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不求甚解,還是咬文嚼字(一)
閱讀教學不求甚解,還是咬文嚼字(一)
葉月蘭 劉萍 梁建川 胡艷 朱玉萍
話題背景
這場爭論的導火索是兩次教研活動。上學期我們有幸參加了兩場較大的業內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在觀摩的公開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在各種形式的讀中讓學生感悟課文,聯繫實際說出感受。時下的語文課堂「感悟」「體驗」漸成了一種時尚。似乎這才能體現語文教學改革新理念: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體現「人文性」。只有少部分教師通過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於是,課前課後與會的教師眾說紛紜,有人道:「二期課改就是要求閱讀教學要讓學生自讀自悟,不求甚解。再說,古人不是自己讀之背之,出了很多文學家、數學家……」也有人擔憂地說:「文字是語文的根,閱讀教學少不了咬文嚼字,學生在咬文嚼字中才能提高能力,只是粗略地感悟感悟,就像沒有根基的高樓大廈,課文能讀懂嗎?」教育的天空似乎瀰漫著這樣一種空氣:談起自讀自悟,一臉春風,舞之蹈之;提起「咬文嚼字」,一臉無奈,迂腐老朽,不識時務。那邊的世界真這麼精彩?這邊的世界真這般遜色?請看幾位來自一線教師的不同看法。
正方說法:
一、閱讀可以不求甚解
葉月蘭
[案例]
記得去年我上《晏子使楚》(上海市實驗教材四年級第二學期第18課)一文時,我先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給足時間,變著花樣讓學生反覆讀文,直到基本做到人人句通音準。而後我便讓學生小組合作研究晏子和楚王三次交鋒的情況,談自己對二人的看法。課上至此,我準備「收兵」,正在這時,愛動腦筋的曉平舉手問道:「老師,這篇課文從第2自然段到最後,三個故事講得很完整,為什麼開頭要加寫一句『春秋末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極好的問題,應該留給學生自己去研究。於是我點撥道:「這個問題提得好。這句話包含著豐富的內容,為下面的三個故事做了很好的鋪墊。今天大家不要急著回答。回去研究研究,下周我們再討論。」學生們聽我這麼一說,許多人一下課便立刻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討論和思考……
討論那天,學生們的發言異常熱烈:
生1:這句話告訴我們故事發生的時間是春秋末年。
師:是一條信息。
生2:我從《左傳》中知道,春秋時期,國家與國家之間經常打仗。這句話告訴我們,楚國和齊國都是大國,這就是說,兩國實力相當,楚王想欺負齊國的晏子也很難。
師:有自己的看法。
生3:聽爸爸說按國際法規定,國無論大小強弱都應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從課文的三個故事中,我們發現楚王一直想欺負晏子,也說明楚王很霸道,就好像美國欺負伊拉克一樣。
生4:我同意你說的。古代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三國時代魏國就想仗著自己是大國,南下攻打吳國、蜀國。
師:你們說得不錯,再想想這句話跟下面故事的結果有什麼關係?
生5:春秋末期,齊楚兩國都是勢均力敵的大國,大國和大國之間是很難說誰欺負誰的,這也暗示了楚王侮辱人是會失敗的。因為課文中三個小故事結尾寫了這樣的詞句:「楚王只好」「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予了」等等都告訴人們楚王失敗了。
學生理解至此,已「山窮水盡」。其實這句話還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晏子保住齊國的尊嚴,不僅是晏子「能言善辯」,更重要的是齊國和楚國一樣也是大國。但我想,小學四年級學生理解到此,足也。於是,並無告訴他們。我想,讓他們以後意會吧!
