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廢話一筐:  李鐘琴,常用網名「一家村主」,是天益的老馬甲了,天益被關閉後,多在《中國選舉與治理》發帖,他這篇對經典的解讀顯示了高超的功力。為什麼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李鐘琴【該文章閱讀量:201次】【字型大小:大 中 小】  一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一驚世駭俗之言,出自《莊子·胠篋》。字面意思很明白:聖人不死絕,世間大盜也就不滅絕。如此說來,「聖人」簡直就是「大盜」的同義詞了。  《胠篋》開篇,莊子用了個比喻,說明聖人實際上是在幫大盜的忙。莊子說,為了保證箱子的安全,就對箱子進行加固、上鎖。加固、上鎖,這相當於大家所說的「智」。但大盜來了,連箱子也扛走了。這智有什麼用呢?那些所謂聖人,就好像為大盜看守箱子的,其實是與大盜一夥的。  於是就有許多人讀不明白。下面我借題發揮一下,談談為什麼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先說何謂「聖人」。聖人,就是為世間立下行為規範、成為人類楷模的人。古時有句話,道是:「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意即指此。有意思的是,「為世作則」一句音近「為世作賊」,可能是冥冥中的天意巧合。明朝初年,有個叫徐一夔的儒生在給朱元璋的賀表中就寫下了這句話,結果惹得朱皇帝大怒,說:「則字音近賊也!」竟因此砍了徐教授的腦袋。  儒家學說引導人們成「聖」,孔子自然是最有資格成「聖」的人,所以被儒生們尊為「聖人」,唐太宗封之為「先聖」,宋真宗封之為「至聖」,意思是聖人的頂峰。既然「聖人」稱號在孔子這裡封了頂,那麼,以後出現的形形色色「聖人」的稱號就不能超過孔子,所以孟子只能做「亞聖」,顏子為「復聖」,曾子為「宗聖」,子思為「述聖」……秦漢之後,皇帝也被稱為聖人。君不見那些歷史題材的電視劇里,大臣們稱皇帝不是一口一個「聖上」嗎?  那麼,為世間立下準則、成為人類楷模的人,這樣的人應該越多越好啊,莊子怎麼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呢?  二  世間所有的哲學,其實都是研究人性的學問。  那麼,人之本性是怎樣的呢?  西方市場經濟學理論有個前提:人都是自私的!人生於世,只要思維正常,都在謀求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人之常情。正因這個理論,所以只有實行市場經濟才能激發人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力,才能帶動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中國古人也早就認識到人性的這一特點,所以有句古語說:「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如果沒有市場經濟體制的激勵,如果沒有人們追逐利益的深層動力,就不會有當今「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繁榮發達的經濟成就和物質文明。這也可以解釋,同樣的土地、同樣的人民,為什麼在五六十年代農業合作社時期農民卻吃不飽飯、城裡人必須用糧票限量購糧的原因。  而「聖人」們的理論——或者說「聖人理論」,也有個前提:人性本善!由性本善,可推導出人的本性都有「聖人」基因,也即佛家所說的「世間眾生悉有佛性」。這麼一來,人們無論是制定政治制度還是經濟政策,都有個前提: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人人皆可為聖人」。「人之初,性本善。」這話比「人性本私」要漂亮得多、動聽得多,也更能得到理想主義者的認可。於是,人們在此漂亮話的引導下一次次地進入誤區、栽進陷阱而不自知。  由於漠視人自私的本性,所以由此為基點的政策無不反人性而為。南宋的道學先生朱熹號召大家「滅人慾,存天理」,但他自己就做不到。據檢舉他的某大臣說,「朱聖人」娶了兩個尼姑做了小妾,還與兒媳婦不清不白,朱聖人嚇得趕緊上疏向皇帝作檢討。朱聖人為了讓男人們不受女色誘惑,有兩項可以申請諾貝爾獎的偉大發明,一是「朱文公兜」,二是「朱文公簾」。所謂「朱文公兜」,就是要求婦女出門時不準暴露身體的任何部位,連頭也不能露,要用一塊布將頭包起來,僅在眼睛處留兩個小孔。這有點像當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對阿富汗婦女的要求,也不知塔利班向朱文公的後人支付專利費沒有。如果哪個婦女出門,用黑布包頭的話,就有些像恐怖分子了。所謂「朱文公簾」,要求婦女在其房間外面要掛上竹帘子,道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進」。家裡來了客人,婦女不能走出帘子,更不能隨便向外看。後世的皇后、太后要替幼年的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也不得不遵守朱聖人定下的規則,必須藏到帘子後面,謂之「垂簾聽政」。  而假道學們倡導的虛偽道德和禮教,並沒有使中國變成「凈土」。宋明理學家努力的結果,往往是「滅他人之人慾,存自己之天理」。妻妾成群,荒淫無道,當首推那些袞袞諸公!到了明末,中國自上而下更是色情淫穢泛濫,從流傳下來的大量色情小說即可見一斑。  現實最能說明問題。無情的現實總是一次次地搧著「聖人」們的耳光!  為什麼「聖人」們播下了「龍種」,卻總是收穫「跳蚤」?  三  道理很明顯。「聖人」們沒有洞察人性、正視人性。所以,「聖人」的道德說教,聖人們樹立的榜樣典型,都是反人性的。反人性的東西,怎麼會被凡人所接受呢?  