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雇兇殺母?你以為是最好的教育,對孩子卻是毒藥!

永遠是一些基本的素質決定人的高度,而不是技能,很多父母都把重點放錯了。——編哥說

?

前倆天看到一則舊聞:加拿大華裔女孩全家被槍殺,母親死亡,父親重傷,弟弟得了抑鬱症。而最新進展是真兇被找到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幕後兇手竟然是全家人眼中的乖乖女。

如此讓父母放心的乖乖女,做出了這樣的事情,作為吃瓜群眾,有沒有很震驚。那麼震驚之後呢?

報道中,詹妮弗從小便被父母用很高的標準要求著,4歲開始學鋼琴、花樣滑冰,獲獎無數。上中學時,成績下滑,因為擔心挨罵,便開始偽造成績單。

讀書時,父母不允許她化妝,不能外出參加同學聚會,不許戀愛。

如此受限的人生,在詹妮弗的內心中下了怨恨的種子,最終釀成了悲劇。

我一直堅信,每一個孩子出生時都是天使。為什麼天使變成了魔鬼,作為父母不應該反思一下嗎?孩子的成績真的那麼重要,可以讓父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父母忽視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社會埋下了一個隱患。

作為一個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還記得當年最討厭的是人嗎?那個給我們童年留下陰影的群體,叫做「別人家孩子」。

長大後,漸漸發覺表面越光鮮,背後越心酸。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在班級交不到真心朋友,所有人都覺得高不可攀,到了家裡,父母的眼裡除了成績還是成績。沒有人陪他們聊心事,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學習機器。

每年臨近大考,新聞總是頻頻傳出「某某某因備考壓力過大跳樓自殺,服毒自殺」。每一個生命的隕落背後都有一個絕望的家庭。如果你留心過,便會發現,這類孩子大多成績優異。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這麼脆弱嗎?如果再來一次,父母們還會選擇把孩子逼上絕境嗎?

?

我們總說,家有熊孩子要好好教育,但值得慶幸的是這群孩子會把問題暴露出來,然後得到及時的糾正。

可那些表面上看似無害的「好孩子們」才是我們無法預料的存在。他們總是隱忍,當達到臨界點,他們藏在內心深處的「熊孩子」,就會像彈簧一樣,因為強力壓縮,勢必會極力反彈。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清華大學11名研究生被處分:涉婚外情廁所偷窺等」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熱議。

網友們如是說:

一直以來我們以名校為榮,可是即使進了名校,道德不過關,也終究會淪為眾人唾棄的對象。無論何時,不要忘記,你首先要是一個「人」,然後才會成為「優秀的人」。

3.

這在我看來不是最可悲的,最悲哀的是父母好不容易供出了一個「優秀」孩子,得到的結果卻是被嫌棄。

前陣子豆瓣上,某網友的小侄子火了,全國的父母卻炸鍋了!

起因是一位網友吐槽自家10歲的小侄子,他各項成績都很優秀,奧數、圍棋、輪滑各種業餘愛好也出類拔萃。作為父母驕傲的他,竟吐槽自己爸媽不配有他這麼好的兒子:「我努力優秀,是為了自己能早日脫離無能無知的原生家庭。」

如果優秀的代價是這些,我情願他們不優秀。才10歲的孩子就開始質疑自己的父母,這樣過早成熟的價值觀,是不是跟這個社會以及家庭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呢?

作為家長,你有沒有考慮,你給的是他們想要的,但那是他們需要的嗎?他們真正需要的又是什麼?

?

以上三個事情當然是特例,但是也不得不讓人深思。也許你現在還沒有為人父母,但是總有一天,你要對孩子負責,那時的你又該怎樣去教育他們呢?

父母盡己所能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希望成績改變命運,進而改變家庭的處境,這個認知本身沒有錯,問題是先「成才」還是「成人」?

明星宋丹丹在談到兒子巴圖時說,最大的心愿只是兒子能自立。

有一期節目,宋丹丹和嘉賓各種吐槽自己的孩子笨手笨腳,什麼都不會,還開玩笑說「換兒子」。母子間的互動很輕鬆,兒子雖然也會生氣,但是第二天還是會早起給生病的母親熬一鍋粥。當宋丹丹看到兒子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她眼底的愛和欣慰是藏不住的。

「我不需要他有名氣,但希望他是一個認真工作的人,別到哪都招人煩就行,還希望他能勤奮,有理想。我並不期待他成為畫家、藝術家、作家,但我要他學會欣賞,那些有成就的人創造出來的好東西如果他都不懂,太可惜了,人生那麼短,他真的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相比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宋丹丹教育孩子的信條很簡單:只要你做個好人,不給社會添麻煩就好。

孩子能夠有所成就固然好,但是能平穩過完一生也不錯。但是孩子可以不成材,至少要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你可以不優秀,但是必須是個好人。

再優秀的人,丟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和禽獸又有何區別?

現在的部分父母有些急功近利了,他們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毫無保留地用在孩子身上,也不管孩子的感受,只要最後他們便「優秀」了就大功告成。

成年後,那些脫離了家長管教的孩子,有多少留有心理陰影,有多少價值觀扭曲?也許開篇那位母親到死都不會相信,自己的乖女兒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那些清華學生的父母們,面對被開除的孩子,又情何以堪呢?

如果經濟和教育發展了,但是人的基本道德底線不見了,那這個社會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呢?

與其為孩子的未來焦慮,不如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會他做人。要知道,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才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推薦閱讀:

有哪些適合 3-4 歲孩子看的外國兒童讀物?
家長的這三種過度教育,才是精神疾病的根源
有哪些小時候不明白,長大了才懂的事情?
家長們,請遠離這些教育誤區!

TAG:教育 | 孩子 | 兇殺 | 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