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英式下午茶先放熱茶,還是先放冷牛奶?

五六年前我曾在倫敦讀研究生,那時在房東太太Chloe家寄宿,此後每次去倫敦出差都會去拜訪房東太太,或者乾脆繼續寄宿她家幾日,聽她講各種有趣八卦。房東太太是倫敦人,這種說法有點像我是北京人或上海人。她的家人曾在二戰時作為語言學家參加布萊切利莊園(Bletchley )的密碼破譯工作,這樣的成長背景讓房東太太總能在喝下午茶時將各種瑣事講的妙趣橫生,比如之前的問題,房東太太說: 通常是先放冷牛奶,後放熱茶,最初的爭論和階層有關。

早年她一本正經告訴我原因時,我以為她開玩笑,後來看到英國人自己寫的英國瓷器發展史時也這樣說:從中國運來的瓷器太少太貴,而英國人自己防制的器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質量不過關,為了防止熱水把茶杯燙裂,所以要先加入冷牛奶。所以,房東太太很認真地補充,階層感由此而生,因為在最初,先放什麼,意味著你是否有能力負擔高品質的中國瓷器。

後來因為瓷器質量普遍提高了,先放茶還是先放牛奶,這個爭論就成為美食家們對味道的爭執了。房東太太說的另一個八卦是,那個英國小說家,《1984》和《動物農場》的作者,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堅持認為應該是先倒茶,這樣隨後加入牛奶的份量可控。請注意,大作家的這個觀點發表於1946年,也就是二戰後,換言之,那時的瓷器質量已然過關,那時關於牛奶和茶的爭論已經是持續多年的口味之爭了。半個多世紀後,這個爭論依然沒有定論。2003年,英國皇家化學家協會的一個博士經過嚴肅論證,從物質融合的角度力證了大作家的正確性。後來,德國人,無聊的德國人跳出來,一鎚子解決了這個困擾英國人的世紀話題,德國的科學家說,牛奶和茶不能混在一起喝!你瞧,德國人啊。這有點像小李和奧斯卡的梗,一旦終結,人們就失去了一個全民參與的話題。

所以,先放熱茶還是先放冷牛奶?房東太太說,現在誰在乎啊,就像英式下午茶里必備的茶點英式鬆餅(scones)引發的爭論一樣 —— 吃鬆餅時,究竟應該先塗奶油還是先抹果醬一樣? 全憑個人喜好。作為語言學家的後裔,房東太太放話說自己就是喜歡先放牛奶,不過據我觀察,她其實很隨意,我猜她這麼說是想要拒絕隱藏在「先放熱茶還是先放冷牛奶」這個問題背後的階層概念。

一個來自房東太太的重要的提醒:下午茶(afternoon tea)就夠了,不要用 high tea 那個詞兒,無論後面那個詞兒多流行。所謂high tea 和 low tea 不是指質量的高低,而是放茶點的那張桌子的高低,以前是桌子越高,社會地位越低。這個「以前」是有時間界定的。下午茶這事兒正式出現於不到兩百年前,1840年代,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好閨蜜、一個愛吃的、處女座的英國公爵夫人Anna Russell發明的,那時他們吃兩頓主食,早餐和晚餐,而晚上那頓要八九點鐘才開始,所以下午四點的下午茶是為了墊飢。公爵夫人住過的Woburn Abbey城堡就成了下午茶的發源地,城堡對此很自豪,所以至今依然提供下午茶服務,一人30鎊。當年,公爵夫人和朋友們坐在低矮的沙發里,吃著甜膩的茶點,喝著解膩的茶,所以下午茶又叫 low tea。維多利亞女王好閨蜜將下午茶發展成了一種社交活動,人們逐漸從家裡走到外面,海德公園一代成為下午茶的時髦地段。

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是工業時代的開端,工人階層成為重要消費力量,他們將晚餐和下午茶混在一起,六點就坐在餐桌前開吃,這就是High tea的源頭。這時除了傳統的鬆餅(scone)又多了很能填飽肚子的土豆和肉餡餅。工人階層的方式也影響了貴族階層,後者也把鴿子肉、牛肉等肉食加入下午茶。於是,標準英國下午茶就是甜點咸點一起上,通常放置茶點的盤子分三層,從上往下,從甜到咸,手指一樣纖細的三明治成為壓盤子主菜,英式鬆餅居中。

下午茶這事兒,似乎沒人在形式上死守規矩。比如,倫敦城內最貴最傳統的酒店的下午茶是從下午一點開始供應的,比如黛安娜王妃生前最愛的倫敦麗茲酒店和她兒媳凱特王妃最愛的Goring酒店。但是,有些和階層有關的規矩一直在人心裡,比如就算麗茲酒店也說 high tea,傳統的英國人也只用下午茶這個詞兒。

所以,先放熱茶還是先放冷牛奶?是要自己吃的喝的爽,還是要滿足內心的階層感?

答案真的有,就是TVB的那句經典台詞:你開心就好。

還有一個答案是,我的中國美食家朋友堅持認為紅茶加牛奶,是不尊重紅茶。

注釋:

*頭圖來自唐嫣時裝大片

*圖一來自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圖二來自Dolce & Gabbana 2016春夏下午茶大片

推薦閱讀:

Tiy茶學堂 | 泡茶用什麼樣的水?
不對茶人說茶
『知食小菜譜』來一杯楊枝甘露,輕鬆享有愉快的時光
辦公室下午茶 | 丑可以,胖,不行!
再把下午茶叫High tea你就LOW了!

TAG:牛奶 | 下午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