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懷仁教授治療腫塊類疾病的小驗方
07-12
彭懷仁教授治療腫塊類疾病的小驗方
彭懷仁教授是全國著名的中醫學家,中醫方劑學家,在臨床用藥上有其獨特的經驗驗方簡介現介紹彭老常用的三則治療腫塊類疾病的小驗方。 天丁消塊湯(彭老自創方):白頭翁10g,昆布10g,海藻10g,浙貝母15g,生牡蠣15g(先煎),玄參10g,白芥子10g,連翹15g,半夏10g,陳皮6g,白茯苓10g,獨活10g,牛膝10g,皂角刺10g。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攻堅散:夏枯草30g,玄參30g,生牡蠣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2g,姜半夏12g,青陳皮各9g,三棱6g,莪術6g。 山甲留行湯(彭老自創方):柴胡6g,香附6g,橘核10g,橘葉10g,穿山甲6g,王不留行10g,皂角刺10g,青陳皮各6g,生牡蠣15g(先煎),大貝母10g,連翹殼10g,炙甘草3g。 天丁消塊湯方中除化痰軟堅葯之外,清熱解毒藥佔有較大比重。全方立意於清熱解毒、化痰消腫。多用於炎性包塊、增生性病變。方中牛膝和獨活具有引葯下行的功效,故對內、婦科下半身的囊性增生、炎症包塊類疾病更具療效。從古至今,白頭翁在臨床多發揮其清腸解毒功效,用治菌痢、阿米巴原蟲痢疾,然彭老根據《神農本草經》「主溫瘧狂易寒熱,癥瘕積聚癭氣逐血止痛,金瘡」,《藥性論》「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齒痛,主項下瘤癘」,《本草備要》「治禿瘡,瘰癘疝瘕血痔偏墜,明目,消疣」等前賢記載及他人用治瘰癧、癰癤等經驗,認為本品解毒散結、消腫化痰作用甚為突出,用治腫塊療效確鑿,故在天丁消塊湯中作為主葯出現。連翹,「主寒熱,鼠瘺瘰癘,癰腫惡瘡,癭瘤,結熱。」(《神農本草經》)用治痰火鬱結,瘰癘痰核;白芥子,「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本草綱目》)「白芥子味極辛,氣溫。能搜剔內外痰結,及胸隔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本草經疏》)《藥品化義》更言本品「橫行甚捷……通行甚銳,專開結痰,痰屬熱者能解,屬寒者能散。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達;在四肢兩脅,非此不通。」彭老據此認為白芥子在化痰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攻堅散中的三棱、莪術為破血行氣逐瘀葯,此方具有破血逐瘀之功能。可用於治療肝脾腫大、腹腔腫瘤、卵巢囊腫等腫塊病。方中青、陳皮具有破氣散結之功效。因而可以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性的腫塊。山甲留行湯主要以行氣破氣、軟堅散結為主,且有柴胡和香附兩味疏肝解郁,多用於治療女性肝鬱氣滯所致的積聚病,如脅肋部的腫塊。 三方組成各有特色,但共同點都使用了化痰軟堅散結藥物,如白芥子、半夏、大貝母、海藻、昆布、牡蠣、玄參,說明痰為腫塊主因。正如中醫所云:「病皆由痰作祟」。腫塊涉及病種很多,但彭老認為:從中醫角度來看,病因不外乎感受外邪,情志失調,飲食所傷,與《金匱翼?積聚統論》提出「積聚之病,非獨痰食氣血,即風寒外感,亦能成立。,然痰食氣血,非得風寒,未必成積。風寒之邪,不遇痰食氣血,未必成積」有異曲同工之意,主要病機為氣滯血瘀,痰氣交阻,因而可以用以上驗方加減化裁來治療。彭老用此三首驗方靈活加減治療淋巴腺結核、乳腺纖維瘤、乳腺小葉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全身各處淋巴結核及脂肪瘤等疾病,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病案舉例) 病例一:湯××,女,36歲,首診時間:2004年6月24日,兩乳房發現腫塊,疼痛,少腹疼痛,月經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白帶光亮清稀,胃納少,舌苔薄白,脈緩。證屬氣滯痰凝,宜行氣止痛,化痰散結:處方:香附10g,青陳皮各6g,玄參10g,浙貝母10g,煅牡蠣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炒白芥子10g,蒲公英15g,皂角刺10g,乳香3g,沒藥3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木香5g,神曲10g,党參10g,黃芪12g。