就拿經濟方面來說,如果正視、承認人性本私,那麼,在制定經濟政策的時候,就不能搞建立在「人人都可為聖人」基礎上的公有制。搞「人民公社」,宣傳「大公無私」,結果公社社員人人出工不出力,欺上瞞下,到頭來是有地不打糧食,食品緊缺自在情理之中。就是不搞大躍進、公共食堂,糧食緊缺也是必然的。我們剛剛告別「糧票時代」,相信從那個年代走過的人都有切膚之痛。  在政治制度設計方面亦然。西方人相信人性本惡,認為人都有「原罪」,也有「本罪」,所以對權力極為警惕。他們在設計政治制度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制約權力。而中國人相信世間有聖人,而且每個人都有聖人基因,所以總有割不斷的「明君」「清官」情結。看前段時間電視屏幕上的古裝劇,雍正、康熙、乾隆、漢武帝、朱元璋等皇帝們簡直都是些公正無私、英明睿智、廉潔勤政、愛民如子的「聖人」。《康熙大帝》主題歌一句「我真想再活五百年」,不知唱出了多少土皇帝和良民的心聲!  我們兩千年來的帝制,在設計政治制度方面,從來沒有想過對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我們總希望治國者是「明君」,是「清官」,從來沒在體制方面做點事情。「聖人」總是相信用道德說教可以教育老百姓,總是相信用道德說教可以感召當權者,我們就這樣實踐了兩千年,結果早已不言而喻——道德說教既不能教育老百姓,更不能感召當權者,可就是還有人看不明白!  四  下面說說「聖人」的可惡之處。  「聖人」之可惡,主要在於其漠視人性、自欺欺人。  「聖人」們其實與凡人一樣,也有功利思想,也得吃喝玩樂,也要娶妻生子,也得置辦家業。但他們卻動不動就以「聖人」自居,自命清高,大言炎炎。他們宣傳的典型,也大都是反人性的,什麼為了工作「三過家門而不入」等等,我認為真實原因,不是因為大禹夫妻感情不合,就是因為堯殺了禹的父親、大禹為了表示與父親母親劃清界線而故作姿態!類似的宣教,騙誰呢?  幻想用虛偽的說教就可以教育人民、治理國家,想法不錯,但不現實。在政治制度設計方面,寄希望於聖人、明君、英雄,實與民主政治格格不入。我們兩千年來沒有產生民主制度,就是明證。  在經濟體制方面,「聖人」得勢後總愛搞烏托邦式的試驗,幻想大家都大公無私、能夠實現「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這樣做的結果,必然如同與風車大戰的唐吉訶德,敗了還不知自己怎麼敗的。我相信世間有覺悟很高的人,也許有傳說中的「聖人」,但這只是人類社會的特例,不具有普遍意義。我們面對的俗世,絕大多數是凡人,是本性自私的標準的社會人。研究社會,當以社會人作為研究對象,而不能將特例(比如三條腿的雞)作為普遍現象。否則,一定會陷入誤區。  「聖人」汲汲以求的,是用「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來馴化人民,這也無可厚非。而其致命的錯誤,是只對老百姓進行束縛,卻對極權毫無辦法。於是,中國社會總是一人雄起而萬眾雌伏,統治者十之八九都是昏君暴君、竊國大盜,而民眾只有作為「草民」供統治者欺壓、盤剝、奴役、殺戮的資格。  西方人相信「人性本惡」,但我不同意「人性本惡」的說法!難道我們生來就是惡人、就是壞蛋?當然不是!人都有私慾,但私慾不是惡。只有當某個人因私慾膨脹損害別人的利益並進而損害社會公義的時候,其「私」才會變為「惡」。什麼時候一個人會因私慾膨脹損害別人的利益呢?最大的可能,是當他掌握了不受制約的權力的時候!因為只有掌握了不受制約的權力,他才有能力去損害別人的利益。  所以,防止人的本性變惡、維護社會公正的真諦,在於對權力進行限制。  所以,有人說,「憲法」,其實是「限法」,是限制權力的大法;「憲政」,也可寫作「限政」。而中國的「聖人」恰恰搞反了,他們的道德說教,限制的是百姓,而不是極權。  所以,莊子憤怒地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所以,魯迅讀中國歷史,終於讀出了兩個字:「吃人!」  五  北宋學者張載(號橫渠)有名言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令人讀後豪情萬丈、血脈賁張。既然是為「往聖」繼絕學,那麼,這段話也可以視為對「今聖」的要求,或者說是對「今聖」的定義。有這樣的理想,夠遠大的了!但這個理想有個致命傷,那就是,這個理想是典型的大言炎炎。說出一個遠大理想容易,難的是找到實現這一理想的正確道路。而且,這一理想註定沒人做得到,因為其潛台詞是唯我獨尊,自己是救世主,別人都是等待他來拯救的迷途羔羊。這個理想仍視他人為愚昧無知的「草民」,念茲在茲地想「為民做主」,而不是「由民作主」。抱有如此理念的「聖人」,這種理念培育出來的「英雄」,動不動就要為天下蒼生包攬一切、代表一切,不成為獨裁暴君、竊國大盜才怪!  行文至此,還得提提毛澤東與黃炎培那個著名的「窯洞對」:黃炎培在談到歷代專制王朝「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時,毛澤東說:「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這話說得多麼冠冕堂皇啊!也就是說,只有實行民主制度,才能開出「萬世太平」。而「橫渠四句」表述出的「聖人史觀」,與「人人起來負責」的民主政治格格不入。嚴酷的現實往往是,當「聖人」掌握了極權之時,也就十之八九完成了從「聖人」到「大盜」的嬗變。  綜上所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名言是不是說得很有道理呢?
推薦閱讀:

簡述歷史上的二十位聖人
什麼是真正的勇士?孔聖人一語中的!
大而不當「康聖人」
聖人經典的名言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TAG: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