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生命敬畏,何來校車優先

沒有生命敬畏,何來校車優先《校車安全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進入第二周,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監管體系、賦予校車「特權」等話題引人關注。但更重要的是,全社會要把敬畏校車、敬畏生命、珍視孩子當做基本準則,否則,校車享有優先權很可能成為一紙空文。

12月12日,就在《校車安全條例(徵求意見稿)》公布的第二天,兩起校車事故相繼發生。廣東順德,一輛校車與一輛貨車相撞,37名學生受傷;江蘇豐縣,一輛校車側翻掉入水溝,導致15人遇難。

從事故初步調查看,除校車質量不過硬外,駕駛員操作不當、路況條件惡劣也是重要原因。豐縣校車為何要避讓其他車輛?順德校車在事發路段,其他車輛對其禮讓了嗎?

因此,提高校車質量固然重要,但校車行駛所需要的安全環境更加重要。如果對生命有足夠敬畏,交警就應當指揮疏導讓校車先行;如果對孩子足夠珍視,大量的社會車輛就應該對校車進行避讓。

曾有媒體報道,在發生火警時,一輛消防車鳴笛多時也無車讓路,眼睜睜看著大火肆虐。遵守交通規則,禮讓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輛,這些每個人在孩提時代就應當接受的文明教育和社會規則,還沒有在人們心中真正生根發芽。

一些救護車、消防車面臨的現實境遇表明,如果沒有對孩子、對生命的敬畏,不要說超載、搶道、疲勞駕駛、非法改裝等不安全因素難以制止,就連法律賦予的「特權」亦難以落實。在人們期待中走來的校車「最高路權」,會不會遭遇現實中的「冷遇」和「無視」?

目前,人們為所謂的汽車時代津津樂道時,卻沒有意識到,我們與一個成熟的汽車社會還相差甚遠。這種差距,不只表現在道路、停車場、交通管理和駕駛技術上,更表現在有很多人對事關生命的交通規則的漠視。

今年,「醉駕入刑」對酒後駕車這一頑疾有所遏制,但還有很多交通陋習仍然猖獗。在眼下很多城市和鄉村街道上,「互相禮讓」成為稀缺場景,車道上的「搶逼圍」屢屢發生。

在德國,行人的地位是高於汽車的,即使是在沒有信號燈的斑馬線過馬路,過往的汽車都會提前減速或主動停下來讓行人先行。前面有行人的時候,司機不會按喇叭示意行人讓開,而是等待行人覺察後自行閃開,或者在後面慢慢開著,想辦法繞開行人。在一些歐洲國家,也經常會出現堵車,但是不管怎麼堵,都不會有人搶道、佔道,如果做出那樣的舉動將會遭到鄙視;沒有紅綠燈的地方都是遵循先到先過的原則,有「停」標誌的地方,即使沒人,車也會主動停下來。

有評論說,保障校車安全功夫既在「車上」,也在「車外」。孩子們當然需要越來越多中國版的安全校車,但駕駛人員、運行環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與隱患更應得到重視。車輛規格、安全標準提升了,但還是由安全意識薄弱、能力素質不高的人來操控,依然難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對校車安全監管到位了,但其他車輛無視交通規則,橫衝直撞,也可能有「飛來橫禍」。

浙江省德清縣是教育部進行的校車運營模式試點地區之一。談到如何確保「校車特權」,當地官員說了這樣一段話:「搞了3年的大力宣傳。以前畢竟校車少,老百姓也不認識。現在3年過去了,德清的司機基本上都能做到禮讓校車了。 」

當機動車駕駛者看到校車,會自動地放慢速度;當看到孩子過馬路,所有社會車輛都自覺停下來……只有築起「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的心理防線,在行動上養成交通規則不可逾越的守法習慣, 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推薦閱讀:

「主食」如何來做主?
道在人中?生道合一???精神內守??病安何來
如何來理解「一杯濁酒」中的"濁"字
我從何來,即往何處?
潘偉君:何來拋盤(03.11.15)

TAG:生命 | 沒有 | 校車 | 何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