事後,我從學生那裡了解到:學生課後讀課文,查資料,小組討論了解了春秋時齊楚兩國國土、兵力、國力,不懂的地方還跟父母一起討論等等,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分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課堂「留白」片斷,教師對學生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課文從第二段到最後三個故事寫得很完整,為什麼開頭要加寫一句「春秋末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並不是立刻告訴學生答案,而是採用了「不求甚解」、模糊處理的方法,讓學生課後自己找資料求解。結果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正如國畫中的「空白」藝術。我想:學生經過自己思考、研究得出的那份快樂,是老師「告訴」無法給予的,學生從這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激起了追求成功的信念和力量。
這樣的「不求甚解」是一種延時的「求甚解」,絕不是讓學生囫圇吞棗,更不是放任自流。期間,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提倡答案多元化,學生無不陶醉在「創造」成功的喜悅中。學生在學習中擴大了閱讀量,培養了自學能力。這正是新課標所極力倡導的:「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我想:這樣從整體著眼,不急於求甚解的「會意式」「感受式」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大有益處的。
而與之相對的「咬文嚼字」式的閱讀教學思維方式,總是力求關照課文內容詞句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吃透、嚼爛,努力使學生不留疑難,達到一個統一的目標。這樣的教學,往往是課文「咬」完,孩子們的興趣也蕩然無存了。再想,這樣教學,一個學期五十多篇課文如何教得完?這樣讀書,每個人一生能讀幾本書?記得宋代學者陸象山說過:「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也就是說,讀書儘管一路讀去,不必在某些問題上過於拘泥。就說我們成人讀書,對一些晦澀的詞句不也是得過且過,不求甚解,再說也不是讀一兩遍就能解決文中的問題。一篇課文就如「一口並」越挖越深,小學生讀古文《勤讀》和中學生、大學生讀《勤讀》怎麼可能一樣?就是同一個年級、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由於智力、生活經歷、環境等不同感受也不一樣。因此,對課文內容,我們不妨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技巧和方法後自讀自悟,「未曉處且放過」,語文教學要留有空白。學語文是一生的事,不要擔心學生有些地方暫時感悟不出來,儘管放心給學生留一段思維的空白。但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們則絲毫不能懈怠。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萬不可把課文內容「咬」得支離破碎,可以從整體入手,以感悟為主「不求甚解」。教師要積極為學生提供「不求甚解」「暫且擱置」的機會,讓學生在教師適當的「言傳」後,通過多種渠道,得以「意會」,並盡量搭建舞台,讓學生把意會的內容予以「言傳」表述。
二、也談「不求甚解」
劉 萍
[案例]
古文《菊》是上海市二期課改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的第一篇文言文。對於毫無文言文基礎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我該怎樣去教學?按照閱讀的教學方法肯定不行,畢竟古文中有很多文言詞語學生從未接觸過,學生會被文字的「攔路虎」嚇倒。按照自己初中時老師「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教學方法吧,也行不通。因為那原本行文工整、章法嚴謹、富於文採的美文在講解中肯定會被肢解得支離破碎,失去它原有的整體神韻。何談激發學生對古文的喜愛?再說,這種「摳字眼」的教學模式與課改的教學理念也是背道而馳的。二期課改語文教學中主張大量閱讀,不求甚解,而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古文教學中,可不可以借鑒這樣的方法呢?於是,我嘗試以讀為抓手組織教學。即以學生的「讀」代替教師的「講」,在反覆的誦讀中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大致內容。借鑒古人讀書「不求甚解」的方法,培養學生「樂讀」的興趣,給予學生「多讀」的機會,使課堂教學活躍起來。
教學伊始,我用媒體出示了一組菊花婀娜多姿的圖片,為學生展現了金秋菊花怒放的盛景。讓學生從感官上耳目一新,激發了他們讀文的慾望,為誦讀古文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當學生們陶醉在一片花海之中時,我開始引導:「就在這樣的金秋里,詩人欣賞著菊花,如痴如醉,讓我們感受一下詩人是怎樣介紹他眼中那千姿百態的菊花的吧!」學生們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從美景走進美文,整體感知《菊》,激發了他們「樂讀」的興趣。看著學生搖頭晃腦地享受著美文的愉悅,我的心裡有些不安:「就這樣什麼也不教,學生單憑几遍朗讀就能回答『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菊花』這個問題嗎?」然而,眼前的情景讓我興奮不已:我看見學生小手如林,爭先恐後地回答:「顏色。」「香味。」「樣子。」「脾氣。」學生雖不能完整地回答,但是竟然都答到了點子上。此時,我從學生那裡獲得的是驚訝,是喜悅!我趁熱打鐵,藉助民族樂曲的古韻讓學生「多讀」。在動聽的古典音樂中創設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互讀、男女生讀、配圖誦讀。以讀代講,不但省去了自己煩瑣的分析,而且給予了學生充分的吟誦時間。學生在音樂聲中,感受著文字的美。許多同學不禁滔滔不絕地講述起眼前浮現的畫面:
「我彷彿看見了滿園的菊花都開了,色彩斑斕: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在綠葉的襯托下,真是嬌艷動人呀!」
「我讀著讀著,彷彿深深吸一口就能聞到那菊花的清香,好濃好濃,都快陶醉了!」
「我看到的菊花不是嬌艷的,更像是一位堅毅的戰士,瞧!許多花都凍死了,可他依舊昂首怒放,開得那麼旺盛。」
「她的花瓣一絲絲的,像洋娃娃的捲髮。」
[分析]
這一案例給了我諸多的啟迪。新教材編入的這些古文,內容淺顯易懂,所以古文完全可以像閱讀課文一樣教學,讓學生自己去讀,在熟讀中感悟和體會。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諸葛亮的「觀其大略」都是很好的讀書方法,為什麼如今不可以借鑒和學習呢?其實,古人讀文「不求甚解」,是為了保全文章的整體美,韻律美。如果咬文嚼字地學習古文,這種美感就會被破壞,學生只接受到了零碎的知識點,未必能讀懂全文,反而失去了學習古文的興趣。在古文《菊》的教學中,我有意讓學生「不求甚解」,即不一定對文中的每個字都「求甚解」,只要知道大致意思就行了。遇到難以表述的詞義時,不去擔心學生不理解,而是要相信他們將來讀的多了,語感增強了,自然會理解的。因為語文的教學是一個螺旋式的上升過程,學習到一定的程度,很多知識就迎刃而解了。再者,沒有了教師逐字逐句的講解,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大了:由於他們的個人體驗不同,對《菊》的理解不同,才表述出了這麼多獨特的見解。這便是「不求甚解」帶來的意外收穫。不以教師自己的思路去影響牽制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理解《菊》的內容,講述《菊》的魅力所在,結合自己適當的想像,古文《菊》被詮釋得如此有聲有色,這遠比乾巴枯燥的古文翻譯要立體生動得多。在古文教學中提倡「不求甚解」,其實是將更多的閱讀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欣賞,享受古詩文的優美韻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結合自己的理解去感受古文「唇齒留香」的愉悅,激發誦讀古文的興趣。
三、古詩教學「求甚解」?
