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普及全民教育

3、普及全民教育

【原文】王曰:「嗚呼!父師,今予祗1命公以周公之事,往哉!旌2別淑34,表厥宅里,彰5善癉6惡,樹之風聲。弗率7訓典,殊8厥井910,俾11克畏慕。申1213郊圻14,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政貴有恆,辭15尚體1617,不惟好異。商俗靡靡18,利口惟賢,餘風未殄19,公其念哉。

「我聞曰:『世祿之家,鮮20克由21禮,以盪2223德,實悖24天道。敝25262728,萬世同流。』茲殷庶士,席29寵惟舊,怙3031滅義,服32美於人。驕淫333435,將由惡終。雖收放心,閑36之惟艱。資37富能訓,惟以永年。惟38德惟義,時39乃大訓。不由古訓,於何其訓?」

【譯文】康王說:「嗚呼!父王之師,如今我恭敬地命令您擔任周公的重任,您就前往吧!要識別善良與邪惡,表彰他們的住宅鄉里,彰顯善良憎恨邪惡,樹立風氣和聲譽。對不遵循教導和法典的殷商頑民,要斷絕他們的井田界域,使他們能夠畏懼和羨慕。約束田地界限和郊區疆界,謹慎加固封邑守備,從而康平天下四海。政事要貴有恆心,言辭要尊崇實行綱要,不要考慮喜好奇異。經商之俗崇尚浪費,以巧辯為賢,這種風氣至今尚未斷絕,您定要注意啊!

「我聽說:『世代享受俸祿的家庭,很少能夠遵循社會行為規範,經常放縱自己的行為以侵犯社會規律,實在是違背了天道。丟棄教化而過分華麗,世代都是這樣。』殷商眾多的舊臣,倚仗原有的寵愛,憑藉自高自大而滅絕最佳行為方式,致力於外表華美過於人。他們驕傲邪惡自恃誇耀,將會行惡而終。雖然收斂他們放縱的心思,但防制約束也很難。給予他們富足能夠教育他們,才能得以長期保持。考慮規律考慮最佳行為方式,要他們承受大的教育。不遵循古代的教育,遵循什麼教育呢?」

【說明】本節是周康王繼續告誡畢公,希望畢公到任後要分辨善惡,表彰善良憎恨邪惡,形成一種社會風氣。這些都是教化殷商頑民的具體策略和方法。本節的重點是落在教育問題上,讓他們富裕後就一定要開展教育。對不遵從教育的人,要斷絕他們的生活來源,讓他們畏懼法律和羨慕富足。關於這個問題,孔子也有精彩的闡述:《論語·子路》: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這個意思是說:孔子到衛國去,冉有替他駕車。孔子說:「這裡真是繁榮啊。」冉有說:「既然繁榮了,又該做些什麼呢?」孔子說:「使他們富裕。」冉有說:「既然富裕了,又該做些什麼呢?」孔子說:「教育他們。」為政者的最終目的僅僅是為了人民的繁榮富庶嗎?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從古到今,古今中外,為政者大都是忙於使民安居樂業,但很少有統治者真正能做到使民「安居樂業」的。戰爭、犯罪迭迭頻起,層出不窮,究其根本原因,則是由於民眾的文化知識過於貧乏,人民的文化素質低所致。所以孔子要提出「教之」的思想,就是來自於這裡,他就是想要普及全民教育,提高全民素質,移風易俗,進行文明教化。所以現在各國政府也在努力普及教育。如果民眾的文化知識水平得到普及,那麼整個社會的風氣也就會逐漸端正了。但我們現代的教育卻走上了技能教育的彎路,只重視技能教育而缺乏社會教育,人之不懂得做人,再學什麼技能也是不行的。現代有一種論調:「經濟是決定一切的基礎。」似乎是沒有了經濟基礎,一切都免談。可是,如果人們的文化素質不高,只有狹隘的世界觀、價值觀,那麼也創造不出高端的經濟發展。只有小農意識,那是創造不出資本主義經濟的。只有資本主義意識,也是創造不出共產主義經濟的。也就是說,要有什麼樣的意識,才能創造出什麼樣的經濟。因此,文化才是決定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因素!提高了人們的文化素質,才能發展出高端經濟。當然,吃不飽肚子談什麼教育也不行。但有人研究過,為什麼古希臘、古羅馬、古印度、古代中國有這麼多哲人?就是因為貧窮的生活迫使人們反覆思考,思考得出哲理,哲理普及人們,人類才得以發展。如果人類不思考、不發展文明教化,那麼人類也就如同其它動物一樣了。

