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誡·十架》連載之七:安息的福音

上一次我們講到「安息的真諦」。安息日是上帝創造之工的終結,是最偉大的創造。上帝稱其它受造物為「好」,卻稱安息日為「聖」。這安息日是時間中的聖殿,無人可以阻擋,無人可以毀壞。這循環往複,連綿不絕的神聖節律,因其對「善」的超越而指向「聖」的上帝,因其對「時間」的超越而與「永恆」相連。

在摩西的書中我們看到:每七日有一安息日,每七年有一安息年,每七個安息年又有一禧年。這有關安息、以七的乘方形式不斷升冪展開的「時間的律法」,明確提醒我們存在一個無限上升、直至永恆的「時間的福音」。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論到安息的時候,直截了當地將安息與福音相連。他說:

來 4:1我們既蒙留下,有進入他安息的應許,就當畏懼,免得我們中間或有人似乎是趕不上了。

來 4:2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象傳給他們一樣;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

來 4:3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正如 神所說:「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其實造物之工,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

來 4:4論到第七日,有一處說:「到第七日, 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

來 4:5又有一處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來 4:6既有必進安息的人,那先前聽見福音的,因為不信從,不得進去。

來 4:7所以過了多年,就在大衛的書上,又限定一日,如以上所引的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

來 4:8若是約書亞已叫他們享了安息,後來 神就不再提別的日子了。

來 4:9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 神的子民存留。

來 4:10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 神歇了他的工一樣。

來 4:11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借著聖靈,他明明地告訴我們,曾有福音傳給曠野中的「他們」。那是和我們所領受一樣的福音,但在那時卻稱為「安息」。不過以色列人不信這安息,不信這福音。他們不信,但他們又害怕上帝,故此他們只在外表上守安息日,心裡卻違背安息日。聖靈將他們的問題總結為「不信」。所以他們斷不可進入上帝的安息,就是那給聖徒預備的永恆的安息。約書亞帶以色列人進入的迦南地,也不是真正的永恆安息,而不過是天國的預表。既說預表,就顯明那不是本體,若「在迦南地守安息」便是真的安息,神就當然不必再提別的日子。然而神卻憤怒地起誓:「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故此神明確否定了那一代人的安息,卻另外預備了一個日子,為古往今來祂自己的子民存留。這新的安息日叫做主日,這一日更加清楚地指向永恆的安息。

這真正的安息,與福音直接相連,與耶穌直接相連。若不明白福音,就不可能明白永恆的安息;若不藉著耶穌,就無法進入永恆的安息。因此今天的講道是第四誡的下半部分,也是更重要的部分。我深信上一次所講的「安息的真諦」,即便拿到猶太會堂去講,他們也會阿們。但今天這「安息的福音」若去猶太會堂講,恐怕他們會讓我享受司提反同樣的待遇。因為這安息的福音告訴我們和他們:若不信耶穌,就沒有安息。

再次強調:神在頭六天的創造,祂稱為「好」,即便是對最完美的造物——人——祂也只不過說「甚好」。惟有對安息日,祂卻將其分別為聖。這分別為聖的原則在人類墮落之後,應用到了人身上。所以,救贖並非亞當犯罪後上帝措手不及的亡羊補牢,而是未有世界以先基督早已計劃的尋羊冒險。因為,在罪還沒有進入世間時,上帝已經種下「分別善惡樹」,雖然樂園中並沒有惡;在罪還沒有進入時間時,上帝已經分別一日為聖,雖然沒有什麼不屬於祂。

這一切無疑都指向了救贖。「善」的反面就是「惡」,「聖」的反面就是「罪」(我曾稱之為「混」),這告訴我們:罪人若不藉著福音得救,回歸真正的聖善,就永不能進入並享受真正的安息——永生與天國。

故此讓我們來到新約,來查看那「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彼前一12)」的福音。我們來讀神的話語:

路 9:27 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 神的國。」

路 9:28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

路 9:29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

路 9:30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

路 9:31他們在榮光里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

路 9:32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既清醒了,就看見耶穌的榮光,並同他站著的那兩個人。

路 9:33二人正要和耶穌分離的時候,彼得對耶穌說:「夫子,我們在這裡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

