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開學致辭哪家強? ——南開、北大、清華、法大法學院校的開學致辭輯合
法學院的開學致辭哪家強?
——南開、北大、清華、法大法學院校的開學致辭輯合
做月異日新的南開法律人
——在南開大學法學院2015級本科新生入學典禮的致辭
教師代表:宋華琳,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行政法
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歡迎各位來到南開,來到南開法學院,成為第一批入住南開新校區,使用法學樓的南開法律人。百年南開,法學流脈弦歌不絕,而今處於新的地標,新的起點,新的旅程,祝願各位有更美好的未來,南開法學有更美好的明天。
希望各位能多一點了解南開,了解南開的法學。曾於1946年當選聯合國海牙國際法院大法官的徐謨,於1922年起在南開大學講授法律課程,講授政治學概論、比較政府,並曾於1931年1月,在南開以《法權》為題進行演講,討論領事裁判權和治外法權。蜚聲中外的政治學家,曾出任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底赴美出任華盛頓大學教授的蕭公權,在1927年於南開講授法理學、中國政治思想、西洋政治思想、社會演化論,他在《問學諫往錄》中回憶「南開在當時是華北一個規模雖小但地位不低的大學……學生專心向學,教師認真授課。」王贛愚先生在1946年出版的《民治新論》、《新政治觀》中,則探討了法治、民主、自由等基本法律原理,在文革結束後,他還指導國際經濟法的研究生。
這是南開的昨日,而南開的今天,已在諸多法律學門取得相當的成果。我們有了新校區、新校園、新法學樓,更有你們諸位新鮮法律人的加盟,相信法學院也會取得新的成績,見證新的輝煌。
各位作為新進的南開法律人。在學習時,應關注法律條文,例如學習憲法,建議隨身攜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條文;學習刑法,則應熟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刑法修正案(一)至(九);學習行政法,應熟知《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複議法》、《行政訴訟法》等法條。建議各位在學習時,應做到法條不離手,隨時翻檢,隨時查閱,隨時思考。去閱讀法律條文,理解法律概念,例如理解什麼是「法律行為」,什麼是「意思表示」。
各位還要形成閱讀判例的習慣。法學的教育以請求權為基礎,以裁判為中心。法院是解釋法律的公共權力機關,適用法律來解決紛爭。儘管判例並不是不可動搖,不可改變的東西。但如日本民法學家星野英一教授指出的,在現實生活中,法律是通過活生生的判例來體現的。例如銀行ATM系統出錯,許霆從櫃員機取款1000元而銀行賬戶顯示只扣除1元存款,許霆趁此機會用銀行卡連刷171次,從銀行提走了17.5萬元。一審中,許霆被判處無期徒刑。從中可以理解盜竊罪的適用,理解刑法上的量刑。通過案例的閱讀,使得我們不僅閱讀法律的條文,而使得法律的爭點躍然紙上,使得我們能更好地把握法律。
我們在學習時,還應關注外國法與比較法的知識。比較法被譽為「真理的學校」或「解決方案的倉庫」。在作為法治後發國家的中國,很多時候仍存在向國外學習法律知識、法律制度、法律推理、法律思維的空間。外國法的知識不是靈丹妙藥,但為我們思考中國問題打開了比較與借鑒之窗。