複診:2004年6月29日。乳房腫塊變軟變小,右側已無,左側亦好轉,疼痛亦減,舌苔薄白,脈緩。處方:玄參10g,浙貝母10g,煅牡蠣1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夏枯草10g,連翹10g,炒白芥子10g,蒲公英15g,皂角刺12g,乳香3g,沒藥3g,延胡索10g,青陳皮各6g,木香5g。繼續服用一段時間,腫塊基本消失。 按:彭老治療這位病人是以行氣止痛、化痰軟堅為主,同時「酌補元氣,即邪深積錮,務令脾胃氣旺乃可消磨堅結」,故方中有神曲、党參、黃芪,此方匯行氣化痰健脾葯為一爐,其主導藥物在於軟堅散結,行氣止痛,輔以健脾葯以為佐使,取效甚捷。 病例二:王××,42歲,初診日期:2004年6月29日,兩乳房腫塊數年。現按之則硬,經前兩乳脹痛,性急易燥,舌苔薄白,脈緩。證屬血瘀痰凝,治宜活血祛瘀,化痰散結。方用:柴胡6g,香附10g,青陳皮各6g,玄參10g,浙貝母10g,煅牡蠣30g(先煎),炒白芥子10g,昆布15g,海藻15g,延胡索10g,皂角刺10g,三棱6g,莪術6g,夏枯草10g,連翹12g,川楝子10g,7劑。二診:7月6日,兩乳房腫塊變小,證已減輕。方用:香附10g,青陳皮各6g,炒白芥子12g,玄參10g,山甲片3g,浙貝母10g,煅牡蠣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當歸10g,乳香3g,沒藥3g,夏枯草10g,連翹12g,川楝子10g,延胡索12g,皂角刺12g,白芍10g,7劑。7月15日三診:乳房腫塊變小,疼痛減輕。方用:香附10g,青陳皮各6g,玄參10g,大貝母10g,煅牡蠣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炒白芥子10g,夏枯草10g,連翹10g,乳香3g,沒藥3g,當歸10g,白芍10g,皂角刺12g,延胡索10g。堅持服用1月余,腫塊消失。 按:此方在行肝氣、活血逐瘀之時不忘軟堅散結,所以彭老使用了香附、青陳皮、乳香、沒藥行肝氣之葯;海藻、昆布、山甲片化痰軟堅;當歸、白芍活血化瘀;連翹與夏枯草、浙貝母、玄參、煅牡蠣等同用,在方中共奏清肝散結、化痰消腫之效。病例三:耿××,男,51歲,左膝彎處有腫塊,診斷為囊腫。方用:白頭翁15g,昆布15g,海藻15g,炒白芥子10g,連翹10g,煅牡蠣15g(先煎),皂角刺12g,陳皮6g,獨活10g,牛膝12g,玄參10g,浙貝母10g,姜半夏10g,穿山甲3g,白茯苓10g,5劑。複診:左膝腫塊縮小變軟。方用:昆布15g,海藻15g,炒芥子12g,連翹12g,白頭翁15g,煅牡蠣10g(先煎),皂角刺12g,陳皮6g,獨活10g,牛膝10g,玄參10g,大貝母10g,木香5g,三棱10g,莪術10g。繼續服用數月,腫塊逐漸消失。 按:首診彭老以化痰軟堅為主,選用了姜半夏、穿山甲等一系列化痰活血軟堅葯。複診則偏於破血行氣,因而使用了三棱、莪術來破血行氣。針對病變的部位,方中有牛膝和獨活兩味引經葯。而方中白頭翁的使用則是本方的一大特色。" 討 論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腫塊類疾病,主要包括腹腔內積聚、癥瘕,如肝脾腫大、腹腔腫瘤、內臟息肉、炎症包塊、纖維瘤、皮脂腺瘤、神經纖維瘤、脂肪瘤、血管瘤、慢性淋巴結腫大、女性的乳腺纖維瘤、小葉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彭老認為,腫塊類疾病的病因多與氣、痰、瘀、食、寒等有關; 病機方面,主要責之肝脾功能失調,繼則影響氣血津液的正常運行,而致氣滯血瘀痰凝。病位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治則「必理血分,兼通絡瘀,搜瘀之中,酌補元氣。即邪深積錮,務令脾胃氣旺乃可消磨堅結,否則專事攻削,正氣益衰,積聚何由去乎?」提出了應用化瘀通絡搜逐藥物治療腫塊類疾病。然面對每位病人之時,不可同方而與治之,須辨證論治。案一與案二均屬乳房腫塊,但在組方上卻不甚相同,前者病變偏在氣分,因而注重行氣止痛,代表藥物如川楝子、乳香、沒藥;後者偏於血分,藥物上選用了三棱、莪術,重在破氣行血。病案三則又略有不同,首診方偏重於軟堅化痰,複診方則偏於破血行氣。彭老治療腫塊方均用軟堅散結、化痰活血藥物,但又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而有所化裁,比較集中反映了彭老的臨證特色。 |
推薦閱讀:
※治療銀屑病牛皮癬等各種癬的方法?我的十年治牛皮癬銀屑病經驗?
※針灸治療泄瀉
※肝性腦病的治療
※青光眼藥物治療原則及藥物分類
※三陰性乳腺癌免疫治療研究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