路 9:34說這話的時候,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他們進入雲彩里就懼怕。

路 9:35有聲音從雲彩里出來,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他。」

路 9:36聲音住了,只見耶穌一人在那裡。當那些日子,門徒不提所看見的事,一樣也不告訴人。

神的國

福音是什麼?綜覽聖經,你可以知道,就是「天國的福音」。耶穌在祂事工的開端便開宗明義:「可 1:15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救贖的確是聖經的主線,可是救贖本身不是目的。救贖是手段,這手段的目的,是天國。

說了這話以後

「這話」,當然是指上文中耶穌所說的那些話。之前在凱撒利亞腓立比,耶穌對門徒談論了許多重大的主題:基督、教會、十架、神國。這一番話幾乎涵蓋了基督教信仰所有重大的主題:因為墮落,人類需要救贖。彌賽亞就是那救贖的主。彌賽亞會在世上設立教會,司掌那有關救贖、捆綁與釋放的事(太十六19)。救贖之工,門徒之道,都以「十字架」為標記。救贖的目的,是帶人進入神的國,或說將神的國帶給人。

約有八天

八天之前發生了什麼?就是耶穌講了上述那一番話。而那一番話的開頭,是「彼得認信」。是彼得指出了耶穌是誰。我當然不能說指出主的日子就肯定是個主日,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彼得認信與登山變像之間,存在著福音書中罕見的一段約有八天的靜默期。你可以想像耶穌的那番話帶給門徒的震動何等巨大,你也可以想像耶穌在宣告了祂自己的受難與復活後,如何在這一段時間默想自己的未來。八天之後,祂來到了這山腳下。

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

耶穌無論去到哪裡,都盡量帶著門徒,尤其是這三位。登山變像這次也不例外。後來,彼得和約翰如此回憶那神聖的時刻:

彼後 1:16我們從前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

彼後 1:17他從父 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之中有聲音出來,向他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彼後 1:18我們同他在聖山的時候,親自聽見這聲音從天上出來。

約壹 1:1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

約壹 1:2(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

約壹 1:3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

顯然,使徒是這一事件的親歷者,是福音的親歷者,是道成肉身的上帝在世間的陪伴者。然而這不是說我們就不能經歷登山變像,不能經歷福音與基督,因為這經文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約壹 1:3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借著這神聖的「相交(koinonia,團契,交往,參與,分享)」,我們也與主相連。故此毫無疑問,今日所有基督徒,從人間師承而論,都是從使徒們那裡領受的福音。這便稱為「使徒統續」。一代一代,從使徒到我們,聖徒都是由耶穌的福音所生。

上山

耶穌帶著三人上山。試探耶穌的魔鬼曾帶祂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太四8)」。世上最高的山是哪一座?珠穆朗瑪峰。我很喜愛它的英文名字:Everest。這名字的直譯就是:永恆的安息。這與我們今天的主題完美契合。當然,此刻耶穌帶著三使徒登上的山,應該是他泊的黑門山,然而在這山上,使徒們的確看到了永恆安息的驚鴻一瞥。摩西與以利亞都曾在西奈山上見過上帝的榮光,而如今他們再次遇到上帝的地方卻是黑門山。這改變再次告訴我們:地點並不重要。相對於分別為聖的地點,更重要的是分別為聖的人,分別為聖的時間,以及分別為聖的終極指向:聖潔的上帝。

正禱告的時候

然後我們看到,這天國的榮光乍現是在禱告的時候。禱告,是何等榮耀的「分別為聖時間」,是何等堅固的「時間中的聖殿」,是何等超越的「預嘗永恆安息」。人惟有在禱告時,才會專心對自己的心說話,才會專心對上帝說話,因此這是最容易默想天國的時候。耶穌退到曠野、登上高山,全都是為了去禱告。因此,安息是為了禱告,禱告是為了安息。在安息中才能禱告,在禱告中才能安息。經上記著,有多少大事情是在禱告的時候發生啊!然而我們卻只是在發生了大事情時才禱告……

面貌改變,衣服放光

因這榮光太過輝煌,因此描述這榮光的字句便不得不剋制而簡短,免得讓人僅僅沉浸字句當中,不能自拔。然而默想天國之榮美,默想永恆之安息,又怎能不讓人悠然神往?主耶穌改變了的相貌與榮光,竟也會發生在我們復活的身體與靈魂之上,想到這一點怎能不令人欣喜若狂?