我們還要關注中國法律現實運作,關注中國自己的法律問題。在1928年南開大學募款委員會的計劃書中,寫道「中國自有其天然特別環境,與夫傳統特別文明,適於彼者,未見適於此。外人之法制能資吾人之借鏡,不能當吾人之模範。……吾人為新南開所抱之志願,不外『知中國』、『服務中國』二語。吾人所謂土貨的南開,即以中國歷史、中國社會為學術背景,以解決中國問題為教育目標的大學。」作為南開法律人,亦應秉承這樣的傳統,實現法律理論知識的「創造性轉換」,在關注中國實定法律條文、判例和實踐的基礎上,去形成自己的法律知識、法律素養、法律技能和法律情懷。
我們要改變學習習慣。我們不要盲從於某位學者、某位老師、某本教科書的觀點。我們應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學會讀書,學會「在不疑處存疑」。我們掌握的是法律,但不僅僅是法律,要學習法律,還要超越法律,趁著年輕,趁著最好的時光,廣泛涉獵文史哲政經法的知識,多讀書,讀經典的書,多做筆記。多思考,少盲從。
我們或許已經看到新校區那壯美的圖書館。建議各位形成與圖書館為友,與書籍為友的習慣。在1947年5月24日《南開周刊》復刊第5號中,有題為「南大圖書館」的文章,寫道「走過閱覽室,就像走進了一個莊嚴的會場,沒有一點雜亂的聲音,滿滿的一屋子人,都低頭看著書或寫著字,偶爾有一點聲音,也低得只有一兩個人聽得見,說話的人還要用歉意的眼光……這是一個最大最好的教室,沒有教師,每個人都是教師——用無聲的語言教訓著自己,同時用自己的行動教訓著別人。這裡是南開最大的餐廳,每人都在這裡狼吞虎咽地吃著自己喜愛的需要的知識。」建議各位利用好校圖書館,利用好法學院的圖書館,在這裡收穫知識,收穫才華,收穫精神食糧。假以時日,這能提升一個人的才幹。需知,「腹有詩書氣自華」。
也希望各位能享受這靜謐美麗的新校區生活。在1930年的一篇文章里,這樣記述南開的八里台校園,「可以超脫出鬧市中的塵囂之擾,稱得起作高等學府的雅靜的所在。再加上天然園林的點綴,還配作一個差強人意的修身養性的仙鄉」。【王之傑:《南大地理概要》,載《南開大學響導》1930年5月】1934年,著名詩人柳亞子先生從上海來天津,來南開看望他的兒子,時任英文系主任的柳無忌先生,賦詩曰「汽車飛駛抵南開,水影林光互抱環。此是桃源仙境界,已同濁世隔塵埃。」老校區有古樸幽美的底蘊,新校區更有藍天白雲的掩映,遠離塵囂的寧靜,正是讀書的好所在,希望各位能在此享受安靜、充實的求學時光。
1922年,梁啟超先生在南開大學大學部開學時,發表了題為《青年元氣之培養》的演說,倡導青年「尋出一種高尚的嗜好,自己的人生觀」「從物質上、精神上加增培養元氣的資料」。1932年《南開大學章程》則說本大學「以闡揚文化,研究學術,造成建設國家之中堅人才為目的」。希望各位同學能在南開園裡,潛心治學、靜以修身、鍛煉體魄、勇於任事,絕不畏難苟且,絕不因循偷閑,能日有所思,日有所進,以公之精神,公之風貌,公之情懷,不斷進取。真正做到汲汲駸駸,月異日新,發煌我前途無垠,做月異日新的南開法律人。
宋華琳
2015年9月17日
北大法學院2015年開學典禮致辭
教師代表:常鵬翱,北大法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民商法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歡迎各位新同學的到來!學院讓我作為教師代表致辭,這於我是個難事,因為我雖然在這裡念過書並正教著書,但我沒有在這兒讀本科,也沒讀博士,更不是中國法的老流氓,我無法以親歷者的感受說些幾年後仍能觸動你們內心的話。那我只能從觀察者的角度談談你們應有的學習態度,供你們參考。
我先講我們院的兩位畢業生。
