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五條防線 心血管類疾病已經以迅猛的攻勢進入到中國社會,所以讀者們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們一定要構築心臟的5到防線,警惕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來。 第一條防線:防發病
中國有句古話叫「防患於未然」,中國的《黃帝內經》幾千年前就挑明了「上醫治未病」。什麼叫防未然、治未病呢?這就是一級預防,就是在沒發病的時候就去防病,就是對多重危險因素在源頭的綜合控制。 一級預防最基本的措施是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WHF宣布2002年世界心臟日的主題是「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臟( AHeart for Life)」,鼓勵公眾。 增加體育活動,提倡有氧代謝運動(走路、跑步、跳繩、騎自行車、劃旱冰、球類等),提倡健康飲食與戒煙,特別推薦跳繩作為有氧代謝運動的簡便方式在全球開展。 第二條防線:防事件
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事件的基礎是「不穩定斑塊」及其破裂後引發的不同程度的血栓,前面說過,半數以上的事件並無先兆而突然發作,目前尚無預測手段。 防事件對於穩定斑塊的患者(見於穩定性心絞痛)是保證其斑塊繼續穩定,不向不穩定的方向發展,對於不穩定斑塊(見於不穩定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是促使其向穩定轉化,防止發生心梗及腦卒中。 防事件的核心是兩個「防」,第一是構築一條調脂(他汀)防線,這會使原來穩的更穩,原來不穩的向穩定轉化。他汀類藥物除降脂作用外,可能具有另外附加的穩定斑塊的作用,即通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抗炎作用和抗栓等促使斑塊穩定。第二是抗栓,最便宜、最有效的百年老葯阿司匹林,預防用量75mg至80mg每日1次,晚上睡前服。但在不穩定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病發時,第一次阿司匹林劑量不應小於150mg,應將藥片嚼碎服下,以便儘快起作用。「高血壓理想治療」實驗結果表明,在滿意控制血壓的同時,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mg,可使心肌梗死的危險率降低30%左右,而不增加腦出血的危險,但可能使腦以外的其他部位出血,如胃腸出血增加兩倍。 總體上講,充分治療高血壓,聯合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對預防心肌梗死有益。但應注意兩點:1、應在把血壓控制在滿意水平基礎上聯合使用阿司匹林。2、注意減少出血併發症,有潰瘍病史者,尤其是老年病人應更加小心。目前抗栓治療又有了新思路,對於不穩定斑塊(臨床表現為不穩定性心絞痛)單用阿司匹林不夠,對於這些高危病人還應聯合用上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副作用小,對胃刺激小,對減少白血球的威脅小。現在已成為冠心病介入治療( PTCA,球囊擴張支架)前後的常規用藥。對於後果嚴重的靜脈血栓栓塞和心房顫動的血栓栓塞,阿司匹林的療效較差,不如華法林,但使用華法林時,一定要定期檢測用藥後的抗凝強度,採用的指標是國際標準化比率( INR).INR過高(>3.0),易出血;過低(<2.0),常療效差。目前正在研究一種新的直介面服的凝血酶抑製劑( ximelagatran),口服後迅速轉化為有效代謝物,無需監測,更加安全可靠有效。 第三條防線:防後果
「有胸痛上醫院」。冠心病最常見的表現為胸痛,急性心梗半數以上無先兆,而以突發的胸悶胸痛為表現。從血栓形成到血管供應的心肌組織壞死,動物學實驗是1小時,在人身上最晚是6―12小時。治療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挽救的生命就越多。 目前在相當多的百姓中間存在著三個誤區:一是忽視心梗的緊急信號――胸痛。因為心梗的發生常常在後半夜至凌晨,患者往往因不願叫醒親屬而等天亮,坐失良機。二是一向沒病、沒有胸痛的人突發胸痛時,以為是胃疼,挺挺就過去了,這一挺把命挺沒了。三是心梗發生在白天時,患者也去了醫務室,基層醫療單位顧慮轉診有危險未將其轉送到有搶救條件的大醫院,使寶貴的「時間窗」終於關閉。因此有胸痛上醫院,不是上醫務室,而是儘快呼叫急救系統,要去有搶救條件的大醫院。 第四條防線:二級預防防複發 對於已經獲救的心肌梗死或腦卒中的存活者,最重要的是二級預防――防複發。這是再發嚴重心血管事件的極高危人群。一級預防是沒發病時去防病,那麼二級預防就是已發病後防止「二進宮」,即防止第二次複發。已有豐富的臨床實驗證據表明,二級預防的 A、B、C、D、 E防線具有重大意義。 A:1Aspilin(阿司匹林);2ACE抑製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
B:1 B―――blocker (B―――受體阻斷劑);2Blood pressure control(控制血壓) C:1Cholesterol Lowing(降膽固醇);2Cigarette quitting(戒煙) D:11Diaetes control(控制糖尿病);2Diet(合理飲食) E:1Exercise(運動);2Education(病人教育)
這個性命攸關的二級預防的五個方面,每項有兩個內容,都非常重要,每一位病人都要逐條逐項去做,並持之以恆。這個二級預防提倡「雙有效」,即有效藥物、有效劑量。現在很大一部分患者在服用各種各樣的「沒有」副作用也作用不確切的無效藥物或無效保健品,還有很大一部分人雖然服用的藥品品種對了,但劑量太小或用的時間不對;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第一次發病後經過搶救沒事了,就好了傷疤忘了疼,也不去看病了,也不吃藥了,這很危險;還有的嫌用藥麻煩,吃吃停停,停停吃吃,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危險。需要二級預防的患者應遵循這五條,對自己的病情、病程進行自我管理、不妨作一個健康檔案,每天記記健康日記,探尋自我健康的規律。已患冠心病、腦卒中或作過PTCA或搭橋的患者應定期到醫院或社區複查隨訪,有事報病情,無事報平安,獲取防病的指導。 第五條防線:防治心力衰竭 由於早期干預的成功,使越來越多的心梗、腦卒中的患者存活下來。前面說過,慢性心衰是從心梗逃出者10年至15年後的一個常見歸宿,因為慢性心衰預後差,花費巨大,已成為全球性最沉重的醫療負擔。目前對慢性心衰有很多新的療程,藥品相對便宜的住院費高,因為慢性心衰病的病程相對較長而壓床,所以醫院不願收,病人不願住。我們提倡將病人管到院外,管在社區,儘快培養起一支具有中國特色的心衰治療管理隊伍。慢性心衰的用藥須逐漸調整劑量,需相對固定的醫生負責個體化的系統治療過程。我們設想的模式是在大醫院建立心衰門診,為每一位病人建病歷檔案,與社區的電子病歷形成聯網,設家庭病床,對每位患者病情實施監控,其治療費、住院費可控制在最低消耗水平。這個家庭病房的模式在許多發達國家做得很好,如丹麥早期醫院很多,後來養老院多了起來,再後來醫院和養老院都少了,患者特別是一些慢性的重病患者回歸了社會,回歸了家庭。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整合出首都心血管總體防治規劃可以省很多錢,用最小的代價、最高的質量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