讓我們想想看:抵達那永恆安息的天國後,我們將不再犯罪,能永遠敬拜主。那時我們止息了一切痛苦憂傷,眼淚變為喜樂。那時我們對上帝的認識、愛慕、讚美都會完全。那時我們能以完美的身體、完美的靈魂,享受完美的上帝。那時本身就是愛的上帝將用完全的愛愛我,我將在祂對我的愛中安息。那永恆安息之處充滿歡聲笑語,而不是怨言、呻吟和嘆息。那天國聚會之所充滿悅耳讚美,而不是嘲笑、辱罵和咒詛。不再有驕傲、憤怒、分歧、指責,天國充滿完全的合一。也不再有苦難、哀傷、憂愁、眼淚。所有的疾病都已痊癒,所有的疲憊都已卸去。不再有任何的疼痛,不再有任何的饑渴,不再需要睡眠,不再需要勞碌。這改變是從糞堆到寶座,從罪魁到聖徒,從卑賤的肉身到發光的靈體。一切的疑惑都被解答,一切的憂慮都被釋放,一切的盼望都被實現,一切的夢想都被成就。我不再需要悔改和禱告,如今只有喜樂與讚美。我不再需要耕耘就能收穫,不再需要聽道就能喜樂。我的臉上不再有皺紋,我的頭髮不再變白,我的頸椎不再疼痛,我的視力不再模糊。我不再因死亡而不安,不再害怕失去什麼。億萬年已過去,卻只是我榮耀的開始,億萬個億萬年又過去,我的榮耀仍不終結。在永恆的榮耀與安息面前,時間不再有意義,那時的每一天都是正午時分,每個月都是收穫季節,每一年都是大赦之年,每一代都是黃金時代。

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

這代表律法與先知的兩位聖徒,此刻同律法與先知的總結——主耶穌——說話。這兩位在西奈山上同上帝說過話的聖徒,此刻在黑門山上再次同上帝說話。這兩位曾被預言將在彌賽亞到來時陪伴祂的見證人,此刻同那已經到來的彌賽亞說話。這傳遞了安息的真諦給以色列人的摩西,此刻與傳講安息的福音給普天下人的耶穌說話。這經歷了「暴風與烈火後的安息」的以利亞,此刻與將要經歷「痛苦與死亡後的安息」的耶穌說話。這曾經死過,被耶和華親手埋葬(申三十四6)的摩西,此刻與將要經歷死亡的耶穌說話。這未曾死過,被耶和華親手所提(王下二11)的以利亞,此刻與將要復活升天的耶穌說話。

在榮光里顯現

這榮光的整個畫面確實神聖非凡──光、亮、雲、自天而降的聲音、古人的顯現及隱去。福音書中再無第二處有過類似的情景(就連耶穌復活後的顯現也不是這樣)。不是什麼別的光照在耶穌的身上反射出來,而是那聖者本身成了光源,照亮一切。在這聖潔之光中,我們彷彿聽到上帝如此吩咐我們:束上腰帶,登上高山,以信心和莊重環顧四野,不再回望來時的路。天父就在那裡。離開此身後,我們必遷居彼處。上帝的城是新耶路撒冷,那城以珍珠為門,精金為路。太陽在那裡變得無用,因為你自己將變得像太陽一樣光明,因為神是天上的光源,基督就是那大光,在主的光中,你將熠熠生輝。

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

大約八天之前,耶穌曾談論自己去世的事:「路 9:22 又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此處的「去世」一詞,直譯為「離開」,原文中正是「Exodus」,即「出埃及記」的同一個詞。曾帶領以色列人「離開」的摩西,此刻與活著「離開」世界的以利亞一起,同耶穌談論祂「離開」的事。這一幕完美地體現了何謂福音。不要再說舊約時代沒有福音,因為此刻舊約的兩位代表性人物正在明確談論福音,這顯明他們在古時傳講的一切,都指向這福音。這更美的事,他們如今因與我們同得,便完全了。