一位是90後本科女生。從大概率來看,成績好的本科生女生佔多,但這個女孩子不是。我記得在大二給他們上課時,她找我說,她喜歡閱讀、寫作和實踐,但不喜歡按部就班的考試,她的考試分數都不高,在大傢伙又都向高分看齊的大環境下,她很苦悶和恐慌,不知該如何前行。她同時給我兩樣東西,一份是她出版的小說,一份是她寫的讀書筆記,透過華麗的文筆,它們細緻地寫出她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我對她說,不要被分數遮住你行進的方向,只要你善待才華,跟著自己的好奇心努力前進,你可能在學業成績上不靠前,但你在事業上會成功的。的確,她持續地保有好奇心,並保持探索未知的勇氣,在畢業後創業,現在她的公司在業界頗有名氣。
再說一位80後博士男生。他是名副其實的學霸,是我們院的本碩博,在讀博的同時還在德國讀博,畢業後順帶到另一個著名高校做了博士後。在他讀研時,我教的債法,他常有問題,能看出這些問題是他反覆思考和追問的結果,體現了濃濃的好奇心。他好奇不僅在書本知識,還在愛情和生活,他從生活中發現了大量的素材,並由此出發寫作和發表了不少出色論文。有突出的科研成果作支撐,在他畢業時,有不少知名法律院校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可以說,有好奇心,有敢於探索未知的勇氣,讓他一路走來,春暖花開。
同學們,我之所以講這兩位,不是希望你們模仿他們,去創業或學霸,而是想說,到北大法學院讀書,書本和分數很重要,但不要讓教科書遮蔽你的好奇心,不要讓分數蓋住你探索未知的勇氣。到這裡讀書,是你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你們也是學院最寶貴的財富,你將因此會有更多的可能性。但不是說,你來了,你就會美好和寶貴,你只有努力,通過老師和同學,通過閱讀和思考,通過觀察和實踐,發現、保持和培養自己的好奇心,並有探索未知的勇氣,你才會有更好的、更多的可能性。而我相信,在北大法學院的寬容和自由的氛圍中,我們每位老師,定會加倍呵護你的好奇心,加倍重視你探索未知的勇氣,因為你的每次提問或質疑,也在催生我們的好奇心,促使我們反思和探索,這就是教學相長。
同學們,好奇心是最寶貴的,你要善待它。也許,它就縈繞在你腦海,那就不要猶豫,抓住它,讓它帶你努力前行。也許,它會埋藏在你心中,那就不要遲疑,挖掘它,讓它指明你前行的方向。只有這樣,你自己才會變的更強大,你才會坦然面對那一次不理想的成績、那一次掛科、那一次被拒,因為你的好奇、思考、探索和勇氣在提醒你,你的價值不在這一次一時。你要知道,這裡曾出了個李總理,將來也會有個你!
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吧,腳踏大地,眼觀世間,讓你的好奇心帶著你!加油!
最後,祝願同學們在新學期學習進步!祝願各位老師身體健康!
謝謝!
法學不僅僅是法律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在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2015級新生,各位老生,各位老師,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開學典禮,熱烈歡迎法學院復建後第20批學生入學。今年我們共錄取新生384人,包括本科生、法學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學生、中國法LLM學生和博士研究生。新生來自全國所有省、直轄市、自治區、港澳台地區,還有近20個國家,法學院好像一個小聯合國。恭喜大家取得你們人生一個關鍵的成功,跨進清華的大門!
