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資訊】龔鵬程:南懷瑾點出傳統個人修行實證之精髓 (Yidianzixun.com)
07-12
提要:南懷瑾先生用自己的實證,講說了傳統文化中修行的核心方法,止、定、靜、慮。台灣學者龔鵬程先生在《儒門修證法要》中認為,這核心方法,是中華教法的之精髓。
常人修行,若欲得泰然大定之效、成超凡入聖之功,我來介紹一套方法,絕對比江湖術士野狐禪以及現在所謂的這個大師那個大師強。這套方法也不是我創的,乃是《大學》早已講過的儒門證修法。我述而不作,且依之修行有年,深感得力,故願與眾分享。你細看我所說,即使不練,也可防你被坊間各種講修練的人騙了。吾學濟世,本非考古,此即我濟世之一端。《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易經?乾卦?文言傳》說:「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而況於鬼神乎?」大人,相對於小人、細人、猥瑣人、活著等死的人而說,指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大字,本來就象一個人矯然挺立於日月山川間之形;大人便是一個真正站得起來的人,故能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大學》所教,就是這種人道,因而它也不同於佛道、仙道。修此大人之道,方法如何?南懷瑾先生《原本大學微言》曾拈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一段,推崇備至。謂此為七證,即七個修證的層次。又說這七證自秦漢以後就被道家修鍊神仙者所引用,佛教傳入中土後,小乘修羅漢果位及大乘修菩薩道也都用「止、定、靜、慮」之法,故此法實乃中華教法之精髓。如斯云云,足證南老眼力不差,我國一切修證法門,確實可說全賅於此數語中。不過南老於三教分際,往往掌握不準,理解頗有偏差,所以須要略作補正:首先,「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一段,南老說是七個修證的層次,誤。「知止而後有定」是知止,不是知與止,所以不能把這一段講成「知、止、定、靜、安、慮、得」七證,只有六證。其次,南老不但把知與止分開說,更把知解釋為能知與所知,還引香嚴和尚偈語,謂須忘其所知才能入道。這乃是以佛家義理解釋《大學》,忒迂曲了。《大學》所言知止,不須如此曲解。因為上面一句,也就是開宗明義的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便是「知止而後有定」的根子。知什麼?知道大人之學是要止於至善的。能知這個止,自然心就有了依止、有了歸向、有了目標,那還會不定嗎?語義如此明白,南老竟去扯什麼內止外止以及佛家的制心一處、繫心一緣、止定三摩地,實是治絲愈棼,全不相應。而且,止,不但是順著「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說,底下還引詩及孔子解詩語為釋:「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一段,便是前面「知止而後有定」的知止二字之確詁。朱子調整原文,區別經傳,把這一段列為解釋「知止而後有定」的傳,實有見地。南老強調原本,菲薄朱子,故見不及此。這一段是說:做人要知其所止,做君上的,止於仁;做臣子的,止於敬。大人之學要止於至善是總說、總目標。但人處在各種不同時位上,就有不同的善行可為、應為,因此這就又要分說君該如何才善、臣該如何才善、父該如何、子該如何、一般人之間又該如何。這才具體,且也才是儒家說善的特色。佛家不談時、位、分、命,故只總說人人皆有佛性、皆應學佛、皆可成佛,皆當止於至善。而不能分說人在不同的時命位分中、不同的身份場合里,其佛性究竟當如何表現。這是因佛家是要出世的,既不管人間世,其論修行,當然就僅能就個人之內在如何升進說,談成佛歷程中你證到什麼果位而已。南先生未注意到這個區分,因而用佛教的止(制心一處、繫心一緣)來解釋儒家的止;又把止跟定合起來,說在佛教中可統名止定功果位三摩地(三昧)。其說均不契。作者/龔鵬程
推薦閱讀:
※聽,筆墨紙在修行的聲音——書法的無用之用(中)
※修行始於口
※《雜阿含經·一一六八》正觀察動搖故苦者,得不動搖心
※依智不依識中的『智』和『識』怎麼理解?
※如何趣入並且修行菩提道次的綱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