這「離開」並非失敗,而是「成全」。這平凡的黑門山,因為這神聖的時刻,在聖經中聳立為頂峰。這「去世的事」與「將成的事」組成的福音,此刻以耶穌為核心,光照了一直盼望至今的舊約聖徒,啟示了將在世間傳道的新約使徒,在時間的現在連接了過去與未來,在時間之中彰顯了超越時間的安息,在世界之中顯明了不屬世界的福音。天國清澈的榮光與大地沉重的嘆息在這一刻交匯,天國的福音頭一次普照世間成為大地的福音。

耶穌將成的事,就是福音。耶穌曾經哭泣,為的是如今我的眼淚能被擦乾。耶穌曾經流血,為的是如今我的痛苦變為喜樂。耶穌曾被離棄,為的是我今天不被離棄。耶穌曾經死去,為的是我從今永遠不死。耶穌已經復活,為的是我從此永遠活著。

每當我迷惘痛苦時,神便帶我回到西奈山,回到黑門山,回到加略山,回到橄欖山,我便彷彿再次聽到我主耶穌如此對我說:

「為向你證明我的愛,我已做了這麼多,難道你仍要懷疑?我將我的愛和我自己主動賜給你,難道你仍要質疑我是否願意屬於你?我還要付上怎樣的重價,才能讓你明白我愛你?你難道不相信我慘烈地受難是出於愛?我若願意任憑你滅亡,又何必做這樣多,受這麼多苦?我何必以如此大的忍耐和急切的懇求跟隨著你?」

曾窺見天國榮光、預嘗永恆安息的我們,理當自省:有誰比基督更配得你愛?他的神性與人性、他的富足與賜予、他的甘心情願與堅定不移,還沒有表明他是最配得你愛的朋友嗎?儘管你從未親眼見過自己的主,但你聽到過主對你講話,領受過主的好處,一直活在主的懷抱里。主教你認識你自己,又認識他自己。主為你打開望見天國的第一扇窗口。在你渾渾噩噩之時,是主喚醒了你的心;在你的心剛硬時,是主讓它軟化;在你的心還頑固時,是主令它降服;在你的心消沉時,是主攪動它成為火熱;在你的心自以為完全時,是主擊打它使它破碎;在你的心真正破碎時,是主醫治它使它完全。

彼得和同伴都打盹

不過,當時的情境卻是:主最愛的這三位使徒正在打盹。萊爾主教說:請注意在這榮耀的異象中打盹的門徒,正是主在客西馬尼園受苦時也打盹的門徒。血肉之體進入國度之前必須經過改變,我們貧乏軟弱的身體既不能在基督受試煉時與祂一同儆醒、也不能在祂的榮耀中與祂保持清醒,我們身體的構造必須大大轉變才能享受國度。

我們也常常打盹。很多失眠的弟兄姊妹,只要一禱告,勝過安眠藥。禱告雖沒果效,睡覺卻有療效。或許我們在禱告與默想之中,首先要對付的事,就是勸服己心、攻克己身。你要操練敬虔,你要常常思念天上的事,並在這樣做時問自己:想到這復活的日子,你怎會如此冷漠?難道你情願坐在泥土中,也不願在上帝的城中行走?難道地上的夥伴比天上的還好?地上的快樂比天上的還大?你能確定你活著嗎?是站在地上嗎?能看到太陽嗎?你若能,天上的榮耀就是同樣肯定,甚至更加肯定的事。

既清醒了,就看見耶穌的榮光

當他們清醒了,就看見基督榮耀四射的光芒。這些不關燈睡不好覺的使徒,終於被耶穌的榮光叫醒了。他們若不先醒來,就不能看見耶穌的榮光。然而若不是耶穌的榮光照亮他們,他們就不會醒來。福音也是如此:人若不活過來,就不能聽到福音。可是若不聽到福音,人就不能活過來。因此,正是福音讓你活過來,然後你信了能救你命的福音。正是福音開了你的眼,然後你信了能讓人看清一切的福音。正是福音治好你的腿,然後你信了能讓人不再被罪捆綁的福音。正是福音開通了你的耳,然後你信了能夠讓人聽懂真理的福音。正是福音潔凈了你,然後你信了能讓人真正潔凈的福音。正是福音使你富足,然後你信了能讓人擺脫靈里貧窮的福音。

主耶穌如此回答施洗約翰的門徒有關祂是否是基督的疑問:

太 11:4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

太 11:5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風的潔凈,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太 11: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是的,這福音,完全是神的恩典,其中沒有任何人的作為。這一點會觸怒所有的人本主義者和神人合作論者,然而主的話今日同樣有效:

太 11: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你跌倒了嗎?你是有福的人嗎?你是有福音的人嗎?!