法學院目前有全職任教教師70人,有近百名兼職教師(兼職研究生導師)。我們還有40餘名從事行政工作的同事為大家服務。今天有一些教師代表出席會議。這是一支非常優秀的學術團隊,今後慢慢大家都會熟悉起來。
這是我第8次以院長身份做開學典禮講話。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我們法學院迎來了復建20周年,與在坐的很多同學同齡。10月10日我們將舉行法學院第二棟大樓開工儀式和慶祝法學院復建20年的大會。你們在校期間,將會見證這棟大樓的「成長」和完工,見證法學院的再次喬遷之喜。
今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元年。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大家來到這裡學習法學,有特殊的意義。這裡是法學院,大家來這裡是為了學習法學。那麼,法學是什麼?法學當然是法律,你們來這裡就是為了學習法律。相信大家對未來幾年如何學習法律已經有很多想法、規劃和期待。的確,法學首先是法律,法治首先是法律,學習法學當然要認真學習法律。不管法學、法治有多少種含義,最基本的含義還是指向法律,我們要學習、研究各種法律制度,認真琢磨、鑽研每一個法律條款、每一個司法文書。不能離開法律談法學,離開法律談法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地方把法學院乾脆叫做「法律學院」的原因。但是,我告訴大家,法學,法治是法律,但不僅僅是法律,不僅僅是法律條款,不僅僅是司法判決,適用法律也絕對不是機械地拿法律條款來比對現實生活,像做數學題那樣去計演算法律的結果。
法治最重要、最本質的內涵是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法律和法治的生命,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法治。同學們會問:難道還有與公正無關的法律和法治嗎?有的,有一些立法確實是經過法定立法程序成為正式法律的,然而這些法律可能會違反基本的公平正義,這就是為什麼要求所有法律都不得違憲,要對立法開展違憲審查的原因,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也正是這個意思。有些司法行為包括法院判決和檢察院的起訴或者不起訴決定,似乎合乎法律條款字面的規定,卻顯失公正。最近媒體報道,一位104歲的老人從北京獨行3000里到長沙,探望被刑拘的孫子遭到拒絕,引起很多人討論,警察的做法是否合法不合理,這些法律規定是否違反了基本的人文關懷?如何處理嚴格執法司法與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權之間的關係?所有這些都在拷問、檢驗我們的法治素養和良知良心。有時候你甚至要面對無成文法可依的情況,在沒有成文法的情況下,如果依法治國?如果你是一位行政官員,你要處理的一件事情,也許根本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你怎麼辦?如果你是一位法官,你處理的案件也許根本沒有成文法律,你怎麼辦?一位資深法官告訴我,他在多年司法實踐中,經常面對無法可依的情況,他必須在沒有成文法律依據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良心良知甚至常識,做出公正的判決。社會不會因為立法機關還沒有來得及立法,就停止運轉,就不產生糾紛;法院也不能因為沒有成文立法,就不受理案件,不解決糾紛。其實,糾紛的解決、法庭的存在可能先於成文法的制定。我們必須承認,儘管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但是在人類生活的某些領域,法律還是鞭長莫及的,而我們的立法也絕對不是盡善盡美,完全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而且立法總是滯後的。
依法治國要依的「法律」沒有,或者這些法律顯失公平,我們怎麼行政、怎麼司法、怎麼辦事?那就要根據公平正義的理念,根據良知良心、道德律乃至常識、公理來行政、司法和辦事。這才是法治的本質和基本精神,無論立法、執法、司法都要體現公平正義的理念。law(法律)and justice(正義)是兩個詞,這本身就說明法律有時可能真的與公正無關,也就是說我們可能面對不公正的法律的存在。法律與公正本應該是一回事,「法律學院(law school)」本應該是「公正學院(justice school)」,就像「法官」的英文名字叫做「公正」(justice)一樣!這表達了人類對公正美好的願望,希望法官就是公正的化身和代表。
在法治不發達的時候,中國農村大量的民事糾紛是通過調解解決的。誰來評理、調解呢?一定請村裡最德高望重、人品正派、有公信力的老人。他們依據什麼評理?這些老人自然不懂國法,他只能依據樸素的公平正義的理念定紛止爭。人們接受他們的裁決,不是因為這些裁決符合國法,而是因為它們符合「天理」、「人情」。「天理、國法、人情」相結合既是古代中國司法、法治的最高境界,對今天我們建設法治、認識法學、法治的本質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如此看來,法學實在是關於如何做到公平正義的學問,法學是法律,但不僅僅是法律,應是更高位的公平正義;法學院不僅教法律,學法律,更要教公平正義,學公平正義。這才是法學的本質,也是法律和法治的本質。如前所述,法學院準確來講應該是「公正學院」,不應該簡單叫做「法律學院」,就像法官準確地應該叫做「公正」(justice)一樣。我們所講的「法學」、「法學院」是很難找到完全對應的英文翻譯的,把中文「法學」一詞翻譯成「law(法律)」是不準確、不全面的,因為法學遠遠不止法律(law),沒有全面準確體現公平正義的內涵和本質。儘管我們永遠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公正,但是我們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是永遠不會放棄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抓住了問題的本質。