——————————————————

【注釋】1.祗:(zhī支)《書·皋陶謨》:「日嚴祗敬六德。」《詩·小雅·我行其野》:「成不以富,亦祗以異。」《詩·商頌·長發》:「上帝是祗。」《周禮·大司樂》:「中和祗庸孝友。」《左傳》:「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韓非子·難言》:「敦祗恭厚,鯁固慎完。」《說文》:「祗,敬也。」《廣雅》:「祗,祗敬也。」這裡用為恭敬之意。

2.旌:(jīng晶)《左傳·哀公二十三年》:「使求薦諸夫人之宰,其可以稱旌繁乎?」曹操《表論田疇功》:「誠應寵賞,以旌其美。」這裡用為識別之意。

3.淑:(shū梳)假借為「俶」。《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小雅·鼓鍾》:「淑人君子,懷允不忘。」《詩·大雅·抑》:「淑慎爾止,不愆於儀。」《爾雅》:「淑,善也。」《楚辭·招魂》:「九侯淑女。」《孟子·盡心上》:「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荀子·勸學》:「淑人君子,其儀一兮。」這裡用為善良、美好之意。

4.慝:(te特)《書·周官》:「司寇掌邦禁,詰奸慝,刑暴亂。」《詩·鄘風·柏舟》:「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詩·大雅·民勞》:「式遏寇虐,無俾作慝。」《周禮·環人》:「察軍慝。」《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日入慝作。」《爾雅》:「崇讒慝也。」《論語·顏淵》:「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孟子·梁惠王下》:「飢者弗食,蘇者弗息,睊睊胥讒,民仍作慝。」這裡用為邪惡之意。

5.彰:(zhāng章)《論衡·自紀》:「好自周,不肯自彰。」《洪武正韻·陽韻》:「彰,著明之也。」這裡用為表揚、表彰之意。

6.癉:(dān單)《集韻·哿韻》:「癉,怒也。隋薛道衡《隋唐祖頌》:「癉惡彰善,夷凶靖難。」這裡用為憎恨之意。

7.率:(shuài帥)《書·伊訓》:「於其子孫弗率,皇天降災。」《詩·小雅·何草不黃》:「匪兕匪虎,率彼曠野。」《詩·大雅·緜》:「率西水滸,至於岐下。」《左傳·哀公十六年》:「周仁之謂信,率義之謂勇。」《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荀子·哀公》:「雖不能盡道術,必有率也。」這裡用為遵循之意。

8.殊:(shū蔬)《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廣雅》:「殊,斷也。」這裡用為斷絕之意。

9.井:(jǐng景)《管子·小匡》:「處商必就市井。」《白虎通》:「因井為市,故言市井。」這裡用為市街之意。

10.疆:(jiāng江)《詩·大雅·緜》:「迺疆迺理,迺宜迺畝。」《左傳·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這裡用為劃定界限之意。

11.俾:(bǐ比)《書·堯典》:「下民其咨,有能俾乂?」《詩·邶風·日月》:「俾也可忘。」《詩·小雅·天保》:「俾爾單厚。」《詩·大雅·雲漢》:「昊天上帝,寧俾我遯?」《詩·周頌·載見》:「綏以多福,俾緝熙於純嘏。」《詩·魯頌·閟宮》:「俾民稼穡,有稷有黍。」這裡用為「使」之意。

12.申:(shēn身)《管子·七臣七主》:「申主:任勢守數以為常。」《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禮記·雜記》:「朱綠帶申加大帶於上。」《淮南子·原道》:「約車申轅。」高誘註:「申,束也。」《說文》:「申,束身也。」《漢書·韋元成傳》:「畏忌自申。」這裡用為約束之意。

13.畫:(huà化)《左傳·襄公四年》:「畫為九州。」《墨子·尚同上》:「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畫分萬國。」《說文》:「畫,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畫之。」《漢書·地理志上》:「畫壄分州。」這裡用為劃分界線之意。

14.圻:(qí奇)《周書·職方》:「萬千里曰王圻。」《左傳·昭公三十三年》:「今土數圻。」這裡用為疆界、地域之意。

15.辭:(cí瓷)《書·洛誥》:「惇大成裕,汝永有辭。」《詩·大雅·板》:「辭之輯矣,民之治矣。」《老子·三十四章》:「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孟子·萬章上》:「不以文害辭。」《荀子·正名》:「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禮記·檀弓》:「使人辭於狐突。」《禮記·表記》:「無辭不相接也。」這裡用為言說之意。