我們在這裡真好!

一方面彼得知道「這裡」真好,因為「這裡」是天國永恆安息的預嘗。可另一方面他似乎不是在渴望永恆的安息,他好像不想「去到那裡」,只想「留在這裡」。若真是如此,他就好像一個只喜歡看預告片卻不喜歡看正式版的影迷,一個只喜歡收集明星照片卻對明星本人不感興趣的粉絲。一個只想在今世享受安息卻拒絕天上永恆安息的所謂信徒,也是如此。

巴克斯特向我們指出了這種「在今世享受中得享安息」之想法的荒謬性。他說:

1:將安息寄托在賜恩的手段而不是賜恩者,是一種不易察覺的偶像崇拜。

耶 50:6 「我的百姓作了迷失的羊,牧人使他們走差路,使他們轉到山上。他們從大山走到小山,竟忘了安歇之處。

百姓安歇在任何事物上,卻不安息在神裡面。甚至他們在辛苦事奉和屬靈功課中求安息,而不在神裡面求安息。如果你的妻子、丈夫、兒女情願去任何地方也不肯陪伴你,只有離你遠遠地才高興,你能不被激怒嗎?上帝也是如此。

2:你怎能將征途中供你稍事休憩的旅店,當做你榮美的家鄉?

民 10:33 以色列人離開耶和華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

約櫃本身,並不是那安歇的地方,只是為他們尋找安歇地方的僕人。如果你有個僕人,你的妻子愛這僕人更勝於愛你,你難道不為這樣的妻子惱火,再將這僕人趕出家門嗎?同樣,主若是看到你在世上安營紮寨說「我就在這裡安息吧」,他很快就要對你惱火,並且要起來將你從那裡趕走了。他愛你,所以會把那些你用來毀滅自己的東西挪去。

3:人很容易在大功告成、目標達到之時有種虛假的安息感。一旦人像那個財主一樣對自己說:「靈魂啊,你只管安逸吧(路十二19)。」那麼緊接著要發生的就是:「無知的人啊,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給誰呢?(路十二20)」上帝若是將你的妻子、兒女、朋友、財產挪去,其目的並非挪去這些東西本身,而是挪去這些東西帶給你的安全感。當你心想:「我現在還不錯」,你就是在將目前的狀況看做你的神,從而引起上帝對它的嫉恨。無論你與上帝是友是敵,你都永遠無法指望上帝能容你安然享受自己的偶像。

4:若神真的任憑你在自己的偶像中安息了,那可以說,這是他給人最大的咒詛。若上帝任憑你在世上安營紮寨,在世上安息,那麼這就是說,他會讓你在永恆中永不得安寧。

詩 17:14 耶和華啊!求你用手救我脫離[世]人,脫離那隻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你把你的財寶充滿他們的肚腹。他們因有兒女就心滿意足,將其餘的財物留給他們的嬰孩。

詩 17:15 至於我,我必在義中見你的面。我醒了的時候,得見你的形象,就心滿意足了。

「只在今生有福分」,是多數走向滅亡之罪人的命運,比如那個與拉撒路相對的財主。你該知道,我們的安息,就是我們的天國。因此你在何處安息,就是把何處當做你的天國。難道你想得到的天國竟像世人的一樣不堪嗎?

5:在今世求安息,是在無安息處求安息。安息不可能在今生得到。即便世上最好的教會,也無法和天上的總會相比。世上最好的賜福手段,也無法和天上的賜福者相比。我們是迷路的孩子,上帝正令我們返回家中,可我們在沿途每樣東西面前都要流連玩耍一番,這樣我們怎能討上帝的喜悅?扛抬約櫃的祭司豈能在約旦河中站定?以色列人豈能在曠野之中安身?挪亞豈能在洪水之後仍以方舟為家?所以基督徒怎能在這世上安營紮寨?無論我們何時在地上妄談安息,都是像彼得在變像之山上那樣說「在這裡真好」。基督豈是對他右邊的強盜說「你與我在這十架上得享安息?」他不明明是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嗎?」