法學是人學,研究人和由人構成的公司企業、社會組織和黨政機關的行為,研究如何解決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的矛盾糾紛,使其和諧和平相處。
法學是治國理政的大學問,研究人民與政府的關係、國家的構成和運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等等,與國家的前途命運和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
法學的複雜可見一斑,遠非「法律」二字所能涵蓋。學習法學絕非記住法律條款了事,需要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功底、道德關懷,需要有愛心,有善心,有誠信,有公平正義的理念,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我們法學院的院訓「進德修業,至公至正」,前四個字講的就是在學校學習的時候,進德第一,修業第二,將來畢業後從事立法、執法和司法,追求至公至正。你們要學好成文法律,學好看得見的法治,也要學好法律之外的「法學」,學好看不見的法治,掌握法治的精神實質。你們要學習文明禮貌,學習積德行善,學習天理人情,學習待人接物,學習如何公平合理地解決複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永遠記住,人民的生命安全、人民的尊嚴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是永恆的法治。幾年後,你們在法律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差距不會太大,智力方面的差距更可以忽略不計,從來不是最聰明的人最成功,然而那些法律之外的「法學」素養、人品德性、人文底蘊、處事方式可能會有很大差別,而正是這些法律之外的差別最終決定你們人生的成敗。
同學們,祝你們未來幾年在清華法學院不僅學好法律,而且學好法律之外的「法學」,學好如何做人做事,成為靠譜的公正的人,成為有夢想、有責任、敢擔當、一身正氣、充分正能量的大寫的清華法學人,為法治建設和人類美好未來做出你們應有的貢獻!
築夢法大,在這個火紅的時代
——政法大學黃進校長在2015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薊門秋風過,曉月丹桂香。在這美好的金秋時節,法大校園又迎來了心懷夢想的莘莘學子。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舉行中國政法大學2015級研究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學校、代表全體教職員工,向來自五湖四海的所有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從今天起,法大就將成為我們共同的家園,而我們也將擁有一個共同而響亮的名字,那就是「法大人」。
同學們,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火紅的時代。改革、法治、創新是這個時代最響亮的主旋律,而人纔則是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資源。「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個時代歡迎每一個懷揣夢想的人,這個時代也必將成就每一個矢志不移的追夢人。
改革呼喚人才。十八屆三中全會拉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改革開放以來最為全面和深刻的一次社會變革正在穩步推進。時勢造英雄,在和平年代,改革就是最好的時勢。改革意味著打破舊思維、舊體制、舊格局,意味著提供新需求、新機遇、新挑戰,意味著優秀人才將獲得更多脫穎而出的機會。懷才不遇絕不是改革時代的特徵,人才輩出才是對改革時代最好的詮釋。
法治呼喚人才。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號角,法治中國建設正在譜寫蓬勃發展的新篇章。建設法治中國,需要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法治人才隊伍。我們是幸運的法大人,這個時代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最好舞台,也為我們創造了實現理想的最佳機遇。「經國緯政,法治天下」的夢想,將有可能通過我們的努力變成現實。
創新也呼喚人才。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的生產要素優勢正在減弱,經濟發展必須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而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國家已經將創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與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並駕齊驅的國家基本戰略之一。創新的事業需要創新的人才,而崇尚創新、鼓勵創新、保護創新的時代,是學術的天堂,是學者的福音。
同學們,在這個火紅的時代,你們懷揣著夢想來到這裡,這是你們對法大的信任,這是你們的家人對法大的信任,這也是全社會對法大的信任。作為你們的校長和老師,我可以自信滿滿地告訴大家:法大一定會成為你們最好的「築夢空間」。