16.體:(tǐ徥)古通「履」。《詩·鄘風·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詩·衛風·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管子·心術下》:「能戴大圓者,體平大方。」《荀子·修身》:「篤志而體,君子也。」這裡用為體驗,實行之意。

17.要:(yào耀)《書·呂刑》:「惟齊非齊,有倫有要。」《老子·二十七章》:「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荀子·解蔽》:「與道人論非道,治之要也。」《韓非子·揚榷》:「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商君書》:「故其治國也,察要而已矣。」這裡用為綱要之意。

18.靡:(mi迷)《管子·侈靡》:「莫善於侈靡。」《韓非子·亡征》:「事車服器玩,好罷露百姓,煎靡貨財者,可亡也。」《戰國策·秦策》:「而百姓靡於外。」《禮記·少儀》:「國家靡敝。」漢賈誼《論積貯疏》:「靡之者。」宋司馬光《訓儉示康》:「不隨俗靡。」這裡用為浪費之意。

19.殄:(tian舔)《書·益稷》:「朋淫於家,用殄厥世。」《書·盤庚》:「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詩·邶風·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殄。」《詩·大雅·桑柔》:「不殄心憂,倉兄填兮。」《左傳·宣公二年》:「敗國盡民。」《孟子·盡心下》:「『肆不殄厥慍,亦不殞厥問。』文王也。」《荀子·大略》:「幣厚則傷德,財侈則殄禮。」《淮南子·本經》:「丁殄地財。」《說文》:「殄,盡也。」這裡用為斷絕,竭盡之意。

20.鮮:(xiān先)《書·立政》:「休茲知恤,鮮哉!」《詩·鄭風·揚之水》:「終鮮兄弟,維予與女。」《詩·小雅·蓼莪》:「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詩·大雅·抑》:「不僭不賊,鮮不為則。」《爾雅·釋詁》:「鮮,寡也。」郭璞註:「謂少。」《論語·學而》:「巧言令色,鮮矣仁!」《禮記·大學》:「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荀子·哀公》:「舍此而為非者,不亦鮮乎?」這裡用為很少之意。

21.由:(yóu尤)《書·康誥》:「乃由裕民。」《詩·小雅·賓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語。」《詩·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高亨註:「由,從也。」《論語·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梁惠王上》:「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荀子·修身》:「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這裡用為遵從,遵照之意。

22.盪:(dàng凼)《左傳·庄公四年》:「余心蕩。」《論語·陽貨》:「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荀子·勸學》:「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盪也。」《淮南子·俶真》:「德盪者其行偽。」《漢書·丙吉傳》:「吉馭者耆酒,數逋盪。」這裡用為放縱之意。

23.陵:(líng玲)古同「凌」。《易·漸·九五》:「鴻漸於陵。」《管子·小匡》:「存魯陵蔡,割越地。」《禮記·中庸》:「在上位,不陵下。」《荀子·致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韓非子·奸劫弒臣》:「使強不陵弱,眾不暴寡。」《蒼頡篇》:「陵,侵也。」《玉篇·阜部》:「陵,犯也。」《廣韻·蒸韻》:「陵,侮也。」這裡用為侵犯之意。

24.悖:(bèi貝)《管子·君臣上》:「為上而矯,悖也。」《荀子·正名》:「悖其所辭。」《韓非子·定法》:「故新相反,前後相悖。」《禮記·月令》:「毋悖於時。」這裡用為違反、違背之意。

25.敝:(bi避)《詩·齊風·敝笱》:「敝笱在梁。」《論語·公冶長》:「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禮記·郊特牲禮》:「冠而敝之。」陸德明釋文:「敝,棄也。」《儀禮·士冠禮》:「孔子曰:『吾末之聞也,冠而敝之可也。」賈公彥疏:「據士以上,冠時用之,冠訖則敝,經之,不復著也,若庶人尤著之。」這裡用為丟棄之意。

26.化:(huà畫)《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周禮·大宗伯》:「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禮記·中庸》:「變則化。」《荀子·不苟》:「神則能化矣。」《呂氏春秋·士容》:「淳淳乎純謹畏化。」《說文》:「化,教行也。」這裡用為教化之意。

27.奢:(shē賒)《論語·八佾》:「大哉問!禮,與齊奢也,寧儉;喪,與齊易也,寧戚。」《潛夫論·俘侈》:「欲起一台,以為奢費而不作。」《漢書·宣帝紀》:「光夫人顯改光生的時所造塋制,而更奢大之。這裡用為過分、誇張之意。