彌 2:10 你們起來去吧!這不是你們安息之所,因為污穢使人毀滅,而且大大毀滅。

6:若沒有上帝,受造之物只會使我們的結局更慘。

太 11:23 迦百農啊,你已經升到天上,將來必墜落陰間,因為在你那裡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它還可以存到今日。

太 11:24 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還容易受呢!」

若只有上帝的話語、作為、聖禮等管道,而沒有上帝本身,那些只會加重我們的罪,使我們的下場更慘,而不是有真正的安息。

7:所有人生經驗都證明這一點。得不到拿伯的葡萄園,亞哈寢食難安,可是得到之後,他滿足了嗎?得不到美貌的妹子,暗嫩朝思暮想,可是得到之後,他滿足了嗎?只有烏鴉才會飛去之後,就地安息,而那鴿子,豈不一定會回到挪亞身旁嗎?想從愛情中得安息的,豈不都會聽到雅各對拉結的回答:「我豈能代替神做主(創三十2)」嗎?

在這世上,你究竟在哪裡能找到聖徒真正的安息呢?是中南海嗎?是凈月潭嗎?是小城鎮嗎?是大都市嗎?是商場嗎?是農田嗎?是科學院嗎?是修道院嗎?是書房嗎?是講台嗎?是銀行嗎?是庫房嗎?是實驗室嗎?是辦公室嗎?……所有人都會告訴你:真正的安息,在地上是找不到的。

林前 15:19 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

可以搭三座棚

彼得剛剛聽到「耶穌離去的事、將要在耶路撒冷成就的事」,也就是那十字架的福音、苦難的福音,卻在這山上渾然忘我,既不想上天享受榮美,也不想下山面對十架。他試圖搭三座棚,以某種屬靈的「到此一游」將此刻變為永恆,將此地視作天堂。然而輝煌如聖殿都留不住上帝的榮耀,天國的榮光又豈是三座棚就能留住?

人總是傾向於以空間的方式留住時間。所以在如今,沒有攝像頭的手機基本要無人問津了。我們在看到美景時,情不自禁地把它數字化到內存卡中,日後流連欣賞這自己搭建的棚,甚至於會愛照片超過愛美景。這便又成了一種若隱若現的偶像崇拜。我們想要留住時光,所以我們不斷搭棚。我們造紀念碑,我們用化妝品,我們拍攝視頻,我們寫下文字。我們想讓時間停止,因為我們以為停止就是永恆。然而以停止為標記的永恆,不是永生,而是涅槃。真正的永恆,是天國的安息。在天國,一切都安息了,就連時間也都安息了。我們在那裡,將如神一樣,不再被時間所限定。那裡無需再留住什麼,因為沒有什麼會失去。

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

彼得常常說話。但在耶穌復活之前,他的話雖偶爾命中,卻多數脫靶。這彼得,正是約有八天前剛剛指認過耶穌是基督的彼得,但他此刻卻又將基督和凡人並列。然而主是最了解他的,所以在彼得指認自己為基督時,主就曾經說過:太 16:17 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是的,這意思就是說,他偶爾命中的那些寶貴的話,並不是出於他自己,乃是上帝指示他的。並且緊接著這話,就是:太 16:22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太 16:23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他那些跑偏甚至傷到別人的話,耶穌說是撒旦指示他說的。

由此看來人的話共有三種。這三種話,八天里彼得都說了。第一種是上帝指示的話,彼得借著這話,指認耶穌為基督。第二種是不知所云的話,就是彼得所說「這裡真好,搭三座棚」之類。第三種是魔鬼教唆的話,就是在耶穌準備去耶路撒冷赴難時彼得所說的「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願我們常說第一種話,少說第二種話,不說第三種話。

有一朵雲彩遮蓋他們

在以色列的歷史中,發光的雲彩代表「舍吉拿」(shechinah),就是全能 神的榮耀。這榮耀在出埃及時是引導百姓的雲柱,在西奈山上是耶和華降臨之處,出埃及記結尾處遮蓋了會幕(出四十34)。後來這榮耀在所羅門奉獻聖殿時降臨(王上八11),又在以西結的時代從聖殿離開(結十18)。