梁建川
[案例]
陶淵明先生曾云:「好讀書,不求甚解。」我想這句話十分適用於時下的古詩教學。
記得五年前,我曾教過一首古詩——《送別》。為了教這首古詩,我不僅熟讀了這首詩的譯文,還翻閱了《古漢語詞典》,了解了詩中每個字的字義。課堂中,我生怕學生無法理解,把每個字的意思「嚼爛」吐給學生。記得有這樣一個片斷:
師:「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這是《送別》的第一行,「下馬」就是從馬上下來;「飲」就是喝的意思;「君」指的是你;「酒」和現在用法相同;「何」可以解釋為哪裡;「所」的意思是處所、地方;「之」在不同的語境中有多種解釋,在這首詩句中它可以解釋為往、到哪裡去。
生:老師,你說「之」在不同的語境中有多種解釋,它還有什麼解釋?
我一聽極為高興,學生的求知慾那麼強,我不妨多教他們一點。
師:「之」可以作為代詞,也可以當助詞,還可以用於某些動詞或表示實踐名詞後,調整音節。
生:「之」在這裡到底應該怎麼解釋?
師:「之」在這首詩句中應解釋為往、到哪裡去。誰來說說這一行古詩的意思?
學生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終於有個膽大的學生舉起了小手。
生:下馬喝你的酒,問你到哪個地方去?
生:不對,我查過家裡的一本書,這一行不是這麼解釋的,應該是:請你下馬來喝杯酒,問你往哪裡去?
學生聽了兩種不同的答案,已是一頭霧水:到底誰喝誰的酒啊?
[分析]
當看到學生那一雙雙茫然、不知所措的目光,我知道自己過於求甚解反而弄巧成拙,分析來分析去,惟恐學生有一點遺漏,有一點不明白。支離破碎的分析,如此面面俱到的教學,我無非是希望學生既能掌握詩中每一字每一句的意思,又能領悟詩句中的意境。如此「用心良苦」,已然侵佔了學生寶貴的時間。學生讀的少了,背誦的少了,當然影響學生正確理解詩意。《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句話:語言積累,需要認識、記誦一定數量語言材料。這就是說學生不必像以前那樣對詩中的字詞「細嚼慢咽」、機械記憶,而是在粗線條學習中感受和領悟。經過反思後,我終於明白了,我不該去「摳」古詩文中每一個字的意思,也不必現在就告訴他們「之」的不同用法和解釋,更不用對古詩作瑣碎的分析。有人說:現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仍然耗時多,收效少,這或許就是跟教師「力求甚解」有很大關係。這讓我想起了約翰·洛克的一句名言:「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我以為,古詩與課文相比,更為凝練,學生更需要展開合理的想像理解內容。教學時少了字句的分析,就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去體會古詩文中的意境。故小學階段教古詩不能「斤斤計較」,抓住一字一句糾纏不休。否則,執著於小的「芝麻」,就會把大的「西瓜」丟掉。當然,古詩教學中的「不求甚解」,不是說不能求「解」,而是不能求「甚解」,當適可而止。更何況語言文學的東西曆來就有「詩無達詁,文無定解」的說法。每個讀者的閱讀過程都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小學生理解古詩只要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教師應該允許學生「不求甚解」,不必提過高的要求,甚至對某些認識上的偏差,教師也可以暫時放一放,有的時候跳過去,不必管它。上文片斷中「之」的不同用法應在初中時讓學生掌握,而不是小學三年級,因為他們的心智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水準。
不求甚解不是說不要理解詩中的每一個字的意思,而是說引導學生整體感知,不要一字一詞地理解。對字詞即使不理解也暫時放一放,待他們能理解時再理解。這樣既能體現詩歌的韻律美,又能保持教學的流暢性。我想同一首古詩,中小學階段的教學與大學的教學目標應各有側重,層層遞進,就如伏爾泰曾說過的:「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彷彿已跟老朋友重逢。」的確,第二次讀同一本書,感受肯定與以前不同,如果再讓我教這首古詩,我會引導學生讀讀議議,即使學生對有些詞語不懂,教師也暫且不予理睬,而是寬容地接納。
推薦閱讀:
※說楊振寧是活著的物理學家裡最偉大的不得體,那怎麼說才得體?
※到底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還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咬文嚼字話「人」義
※「盡墨」一詞的含義和起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