28.麗:(lì厲)《管子·宙合》:「而好矜人以麗,主盛處賢,而自予雄也。」劉勰《文心雕龍》:「綺麗之艷說。」《漢書·揚雄傳下》:「惡麗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這裡用為華麗、華靡之意。

29.席:(xí習)《漢書·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古今韻會舉要·陌韻》:「席,資也;因也。」《新唐書·房玄齡傳》:「常恐諸子驕奢,席勢凌人。」這裡用為憑藉、倚仗之意。

30.怙:(hù互)《書·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詩·唐風·鴇羽》:「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左傳·宣公十五年》:「怙其俊才。」《韓非子·亡征》:「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說文》:「怙,恃也。」這裡用為依仗、憑藉之意。

31.侈:(chǐ齒)《左傳·哀公五年》:「鄭駟秦富而侈,嬖大夫也。」《國語·吳語》:「伯父秉德已侈大哉!」《淮南子·本經訓》:「侈苑囿之大。」《說文》:「侈,掩脅也。」這裡用為自高自大、盛氣凌人之意。

32.服:(fú扶)《書·禹貢》:「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書·酒誥》:「肇牽車牛,運服賈。」《論語》:「有事,弟子服其勞。」《墨子·尚賢》:「以德就利,以官服事。」這裡用為從事、致力之意。

33.淫:(yín銀)《書·洪範》:「凡厥庶民,無有淫朋。」《管子·牧民》:「上無量則民乃妄,文巧不禁則民乃淫。」《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善人勸焉,淫人懼焉。」這裡用為邪惡、姦邪之意。

34.矜:(jīn巾)《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管子·宙合》:「功大而不伐,業明而不矜。」《韓非子·說難》:「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矜而滅其所恥。」《公羊傳·僖公九年》:「矜之者何?猶曰莫我若也。」《禮記·表禮》:「不矜而庄。」《戰國策·齊策》:「矜功不立。」《廣雅》:「矜,大也。」這裡用為自誇、自恃之意。

35.侉:(kuǎ垮)古通「誇」。《玉篇·人部》:「侉,奢也。」這裡用為誇耀之意。

36.閑:(xián咸)《易·家人·初九》:「閑有家,悔亡。」《詩·魏風·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詩·小雅·六月》:「比物四驪,閑之為則。」《詩·大雅·皇矣》:「臨沖閑閑,崇墉言言。」《論語·子張》:「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孟子·滕文公下》:「閑先聖之道,距楊、墨。」《荀子·王制》:「養六畜,閑樹藝,勸教化,趨孝弟。」《廣雅·釋詁一》:「閑,法也。」又:「閑,正也。」《廣雅·釋詁二》:「閑,遮也。」王念孫疏證:「《士喪禮》下篇:『抏木橫三縮二。』鄭玄註:『抏,御也。所以御止士者。』皆遮之意。」《廣韻·山韻》:「閑,防也,御也。」這裡用為規範、限制、防禦之意。

37.資:(zī吱)《易·巽·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老子·二十七章》:「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莊子·大宗師》:「堯何以資汝?」《孟子·離婁下》:「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荀子·性惡》:「今之人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篇海類編·珍寶類·貝部》:「資,給也。」《集韻·脂韻》:「資,助也。」這裡用為給與、供給之意。

38.惟:(wéi韋)《易·屯·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書·舜典》:「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書·仲虺》:「成湯放桀於南巢,惟有慚德。」《詩·大雅·生民》:「載謀載惟,取蕭祭脂。」鄭玄箋:「惟,思也。」《爾雅·釋詁下》:「惟,思也。」《說文·心部》:「惟,凡思也。」這裡用為思考之意。

39.時:(shí石)《書·舜典》:「納於百揆,百揆時敘。」王引之述聞:「時敘者,承敘也。承敘者,承順也。」《書·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書·顧命》:「爾尚明時朕言。」《詩·小雅·楚茨》:「永錫爾極,時萬時億。」《論語·學而》:「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這裡用為承受之意。


推薦閱讀:

智慧的靈光 010504 科學家為什麼應該普及科學
健康普及貼:強腎壯腰穴位大揭秘
虛擬現實浪潮席捲CES2015 普及指日可待!
生肖知識普及,你到底屬啥?
關注世界預防自殺日:普及「生命教育」任重道遠

TAG:教育 | 普及 | 全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