他們進入雲彩里就懼怕

某些葉公好龍的基督徒,常常談論神的榮耀,但是神的榮耀真的降臨時,卻如彼得們一樣懼怕。舍吉拿式的榮耀常常讓人想到死亡。我想人們不是懼怕榮耀,而是懼怕死亡。可是死亡是絕大多數人到達神之榮耀的必經之路。可是很多人懼怕這榮耀之路。但這就好像天使硬拉著羅得離開時,他對所多瑪仍戀戀不捨。死亡本身當然並不令人嚮往。但靈魂與上帝同在的安息卻理應令人嚮往。而要達致這安息,死亡乃是必經之途。可是我們去懼怕死亡,不願死去。

不願死去當歸因於我們對上帝的冷漠。我們與相愛的人,只願朝朝暮暮,如膠似漆,相偎相依,不離不棄,那麼我們若真愛上帝,豈不更該遠勝於此嗎?雅各豈會懼怕在埃及與約瑟見面?我們為何懼怕在天上與上帝見面?

不願死去,也因為我們對罪尚未感到太厭煩。太 17:17 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難道你還不累嗎?那荊棘一般的世上思慮,刺傷你刺的還不夠嗎?你在自己的不完全中苟且偷生的念頭如此堅決嗎?你和你的罪如此難捨難分嗎?你真的願意上帝滿足你的慾望,卻讓你永遠與上帝分離,從而把你的耳朵永遠釘在那痛苦之門上,將你永遠排除在他的榮耀之外嗎?

不願死去,甚至不願聽到、想到死去,說明我們還沒有認識到世界的虛假浮華。有哪個囚徒不渴望自由?哪個奴隸不渴望禧年?哪個病人不嚮往痊癒?哪個饑民不企盼食物?哪個農夫不盼望收成?哪個遊子不渴望回家?哪個選手不盼望得獎?哪個戰士不渴望凱旋?難道你這個天國的子民卻對地上世界戀戀不捨、不想回國?不想看到自己止息勞碌?不想達到你信心的終點線、受苦的目的地?

不願死去,實際上是在控告我們自己對主的背叛。這豈不是寧要世界也不要主?這豈不是面對天國的買櫝還珠?我們若口稱為天國而努力征戰,卻不肯到那裡去,那麼我們一小時接一小時地為我們實際上不想獲得的榮耀禱告,是何等的口是心非!我們的這種表現,其實是在誹謗主和他的應許,是在世人面前羞辱他的道路。

不願死去,證明我們漫無目的地虛度了許多光陰,沒有用我們的一生為死亡做好準備。如果不死,我們就永遠無法得到真福分。耶穌自己經過死亡而得到真正的榮耀,我們卻不願意經過死亡而得到真正的榮耀嗎?

有聲音從雲彩里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他

這一幕與耶穌受洗時何其相似。此刻上帝親自糾正彼得的看法,提醒他不可將摩西以利亞與他的愛子並列。作為基督徒,要謹記的事,就是我們要聽基督的。聽摩西和以利亞,也是透過基督在聽。聽使徒和先知,也是透過基督在聽。聽從父母,也是在基督里聽(弗六1)。聽神學家和清教徒,也是透過基督在聽。聽教會和牧者,也是透過基督在聽。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因為,這所有人,都是領我們、伴我們到耶穌那裡去的先行者和同路人,在那裡最終我們會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因為若不是真認識耶穌,我們就不會認識自己、認識別人。

這便是安息的福音。這便是耶穌說「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的真義。黑門山上的那一幕,解釋了舊約與新約,貫通了時間與空間,預告了福音與天國,顯露了永恆與安息。從此我們可以知道,這天地的福音將要更新天地,這萬物的福音將要釋放萬物,這罪人的福音將要拯救罪人,這安息的福音將要帶來安息。

來 4:9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 神的子民存留。

願我們都能以神所賜的信心與這安息的福音調和,得以進入那為我們存留的永恆的安息。

2014/6/26


推薦閱讀:

《馬可福音》注釋正文 第五章
《聖經》四福音書總論
王學成 | 中醫的價值:他給乳腺癌病人帶來福音
馬爾谷福音詮釋之三
上天的福音

TAG:福音 | 十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