然愛你。」
這樣大大方方的解決問題,不僅會減少對孩子產生傷害,反而能夠讓孩子的三觀更早地建立。
面對問題,不逃避掩蓋問題,是對彼此負責,更是對孩子負責。
03
破碎的婚姻,
也可以有幸福的「家」
父母關係破裂後,如何教養孩子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一個難題。
有一組簡單的漫畫卻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漫畫的名字叫做《破碎家庭的故事》,是印度尼西亞的一個男孩6歲所畫,漫畫講述他父母離婚的全過程,隨後引發165萬人關注,許多父母看完都沉默了。
下面是男孩的作品:
「我的名字叫Azha,
這是一個關於
破碎家庭的故事。」
▼
爸爸媽媽相遇不久後 ,
便陷入愛河,
婚後他們決定生一個寶寶。
2004年6月6號,
我終於出生了,
爸媽給我起名叫Azka。
在我6歲之前,
我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
後來一切都變了,
爸爸媽媽開始為了瑣事,
爭吵不休,
最後他們終於受夠了一切,
他們想要離婚了。
那一天,
他們慎重的告訴我他們的決定,
我很難過很害怕,
可他們讓我別擔心,
我不必在他們之間做出選擇。
爸媽離婚後,
我還是住在原來的家裡,
爸爸變得比以前更有趣了,
所以我更願意爸爸多陪我玩。
媽媽的新家就在附近,
她幾乎每天都會來陪我,
我真的很開心。
奇怪的是,
他們再也不吵架了,
還一起陪我去商場,
一起到國外旅遊。
我常常和爸爸一起睡,
我害怕殭屍,
而爸爸特彆強壯,
睡在他身邊我很有安全感。
媽媽也總會細心照顧我,
我們一起吃飯、買衣服,
做好多好多美好的事情。
許多人會「關切」地問我:
「作為一個破碎家庭的孩子,
你有怎樣的感受?」
實際上,
我一點也不覺得家庭破碎。
他們只是不再是夫妻,
但永遠還是我的爸爸媽媽。
我很享受這一切,
他們終於不再爭吵。
有人問我:
希不希望他們複合?
我回答說:不,
我只想讓他們都很開心。
我依舊能感受到爸爸媽媽,
對我滿滿的愛,
所以這不算一個破碎的家。
我愛你。
媽媽,
我也愛你。
爸爸,
和你們在一起,
我很快樂。
謝謝你們,
雖然你們離婚了,
但在我心中,
你們依然是最好的父母,
永遠是我心裡的NO.1。
愛從來不是盲目的給與,不是用你強加給他的方式,把你認為最好的一切給他。
愛是,給他最需要的。
孩子最需要的或許只是:
真實的、簡單的、輕鬆的、無負擔的、和睦有愛的一間小屋,父母在不在同一間屋子其實並不是關鍵所在。
關鍵是那間屋子裡的爸爸媽媽這兩個人是否還在。
04
真正完整的「家」,
是永遠不減分的愛
托爾斯泰有一句特別經典的名言: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
說的對,但也不完全正確。
不幸的家庭可能有相似的境遇,比如父母離婚,家庭破碎,但經歷不幸事件之後,不同家庭的最終走向卻各不相同。
不幸的家庭,亦能走出不幸,收穫幸福,就如同,漫畫的主人公這樣。
漫畫的名字叫做《破碎家庭的故事》,聽起來就很悲傷,以至於我們都以為小男孩想要講述的是一個悲劇。
可在漫畫里小男孩畫出來的卻不是難以啟齒的童年傷痛,不是欲哭無淚的心酸之語,反而是溢於言表的幸福。
這組暖哭百萬人的漫畫最發人深思的地方,不在於男孩父母從深愛到離婚的感情支離破碎的過程,而在於他們離婚前後,對孩子的態度與關愛。
這對夫妻對離婚的處理方式真的超贊:
離婚前,他們坦誠的告訴孩子自己的決定;
離婚時,他們不強迫孩子在父母雙方做殘酷的選擇;
離婚後,他們沒有缺席孩子的成長,反而更用心的陪伴。
從遇到問題,到解決問題,整個環節他們儘可能的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然後用「愛與陪伴」成功的將孩子從「離婚」的陰影中脫離出來,讓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離婚,的確意味著家庭的破碎,可家的完整與否,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內涵」,父母飽含深情的愛,才能給孩子真正「完整」的家。
就像結尾男孩說的那樣:
謝謝你們,
雖然你們分開了,
但在我心中,
你們卻是最好的父母,
你們永遠是我心裡的NO.1。
真正完整的「家」,是父母永遠不減分的愛。
05
做父母的,
永遠不能替孩子長大。
《北京女子圖鑑》里陳可離婚後,給媽媽打電話傾述時有一段很感人的對話:
「你不想問問我理由,不罵我嗎?」
「在20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就是現在的你,可兒,沒有什麼是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既然做了決定,就永遠不要後悔,向前看。」
▼
對成年人而言,離婚與否,都是自己的選擇。決定以後,就永遠不要後悔向前看。
對孩子而言,也是如此,因為這也是他需要面對的生活。
你只需要做你該做的,其他的你無法掌控。
武志紅說:做父母的,永遠不能替孩子長大。
孩子人生路要靠他自己走。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推薦閱讀:
※想生男孩嗎?教你幾招
※想要個像安吉一樣懂事的男孩?那就學學這5點
※一定要生男孩嗎?
※調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 多大最難管?
※冰花男孩的遭遇,到底是什麼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