作為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重鎮,「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是我們的校訓精神,「學術立校、人才強校、質量興校、特色辦校、依法治校」是我們的辦學理念,「經國緯政,法治天下」、「經世濟民,福澤萬邦」是我們的辦學使命,「建設開放式、國際化、多科性、創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強校」是我們的辦學目標。
建校63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法大人的不懈努力,法大已經從最初的法科單科性大學轉變為現在的以法科為特色和優勢,兼具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和理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大學;從早期的教學型大學轉型為今天的以培養創新人才和推進知識創新為己任的創新型大學;從過去的普通大學發展為如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一流大學。
這裡有國內一流的師資、國內一流的學生、齊全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雄厚的科學研究力量、廣泛的國內外學術交流、濃郁的學術氛圍以及和諧的校園文化,是大家暢遊學海的理想之地。雖然我們所在的城區校園正在進行基礎建設,還是一個大工地,但學校會盡最大努力為大家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讓法大成為大家放飛夢想的最佳平台。
同學們,你們已經接受了四年或者更長時間的高等教育,研究生階段是你們從校園到社會的過渡時期,也是你們為將來實現夢想積蓄能量的關鍵時期,寶貴而又短暫。在這裡,我對你們提出四點希望,希望你們通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能夠變得更加優秀、更加卓越。
一是希望你們做一個胸懷天下的法大人。當代大學生,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應當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抱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不能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標籤,更不能作為法大學生的標籤。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習和研究不應當脫離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法治天下的前提應當是胸懷天下。作為法大的學生,如果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對社會動態茫然不知,是絕對不合格的。
二是希望你們做一個情系民生的法大人。「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浩浩乾坤,民生為本。」你們選擇法大,我想不僅僅是出於你們自己的意願,也承載著你們的父母、親友和周圍人的寄託,特別是對幸福生活的厚望。無論你們在法大學習的是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哲學還是其他專業,無論你們將來是為政、為商、為學還是從事其他職業,都希望你們能夠始終情系民生,對普羅大眾常存敬畏之態、對民生狀態常懷敏銳之感、對民間疾苦常抱惻隱之心。
三是希望你們做一個心存正義的法大人。我們法大的入學誓詞里有這麼幾句話:「揮法律之利劍,持正義之天平;除人間之邪惡,守政法之聖潔。」這是法大對全世界的莊嚴宣告,也是法大對每一位學子的深沉寄託。不管你們學什麼專業,希望通過法大三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學習,能夠在每個人心底深深地烙下兩個字:正義。守法持正,嶷如秋山;「凡我在處,便是法大」;凡我在處,便有正義的光輝。
四是希望你們做一個腳踏實地的法大人。古人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珍惜在法大度過的每一天,學習、學習、再學習,思考、思考、再思考,努力、努力、再努力,鍛煉、鍛煉、再鍛煉,以此開闊自己的視野、砥礪自己的精神、充實自己的頭腦、提升自己的德行、強化自己的技能、增長自己的智慧,強健自己的身心,完善自己的人格,用陽光的心態去應對當下,用飽滿的姿態去迎接未來。
同學們,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已經開始。作為你們的校長和老師,我真誠地祝願你們這段旅程能夠過得充實而快樂,我真誠地希望你們築夢法大、厚積薄發,讓自己的夢想之花盛開在這個火紅的時代,為國家的改革發展、為法治中國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面這些就是我今天說給大家的話。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八四集) 2006/2/27 澳洲凈宗學院 檔名:02-034-0184
※東吳大學法學院
※九月學院風當道 這樣穿減齡又不做作
※2017年度葯化學院消防安全運動會活動方案12.20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1-2級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